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答案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的证明
设流过端口以外的电路中的电流为 i,则据替代定 ,则据替代定 理,外电路可以用一个电流为 i的电流源 iS替代,如图(a)所 替代,如图(a) (a)所 示;则又据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c): 示;则又据叠加定理 ,得其相应的分电路(b) (c):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
:在线性 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叠加定理 :在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 单独作用 时在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单独作用 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代数和.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代数和.
§4-1 叠加定理
也就是说,只要电路存在唯一解,线性电路中 的任一结点电压,支路电压或支路电流均可表示为 以下形式: y = H 1uS1 + H 2 uS 2 + + H m uSm + K 1 iS1 + K 2 iS 2 + + K n iSn ——表示电路中独立 其中:uSk 表示电路中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 Req + u RL
uS1
NS
uS2
RL
口 含一 源 端
1
戴维宁定理
- -
uoc
维 宁 等 效 电 路
1' i1
RL
isc
1'
1'
u R Geq L
-
+
诺顿定理
诺 顿 等 效 电 路
1'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对外电路而言,"含源一端口NS"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对外电路而言," 含源一端口N 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等效替代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财务管理第四章--习题答案

财务管理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习题1、某企业拟建造一项生产设备。

预计建设期为1年,所需原始投资2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使用期满报废清理时无残值。

该设备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

该设备投产后每年增加息税前利润60万元,项目的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5%。

该企业为免税企业。

要求:(l)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

(2)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3)计算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ROI)。

(4)假定适用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计算项目净现值(5)计算项目现值指数(6)并评价其财务可行性。

答案、(l)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

答案:第0年净现金流量(NCFo)=-200(万元)第1年净现金流量(NCF1)=0(万元)第2~6年每年的净现金流量(NCF2-6)=60+(200-0)/5=100(万元)(2)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答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00/100=2(年)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2=3(年)(3)计算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ROI)。

答案:投资收益率=60/200×100%=30%(4)假定适用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计算项目净现值答案:净现值(NPV)=-200+100×[(P/A,10%,6)-(P/A,10%,1)]=-200+100×(4.3553-0.9091)=144.62(万元)(5)计算项目净现值率答案:净现值率=144.62/200×100%=72.31%(6)并评价其财务可行性。

答案:由于该项目净现值NPV>0,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年)等于项目计算期(6年)的一半,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年)小于运营期(5年)的一半,投资收益率(30%)高于基准投资收益率(15%),所以投资方案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2、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下:现金流量表(部分)价值单位:万元要求:(1)在答题纸上计算上表中净现金流量。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有价值不一定有使用价值3、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B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4、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劳动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B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 )A、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B、商品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C、商品价格决定商品价值D、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A、私人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社会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与消费的矛盾9、“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 C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B、货币增值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D、世界货币的出现10、进入汽车修理厂的汽车是( B )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固定资产1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 D )A、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和价值始终不一致C、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D、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12、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13、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D )A、商品的效用B、供求关系C、商品质量的高低D、商品的价值14、某公司在秋季以每公斤0﹒7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春夏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D6.C7.B8.A9.B 10.B11.B 12.C 13.A 14.C 15.C16.D 17.A 18.A 19.D 20.B21.B 22.C 23. A 24.D 25.D26.D 27.B 28.A 29.D 30.B31.C 32.C 33.D 34.D 35.A36.B 37.A 38.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D4.CD5.ACD6.ABD7.ABCD8.ABCD9.ABC 10.ABCD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CD16.BCD 17.ABC三、简答题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的习题及答案4-1 设有一台锅炉,水流入锅炉是之焓为62.7kJ ·kg -1,蒸汽流出时的焓为2717 kJ ·kg -1,锅炉的效率为70%,每千克煤可发生29260kJ 的热量,锅炉蒸发量为4.5t ·h -1,试计算每小时的煤消耗量。

解:锅炉中的水处于稳态流动过程,可由稳态流动体系能量衡算方程:Q W Z g u H s +=∆+∆+∆221体系与环境间没有功的交换:0=s W ,并忽 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所以: Q H =∆设需要煤mkg ,则有:%7029260)7.622717(105.43⨯=-⨯m解得:kg m 2.583=4-2 一发明者称他设计了一台热机,热机消耗热值为42000kJ ·kg -1的油料0.5kg ·min -1,其产生的输出功率为170kW ,规定这热机的高温与低温分别为670K 与330K ,试判断此设计是否合理?解:可逆热机效率最大,可逆热机效率:507.06703301112max =-=-=T T η 热机吸收的热量:1m in210005.042000-⋅=⨯=kJ Q热机所做功为:1m in 102000m in)/(60)/(170-⋅-=⨯-=kJ s s kJ W该热机效率为:486.02100010200==-=Q W η 该热机效率小于可逆热机效率,所以有一定合理性。

4-3 1 kg 的水在1×105 Pa 的恒压下可逆加热到沸点,并在沸点下完全蒸发。

试问加给水的热量有多少可能转变为功?环境温度为293 K 。

解:查水蒸气表可得始态1对应的焓和熵为:H 1=83.93kJ/kg, S 1=0.2962kJ/kg.K 末态2对应的焓和熵为:H 2=2675.9kJ/kg, S 2=7.3609kJ/kg.K)/(0.259293.839.267512kg kJ H H Q =-=-=)/(0.522)2962.03609.7(15.2930.25920kg kJ S T H W sys id =-⨯-=∆-∆=4-4如果上题中所需热量来自温度为533 K 的炉子,此加热过程的总熵变为多少?由于过程的不可逆性损失了多少功? 解:此时系统的熵变不变)./(0647.7K kg kJ S sys =∆炉子的熵变为)./(86.45330.2592K kg kJ T H T Q S sur -=-=∆-==∆ )./(205.286.40647.7K kg kJ S t =-=∆ )/(0.646205.215.2930kg kJ S T W t l =⨯=∆=4-5 1mol 理想气体,400K 下在气缸内进行恒温不可逆压缩,由0.1013MPa 压缩到1.013MPa 。

《会计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会计凭证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购进原材料60000元,款项未付。

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C)。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以上均可2、不符合原始凭证基本要求的是(C)。

A.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B.原始凭证不得涂改、刮擦、挖补C.上级批准的经济合同,应作为原始凭证D.大写和小写金额必须相等3、下列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的是(B)。

A.发货票B.合同书C.入库单D.领料单4、下列属于通用凭证的是(C)。

A.收料单B.折旧计算表C.增值税专用发票D.差旅费报销单5、在原始凭证上书写阿拉伯数字,错误的做法是(B)。

A.金额数字前书写货币币种符号B.币种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要留有空白C.币种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D.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号的,数字后不再写货币单位6、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是(A)。

A.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B.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记账凭证C.以现金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D.职工临时性借款的记账凭证7、原始凭证按(D)分类,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等类。

A.用途和填制程序B.形成来源C.填制方式D.填制程序及内容8、下列关于原始凭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B.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通用原始凭证和专用原始凭证C.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原始凭证、累计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D.按照填制方法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9、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于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或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应该(D )。

A.拒绝办理,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B.予以抵制,对经办人员进行批评C.由会计人员重新编制或予以更正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以至重新编制10、填制记账凭证时,错误的做法是(C)。

A.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B.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C.将若干张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D.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11、下列属于累计凭证的是(B)。

基础会计学——第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第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复习思考题1.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项目为了准确的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的会计要素中个别数量发生的数量变动必须对会计要素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并赋予每个类别一个特定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会计科目所以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项目2.第一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第二既要符合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要求又要符合对外报告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第三会计科目的设置既要保持统一性又要考虑灵活性第四会计科目的设置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保障持相应的稳定性第五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保持会计科目总体上的完整性和会计科目之间的互斥性3.可将其分为资产类会计科目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共同类会计科目损益类会计科目成本类会计科目4.账户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反应和监督并具有一定格式的工具它是用来分类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各种会计要素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如果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下来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就需要一个记录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按照会计科目所规范的内容而设置的会计账户5.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两者分类的口径和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区别表现在会计科目只有名称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既有名称又有结构具有一定的格式既能说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又系统的监督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会计科目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和填制会计凭证之用而账户则是系统的提供某一个具体会计要素的会计资料是为了编制会计报表和经济管理之用6.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会计核算和核算的具体内容按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成本费用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利润类账户7.账户的用途是指通过在账户中的记录能够提供哪些会计核算指标也是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怎样记录经济业务如何取得所需的会计核算资料也就是账户的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期末账户有没有余额在一般情况下余额在哪一方描述什么样的经济内容意义为了正确的运用账户来记录经济业务掌握账户在提供核算指标方面的规律性有必要在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8.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盘存类账户财务成果类账户计价对比类账户成本呢计算类账户调整类账户跨期摊提类账户资本类账户结算类账户练习题一填空题1.会计科目格式会计科目企业实际2.账户性质3.会计要素4.财政部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5.会计科目增加减少增加额减少额6.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计算7.债权结算债务结算债权债务结算8.是截至到本月至的利润或亏损“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9.抵减附加抵减附加10.借二单项选择题1.D2.D3.B4.A (5700+800-5600=900)5.B6.B7.A8.A9.A10.B11.C12.D13.A14.D三多项选择题1.A B C D2.A C3.A C E4.A B C D E5.A B C D E6.A D E7.A B C8.A B C9.B C10.A B D11.A C12.A C13.A B C四判断改错题1.错2.错3.对4.错(会计科目没有格式)5.错6.错7.对8.错(可以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尽量不编多借多贷会计分录)9.对10.对11.错12.错13.对14.对15.错(年终结转后。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

习题4.1选择填空1、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克服温漂B 、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入倍数2、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 ,将使电路的 B 。

A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 、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 、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3、差动放大器中的差模输入是指两输入端各加大小___相等_____、相位___相反____的信号。

4、设差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电压分别为v i1和v i2,差模输入电压为v id ,共模输入电压为v ic ,则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0mV __,v ic =_50mV __;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100mA __,v ic =_0mA__;当v i1=50mV ,v i2=0V 时,v id =_50mV __,v ic =_25mA __。

5、电流源常用于放大电路,作为_A ___(A.有源负载,B.电源,C.信号源),使得放大倍数__A __(A.提高,B.稳定)。

6、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a 、 b 、 c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d 、 e 、 f 、 g 、(a 电压放大倍数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 输出功率 e 电源提供的功率 f 效率 g 管耗)7、功率放大电路中,___甲类____功率放大电路导通角最大;_____乙类___功率放大电路效率较高。

(甲类、乙类、甲乙类) 8、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B 。

A 、只有一个功放管B 、 静态电流过大C 、管压降过大4.1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 4.1所示。

已知晶体管1T 和2T 的50=β,并设U BE (on )=0.7V,r bb ’=0,r ce =∞。

(1)求V 1和V 2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U CQ 和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

(2)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u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差模输出电阻R o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几何公差的形状公差有6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是()、()、()、()、()和()。

2.几何量公差的跳动公差有2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为()和()。

3.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于端面圆跳动。

mm,轴线对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1 mm,被测要4.某轴尺寸为Φ10-0.018-0.028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mm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mm。

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公差与()公差各自独立,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6.包容要求采用(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要求采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E mm,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 mm,则其允许的几何误7.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差数值是(Φ0.06)mm,当孔的尺寸是(Φ40.119)mm时,允许达到的几何误差数值为最大。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 mm,实测得其局部实际8.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尺寸为Φ40.09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mm,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Φ40.030)mm,最小实体尺寸是(Φ40.119)mm,体外作用尺寸是(Φ40.087)mm。

9.若某轴标注为则该零件的MMS为(φ30mm),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其LMS为(φ29.979mm),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零件采用的公差要求为(最大实体要求),若加工后测得某孔的实际尺寸为φ29.98mm,直线度误差为0.015mm,则该零件(是)(是、否)合格。

10.若某孔的尺寸标注为,则该零件采用的公差原则为(最大实体要求),其MMS为(Φ20mm),此时的几何公差值为(Φ0.02)mm;其LMS 为(Φ20.05mm)mm,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7)mm;其MMVS为(Φ19.98)mm。

11.Ф90G7( )的最大实体尺寸为(Ф90.012)mm ,最小实体尺寸为(Ф90.047)mm 。

12.圆跳动公差根据跳动的方向不同,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

13.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公差带形状相同),不同点是(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14.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15.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6.包容要求的使用在于可以用 (尺寸)公差来控制 (形状)误差。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线轮廓度既有可能是形状误差,又有可能是位置误差。

√2.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3.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4.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 ,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

√5.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 ,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

√6.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7.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9.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047.0012.0++10.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1.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2.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13.位置公差的方向公差包括径向圆跳动。

14.当理想边界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5.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6.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7.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8.几何公差的位置公差包括径向圆跳动。

19.端面对轴线有垂直度要求时,可以标注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也可标注对该轴线的端面全跳动公差。

三、单项选择题1.轴的体外作用尺寸(D)其实际尺寸。

A.等于; B.小于; C.不大于; D.不小于2.公差原则是指(D)。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C.确定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的原则;D.确定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的原则3.下列几何公差项目标注中,需标明理论正确尺寸的项目是(C)。

A.圆度;B.平行度C.位置度;D.同轴度。

4.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公差带形状相同的几何公差项目是(B)A.圆度B.圆柱度C. 同轴度D.位置度5.同轴度公差属于(B)。

A.形状公差;B.位置公差;C.方向公差;D.跳动公差6.GB/T1184-1996规定,圆度公差等级分为(D)。

A.1,2,3 (10)十级B.1,2,3...11 十一级 C.0,1,2...11 十二级 D.0,1,2 (12)十三级7.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的形位公差项目是(A)。

A.圆度B.圆柱度C.同轴度D.直线度8.被测要素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采用最大实体原则时,则要求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C)。

A. MMS B. LMS C. MMVSD. Da 或da9.单一要素遵守包容原则时,是用最大实体尺寸控制(B)。

A.实际尺寸B.体外作用尺寸C.形状误差D.位置误差10.一个圆柱形的轴,其素线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是(B).A.两条平行直线B.两平行平面C.圆柱面D.两同轴圆柱面11.一个圆柱形的轴,其轴线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是(C).A.两条平行直线 D.两平行平面 C.圆柱面 D.两同轴圆柱面12.表示所采用的三基面体系中第一、二、三基准平面分别为(A)A.A、C、BB.C、B、AC.B、C、AD.C、A、B13.轴的体外作用尺寸(B)。

A.等于轴的实际尺寸B.不小于轴的实际尺寸C.不大于轴的实际尺寸D.与轴的实际尺寸无关14.被测平面的平面度公差与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的关系应是(C)。

A.前者一定等于后者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前者不得小于后者15.定向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B)。

A.形状误差和定位误差B.形状误差和定向误差C.定向误差和定位误差D.定向误差和距离尺寸偏差16.孔的体外作用尺寸(C)。

A.等于孔的实际尺寸B.不小于孔的实际尺寸C.不大于孔的实际尺寸D.与孔的实际尺寸无关17.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C)。

A.前者一定等于后者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前者不得小于后者四、概念题:1.Φ50H7○E 孔的直径为Ф50mm ,基本偏差代号H,标准公差等级为IT7级,遵守包容要求。

2 . 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值为φ0.2mm 。

3.公差原则 确定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4.最大实体状态 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大(即材料最多)的状态。

5.最小实体状态 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的状态。

6.包容要求 是指设计时用最大实体边界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要求该要素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这边界,且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7.被测要素 指图样上给出了几何公差的要素。

8.基准要素 指图样上规定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要素。

9.边界 设计时,为了控制实际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几何误差的综合结果,需要对该综合结果规定允许的极限。

五、标注题和改错题1.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右图上。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值为0.01mm ,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mm 。

(2)圆锥轴线对Φd 1和Φd 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5mm 。

(3)端面Ι对Φd 1和Φd 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3mm 。

(4)Φd 1和Φd 2两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0.008mm 和0.006mm 。

解:见下左图2.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右图上。

(1)Φd 1圆柱面的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5mm ;(2)Φd 2圆柱面对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为0.04mm ;(3)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5mm ;(4)Φd 2圆柱面轴线对Φd 1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5)键槽中心平面对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mm 。

φ0.2解:见上右图3.见教材习题4-3解:见下图4.改正下列图中各项几何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几何公差项目)。

解:见下图××√√六、简答题1.在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公差时,如何确定基准要素?答: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单一基准、公共基准或三面基准体系。

基准要素的选择主要根据零件在机器上的安装位置、作用、结构特点以及加工和检测要求来考虑。

基准要素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形状精度,它的长度较大、面积较大、刚度较大。

在功能上,基准要素应该是零件上的安装基准或工作基准。

2.如图所示,分别求出下列尺寸和允许的垂直度误差值。

(1)最大实体实效尺寸;(2)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3)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4)实体孔应遵守的边界。

答:(1)DMV=Dmin-t○M=Φ50-Φ0.05=Φ49.95mm(2)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Φ0.05mm (3)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极限值;Φ0.05mm+(50.12-50)= Φ0.17mm(4)实体孔应遵守的边界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Φ49.95mm3.按图示上标注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回答下列问题:(1)遵守的公差原则;(2)遵守的边界和边界尺寸;(3)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4)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几何公差;(5)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几何公差。

答:(1)遵守的公差原则:最大实体要求(2)遵守的边界: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边界尺寸:MMVB=Φ19.99-Φ0.01=Φ19.98mm(3)最大实体尺寸:DM=19.99mm,最小实体尺寸:DL=20.03mm ;(4)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形位公差:Φ0.01mm(5)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形位公差:Φ0.01+0.04=0.05mm4.写出2个跳动公差的名称与符号,并说明轴向全跳动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哪几项被测要素的几何误差?答:圆跳动公差、全跳动公差轴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