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

合集下载

雷电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雷电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雷电灾害应急处理预案一、背景介绍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云层中正带电荷和负带电荷之间发生放电产生。

雷暴天气常伴有雷电活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和困扰。

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雷电灾害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处理预案目的雷电灾害应急处理预案是为了有效处理雷电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该预案的执行,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和组织安排,以应对各类雷电灾害事件。

三、组织机构1. 领导机构:本预案的执行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设立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2. 支援机构:包括气象局、电力公司、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支持和技术指导。

3. 人员组成:应急响应小组由各相关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气象专家、工程师、医护人员等。

四、应急响应级别为了便于应急工作的组织和清晰的指导,将雷电灾害划分为三个应急响应级别,分别为:1. 一级响应:表示雷电活动较为频繁,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2. 二级响应:表示雷电活动已经对特定区域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置。

3. 三级响应:表示雷电灾害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需要紧急救援和全面处理。

五、应急处理措施1. 预警发布: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将雷电活动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以提醒公众加强防范措施。

2. 保障生命安全:对于一级响应,要求公众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停止高空作业,避免接近或接触金属结构等。

3. 能源保障:电力公司要密切关注雷电灾害可能对供电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做好备用电源的准备。

4. 交通安全:交通运输部门要及时发布雷电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做好道路疏导和交通安全工作。

5. 紧急救援:对于三级响应,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工作,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

六、疏散和避难在雷电灾害发生时,人们要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疏散和避难措施。

避免在露天场所停留,前往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安全地点避难。

雷电灾害的概念

雷电灾害的概念

雷电灾害的概念雷电灾害是指在大气中形成的巨大的电荷积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强电放电现象。

雷电灾害通常包括闪电、雷电火灾、雷电冲击和雷击等。

雷电灾害不仅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电力设施造成严重的威胁,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从雷电的形成机制、特点、危害以及防灾减灾措施等方面对雷电灾害进行详细的解析。

雷电是一种大气电现象,它是由云内以及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电放电现象。

当云内云间的电荷分布不均衡时,电势差逐渐增大,直到足以克服空气的电阻,形成电弧放电。

雷电放电通常伴随着强烈的闪光和巨大的声响,可达到几十万伏特的电势差,并释放出数以亿计的焦耳能量。

雷电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雷电灾害发生迅速,时空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雷电放电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只有几十毫秒,因此难以及时预测和防范。

其次,雷电灾害的能量巨大,具有很高的电压、电流和能量密度。

雷电放电释放的能量可达到几百万度以上,因此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再次,雷电灾害的危害范围广泛,不仅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电力设施、通信设备、交通运输和农业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雷电灾害的发生与季节、地形、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在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空气不稳定等天气条件下,雷电发生的概率会增加。

雷电灾害对人类生活、财产和电力设施都带来严重威胁。

首先,雷电灾害经常引发森林火灾,造成林木烧毁,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其次,雷电灾害还会引发建筑物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雷电灾害对电力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断电和设备损坏,给工商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另外,雷电灾害还会对电子设备和通信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可能破坏数据存储、通信传输和信息交换等功能。

为了有效减轻和避免雷电灾害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

首先,建立雷电灾害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和警示雷电灾害的发生,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其次,对于易受雷击的地区,可以采取提前排查和排雷工作,清理和剪裁植物树木,避免大面积的火灾蔓延。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雷电多发生在夏季,是从积雨云中发展起来的自然放电现象。

打雷时,出现耀眼的闪光,发出震耳的轰呜。

打雷的时间短(一次雷击时间约60毫秒),电流大(可高达几万--几十万安),电压高(可高达数十万--数百万伏)。

如果没有可靠的防雷装置,建筑物、设备装置或人体遭到雷击,将造成火灾、爆炸、触电死亡等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灾害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

雷电灾害发生形式雷电的破坏作用由以下三方面引起:1.直接雷击:是雷云直接对地面物体放电,雷击的时间虽然很短,只有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秒,但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可达100∽200千安,使空气温度骤然升到摄氏1∽2万度,产生强烈的冲击波,造成房屋损坏,人畜伤亡。

当雷电流通过有电阻或电感物体时,能产生很大的电压降和感应电压,破坏绝缘,产生火花,使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燃烧、爆炸、使危害进一步扩大。

2.感应放电:是附近落雷所引起的电磁作用的结果,可分类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建筑物上空有雷云时,建筑物会感应出与雷云所带电负荷相反的电荷,雷云向地面开始放电后,在放电通路中的电荷迅速中和,但建筑物顶部的电荷不能立刻流散入地,便形成很高的电位,造成在建筑物内的电线、金属设备、金属管道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和人身事故。

电磁感应是当雷电流通过金属体入地时,形成强大的磁场,能使附近的金属导体感应出高电势,在导体回路的缺口引起火花。

3.由架空线路引入高电位:架空线路在直接雷击或在附近落雷而感应过电压时,如不设法在路途使大量电荷流散入地,就会沿架空线路引进屋内,造成房屋损坏或电气设备绝缘击穿等现象。

防雷措施目前,防雷技术措施主要有:1.装设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避雷针的最上部是受雷端,一般用镀锌或镀铬的铁棒、钢管制成,它安装的高度必须高出被保护的建筑物。

中间部分是导雷线,收雷电流引入地下,用一定截面的镀锌钢索或扁铁制成。

最下部分是接地体,与引雷线连接,将雷电流引导到大地,用角钢或钢管焊接成,埋入地下。

变电站防雷电自然灾害预案范本

变电站防雷电自然灾害预案范本

变电站防雷电自然灾害预案范本一、引言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分配和传输的关键任务。

然而,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变电站往往容易受到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电力中断或更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抗雷电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防雷电自然灾害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灾害特征分析1. 雷电灾害:雷电是一种高能量的自然现象,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气事故等严重后果。

2. 强风灾害:强风会给变电站的设备、构筑物造成风力冲击、摆动等影响,可能导致设备倒塌、线路断裂等风险。

3. 暴雨灾害:暴雨会导致变电站周围的地势变得湿滑,可能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增加电气事故的风险。

三、防范措施1. 雷电灾害防范措施:(1)安装避雷装置:在变电站的高出露物上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以引导雷电放电,避免损害设备。

(2)接地保护措施:确保变电站的各种设备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减少雷电引发的电压冲击。

(3)防雷检测及监测系统:安装雷电监测引导系统,及时获取雷电信息,采取相应措施。

2. 强风灾害防范措施:(1)设备抗风设计:对于变电站的重要设备和构筑物,应采取抗风设计,提高其抗风能力。

(2)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设备和构筑物的稳固性,及时修复和加固受损部分。

(3)设备避风布置:合理布置变电站内的设备,避免设备暴露在强风区域。

3. 暴雨灾害防范措施:(1)防水排水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防水排水系统,保障变电站周围地势的干燥和安全。

(2)设备绝缘性能保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绝缘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绝缘性能达到要求。

(3)合理设备放置:合理安排变电站内设备的布置,避免设备受到暴雨直接浸泡。

四、应急措施1. 雷电灾害应急措施:(1)及时断电:一旦发现雷电活动异常,立即切断供电,避免火灾、电气事故等风险。

(2)紧急排水:在暴雨期间,及时排除变电站周围积水,减少设备受潮风险。

(3)应急通讯:加强与周边供电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汇报灾情和采取应对措施。

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

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

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尤其是雷电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应对雷电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制定并实施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以及建议的制定步骤。

一、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的重要性雷电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和危险性。

一旦发生雷电自然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旨在加强组织管理、完善防护设施、提高救援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的制定步骤(一)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的工作小组首先,应成立一个由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事故救援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制定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

工作小组成员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全面考虑各种情况下的救援需求。

(二)评估灾情风险和资源调查工作小组应对雷电自然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调查和统计本地区的救援资源。

评估工作应综合考虑灾情频率、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遭受雷电自然灾害的程度和救援资源的可行性。

(三)制定灾害应急预案根据评估结果,工作小组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雷电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性。

2. 预案流程:制定预案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责任。

3. 防护设施:完善雷电防护设施建设,对易受雷击的建筑、设施进行改造,提高雷电安全防护能力。

4. 人员培训:开展雷电自然灾害救援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灾害的能力和应急处置技能。

5. 救援资源:合理配置救援资源,建立物资储备和应急物资供应网络。

6. 沟通协调: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救援效率和资源利用效能。

(四)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演练活动,检验雷电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演练活动应模拟真实灾情、采取应对措施,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室外电气设备防雷措施
室外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
对室外电气设备进行防雷保护,如安装避雷 器、接地装置等,避免雷电侵入而造成损坏 。
线路的防雷措施
对室外电气线路采取防雷措施,如穿管埋地 、使用铠装电缆等,以减少雷电对线路的损
害。
建立农村防雷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防雷管理机构
在县级以上气象部门建立防雷管理机构,负责农村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雷电灾害
农村地区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地理环境
农村地区往往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地形复杂, 容易形成雷雨云团。
气候条件
夏季农村地区气温高、湿度大,水汽充足,有利 于雷电的形成。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农村防雷设施建设
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加强防雷设施建设,对农村公共建筑、学校、工厂等进行防雷改造,提高农村防 雷能力。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
农村地区存在多种因素导致雷电灾害多发, 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防雷设施不足、 农民防雷意识薄弱等。
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采取了多种防 护措施,包括加强防雷设施建设、提高农民 防雷意识、推广防雷技术等,这些措施对于 减少农村雷电灾害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农村地区雷电灾害多发原因,为制定有效防雷措施提 供依据
提高农村地区民众的防雷意识和能力,减少雷电灾害的发 生和损失
02
农村雷电灾害概述
农村雷电灾害现状
农村雷电灾害频发
农村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常常遭受雷电灾害。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农村建筑物相对分散,防雷设施不完善,人员缺乏防雷知识,导致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较为严重。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减轻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对雷电灾害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雷电灾害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雷电灾害是指大气中发生的由云与地面之间或云之间产生的电荷反应所伴随的一切有害现象。

常见的雷电灾害包括雷电击中人、电器设备和建筑物等。

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水汽的凝结过程会产生正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形成雷电。

因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研究雷电的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来进行的。

其次,雷电灾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象条件和人为因素。

地形是影响雷电发生的重要因素,山脉、河流和海洋等地形特征对雷电的形成和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气象条件是雷电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例如高温、高湿和大气层中的湍流等都会促进雷电的发生。

此外,人为因素也是影响雷电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建筑物的高度、电力线路的分布等都会增加雷电灾害的概率。

最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通过综合分析和计算各种影响因素来评估雷电灾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数据分析、气象观测和数值模拟等。

历史数据分析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过去的雷电发生情况来评估将来的雷电灾害风险。

气象观测是通过对大气电场、电荷分布和风暴活动等进行观测来评估雷电灾害的可能性。

数值模拟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大气中的物理过程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来评估雷电灾害的严重程度。

总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雷电灾害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雷电灾害的风险特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轻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

雷电知识

雷电知识

雷电灾害常识:如何避免致命的雷击灾害风险雷电是一种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严重气象灾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雷电的认识逐渐深入,对预防雷电灾害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1 雷电灾害的严重性雷击发生时,伴随着电闪和雷鸣,雷霆万钧、令人生畏。

在全球范围内,雷电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每秒钟就有上百次雷电;每天约有800多万次雷电;一年中平均发生30多亿次雷电。

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遭受雷击的概率极少,但碰到雷电这种天气现象的情况是很多的,因雷击而死亡的人数全球每年可达上万人。

在雷鸣电闪的时候,它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火光以及雷电电流,常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电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把雷电灾害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美国将雷电列为排名第二的天气杀手。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天气局的统计,雷电比飓风和龙卷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还要多。

美国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致死的为73人,伤300多人。

我国是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每年发生的雷电灾害有近万次,造成的人员伤亡有3000~4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

据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国共发生雷电灾害8892例;伤亡人数有1829人,其中死亡770人。

2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雷电是自然界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它产生于积雨云形成的过程中。

由于太阳的辐射作用大气的低层气温比较高,热对流使得空气产生上升运动。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其中的水汽就会不断冷却而凝结为小水滴,形成不停地向上翻滚的云团。

如果你要是细心的话,就会注意到天空中有象菜花一样的不停翻滚的云团,特别是在夏季这种现象特别的多。

积雨云进一步发展,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在气流的作用下就上下运动,在相互碰撞过程中它们会吸附空气中游离的正离子或负离子,这样水滴和冰晶也就分别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的、不 要在树下 避雨!
1、旁侧闪络是由于人与雷电流泄放通道之间的电位差较 高,引起气隙击穿造成的。
2、一个士兵骑车经过一棵树时被雷击中,他回忆当时的 情景说:好象挨了一拳恨击,他看见一道火光从树向他射 过来,自行车把带了电。他的皮肤完好无损,没有烧伤的 痕迹。
3、七个儿童在帐篷里避雨时,帐篷柱子被雷击中。五个 幸存者都没反映受伤,但死亡的两个儿童左脸以及身体上 都有烧伤的地方,在他们的小脚趾上都有电流流过的痕迹。
四、雷电的破坏作用
雷电流的电动力 雷击的热效应 雷击的静电感应 雷击的电磁感应 雷击的反击和引
入高电位
反击
防雷装置承受雷击时,其接闪器引下 线和接地装置都呈现很高的冲击电压, 可能击穿与邻近导体之间的绝缘,发 生剧烈的放电,这叫反击。为了防止 反击,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 地装置与邻近的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 全距离(5~10cm)。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 少雷区(<15天) 中雷区(15—40天) 多雷区(41—90天) 强雷区(>90天)
南宁~84.6 柳州 67.3 桂林~78.3 梧州~93.5 北
三、雷电放电的种类 直击雷
感应雷
传导雷 球形雷
1、直击雷
直击雷:雷直接击于被 击物上,被击物可能是 建筑物、树木或人等。
重庆开县 一所小学 遭雷击 7名 学生死亡 39人受伤
2、感应雷
感应雷:由于电磁感 应形成的电压升高。
电器设备损坏的主要 雷害之一。
雷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 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在雷 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 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 地传播。
第五节 雷电灾害及其防治
一、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雷暴是积雨云中云与云之间或云与 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并伴有火 花放电,强大电流通过时,又使空 气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响声,即雷 电。
闪电有枝状、片状、带状、球状, 其中枝状最为常见
雷电分上行雷 和下行雷,以 下行雷为例进 行分析。
流注停顿形成先导,先 导分级向前发展,流注 最后一次停顿后形成主 放电,主放电阶段产生 了闪电和雷声,但仅有
2.时间短。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 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 超过60微秒;
3.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安 /微秒
4.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 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雷电活动强度
用雷电日和雷电小时表示。雷电日(雷电小时) 指一年中有雷电的日数(小时数),在一天或 一小时内只要听到雷声就作为一个雷电日或一 个雷电小时。
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 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 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 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 坏电气设备。
例1
1992年6月21日下午5点半,北京突然出现雷雨 天气,正在街上玩耍的10岁小姑娘婷婷浑身被雨 淋湿,急忙往家跑,当她推开自家铁门时,一下 子昏倒在地。家人及时对她施行了人工呼吸,紧 接着,急救车将她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全力抢 救,6小时后婷婷最终恢复了知觉,并有清醒意 识。
30%的电荷复合掉, 70%的电荷在余辉阶段
复合。
07.7月31日晚,一道闪电在北京城上空划过。
7月22日傍晚到夜间,杭州
7月7日,广州出现强对流天气,闪电划破天空。
注意! 雷电同样会 向平坦的海 平面放电。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1.冲击电流大。闪电的电压高达1500 万伏特,而120伏特的电压就能致人重伤
4、球形雷
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 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 极其危险。
如,1978年8月17日晚上,原苏联登山队在 高加索山坡上宿营,5名队员钻在睡袋里熟 睡,突然一个网球大的黄色的火球闯进帐 蓬,在离地1m高处漂浮,唰地一声钻进睡 袋,顿时传来咝咝烤肉的焦臭味,此球在5 个睡袋中轮番跳进跳出,最后消失,致使1人 被活活烧死,4个严重烧伤
五、雷电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
直接损失
火灾 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
间接损失
不能提供服务之损失 信誉损失 重新投资
六、雷电对人的危害方式
在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估计 为3000~4000人,财产损失估计在50~ 100亿左右
1.直接雷击 2.旁侧闪络 3.接触电压 4.跨步电压
旁侧闪络
4、旁侧闪络一般发生在树下或金属附近,因而打雷时不 要在树下避雨也要远离金属等可导电物体。
接触电压 Take Care !
两个妇女正在一棵高大的云杉树下避雨,闪电 突然击中了那棵大树,当时一个人是背靠树站 着,她的衣服并未损坏,但在头右边有 4cm×4cm一块头发被烧焦了,变成了灰色。 在这块皮肤中有像擦伤的痕迹。在树干上树皮 被烧坏很长的一条,长度是从树顶开始一直到 离地约158cm的地方,正与死者身高相同。另 一个妇女当时正用右手扶着那棵树,她仅失去 知觉十到十五分钟,她的下肢有两三个小时不 会动而且没有知觉,她的身体以及脚上有烧伤, 经过治疗,两天以后就出院了。
点评: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感应雷击人的例子, 雷电交加时,这种铁制或钢制的防盗门有时就会 因静电感应而带上电,而一旦附近有落地雷发生, 触门者就会像案例中的婷婷一样因接触电压而受
例2
1992年6月22日,一个落地雷砸在 国家气象中心大楼的顶上,虽然该 大楼安装了避雷针,但是巨大的感 应雷却把楼内6条国内同步线路和 一条国际同步线路击断,使计算机 系统中断46小时,直接经济损失数 十万元。
3、传导雷
传导雷:又称侵入波, 是雷击于导线后,雷 电流沿导线传播、并 入侵被保护设备。
传导雷是造成低压电 器设备损坏的主要雷 害之一。
例1
雷雨天,室内电气设备突然爆炸或损 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 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
如,1991年6月10日凌晨1时许。黑龙 江省牡丹江市上空电闪雷鸣,震耳欲 聋的落地雷惊醒酣睡中的居民,全区 电灯不开自亮又瞬间熄灭,当晚,1、 3、4号楼160户人家中有20多台彩电 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