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代赞颂母亲著名诗文歌曲18篇
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精选31首)

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仁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精选31首),欢迎阅读!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1爱也许岁月带走了您的丰采,留给您头发的苍白,但它永远带不走您慈祥的笑容。
妈,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母亲节快乐。
话我爱的母亲,想说的说不尽,想写的写不完,一切,尽在不言中。
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2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礼物摊开一张纸画玫瑰,画百合画一颗鲜红的心心窝里,再画一双眼那是妈妈在看我摊开一张纸我要给妈妈写几句话给我做饭,给我洗衣给我梳辫子半夜还要给我盖被子妈妈,在你的节日里我来洗洗碗,我来叠叠被我来读读那些小故事我来洗洗自己的小袜子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小礼物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3母亲的爱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她会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母亲,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她会陪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
母亲,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不辞辛劳,无怨无悔,所以,在这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我要说,妈妈感谢您!我爱您!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4母亲节献给母亲的歌小时候母爱是一只摇篮母亲哼着童谣摇啊,摇啊就摇到了外婆桥长大后母爱是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和一件铺满新棉的御冬衣热在心里暖在身上而后来母爱是一些琐琐碎碎的唠叨和临行前的千叮万嘱儿啊,在家千般好,出门时时难在外不好了,想家了就早点回来现在啊母爱是握在手中的电话和那牵引着的长长的电话线家中的电话号码游子夜夜往心里拨母亲节歌颂母亲的诗歌5致母亲节小时候我是一颗刚出土的幼苗,母亲是一颗高大的梧桐树,那时她健壮挺直、枝繁叶茂绿,给我撑起一片绿荫。
即使在多么炽热的仲夏,我也凉爽快活,心如止水。
每当狂风暴雨,她以粗壮的枝叶为我遮风挡雨。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她宁愿自己饱受风寒,任凭寒风吹打,让厚大的叶子覆盖在小梧桐身上;她却在萧瑟的黑夜里哆嗦颤抖。
赞颂母亲的诗歌大全

赞颂母亲的诗歌大全
赞颂母亲的诗歌大全
1、《凤栖梧/蝶恋花》
吾母慈祥膺上寿。
福庇吾家,近世真希有。
丘嫂今年逾六九。
康宁可嗣吾慈母。
我愿慈闱多福厚。
更祝遐龄,与母齐长久。
鸾诰联翩双命妇。
华堂千岁长生酒。
2、《岁末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3、《墨萱图》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4、《母爱》
母爱,
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葱郁的.森林。
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着,
像历史的长河奔腾喧涌,永不停息,轰轰烈烈。
5、《母亲》
母亲呵!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地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赞颂母亲诗词

赞颂母亲诗词赞颂母亲诗词
一、《母爱》
母爱是一块珍爱的磁石,
把温暖编织成永恒;
母爱是无坚不摧的铁墙,
把牵挂护佑成家园;
母爱是一股热浪,
把无私栓成可歌可泣;
母爱是一片彩霞海,
把春夏秋冬都缀进祝福!
二、《牵心母爱》
母亲的牵心爱,把温情憧憬;
母亲的牵心爱,使我永淳熙;
母亲的牵心爱,把痛苦轻轻;
母亲的牵心爱,把苦难转福;
母亲的牵心爱,把错误领教;
母亲的牵心爱,把关爱温暖!
三、《母亲节》
今夜风雨声,母亲节来;
深深谢母亲,心中有幸福;
问心无愧念,母爱在心里;
洋洋洒洒雨,复洒母亲恩;
祝福母亲节,春风满满日;
满满的爱恩,被牵挂着永远!。
歌颂妈妈的古诗

歌颂妈妈的古诗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墨萱图·其一》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4、《慈乌夜啼》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5、《西上辞母坟》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6、《墨萱图其二》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
捣。
我国历代赞颂母亲著名诗文歌曲18篇

我国历代赞颂母亲著名诗文歌曲18篇母亲十月怀胎,痛彻心扉;含辛茹苦,拉扯子女。
她们是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个人,是世界上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人。
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赞颂母爱的优秀诗歌和文章。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今年的母亲节了,在这里介绍我国历代18篇(首)歌颂母亲的著名诗文供大家欣赏,并祝天下所有的母亲们节日愉快,万事如意,健康长寿!第一,先秦的《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翻译下来就是:“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基本上是来自普通劳动人民的心声。
这首诗赞美了母亲的辛勤、劳苦,母亲的明理、美德;而对自己不成器难回报、兄弟纵然有七个也不能宽慰慈母之心表示惭愧不安。
它采用了传统的赋比兴艺术手法,文辞虽然朴实、思想虽然简易,可是生动形象,画面优美,感情真挚,非常动人。
第二,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易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是众所公认的中国歌颂母亲第一号作品,千古流传不衰。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4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歌颂母亲的诗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赞美母亲的古诗10首

赞美母亲的古诗10首
一、《节令·母》细听弹双瑟,喜气洋溢处。
千家拜春早,万户凝母泣。
忆昔常独立,思来应携手。
谁言离别切,情作结亲累。
二、《母亲》母亲慈祥伟大,把孩子关爱牢。
温和如春风暖,激励孩子勇往。
三、《思母》长流水滔滔去,思母不能投。
潮落沙漠空回,眼泪湿衣衫。
桃花满江岸,母思似春光。
春雨滋润田野,种瓜熟时节。
四、《母思》春风满面笑容,母思满心乡愁。
江水流远无穷,母爱恒久永流。
五、《思慈母》思慈母,母何慈,如赤子般深情。
她的温存,如热腾腾的饭菜,让人由衷欢喜。
母亲的芳心,比金银还宝贵,她朴实的话语,受教于智慧,更加正直。
六、《母亲的爱》母亲的爱是无穷的,比天更深更广。
如温柔的春风,把暖意拂拭孩子的心田。
母亲的爱,超乎一切,当孩子走上人生的道路,母亲的爱,将是他永远的动力。
七、《慈母乐》慈母乐,乐深似海,她的爱恒久不变。
就算洪流再急,也不会把孩子冲走。
八、《母爱之歌》母爱之歌,响彻四方。
母亲的思念,伴随孩子一生。
母亲的温柔,助孩子坚强勇敢。
九、《母爱无边》母爱无边,比天还深,比海还宽。
母亲的心,把孩子包围着,在她的温柔中,孩子安全而快乐。
十、《母爱的力量》母爱的力量,比象牙珍贵。
母亲的芳心,比金银还宝贵。
母亲的爱,比万物都宝贵,她的温暖,让子女勇敢无畏。
母亲节的赞美诗

母亲节的赞美诗《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岁末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墨萱图》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历代赞颂母亲著名诗文歌曲18篇我国历代赞颂母亲著名诗文歌曲18篇母亲十月怀胎,痛彻心扉;含辛茹苦,拉扯子女。
她们是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个人,是世界上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人。
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赞颂母爱的优秀诗歌和文章。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今年的母亲节了,在这里介绍我国历代18篇(首)歌颂母亲的著名诗文供大家欣赏,并祝天下所有的母亲们节日愉快,万事如意,健康长寿!第一,先秦的《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翻译下来就是:“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基本上是来自普通劳动人民的心声。
这首诗赞美了母亲的辛勤、劳苦,母亲的明理、美德;而对自己不成器难回报、兄弟纵然有七个也不能宽慰慈母之心表示惭愧不安。
它采用了传统的赋比兴艺术手法,文辞虽然朴实、思想虽然简易,可是生动形象,画面优美,感情真挚,非常动人。
读这首诗,令人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
诗中写梅雨季节,白头倚门,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等景象,朴素真实,直抒胸臆。
句句在叙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写景,句句蕴至诚。
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这是开启心灵的奥秘,这是感人肺腑的奥秘。
这是作诗的真谛,这是做人的真谛。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忘我的感情。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清人倪瑞璿《忆母》中的这两句诗,总算懂得了母亲的心肠,这是对母亲有孝心的理解。
所以,做儿女的,领略多少,感受多深,思念多强烈,报答多殷切,正是人品的折射。
舆恭的《思母》之所以格外动人,更因为诗是出家人写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尘缘和难舍的亲情。
其实,母爱的崇尚和感戴,与出家宗旨并不相悖。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也就是说,十方诸佛,怜悯忆念一切众生,好像母亲忆念亲生儿子一样。
在佛经中,母亲的爱怜和佛祖的慈悲是同位的。
僧人舆恭的感情之所以美好,正因为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世俗的人情。
第四,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母别子》:“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白居易的这首《母别子》,写出了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战争灾难年代,母亲与子女被活活拆散,生离死别的悲苦情景。
丈夫是个大将军,从前线掳掠回来新的美女,于是喜新厌旧,对原来的结发妻子,糟糠、黄脸婆,孩子的亲生母亲,就不要了,狠狠其将赶走。
可是子女还得要留在身边,于是母子不得不忍痛分手。
骨肉分离,这为娘的能不伤心吗?肝肠寸断、娘喊子哭,这场面能不感人肺腑?做母亲的满腔热爱,这种来自本能的情感,又是多么的强烈!第五,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送母回乡》:“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李商隐的诗歌一般写得晦涩、华丽,而这首五言律诗小作品,却写得明白、质朴,但是深情、真挚。
母亲病重了,要去名医那看病,现在车子马上就来接她了,要与她分别了。
自己虽然舍不得她走,却有什么办法呢?留是留不住的。
而自己又公务在身,不能陪她一起去。
连母爱都报答不了,这人生还有什么可追求的,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确实如此!第六,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十五》:“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这是一首描写母爱的古诗,大意是诗人与母亲分别了,母亲单独留在家乡,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地深深牵挂。
邗沟是古地名,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五言绝句,虽短短20个字,语言平白如话,意思也很浅近,但母亲思念孩子的感情是多么真切而美好,令人心动。
简洁而丰满,隽永绵绵。
第七,元朝诗人王冕的《墨萱图》:“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是在内容、风格甚至文辞上最接近孟郊《游子吟》的一部作品。
萱者,母亲也。
以美好的萱草比喻自己母亲。
母亲天天倚靠在门边,期盼着在外漂泊的游子归来。
母子连心,望眼欲穿,骨肉相系,情景交融。
与此作媲美的,还有清朝诗人蒋士铨的《岁末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第八,清朝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仲则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波在外,偶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
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情,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冲出家门。
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
这首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
在儿子眼里老母已是风烛残年、气息奄奄;可是为了生活还要别她而去。
无法让年迈老母安享温暖幸福不说,连给老母端汤奉水都做不到,这怎能不使诗人陷入深深的自责?这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
这动人心魄力的诗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一个赤子发自肺腑的呼喊,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第九,毛泽东的《祭母文》:“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皑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捆忧,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此诗作于1919年10月8日。
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作者哀悼他的母亲的。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3日,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
母亲逝世后3天内,毛泽东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有人赞扬这是自古至今排名第一的祭祀母亲之作。
这篇《祭母文》虽用的旧体,但其中有新意,一方面对母亲颂扬,一方面指出母亲的隐痛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造成的。
而且文中叙述与抒情配合妥贴,读来令人感到言真意切而又文情俱佳。
全章文法也极考究,层层递进,回肠荡气,同时也写得端庄大方。
第十,蒋介石的《哭母文》:“悲莫悲於死别,痛莫痛於家难,哀莫哀於亲丧,苦莫苦於孤子。
呜呼!天胡不吊,夺我贤慈,竟使儿辈悲痛哀苦,至於此极哉!回溯吾母来归,已三十有六载,当吾父健在之十年间,家中鞠育之苦,嫁娶之劳,饬家接物,皆吾母一人之内助,其苦心孤诣,已可感於无穷者矣。
洎乎先考中殂,家难频作,於此二十六寒暑间,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爱护弱子,督责不肖,维持祖业,丕振家声,何莫非吾母诚挚精神,及无量苦心,有以致然也。
呜呼!吾母艰苦卓绝之志,既如此其甚,而不孝冥顽不灵,则又如彼。
回忆当时忧危之情,愧惶几若无地。
痛念至此,百身莫赎。
人子若斯,尚有何颜立於天地之间乎!呜呼!自今以往,外应族人,内主家庭,安能得吾母复生,再为我独承劳怨也。
且复谁能容我狂愚,恕我暴戾,抚慰我激愤,曲谅我苦衷,为我代苦代忧,至死不怨,如吾母者乎?呜呼!凡昔之足以裨益於儿,不惜茹苦饮痛,自甘枉曲,明祝默祷,吁求安全,如吾母之慈圣者,今竟欲一再见其声音笑貌,而不可复得矣。
呜呼!吾母一生,为乡里服劳,为国家酬德,嘉言懿行,至多极美,吾不能於伤悲之际,毕忆无遗。
吾不惟痛吾母以爱护儿辈而凋瘵,以教养儿辈而病困,而又独为不肖一人以牺牲其身。
虽上升兜率,无所遗恨;惟生者之罪恶之苦痛,自此益难为怀矣。
吾更痛心於指胸难过之语,吾尤痛於易箦之顷,强为药好酒好以慰儿之言。
自此儿虽连声直呼,不复更闻吾母之咳唾。
犹忆当时吾母呼吸迫促,儿乃趋抚母背,以冀挽危亡於顷刻,然竟因是不获睹最后慈容之悲戚!呜呼恫矣!从此抱恨终身,不知生存於人世,复更有何意趣耶?其惟勉图报亲,藉慰地下之灵,末减儿辈罪孽於万一,以聊舒终天之痛恨乎。
呜呼!其可得耶!其不可得耶!母而有灵,鉴斯哀忱。
——中华民国十年六月十五日於溪口。
”在这里引用蒋介石和毛泽东各自在其母亲去世之后,所做的《哭母文》和《祭母文》,希望了解他们——在我们眼中的伟人,怎样对待母亲的去世,对母亲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这点也许和任何人没有区别,每个人都有着母亲的关怀,都会有失去母亲的痛苦。
当然由于蒋介石和毛泽东思想、看法的不同,对其母亲的评价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但无论是蒋还是毛,我们都知道在其年少的时候,蒋因为早年丧父,自然母亲对其爱护有加;毛由于父亲对其严厉,更多的支持来自于其母亲,比如远到长沙去读书,则是其母亲对其的私下支持。
他们对自己的母亲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情。
蒋介石在《哭母文》中记述了自己18岁那年执意留东洋,所有人都阻止的情况下,“先妣则深为嘉许,筹集资用,力促就道,然先妣自是益勤俭逾平时,盖将以其所余资中正学费也”。
从祭文中能够看出蒋介石对母亲的感情中,合有对其识大体、顾大局的敬重。
但是他把自己的妈妈描绘成一个愿意让儿子为国牺牲的伟大女性,未免把一个村妇夸张得太厉害,难以符合实际情况。
第十一,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及朱德母亲的追悼会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母亲钟太夫人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