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诗二首》精美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45张PPT)

3.再读一遍,把古诗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sù
sì
夜山
kǒng jīnɡ
sì
相
cānɡ
天苍
wēi
楼
lú
穹
mánɡ
野茫
chén
星
lǒng gài
第三步:趣识汉字
“宿”是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的“宿”字, 外面很像一座房子,屋内有一张席子,席子上面 躺着一个人在睡觉。会意为“住宿”的意思。
第四步:读课文
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
品读释疑
夜宿山寺
危楼:高楼,这里指 山顶寺庙的高楼。 (唐)李白
宿:住宿,过夜。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百尺:虚指,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山顶寺庙的高楼真高啊,人站在楼上好像一伸手
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夜宿山寺》写作背景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 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 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 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 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 布》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白在山间寺庙写的一首诗。 然后再到茫无天际的大草原看一看!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我会认
sù
sì
夜山
kǒng jīnɡ
sì
相
cānɡ
sù
sì
夜山
kǒng jīnɡ
sì
相
cānɡ
天苍
wēi
楼
lú
穹
mánɡ
野茫
chén
星
lǒng gài
第三步:趣识汉字
“宿”是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的“宿”字, 外面很像一座房子,屋内有一张席子,席子上面 躺着一个人在睡觉。会意为“住宿”的意思。
第四步:读课文
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
品读释疑
夜宿山寺
危楼:高楼,这里指 山顶寺庙的高楼。 (唐)李白
宿:住宿,过夜。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百尺:虚指,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山顶寺庙的高楼真高啊,人站在楼上好像一伸手
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夜宿山寺》写作背景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 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 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 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 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 布》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白在山间寺庙写的一首诗。 然后再到茫无天际的大草原看一看!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我会认
sù
sì
夜山
kǒng jīnɡ
sì
相
cān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精美课件

的花牛。
赏析诗文
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呢?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 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
赏析诗文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 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
赏析诗文
从“霸占”可以体会到什么?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拓展延伸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业布置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 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 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 (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傍晚,江上景色 的现代诗歌,来感受江面的美吧!
秋晚的江上
诗人简介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 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 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 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
我会认
cháo wěi luó mián
头白的/芦苇,
还驮着/斜阳/回去。 也妆成/一瞬的/红
颜了。
赏析诗文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 倦鸟归巢 , 驮着斜阳 凌江飞
渡,江边的 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
丽。
赏析诗文
自读第1小节,圈出描写的景物。说一说描绘了怎样的画 面? 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同学们,我们接着 来学习第二首诗:《花 牛歌》。
猜谜语
(一) 任劳又任怨,田里活猛干。 生产万顿粮,只把草当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美PPT课件

认真读诗歌,解读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照耀
漂浮
香炉峰,在庐山北部
瀑布附近的水汽,在阳光 的照射下呈现出紫色。
诗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从远处看
悬挂
河流,这里指瀑布 。
诗意: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 白丝带挂在山前。
的设计风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 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yī
依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依着 依靠 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
为命。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jìn
尽
音序:J
部首:尺 结构:上下
组词:依山尽 说不尽 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飞流”表现出了瀑布喷涌飞泻的情景。
“直下”写出了山之险,水之急。
“疑”字体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长吗?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笔直
形容山很高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怀疑
很高很高的天空
诗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 ,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
1.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词用得好? 生、挂、飞流、直下、落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优秀课件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 题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 只保留文字
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部门管理不断强化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项目名称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
1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介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2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介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3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介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4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பைடு நூலகம்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01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 情介绍点击添加文字 说明详情介绍
理解诗意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 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我会写
阴天 阴山 相似 似乎
野花 野外
苍白 苍天
茫然 苍茫
在此添加标 题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 只保留文字
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部门管理不断强化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项目名称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
1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介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2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介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3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介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4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பைடு நூலகம்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01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 情介绍点击添加文字 说明详情介绍
理解诗意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 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我会写
阴天 阴山 相似 似乎
野花 野外
苍白 苍天
茫然 苍茫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香 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峰缠 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远远 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挂在了 悬崖绝壁之上。
因为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上周围风景秀 丽,所以很多古代文人来这里游玩并写下了许多 诗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诗文主要描写了 什么景象?
朗读指导
《登鹳雀楼》的朗读基调应该 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读时声 音要厚重有力,体会“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登鹳雀楼》描绘了诗人登鹳雀楼所看到 的壮观景象。全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给人 以启迪,体现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人 生哲理。
白日——依山尽
登 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见 黄河——入海流
景象壮观 站得高
雀
楼
欲穷——千里目
看得远
所感
奋发向上
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 太白,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
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在诗中理解为更远、更高 之意,是虚数。这句诗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 哲理,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
诗人通过攀登鹳雀楼,观看日落西山、黄河 远去的景象,想到了“登高望远”的哲理。同学 们,你们也开动一下脑筋, 想象一下文中诗人描述的画 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或 者用笔画出来。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登鹳雀楼》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 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 生哲理,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PPT课件(34页)

三、体验与反思,畅谈童年之乐
1.理解课文,能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
总结:“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赏月
听 闲适(出示图片4) 读 《 关 雎 》
朗读《关雎》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味感情。
读准字音
雎鸠( jū jiū ) 好逑( hǎo qiú ) 荇 ( xìnɡ )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诗 歌的内容。
2.学习比兴手法,体会一咏三叹的写作结构,体会它 朴素优美、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
3.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以及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 爱之情。
走近作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 歌305篇,因此,也被叫为“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被儒家奉为经典,原本只称《诗》, 后世才称为《诗经》。
这两首古诗都是爱情诗,都写了对所爱之人的追求。《关雎》里有“ 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诗句 。主人公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现了对“淑女”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 求。在那个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太严格,由此我们 在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迷
师: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于是,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
、 米德、牛顿…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就这样,他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河畔道路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迷 师:多美的月亮啊,是我,我也会这么想的。关于月亮,不知有多少的文人雅士对她美丽的容颜加以赞赏。这是我搜集的一些资料。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10张PPT)

构成了形式上的美感。
白日依山(实景)
登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鹳
雀
楼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登楼所感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登鹳雀楼》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 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 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告诉我 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
完。诗中指太阳西沉,最后消失了
诗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诗中景 ◎ 白日
◎山
诗中画
黄河入海流 滚滚流入大海
诗意: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诗中景 诗中画 诗中问
◎ 黄河 ◎ 黄河水浩浩荡荡向大海奔流。 ◎ 诗人真的看到黄河奔流入海了吗?
诗人想象黄河从此处经过,一直奔流入海, “入海流”点明了黄河流经的方向。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诗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 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瀑布流速之快?
飞流
直
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瀑布之长?
三千尺
哪个字表达了诗人面对三千尺瀑布的心理
活动?
疑
写山高水急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流直泻
瀑布 比喻 银河
“疑”字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依 yī
部首:亻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衣”的点在竖中 线右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
读诗歌,划节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 日/依 山 尽 , 黄 河/入 海 流 。 欲 穷/千 里 目 , 更 上/一 层 楼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课件(共118张PPT)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 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通读诗歌,想象意境: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 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 峰缠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 远远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 挂在了悬崖绝壁之上。
楼依尽 黄层照
楼阁
依山 傍水
尽力
炉烟挂
黄河 一层楼 日照
川
香炉 紫烟 倒挂 山川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河山秀丽,在 古代名山大川和精美的建筑更是被古人所喜爱,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与名山和建筑有关的诗作。
第一课时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 凌。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课外拓展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课后作业
1.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 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绝 壁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出了 震耳欲聋的声响。我出神地看着,听着,恍恍 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河里的 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怎么会如 此磅礴,这般壮观?
结构梳理
望庐山瀑布 远看
联想
一条白练挂山前 以为银河从天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梅 兰 竹 菊 (2)示例: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 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
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
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在阳光的照
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节选自泰戈尔《金色花》)
(1)为准确表达妈妈见不着孩子时的着急和对孩子的责怪,画线 诗句有两个词语需要重读。它们分别是:_哪__里____、_坏____。 (2)这首诗朗读时的语气是( B ) A.忧伤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A.“具体”和“详情”重复,删去“具体”;C.“争夺冠军” 和“决赛”语义有重复,删去“争夺冠军的”;D.“超过” 和“以上”语义重复,去掉其一。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பைடு நூலகம்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风雨荷塘 厉彦林 ①凡到过济南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发现,在这座垂柳 含烟的北方古城,处处留有荷花的印记。唐宋时,大明湖就曾被 称之为“莲子湖”,其因就是当年城北十里荷塘的自然风貌。每 当看到荷花,尤其是在异乡,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代诗人刘凤 诰赞誉济南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由 此,我的眼前也就会慢慢浮现出那一方弥漫着荷香的池塘。 ②那是一个夏季的黎明。雨丝很密,很细,很匀,很柔, 轻轻地吻着我的脸、我的手,脆生生、甜润润、凉爽爽的……
·
jī—qī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缔造 真谛 花开并蒂 B.亭子 停止 亭亭玉立 C.荫蔽 树荫 绿草茵茵 D.精粹 荟翠 鞠躬尽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泰戈尔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代表作有《吉 檀迦利》《飞鸟集》等。 B.冰心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荷叶 ·母亲》节选自《繁星》。 C.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 歌那样分行与押韵。 D.“菡萏”是荷花的别称,莲花、水芙蓉、藕花、芙蕖、水芝 、水华、泽芝等都指荷花。
5 (1)哪里 坏 (2)B
6
悠远清脆 空1分)
飘逸空灵
对荷喜爱、赞美、敬仰(每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雨中的荷花 7 比喻为成群的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在雨中神态各异
、美丽娇羞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雨中荷花的无比喜爱之情 。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具有 极强的感染力。(答出任意一种修辞及表达效果给满分)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 史中的几页图画》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5.(素养创新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lì—nì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匿笑(lì) ·
B.祷告(dǎo) C.·乘凉(chénɡ)
· D.荫蔽(yīn)
·
沐浴(yù) ·
徘徊(huí) 姊妹·(zǐ) · 菡萏(hàn) ·
亭亭(tínɡ)
·
嗅觉(chòu)
花·瑞(ruì) 攲斜·(jī)
huí—huái, chòu—xiù
8
通过观赏风雨中的荷塘,“我”看到了荷花的美丽形貌,感 受到了荷的精神品质,“我”也愿意重新塑造自己,希望像
荷花那样,在坎坷磨难中与人互相扶持(1分)。表达了作者
对荷花的敬仰和赞美,由物及人,物我相融,升华了感情,
深化了文章的中心(2分)。
相同: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1分)。本文借荷花指那些 在历经生活磨难时,仍能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人;《荷叶 ·母亲》中,荷叶指母亲,红莲指孩子,生动形象,寓意深
9 刻(1分)。不同:本文描写了风雨中的荷塘,表现了雨中的
荷相互遮护,启示我们在历经命运的磨难时,要相互扶持、 团结互助(2分);《荷叶·母亲》中,作者描写了当繁密的 雨点打落下来时,大荷叶倾侧下来保护红莲的画面,联想到 母亲就是荷叶,保护孩子,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讴歌和赞美 (2分)。
10 船(舟) 马
7 散文诗二首
快速对答案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C(A.lì—nì;B.huí—huái,chòu—xiù;D.jī—qī)
2 D(翠—萃)
3
B(A.“具体”和“详情”重复,删去“具体”;C.“争夺 冠军”和“决赛”语义有重复,删去“争夺冠军的”;D.“
超过”和“以上”语义重复,去掉其一)
4 B(《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 史中的几页图画》)
翠—萃
7 散文诗二首 学练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共24张PPT)
3.(语义重复)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商品,具体详情 敬请进店咨询。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500项左右 的专利成果。 C.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 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成功捧杯。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 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