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购买小常识

合集下载

新车友们买自行车前必须知道的8个问题

新车友们买自行车前必须知道的8个问题

《新车友们买自行车前必须知道的8个问题》第一问: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及选择车种、车型。

1、搞清楚自己的需求。

为什么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呢?”,就是要问自己“想买一辆什么样的车”。

买自行车其实就象买鞋一样,除了要合脚,也要适应场合与功能需求。

就象是在雨天要穿雨鞋,上班应穿皮鞋,运动穿运动鞋一样,根据不同的场合穿着不同的鞋,反之因为不同的场合不适合也不舒服。

所以,买自行车也一样,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的用途,才不会花冤枉钱又骑得不开心。

2、选择车种(车型)。

自行车的分类众多,若从入门级消费者的“使用角度”来说,以最简单的用途来看,可以将一般常见的车种粗略分为登山车、公路车、折叠车、通勤车和特殊车等。

①登山车或叫山地车(包含:速降车、飞包车、越野和自由骑):登山车不但有速降车、飞包车、越野和自由骑。

还又分为单避震和双避震(其它帖子里都有较详细的分类与说明,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只简单说明用途)。

速降车是从山上往下冲坡竞速用,骑平路累,不适合骑太远,对于新手来说,这里不推荐。

飞包车是玩腾空跳跃的,对新手这里也不推荐。

这里推荐的是:有舒适的避震、轻松的操控,和范围较大的齿轮比的——越野车和自由骑,是登山车中大家应该主选的车型。

②公路车(俗称:弯把赛):公路车也叫弯把赛,是主要的竞赛车种。

历史较悠久。

弯把加上窄胎,让骑士者能尽情享受高速的快感。

不过窄胎加上没有避震,操控性和舒适性都远不如登山车。

而公路车特有的弯把必须弯腰骑车也让许多人敬而远之,所以,近来平把公路车也有一定的市场。

喜欢竞速的可以选择公路车。

③折叠车:主要用在城市、休闲和轻度骑行。

其体积小、可折叠、方便入纳、可随时变换交通方式等是主要优点。

汽车族们可考虑常年放在后背箱中,以便汽车没油时使用(^-^)(开个玩笑);坐车或骑车或步行走路,想咋整就咋整。

④通勤车(包含:普通民用车、旅行车):通勤车大多由于价格相对便宜,多半附有泥瓦、链盖和货架,作为代步之用是相当方便。

初学者山地车选车说明(五篇范文)

初学者山地车选车说明(五篇范文)

初学者山地车选车说明(五篇范文)第一篇:初学者山地车选车说明选车说明1.为什么选山地车高档自行车品牌一般生产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和旅游自行车。

λ山地自行车避震效果好,在上坡、下坡时通过特殊的构造较为省力,不过在平坦路面骑行时比较费力。

λ公路自行车适合在平坦的公路骑行,也适合平路比赛,但不能在山路等坡度较大地面行驶。

λ旅游自行车是专门用于长途自行车旅行的车型,平时用得比较少。

鉴于重庆地势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山地车更为实用。

虽然平坦路面骑行比较费力,但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同时山地车的骑行姿势较帅。

2.为什么选择整车而不是DIY(自己组装)整车和DIY够有所长,可讲的方面可很多,现就入门而言,总结一下各自利弊。

整车是指选择著名品牌组装好的山地车,这种山地车按照价位不同功能和性能都有差别,一般来说像捷安特和美利达这样的品牌,1500-2000元已经能完全满足初学者需求。

同时对于入门,挑选整车更容易,购买时基本只需要关注山地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车架、前叉、变速系统等,一般一辆名牌山地车整车的总体配置、功能、水平是能相匹配的。

DIY一般是针对发烧友比较合适的选择。

DIY的组装价格较高,因为每个零件都有讲究,玩家也会有特别的要求,同时组装时间一般很长,有的可长达几个月。

正因为如此,DIY一般不适合作为入门的选择。

首先,玩家不了解组车零件的话,每个零件都可能被收取高额利润,比较容易受骗。

其次,DIY售后修理比较麻烦,零件难找,不连锁维修。

最后,山地车装出来后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牌子,看起凌乱,配色等也不一定有整车好。

总之,就具体情况而言,整车是更好的选择。

入门玩家可以通过与整车的磨合发现自己的具体需求,等对山地车有更深感悟后在尝试DIY。

3.为什么选TREK Trek是美国著名品牌,世界十大自行车品牌之一,其赞助的Discover Channel车队曾连续七次赢得环法桂冠。

在多个顶级品牌中选择Trek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在中国有专卖店,在成都也有专卖店。

山地车选购指南

山地车选购指南
关于车架:车架分为钢架、铝架、钛架、碳纤维架,现在的山地车大都是铝架,重量轻,但吸震性差。钢架最重,吸震性强,但容易生锈。钛架价格昂贵,重量轻,吸震性很好。碳纤维架价格昂贵,重量最轻,吸震性很好,但强度差,容易摔坏。
关于把立:把立也叫龙头,因为每个人的臂长不同,就需要不同长度的把立,所以选择合适长度的把立也是很重要的。
根据我的骑行经验:选车架宁小莫大,以上数据只是参考,实际骑行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比如17寸-165-175,其实身高165来骑是有些勉强的,17寸的车架170-180来骑就比较合适。
另外,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比例都不一样,腿长臂长不同,教大家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实际测量方法:穿着你的鞋,跨着车架站立在座垫前方,双脚与肩宽,胯部与车架上管应有5—6厘米左右的距离;若上管接近或挨着胯部就是车架大了,若上管离胯部太远就说明车架小了。喜欢越野的车友就要选小一些,胯部与车架上管应有6—10厘米左右的距离,。这样操控性好,安全性高,因为越野是比较危险的,所以车架要小一些,这都是我的骑行经验。至于那什么CC值、CT值、TT值的就不说了,太复杂了,嘿嘿!
有时看到有些车友的坐垫调的老高,踩踏到底时腿是笔直的,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坐垫高度是:踩踏到底时腿是略微弯曲的,腿是打直的就说明坐垫太高了,坐垫过高会对膝盖造成损害,而且也不太安全。
如果说的不对欢迎老鸟拍砖,哈哈哈!
简单说下车架大小的选择:一般根据身高选择车架,一定要选择比较危险,太小了骑着也不爽。
车架与身高参考数据: 15寸-155-165 14寸-152-162
17寸-165-175 16寸-162-172
关于自行车品牌:国内品牌:美利达、UCC、捷安特都是不错的选择。国外品牌:崔克和闪电,世界顶级品牌,性能卓越,就是比较贵。新手建议买整车,等以后骑行经验丰富了再考虑DIY。另外,不建议在网上买车,因为现在有不少假货和骗子,而且车子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损坏,还等于没有售后服务,也不能试车,建议去专卖店买最好。

骑行新手必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

骑行新手必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

骑行新手必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骑行自行车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无论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是纯粹的休闲娱乐,购买一辆适合自己的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自行车可能会有点困难。

下面将介绍一些选择自行车时需要了解的关键问题,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1. 型号选择自行车有许多不同的型号,而不同的型号在使用上也各有不同。

例如,公路车和山地车在外观上可能很相似,但是它们的设计和性能特点是截然不同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类型,必须先了解各种不同类型自行车的性能,该根据自己真正在使用中的需求来做出选择。

2. 大小选择自行车大小的选择可能是很困难的。

如果自行车太大或太小,都会对骑行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好的自行车应该可以让你的身体舒适地工作,使你的手臂、腿部以及躯干都处于正确的位置。

推荐的方法是选一个比自己身高高一些的自行车,这样可以保证它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3. 材质选择自行车框架有不同的材质,如铝合金、碳纤维、钢等。

当然不同材质的价位也很不同,而且比较好的自行车材质的价格是比较昂贵的。

一般而言,选择质量较高的材料往往会带来更好的效果,所以选择自行车的时候不要只看价格,要考虑性价比。

4. 配件选择自行车的配件包括轮毂、制动器、转速器等等。

配件的选择影响了骑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方面。

舒适性方面最好选有避震器的,安全性方面最好选品牌较好的制动器。

另外,判断一辆自行车是否值得购买还需要了解其配件的质量。

5. 价格选择自行车的价格范围非常广泛。

价格并不总是越高越好。

高性能自行车的售价很高,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款适当的价格的自行车来更好地体验骑行。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辆适宜的自行车最为重要。

总的来说,购买一辆适合自己的自行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深入了解各种型号、配件、材质等等,做出全面的综合考虑。

也推荐到专业的自行车店寻求帮助,了解更多知识,选择更好的自行车,享受更好的骑行体验。

美利达山地车选购指南

美利达山地车选购指南

美利达⼭地车选购指南勇⼠-18:可以视作骑⼠的改头换⾯,但是的确是⽬前可以⽤的铝架车⾥最便宜的,SIS的前后拨,指拨⽐较爽,分上下档,⽽且可以1档直接上6档……但是前拨控制不是SIS形式的,要微调。

个⼈认为反正1500以下的车⼦早晚要卖了换新车……..所以强烈建议新⼿就买这个吧,可以讲价讲到850或者更低,我爱这家伙~哈哈!勇⼠:前⾯说得很细了……我不重复了勇⼠PRO:07款⽤的SUNTOUR的可调前叉,幅度⼩,⽐较软,但是似乎还是旋飞……不过没关系啦……反正买这价钱车的⼈骑车不是很强悍,造不烂……后拨换成ACERA,指拨⽤的EF50联体7速……其他改动关系不是很⼤……反正性价⽐是再次提升……勇⼠-肯:以下两种⼈强烈建议买:1.没钱⼜爱显摆,买!2.天天骑5公分厚以上的泥泞路段,买!以上⼏张车,⼩飞太⼤……骑不快……⽐较不爽……公爵:强强强强强烈推荐的新⼿玩车⼊门车,07款换⽤加强车架,前后ACERA,EF50联体8速,建⼤26×1.95外胎,RST CAPA T7(这个很关键,⽐06公爵的TGS叉好看好⽤很多,拉风得很),换新涂装,⾮常美观…….1598的价钱,请忘记ATX750吧(缺点也有:⽐如把⽴就2个螺丝,⽽且⼤盘卡链……难拿……,3轴⽐较垃圾,不过,在这⽆敌的价钱上,都不重要了)公爵RS:新车型,真正的好东西……⽐公爵只贵400⼤元,有钱你⼀定要上……车把⽤4螺丝固定,换装ROCKSHOX DART 1前叉(阻尼弹簧,好⽤!),SHIMANO的前后花⿎,VP的中轴,⽽且⽤的是⼀种⾮常特别的蓝⾊涂装……⾮常正点——400⼤元,⼏乎解决了公爵的所有⼤缺陷……值不值你⾃⼰看着办吧……公爵PRO:07公爵PRO……让我感觉很⽆奈……⼀般⼈都以为只有⼀个款式……实际上到⽬前为⽌……共有三批出货版本……..07公爵PRO第⼀版:ROCKSHOX J1叉,SHIMANO的抵挡碟刹,⽤的是06公爵的⼀体化车架+07公爵的鲜艳涂装07公爵PRO第⼆版:ROCKSHOX J1叉,然后居然是AVID的BB5…….车架换成了07公爵的加强车架……下管和车⾸焊接部加焊了1⼩块铝合⾦07公爵PRO第三版:ROCKSHOX DART 1前叉,AVID的BB5,07公爵的加强车架……我觉得到这份上,在车重还⽐ATX790轻的基础上,对细节不敏感的同志们……别拿790去⽐挑战者了……07公爵PRO第三版2499块钱……⼏乎能把ATX790打趴下了……总之……这款车今年⾮常混乱…….⾮常混乱公爵和公爵RS⽤的是EF50联体+ACERA前后拨,PRO⽤的是AVLIVO的分体指拨和前后拨,都是24速的,⼤盘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都是SUNTOUR的,公爵是直把+⽺⾓,但是细,RS和PRO都是燕把,粗⼝径,结实……,都是⽤的建⼤26×1.95外胎,如果不出意外,那么ATX750/770/790都能被⽐下去了……(性能相差不⼤的情况下..价格差很⼤……反正多出来的钱买两条MAXXIS的胎换上是⾜够了)挑战者:美利达保命⽤的TFS技术终于出现了……好吧..让我们⽆视公爵和勇⼠3分钟……挑战者的上管是⽤的TFS,下管还是蝴蝶抽管……挂⽺头卖狗⾁……基本就是AVLIVO⼤半套了。

选购山地车的基本知识

选购山地车的基本知识

选购山地车的基本知识
选购山地车时需要考虑的基本知识有:
车架材料:山地车的车架材料主要有碳纤维、钛合金、铝合金和钢材。

碳纤维车架轻量且强度高,适合高水平山地车骑手使用;钛合金车架质量较重,但强度高,适合骑手长期骑行;铝合金车架较轻,强度较钛合金差,适合新手或轻度骑行;钢材车架重量最重,强度较低,适合入门级骑手。

变速系统:山地车主要有手控变速和踏板变速两种。

手控变速更简单易用,适合新手使用,而踏板变速更灵活,适合高水平骑手。

车轮:山地车的车轮主要有26英寸、27.5英寸和29英寸三种。

26英寸车轮转弯灵活,适合技巧性骑行;27.5英寸车轮平衡了转弯灵活性和稳定性,适合一般骑行;29英寸车轮稳定性好,适合长距离骑行和越野骑行。

刹车系统:山地车的刹车系统主要有碟刹和手刹两种。

碟刹效率高,适合高速骑行,而手刹维护简单,适合新手使用。

悬挂系统:山地车的悬挂系统主要有叉式和单桥式两种。

叉式悬挂能更好地吸收震动,适合骑行路面不平的地形,而单桥式悬挂轻量简单,适合高速骑行。

选购山地车时,应根据自己的骑行需求和骑行水平进行选择,最好在骑行前先进行试骑,确保购买的车辆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骑行初学者必备如何选择合适的自行车

骑行初学者必备如何选择合适的自行车

骑行初学者必备如何选择合适的自行车对于骑行初学者来说,选择一辆合适的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合适的自行车不仅可以让你更好地体验骑行的乐趣,还可以保障你的骑行安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骑行初学者必备的自行车选择技巧。

1. 自行车类型第一步是选择自行车的类型。

市面上常见的自行车类型有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城市自行车、休闲自行车等等。

每种类型的自行车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如果你打算在山区、草地等复杂路面骑行,那么选择一辆山地自行车是比较合适的。

山地自行车一般配备有大胎和前避震器,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过性和缓冲性。

如果你喜欢在市区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行短途旅行,那么城市自行车是更好的选择。

城市自行车骑乘舒适,样式时尚,一般配置有后挡泥板、后货架和舒适的座椅等。

2. 自行车尺寸在选择自行车时,自行车尺寸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行车的尺寸应该根据骑行者的身高来选择。

一般来说,身高在150cm以下的人可以选择轮径为24英寸的自行车;身高在150cm-165cm之间的人可以选择轮径为26英寸的自行车;身高在165cm-175cm之间的人可以选择轮径为27.5英寸的自行车;身高在175cm以上的人可以选择轮径为29英寸的自行车。

同时,座椅高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座椅高度应该能够使骑行者的脚尖可以触及地面,同时不会使骑行者在踩踏时膝盖过度弯曲。

3. 车架材质车架材质也是选择自行车时需要注意的,市面上常见的自行车车架材质有铝合金、碳纤维、钢铁等。

铝合金车架比较轻便,刚性好,价格相对较为实惠。

碳纤维车架重量更轻,强度更高,但价格较为昂贵。

钢铁车架质量更加耐用,但是需要经常保养,价格相对较为稳定。

4. 变速系统自行车的变速系统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变速系统适用于不同的骑行场景。

山地自行车一般会配置高档的变速系统,可以使骑行者在复杂路况下有更好的骑行体验。

城市自行车则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变速系统,因为城市骑行一般是在平坦路面上进行。

购买二手山地车注意事项

购买二手山地车注意事项

购买二手山地车注意事项
购买二手山地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检查车况:仔细检查车辆的外观、车架以及各个部位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磨损。

检查车轮、刹车系统、变速器、前叉等部件是否运作正常。

2. 查看保养记录:询问卖家是否有过去的保养记录,并检查自行车的维修历史。

有完整的保养记录通常意味着车辆得到了正确的维护。

3. 验证车辆身份:查看车辆的编号是否清晰可见,以确保车辆没有被盗。

4. 进行测试骑行:在购买前,尽量测试骑行车辆,检查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以确保车辆适合个人需求。

5. 询问车龄和使用情况:询问卖家车辆的使用频率、使用方式、使用环境等情况,以确保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符合个人期望。

6. 确定车辆的价值:比较市场上类似车型的价格,了解二手山地车的市场价格,避免被卖家高价出售。

7. 注意买卖合同:与卖家签订买卖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尽量避免纠纷发生。

8. 注意交易安全:选择安全可信的交易方式,如面交或通过可靠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以避免被骗或遭遇不安全的交易。

9. 建议购买新车:二手山地车可能存在隐藏的问题和磨损,建议购买新车,以获得更好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相关小常识(一)新手入门篇——挑选合适尺寸的山地车一切的起点,首先就是得有一辆合适自身的自行车。

这里,“合适”非常重要!因为这里的自行车是作为运动器材,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得马虎。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合适的运动是健康,不合适的运动是找死,就是这个道理。

把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的人可能没这意识,确实,想想自己小时候,照样能骑父亲的28大扛,但这里的自行车不是代步工具,所以是不同的。

另外,我们大部分是业余运动,不是专业运动,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专业运动员的一些做法,但不可完全照搬,否则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在一般人眼里,运动员的身体够好了吧,但是你是否又知道,运动员中有心脏病的人多了去了,这年头运动员因病早早去世的新闻还少吗?买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购买品牌整车,一种是自己组装,就是俗称的DIY。

现在能买到的品牌,国内的如喜德盛,美丽达,而国际的品牌就更多了。

自己组装,则有更大的灵活性,当然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好坏之说,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一定要保证合适,这是不能妥协的。

选择DIY自然能挑选合适的零件,对于品牌整车,必要的细节调整也是需要的,除非原型车刚好和自己匹配。

车架第一步就是车架了,车架如同人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还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公式。

这里提到的是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一般厂商都会提供车架的几何尺寸图,例如:有关山地车架尺寸,有人看重水平上管长度(TT值),如上图的D。

也有人着眼立管的CC值或CT值(上图A)。

没错,这些数据都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

挑选山地车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20Height的概念。

它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指的是你跨骑在车上时,从地面到车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点)顶部的距离。

对应的一个概念是Standover%20Height%20Clearance,指的就是你的胯部到上管顶部的空隙距离,也叫安全距离。

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理解也容易,因为山地车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骑行的,摔车是很正常的事。

当要失去控制的时候,大家都会迅速的伸脚支撑路面试图不要摔倒,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时车架的上管就可能会伤到跨部,后果可想而知。

有一个简单的看车架的Standover%20Height是否太大的方法。

穿上你骑行时用的鞋,跨骑在车上,在你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弹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车架,那么这车架对你来说就太大了。

当然,仅仅达到碰不到是不够的,那么多大的安全距离算合适呢?这方面的标准也很多,和你的骑行环境也有关系,这里只列出其中一种,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是可以的:如果你只在平整的路面骑行,从不进行off-road的骑行,安全距离最小可以是2英寸(5cm);%20如果你有不平整的路面,最小应该是3英寸(7.5cm);%20越野以上的话,至少应该是4英寸(10cm),或者更大。

%20实际上不一定要达到这么严格,尤其对于一些个头较小的车友来说,要找那么小的车架有时是很难的。

而且同一个车架,使用不同行程的避震前叉,不同宽度的轮胎,都会影响到这个值。

我个人认为,保持个6cm左右的下限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那么完美。

必要时,可能需要牺牲大行程前叉和肥胎的选择,不过对于标准的XC而言,对前叉行程和轮胎的宽度要求本来就不是很大。

按上述标准选择的车架,你可能会觉得小,其实是很正常的,你觉得小那是因为以前的大了。

有人说山地车架要比一般的车架小两三号,就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你再来考虑车架的TT值、CT值和CC值,你会发现它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至少不会大。

有人说,按这个标准的架子太小了,需要把座杆拔得老高,担心会不会断裂。

其实,由于山地车架基本都是压缩架,座杆都需要较长,市面上35cm、41cm长度的座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长度增加意味重量增加,在对重量克克计较的自行车上,可以缩短的话,决没人愿意加长的,厂家不是傻瓜。

只要不超过它的安全线,体重不超过设计规格,那就不应该有问题,当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不在讨论之列。

立管同尺寸的车架,上管尺寸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TT值不同,那么该选择多大的TT值呢?这个跟把立的长度有关,需要接合下面关于把立选择部分进行。

尺寸是选择车架的第一步,接下来才应该涉及车架材料、车架品牌、车架价格、硬尾软尾等方面。

有关这些方面,可接合自己的喜好和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切忌本末倒置,要知道,无论多贵多漂亮的车架,如果尺寸于你不合适,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买它是拿来运动的,给我们带来健康的。

当然,买来收藏那是另一回事。

把立把立,也就是俗称的龙头,把立主要的参数有长度(沿着把立杆从中心到中心的长度)、角度、能否正反装等。

把立和车架搭配起来,一起构成了总上管长度。

注意该长度不一定等于“车架上管TT值+把立长度”,因为把立有角度的存在,而且正反装会导致不同的高度,从而影响整个上管长度,实际还需要测量来获得。

在车架Standover确定后,总上管长度应该就是尺寸中最需要琢磨的参数了。

这个长度多少算合适呢?一方面取决于你的身体尺寸,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方式。

下面慢慢叙述:首先不能太短,要保证上半身可以完美的伸展,没有缩成一团的感觉;要保证车把和你的膝盖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即使在站立踩踏时,膝盖也不会撞到车把。

这算是一个底线吧。

其次,看使用方式。

总上管越长,上身就越伸展,越容易发力,但带来的问题就是重心前移,操控性能下降。

相反,上管较短时,你就能够挺直上身,获得良好的操控性和视野,当然发力就没那么自如了。

除了水平方面的长度,在垂直方面,把立和座垫的高度差同样有影响。

座垫高度相对是容易确定的(后面会涉及),把立可以通过使用前叉垫环,甚至反装来调整和座垫的高度差。

把立越低,越容易发力,操控性也越差,对脖子和手臂的压力也越大;反过来则刚好相反。

综上,确定上管长度,依赖于很多因素。

也许你觉得很抽象,仍然不知如何下手,没错,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但从来没有哪个公式能适用于所有人,只相信公式纯粹是机械和教条。

那怎么办呢?不少老手都习惯用一个词:舒服。

凭感觉,怎么舒服怎么来!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对初学者来说毫无意义!我们知道,人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开始不舒服的姿势,适应后也会舒服的;开始很舒服的姿势,不一定就是尺寸合适的姿势。

所以,跟初学者谈舒服,说了等于没说,这是需要在一定的骑行经验基础上才谈得上的。

那总得有个解决方法啊?不得已,虽然不能依赖计算公式,但是,对初学者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得从公式入手,机械就机械吧,就机械这么一次,好歹是一个起点啊!这里列出其中一种公式:测量数据t:水平站立,裆部到锁骨之间V字槽底部的距离。

如图:%20 测量数据a: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测量从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离。

如图:上管总长度=(t+a)/2+8。

很明显,这个公式是有缺陷的,主要就是那个数字8。

该公式根据人的上身长度、手臂长度和一个调整值(数字8)来获得上管总长度,思路本没错,但显然,不同身材所需的调整值应该是不同的,一个简单的固定值8当然没有说服力。

之所以采用这个有问题的公式,仅仅是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基点,实属无奈之举。

初学者可以此开始,随着骑行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至此,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但还没完。

在总上管长度确定之后,下一步就需要琢磨车架和把立如何搭配来构成总长度的问题了。

同样与骑行方式有关。

长把立短车架的组合,使得重心相对前移,有利于爬坡,尤其爬陡坡时有助于压住车头,防止前轮翘起,但同时降低了下坡性能。

短把立长车架的组合则刚好相反。

不过,就XC而言,胜败的关键在爬坡,而不是平路冲刺及下坡技巧,所以使用长把立还是大有人在。

对于业余人士而言,我们需要一个能兼顾上坡和下坡的折中点。

这个长度是多少呢?引用一个数据:100-125mm左右,把立长度在这个范围比较合适。

至于把立角度,则根据你需要的座垫把立高度差来选择。

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先把座垫和把立调到同一高度,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体柔韧程度慢慢调整。

不要立马像专业车手那样把车把调得很低。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吧!在通过垫环已经无法调低把立时,可以将把立反装,这样还能降低点距离,当然,前提是这个把立的角度不是零,而且可以反装!这些问题确定后,车架的TT值范围也就可以定了。

车架、把立,两者要接合起来一起挑选。

曲柄长度老实说,对曲柄长度我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身高(腿长)的用长点的曲柄,个矮(腿短)的用短点的曲柄,频率型的车手也可以选择较短的曲柄。

虽然有不少公式,根据跨长(腿长)推算出合适的曲柄长度,但是意义不大,因为在国内,能买到的产品基本都是170~175mm这个范围内的,选择余地很小。

所以,个高的朋友可以试试175的曲柄,一般的朋友就从170开始吧,以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频率型/力量型)再进行调整。

但个矮(腿短)的朋友,尝试长曲柄时还是要慎重些,因为过长的曲柄,会使膝盖弯曲程度过大,时间长了恐怕不利。

座垫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在座垫的选择上,这句话失去了作用,贵的座垫不一定就适合,便宜的座垫不见得就难受。

没办法,谁让我们的屁股都不一样呢?所以,选择座垫最好是当场试骑,没条件的话也只有多多试验了。

虽然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挑选,但不能因此放松对座垫的要求。

由于座垫的特殊性,长久以来,一直是自行车反对者们的矛头所在,虽然有些混淆视听,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不合适座垫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对于初学者而言,在挑选座垫时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的以舒服为标准。

舒服往往与效率是成反比的,舒服有时也与健康背道而驰,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开始可以选择中等硬度、中等宽度的座垫,一开始可能会不舒服,但前面说过,人是适应力很强的动物,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适应了。

有体验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更合适的座垫。

踏板踏板方面的内容不是很多,要注意的是正确的蹬踏位置,要用前脚掌来蹬,而不是脚心。

至于有些用脚心蹬踏有助于按摩穴位之类的说法,跟养生有关,这里谈的是运动,是不同的。

有条件的使用专用的骑行鞋,这类鞋底比较硬,有利于力量的传递,不要穿鞋底太软的鞋骑车。

踏板分普通踏板和自锁踏板,自锁踏板需要搭配专门的骑行鞋才能使用。

让初学者一来就上自锁,是需要勇气的;不过自锁的优越性又那么诱人,尤其可以校正初学者不合理的蹬踏习惯。

为此,折中的方案是使用两用脚踏,也就是一面带锁一面没有,可以兼顾两种需要,用来入门比较合适,当然性能上就要损失些了。

好在这种脚踏不算太贵,熟练以后可以选择更专业的脚踏。

车把车把有两种,直把和燕把。

由于XC比赛以爬坡为主,所以直把使用比较广泛,使用燕把的也多是角度较小的小燕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