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其一)》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
(6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C.“欲渡黄河冰塞川”此句是用来比喻人生道路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事的艰难,寓含无限的悲慨。
D.本诗是一首乐府诗,李白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5、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4、B
5、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委婉储蓄地表达了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和理想)。
行路难(其一)

比喻实现政治 理想。长风: 一直顺利的风
长风破浪
副词。 一定、必然
渡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
高高的 船帆
径直, 一直
沧海。 大海
译文:坚信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定 会到来;(到那时,我一定要)高高 挂起云帆,渡过大海,勇往直前!
简析: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 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 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 利用乐府旧题写作乐府诗,是从汉未建 安时代开始的。建安时代,以三曹(曹 操、曹丕、曹植)为代表,出现了一批 作家,又以曹操首开风气之先,开始袭 用乐府旧题,模仿两汉乐府民间歌辞的 风格来写作乐府体的诗。他们用乐府旧 题所写的乐府诗,大部分都不是入乐的 作品。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乐府体写 诗一直很盛行,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 甫、高适和张籍等,都有许多乐府名篇, 他们都不过是用乐府古题,学习古代民 间歌辞的“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形式上不拘字数、不避杂言而已。
作家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 有“诗仙”之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 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 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 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安史之乱起, 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 遇赦东归,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后病逝于 当途。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 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 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 “李杜”。有《李太白集》。
简析诗人抱着大展宏图的 自信之心,可是得到的却是“赐金 放还”的结局。
空闲的时候。 来:语助词。
忽然又;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说课稿8篇

《行路难》说课稿8篇《行路难》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三中的…我说课的题目是《行路难》,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首诗,是李白在离开长安时的心情写怀。
他借乐府旧题《行路难》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茫然、悲愤以及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这首诗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诗人的情感波澜起伏、跌宕变化。
诗人的情怀时而失落苦闷,迷惘不知所措;时而充满希望,信心倍增;继尔又彷徨无据感时伤逝;最后又能豪情万丈,豁达自信。
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词,使诗感染力倍增。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1抒情诵读。
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2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__的一个教学重点;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矛盾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几点: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我国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钱梦龙等人的教学论都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法。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按照以上思路,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诵读品味法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

2021/7/27
新课引入
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 仗剑走江湖。他才华横溢,满怀经世治国之志。 在道士吴均的推荐下,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 秋之际,他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 现理想、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但是皇帝昏聩无 能,美梦初醒,他很快被赐金还放,理想与现实 的交织下,他陷入矛盾之中,这个人就是——李 白。
合作探究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 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典。 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典故,含蓄地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明君重用的愿望。 这写出了诗人的不甘心,仍对自己从政有所 期待,表现了诗人既对现实感到愤懑不平又 寄希望于未来的复杂心情。
合作探究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几句句式具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 什么表达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首与酒有关的诗 ——《行路难》。
学习目标
1、能过自主研讨、合作学习,理解诗人怀才 不遇的情怀。 2、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赏析诗歌,领会言外之 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 望的思想境界。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 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 之美称,与杜甫并称“李杜”。杜甫 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 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 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 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语),可见其影响。存世诗文千 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志在千里。
《行路难复习》课件

《行路难》因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成为了中国文学经典的基石之一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研究的价值
深入探究人生意义
《行路难》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更是一篇深入探究 人生意义的哲学论文,对于我们理解人生和人性具有重要的 启示作用。
研究唐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行路难》作为唐代社会的产物,为我们研究唐代社会提供 了珍贵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 景和文化内涵。
人生道路的普遍迷茫和追求美好的愿望。
02 《行路难》的内容与主题
内容概述
01
02
03
内容概括
本诗描绘了人生道路的坎 坷与艰难,表达了诗人对 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重点情节
诗人通过描绘人生路上的 种种困境和险阻,展现了 人生的不易和艰辛。
结构安排
诗歌采用递进式的结构, 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人生的 曲折和坎坷。
主题分析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 思考,强调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 坎坷,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
坚持。
主题层次
通过对人生道路的描绘,诗人表达 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 态度的积极倡导。
主题深化生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特色
句子翻译与理解
句子翻译
行路难,行路难!今安在?长风 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理解
人生道路艰难,现在在哪里?总 会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候,扬 起云帆横渡大海。
思想感情与主旨把握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表现出人生道路的艰难和险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 希望和信念。
主旨把握
《行路难复习》ppt课件
• 《行路难》的作者与背景 • 《行路难》的内容与主题 • 《行路难》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行路难》知识点+试题

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韩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韩昌黎集》。
二、故事背景《行路难》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为“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三、理解词义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珍羞:精美的菜肴。
直:价值。
四顾:往四处看,这里泛指看。
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塞:塞满、堵塞。
川:河道。
垂钓碧溪上:传说姜尚(姜子牙)在磻溪垂钓,遇到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后被重用。
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到成汤的重用之前,曾经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歧路:岔路。
安在:在哪里。
济:渡过。
译文:金樽中的清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里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面对美酒佳肴我)放下杯子,扔下筷子,(烦闷得)吃不下饭,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漫然无所适从。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却铺满了山岭。
闲时我学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自己像伊尹一样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
四、问题归纳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不能食?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羞”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刻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此题运用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ppt课件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路艰难
“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诗中具体体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课堂检测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 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 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读诗歌之意
金樽:对酒杯的美称。 珍羞:珍美的菜肴;羞,
樽,盛酒的器具。
同“馐”,美味的食物。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形容酒美价贵。 直:同“值”,这里是价值的意思。
金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投箸:丢下筷子。
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探心路之澜
结合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波澜。(将相应的选项填入方框内)
备选选项 A 苦闷愤怒 B 希望期待 C 自信昂扬 D 失望无奈 E 充满迷惘
A 苦闷愤怒
B 希望期待
C 自信昂扬
D 失望无奈
E 充满迷惘
探心路之澜
积极入世与归隐山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封建文人内心最根本的矛盾。
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鲍照: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 爱生活。
李白《行路难》

中唐以后,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
“新乐府”,它的倡导者和创作者 是元稹、白居易。这种乐府诗的特 点,是“即事名篇,无所依傍”, 它不仅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时 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遂成为文学 史上“乐府诗”的一种,它之所以 也称“乐府”,只不过在创作方法 上、表现手法上对汉乐府有所继承 和模仿罢了。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 实,表达了自己也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在想象中拥有了一线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回到现实
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 节奏短促,声调低抑, 唱出出无穷忧虑和焦灼 不安的心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信心不失 追求不断: 渡 终有一天能实现 自己宏大的理想。
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
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 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全诗篇幅不长,却波澜起伏。经 过巧妙的构思,诗人将自己的失 望和希望,抑郁和奋发,急遽交 替,变换,再间以长短句,适当 运用感叹词,恰到好处地反映了 诗人的复杂心态。
这种仿作的作品也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奋发 感 希望 想
失望 实
联系诗人的生平,说说这首诗的主旨。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
志,具有慷慨悲歌的韵味。李白少有大 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 帝王成就伟业。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 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 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 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 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 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 出京。
以乐景写哀情更显情之哀
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受阻 不是,这里用“冰 将登太行雪满山。 姜太公溪边垂钓遇 塞川”“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作比喻,说明自己 周文王后一展宏图 忽复乘舟梦日边。 伊尹梦见自己乘船 的仕途受到阻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诗:《行路难》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
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
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
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评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
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
上遭遇艰难时,产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所以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
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
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
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体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
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
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
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
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
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