浙江纺织品出口附加值提升途径分析【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随着关税壁垒作用的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更隐蔽、更难对付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名目繁多且日益增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对浙江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贸易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国内外的成果颇多。

1 国外研究现状通过引力模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流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最直接的评估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1980-1995年间12个国家的471个产业的双边贸易量的分析发现,进口国家单方面制定产品和生产方面的标准会抑制贸易量,但如果贸易双方共同制定的标准则可以促进贸易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标准可以为进口国家提供质量保证的观点(Moenius,1999)。

通过美国农业、矿业和制造业三个产业从96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数据分析技术法规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影响。

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由于知识稀缺、生产设备落后、熟练人力资源较少等因素而无法紧跟发达国家所制定的技术法规,因而导致他们无法跻身存在较强技术法规壁垒的产品,只能将生产限定在不设技术标准或所设技术标准较低的产业(Azim Essaji,2008)。

2 国内研究现状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从静态角度分析,TBT在设立之初,其实就相当于零配额,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

而出口方在进入进口国市场时,为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就要进行相关的检验测试,支付认证与鉴定手续所需要的费用,这就是价格控制机制。

从动态角度考查,TBT的设置和对TBT的跨越是无止境的。

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出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之中,也就对进口产品形成新一轮的控制机制,从而形成新的TBT。

这个过程就呈现出TBT——对TBT的跨越——新的TBT——对新的TBT的跨越……的不断交替循环变化的动态过程(刘军,2006)。

2.2 浙江纺织品服装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美国、欧盟和日本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而这三方在感到中国对其纺织服装产业的威胁越来越大后,结合其它政治、经济与环保等种种原因,制订了种类繁多的甚至专门针对中国的纺织服装方面的TBT。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题目: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一、引言纺织业的出口竞争力,可以归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范畴。

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外开展的比较早,国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最早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它认为比较优势即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而其后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有利的条件不一定能使一国或地区的某产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相反,一定程度的不利条件往往成为刺激一国特定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出口竞争力的来源和概念(一)出口竞争力来源目前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产品,产业,企业,国家四个层次,竞争力也分为产品,产业,企业,国家四个层次。

其中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属于国际竞争力的范畴的,本文通过研究国际竞争力来分析出口竞争力。

[1]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解释在国际贸易形式中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问题,其中比较优势学说是一个经典理论.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来法学院的观点是,目前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方面公认的和比较权威的观点。

[2]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不能说已经很完整,很精确,但是也为我们理解国际竞争力的含义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理解,1、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某种能力。

2、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和产品。

[3]3、出口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只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因为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在发展。

[4]4、出口竞争力也不仅仅是由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能力所确定的。

[5](二)出口竞争力概念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率等综合国力的体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推断出口竞争力的概念为: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

[6]出口竞争力所要研究的主演问题就是一国商品或劳务如何发挥优势在国外市场立足并占领国外市场。

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现状及提升对策

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现状及提升对策

三、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提升对策
6、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渠道。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纺织企业和管理经验,提高 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三、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提升对策
总之,提升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竞争力需要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 拓展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只有这 样,才能使浙江纺织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浙江纺织业现状
一、浙江纺织业现状
浙江纺织业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集群,同时品牌建设也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据统计,2022年浙江省纺织品出口总额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 省出口总额的近20%。浙江纺织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 影响力的品牌。
一、浙江纺织业现状
然而,浙江纺织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导致一些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用工成本。其次,环保压力逐渐加大,一些企业缺 乏环保意识,难以符合新的环保标准。最后,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历程与现状
二、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改革开放前,浙江纺 织业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改革开放后,浙江纺织业 开始逐步扩大规模,并逐渐开拓国际市场。进入21世纪后,浙江纺织业开始注重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出口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谢谢观看
二、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目前,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包括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出口产品以面料、服装、家纺等为主,其中面料是浙江纺织业出口的主要产品。 在贸易方式上,浙江纺织业主要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其中一般贸易的比 重逐渐增加。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3-11-11•引言•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现状及问题•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升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引言01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使得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面临一系列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浙江省纺织业发展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分析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方法VS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现状及问题02浙江省纺织品出口概况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之一。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棉纺织品、丝绸制品、化纤制品等。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中低档产品居多,高端产品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市场过于集中,对某些市场的依赖度较高,容易受到单一市场波动的影响。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面临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挑战,如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03浙江省纺织品生产成本较高,主要由于原材料、人工成本以及运输费用等上涨。

生产环节的原因分析生产成本高浙江省纺织品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较弱,缺乏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浙江省纺织品行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贸易环节的原因分析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易受这些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

《纺织品出口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

《纺织品出口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
结论
本文以浙江纺织品服装出口问题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浙江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这样的研究不仅对纺织服装出口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浙江其他出口行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浙江纺织服装业在劳动力成本低,且拥有较好的素质,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完备的因素下占据世界纺织品一市场的大量份额,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及世界环境的激烈变动注定了目前他处于一个发展与机遇并存的历史时期。现在浙江面临失去多边纺织品贸易体制的制约,使浙江在双边纺织品协议谈判中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环境日益复杂贸易摩擦不断上升的问题。使浙江纺织品行业出现了暂时的困难。对此,浙江政府应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并且应该培养大量熟悉国际贸易的专业法律人才,积极应对反倾销。对于企业来讲,首先在立足于自身创新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加强管理,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再次加强企业间合作,进行强强联合,国际和作,实现规模效益。注重树立品牌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相信并祝福浙江的纺织服装业在日益开放成熟的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和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
[7]Nehanarang. STUDY ON EXPORT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EXPORT PERFORMANCE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EXTILE HUB OF INDIA (SURA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JAR),2020,8(1).
[12]张立杰,张亚飞.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中国对沿线国家纺织服装贸易潜力研究[J].价格月刊,2019(11):25-31.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发展对策分析--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例毕业论文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发展对策分析--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例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发展对策分析--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例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发展对策分析--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例》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摘要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中国的纺织品贸易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今年来世界市场的开发,世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已经渐渐成为全球纺织品最大供应商和制造商。

而浙江是国内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省份之一,这为浙江省纺织品贸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近几年来浙江纺织品作为一个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弊端就体现无疑,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浙江纺织业结构不完善所带来的弊端也被大幅度放大。

同时随着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的结束,虽然带来机遇,但是潜在的巨大威胁又让本就严峻的浙江纺织品企业雪上加霜。

而且由于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大多属于初加工,大部分柯桥轻纺的商户或者相关制造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依赖引进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大量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初加工纺织品,以量来获取利润,并没有自己的品牌,无法产生品牌效应。

而有些不良商户又用粗制滥造或者不合格的面料来制成的纺织品,使得浙江出口的纺织品价格一跌再跌,纺织企业纷纷打起了价格战,这种不良的价格竞争,导致的不仅仅是大量纺织企业的倒闭,即使浙江纺织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本和基础,但是其显露出来的疲软也让人不得不警醒,是时候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将迫使着纺织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本文将基于浙江纺织业的现状,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例,分析其优劣势和所面临的机遇挑战,根据实际轻纺城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出谋划策,为浙江省纺织品贸易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建设性贡献。

关键词:浙江纺织品;柯桥轻纺城;SWOT分析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is Chinese advantage industry, Chinese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textile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China 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he global textile industry. Zhejiang is a major textile production base, is one of the main export provinces of China's textile, the textile trade in Zhejiang province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Zhejiang textile industry which has labour intensive defects gradually revealed, the end of textile trade quota system, although the opportunities, but also great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grim Zhejiang textile enterprises . And because Zhejiang Province Textile Import and export mostly belong to the early processing, most of Keqiao textile businesses or rela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labor-intensive, reli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heap labor,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heap labor p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extile processing, to profit by volume. In order to profit from the amount, and does not have its own brand, not a brand effect. Some selfish businesses with shoddy or substandard fabric made of textiles, making Zhejiang textile exports prices fall further, textile enterprises have been playing the price war, the bad price competition, resulting in not only a large number of textile enterprises collapse. Although the textile industry of Zhejiang province still has many advantages and has many good opportunitie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xtile industry of Zhejiang province are facing challenges but also a very serious, it will forc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extile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hejiang textile industry based on Shaoxing Keqiao Textile City, taking it as an example, analysis of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challenge, giv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textile city the problems faced by enterprises, make a construc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Zhejiang Province Textile trade.Keywords:ZheJiang Textile,Shaoxing Keqiao Textile City,Analysis of SWOT目录引言 (1)一、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3)(一)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总额 (3)1.浙江省内纺织品生产状况 (3)2.浙江纺织品出口总额 (4)3.浙江纺织品出口来源地分布 (4)(二)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 (5)1.纺织纱线类出口量 (5)2.棉布出口量 (6)3.纱线产量 (6)4.服装类出口量 (7)(三)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市场 (7)1.亚洲市场 (8)2.欧盟市场 (8)3.美国市场 (9)4.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 (9)(四)浙江纺织品出口的态势 (10)二、浙江纺织品出口的SWOT分析—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例 (11)(一)优势 (11)1.地域优势 (11)2.总体规模优势 (11)3.民营企业经济优势 (11)4.技术水平优势 (11)(二)劣势 (12)1.产业链不够完整 (12)2.企业自身品牌优势弱 (12)3.同行业不良竞争 (13)4.成本增加 (13)(三)机遇 (13)1.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产品附加值提高 (13)2.后配额时代和出口退税的调整 (14)(四)风险 (14)1.人民币升值 (14)2.国际竞争激烈 (15)三、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应对措施—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例 (17)(一)走“创新”道路,推陈出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17)(二)降低自身生产成本 (17)(三)扩大企业产业链 (18)(四)建设自身专有品牌,走“品牌道路” (18)(五)建设地区性的地域贸易联盟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引言本文以浙江省纺织品贸易现状为大背景,主要研究省内纺织品所遭遇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其中以绍兴柯桥轻纺城为实例,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浙江纺织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浙江纺织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2、品牌建设
浙江纺织业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营销推广、完善售后 服务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应注重培育国际品牌,加强与 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3、市场拓展
浙江纺织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除了传统的欧美、东南亚市场外,还应积 极开拓新兴市场,如非洲、南美等地区。通过参加展会、访问客户、设立分支机 构等方式,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一、背景介绍
浙江纺织业是我国纺织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纺织品出口历史悠久,出口规 模也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纺织业的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链 完整、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因素,这些因素为浙江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浙江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以杭州、宁波、绍兴为核心的三大产业集群,涵盖 了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等多个领域。
浙江纺织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 对策分析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现状分析
03 三、问题探讨
04 四、发展对策
05 五、结论
浙江纺织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着一定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浙江纺织业也在不断适应和改变。本次演示 将从浙江Βιβλιοθήκη 织业的出口现状入手,探讨其发展对策。
五、结论
浙江纺织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出口方面有着较强的竞争力。然而, 面对全球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浙江纺织业仍需深入分析和探讨其存在 的问题和发展对策。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等措施,浙江纺织业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3、贸易方式
浙江纺织品的出口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一般贸易出 口占据了较大比重,而加工贸易出口则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浙江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毕业论文

浙江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毕业论文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浙江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年级: 11级国贸2班学号: **********姓名:专业: 国际贸易实务指导老师:1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院系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年级 2011级姓名姜问珍题目浙江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 (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摘要[摘要]在中国,纺织业是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承接全球纺织业的国际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贸易国。

而浙江是国内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省份之一,近几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以量取胜的浙江纺织品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的结束又给浙江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浙江省纺织业在外部环境上一方面面临着许多较好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浙江省纺织业所面对的挑战也更为严峻,本文将基于浙江纺织业的现状,分析浙江纺织业升级的压力及其路径选择问题。

[关键词]浙江纺织业;出口现状;对策目录摘要 (2)第1章绪论 (4)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4)第2章浙江纺织业出口现状 (5)第3章浙江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 (6)3.1出口产品趋于同质化,企业之间互相压价 (6)3.2企业产权意识不强,缺乏特色品牌 (6)3.3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 (6)3.4劳动力成本增加 (6)3.5原材料价格上涨 (6)第4章浙江纺织业的应对措施 (7)4.1走创新之路 (7)4.2推行“品牌战略” (7)5.3合理建设能源项目 (7)4.4推进产品的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和推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体系 (7)4.5降低纺织企业生产成本......,.. (8)第5章总结 (9)第6章参考文献 (10)第7章致谢 (11)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由于纺织工业具有投资少、利润高、见效快、劳动密集度高的特点,因此,世界上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以纺织工业为起飞点的例子屡见不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专业:国际经济贸易题目:浙江纺织品出口附加值提升途径分析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于纺织品贸易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杨帆,田强宝,孟郭锋三位研究得出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是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要在这些重重阻力下中国的纺织品取得贸易的突破,必须要在产品本身上下功夫,而提升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是唯一的途径。

从纺织品贸易的国内现状,附加值理论,到附加值增加途径等,阐述了一个中心思想,要使纺织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而不再是依靠数量增长。

提升附加值能使生产环节不在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使得竞争力增加,使我们生产更好的产品提供资本积累。

实际生活中可以试图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可以从中把握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一定规律。

关键词:纺织品,文献综述,附加值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附加值的过程中,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内外部因素,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适时出台.缓解了纺织行业一时之急,但面对纺织品出口形势变化,我国相关产业要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另寻他途。

科学化的管理则是企业发展的起步,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前提。

但是,纺织工业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属于夕阳产业,中国的纺织业也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任务,但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缓解中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加工贸易向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提升产品品质,确立“优质优价”的品牌竞争模式。

一、国内纺织品出口附加值研究进展林卫(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在他的《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谈到:中国的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发达省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总体上以中低档、劳动密集型为主。

经济发展带动沿海地区生产成本逐步上升,“雁行模式”理论下国际贸易带动产业国际转移同样适用纺织产业。

纺织企业可以考虑三种途径。

一是选择向省内转移,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向周边扩散;二是向中西部转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大幅节省经营成本,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

三是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通过加快国际化布局和跨国资源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

(一)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的研究方面对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现状,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内外部因素,提出提高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方面,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适时出台.缓解了纺织行业一时之急,但面对纺织品出口形势变化,我国相关产业要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另寻他途。

杨帆《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2007)中写道:在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是最主要的形式,它们表现出以下发展特点:首先,这些措施以保护消费者,保护劳工权益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现,成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心理的一种延伸;其次,这些措施都是以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进而加深了这些措施运用的合理性;再者,这些措施往往易于被一国贸易管理当局滥用,形成贸易壁垒,从而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其中,通过对设置配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表明,二者的存在不仅给进口国带来福利损失,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限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量,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探讨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实施对进口国产生的影响,进而以此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频频遭到非关税壁垒阻碍的今天,以设置非关税壁垒的方式获得国际贸易中应有的贸易得益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通过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原因发现,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长期的贸易顺差,我国欠缺对外贸条款认识的熟悉程度,纺织品服装企业生产技术以及设备的落后,产品品牌附加值不高,缺乏生产创新能力等等,都从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风险。

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大国国家利益的驱使,则成为本文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国际原因。

田强宝《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7)中认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除了贸易自由化浪潮外,还有一种浪潮的发展引人注目,即环境保护浪潮。

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逐渐弱化,而绿色贸易壁垒却成为发达国家借以设置贸易障碍的常用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遇到的最严重的贸易壁垒问题之一。

纺织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

我国纺织品出口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近一段时间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出口数量和出口额的增长趋缓,产品积压使许多纺织品出口企业陷入了困境。

孟郭锋《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新西部(下半月)》(2008,""(2))中提到: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等,我国加入WTO后,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绿色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总体来说,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是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之下要努力谋求新出路,接收新挑战,迎接更大的国际化趋势之下的机遇。

(二)浅析附加值贾益东1“浅析商品附加值”中说:商品附加值应该是指:个别商品的销售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其高出的那部分差额收入,就形成了商品附加值。

这个商品附加值的来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努力开拓市场,进行市场创新创造的“市场附加值”。

二是通过企业的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而创造的科技附加值,三是企业通过提高竞争力优势,利用CIS等手段创立名牌所创造的品牌附加值。

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就要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实现技术水平的进步,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时把科学放在重要位置。

科学化的管理则是企业1贾益东,“浅析商品附加值”,(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4)发展的起步,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前提。

“我厂织机机型多,织机先进,品种档次较高,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必须从管理科学化上着手,努力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2张昱,黄祖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l0029)在其著作《价格竞争力还是咐力口值竞争力——产品单位价值判断法》中提到,企业在追求附加值竞争力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种基本策略。

一种是古典的差异化策略,即针对市场上为数众多的普通消费者,增加产品的通用型效用,如提高农产品在营养价值、口感等方面的品质特征和提供通用性服务。

而另一种选择则是采用细分市场策略,也就是努力迎合特殊市场需求。

细分市场策略要求企业对所针对的细分市场有充分了解,并围绕这个小市场环境所要求的效用/价格比来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

卢润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在其作《论产品附加值》中提到,对于仅对产品本身价值增值有贡献的附加值,即内涵附加值而言,附加值依附产品的主体价值而存在,没有主体价值就无所谓附加值。

例如,一个带有13历显示、音乐奏鸣的东西,如果没有计时功能,其只能算是一件物品,而不能成为钟表。

换句话说,计时是钟表的主体价值,日历显示和音乐奏鸣是钟表的附加值。

进一步讲,主体价值能够独立存在,没有附加值的产品也能够销售得出去,反过来,附加值不能够独立存在,只有附加值的产品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更不用言销售。

此外,附加值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产品的主体价值性质就会发生转变。

同样是上例,如果花费主要功夫与成本去加工外型、音乐奏鸣功能,使物品的外型精致美观、发出的音乐美妙动听,而只是化少量功夫与成本去制造计时功能,使其质量能满足一般要求,那么,该物品的主体价值就不再是计时,而是装饰,该物品就由钟表变成为装饰品。

对于仅对别的产品价值增值有贡献的附加值,ll#b延附加值而言,附加值依附其它产品或产品群的价值实现而存在,也就是说,能够以促进其它产品或产品群的产销做贡献的效用来体现它的附加值。

对于内涵附加值而言,对它提出的经济准则是:厂商勿需增加过多成本就能制造出来,客户不需要增加或只需少量增加费用就能获得。

因此,客户可以获得经济、实惠的额外利益,并能由此刺激消费,使厂商获得扩大销量、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比的间接经济利益,这不论是对客户还是对厂商来说都是经济的,即附加值的提高对客户和厂商具有双赢的经济利益。

对于外延附加值而言,尽管维持一产品的产销或上新产品(用于辅助其它产品的产销)需要有较多的2李定敏,(2007)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年报,第二期投入,但相对于维持该产品或上新品对企业主打产品与产品群产生的促销作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说,其仍具有较高的整体投入产出比。

总之,制造附加值的成本完全可以且应该从附加值带来的收益中得到绰绰有余的补偿。

总而言之,产品的附加值就是一种独立于主体价值之外的,能够给产品整体价值带来增值并给客户与厂商带来利益满足,进而激发出客户购买欲望,购买行为和厂商产销积极性的效用。

(三)出口附加值提升途径的研究现状卢润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在其作《论产品附加值》中提到,用增加与产品主体效用相关的其它物理效用的途径来增加附加值。

如.空调的主体效用是调节温度,可以通过增添调节湿度、换气、负离子发生等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所产生的效用来创造附加值;又如,旅游产品的主体效用是观光,可以通过加入知识导游(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介绍历史、地理、生态、宗教、民俗、文化、建筑等知识)、休闲(包括运动、娱乐、交际、静养等多种形式)、疗养等附加内容来创造附加效用,即创造附加值。

陈建忠(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在其作《江苏纺织品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中提到了,江苏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尽快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提升出口产品档次,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本省中小企业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走差别化、特色化道路,在不断细分的纺织品中找准定位,走出过去“跑量为主、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

鼓励加工贸易向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提高制成品比例,能够适当提价,增加附加值。

努力开发自主品牌,并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企业应对最有效的是通过环境管理系列标志IS014000认证,在纺织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打造自己产品的高品质,增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