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表观密度报告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部分的细集料。
?
2仪具与材料
(1)天平:称量lkg,感量不大于1g。
(2)容量瓶:500mL。
Array—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式中:ρ
a
ρw—水在4℃时的密度(g/cm3);
αT—试验时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附录B表B—1取用;
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cm3),按附录B表B-1取用。
6报告
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
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来源:网络转载。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回复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回复细集料是指颗粒大小在2.36mm以下的粗细石子,也称为细骨料,主要用于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中。
在使用细集料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来确认其物理化学性质、机械性质和工艺性能。
其中,测定细集料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试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细集料的质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细集料密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一、试验原理细集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是衡量细集料重量和体积比率的重要指标。
密度试验的原理是通过计算细集料在一定体积内的重量来确定其密度。
二、试验设备和器材1.密度计:包括胶囊、配重砝码和密度计机。
2.电子天平:用于测量细集料和水的质量。
3.筛子及筛分器:用于筛选细集料,筛孔尺寸为2.36mm和1.18mm。
4.容器:用于测量水的体积,具有精确的刻度。
5.器皿:用于盛放细集料和水。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密度计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检查密度计是否正常工作。
(2)测量胶囊和配重砝码的质量。
(3)将筛子放在筛分器上,并根据需要选择筛孔尺寸。
(4)将容器倒置在电子天平上,使用该天平校准系统使其显示为零。
2.筛选细集料(1)将样品细集料均匀地分配在筛子上,并握紧筛分器以避免细集料溢出。
(2)将筛子和筛分器放在震动筛中,并震动5分钟。
(3)按照筛孔尺寸,取出在2.36mm和1.18mm筛子上的细集料,并计算其质量。
3.测定细集料的体积(1)将水倒入容器中,使其高度到达标记线。
(2)用电子天平测量容器重量。
(3)轻轻地将细集料加入容器中,使水的体积上升10-15mm。
(4)再次测量水和容器的重量,并记录下质量。
4.试验计算(1)计算细集料的质量:将筛选出的细集料质量相加,得到总重量M。
(2)计算细集料的密度:根据定值密度法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ρ为密度,M为细集料质量,V为细集料加水后的总体积。
(3)计算平均密度:根据三次试验计算得到的密度值,求三次密度值的平均值作为细集料的密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09试验: 复核: 试验(技术)负责人:
河北
省公
路
工程
质量监督站监制
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0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1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2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3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4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回复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回复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是混凝土材料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用于评估细集料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表观密度试验,可以了解细集料的密实程度,进而判断其对混凝土的影响,从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细集料是混凝土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材料,它对混凝土的影响非常重要。
细集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指标。
因此,对细集料进行表观密度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的主要步骤如下:试验前准备:准备好试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天平、筛子、试验容器等。
样品准备:从原料中取得一定量的细集料样品,并进行筛分,得到所需的试验颗粒。
试验操作:将细集料样品放入试验容器中,并进行加水湿化,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然后将试验容器放入天平上,记录初始质量。
振实:用振实器对试验容器进行振实,使细集料颗粒间的空隙减少。
称重:振实后,将试验容器从天平上取下,记录振实后的质量。
计算:根据试验容器的体积和质量差异,计算出细集料的表观密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的结果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表观密度(kg/m³)= (试验容器的质量差)/(试验容器的体积)表观密度试验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细集料的密实程度。
密实程度越高,细集料颗粒间的空隙越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就会更好。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可以根据表观密度试验的结果对细集料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混凝土性能。
此外,表观密度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细集料的水稳定性。
水稳定性是指细集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能,即在湿润环境下,细集料颗粒是否会发生溶解、膨胀或破碎等现象。
通过表观密度试验,可以观察细集料的密实程度和颗粒结构,从而初步判断其水稳定性。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细集料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是指细集料颗粒间的空隙分布情况,包括空隙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等。
通过观察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可以初步了解细集料的孔隙结构,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一、表观密度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瓶:500ml;d)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温度计等。
2.实验步骤:1)按规定取样方法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3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线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步骤“2)”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结果计算与评定:1)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二、堆积密度与空隙率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经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d)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e)垫棒: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f)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试验步骤:1)按照规定取样方法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一、表观密度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瓶:500ml;d)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温度计等。
2.实验步骤:1)按规定取样方法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3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线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步骤“2)”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结果计算与评定:1)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二、堆积密度与空隙率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经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d)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e)垫棒: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f)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试验步骤:1)按照规定取样方法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①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实验用于测定含有少量大于部分的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C 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2仪器与材料①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1g ; ②容量瓶:500ml③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C ±5°C ④烧杯:500ml ⑤洁净水⑥其他: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3实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实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四分法】②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度差不能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度差不超过1°。
5结果整理 表观密度=m 2m 1m 0m 0— ρa=表观密度×ρt 或ρa=(表观密度-αt )×ρwΡa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Ρw ——水在4°时的密度,取cm3;αt——实验时水温度对水的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ρt——实验温度T°时的水的密度,见表取g/cm3。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度修正系数αt以两次平行实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执行标准:JGJ 52-2006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测定砂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二)、仪器设备
1、天平:1000g,精度1g;容量瓶:500ml;温度计:0-50
2、烘箱:控温在105℃±5℃;烧杯:500ml
3、蒸馏水、干燥器、浅盘、料斗
(三)、试验操作
1、按四分缩法将试样缩分,取试样650g左右,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量(m1)。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与上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四)、结果分析
1、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Pa=m0/(V2-V1)
式中:P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
m0——试样的烘干质量(g)
V2——比重瓶中水的原有体积(ml)
V1——倒入试样后水和试样的体积(终读数)(ml)
2、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下式计算:
r a=P0 / P T
式中:ra——细集料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钢
PT——水在试验温度时的密度
3、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1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密度不小于 2.50t/cm3,其它等级公路不小于2.45t/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仪器名称 型号 结论:源自天平、容量瓶、烘箱、烧杯、洁净水 编号 环境温度
量程 23℃
天平:1Kg 容量瓶: 500ml 烧杯:500ml 环境湿度
质量负责人复核:
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负责人复核:
签名:
签名:
委托单编号 分项工程 试验者 校核者 试验日期
试样 取样地 编号 点
水温t (℃) 23
1
料场 23
平均表观 试样烘干 试样、水及 水及容量瓶 表观相对密 表观密度 密度 质量 容量瓶总质 总质量 度(g/cm³) (g/cm³) (g/cm (g) 量(g) (g) ³) 600 1668.3 1289.8 2.709 2.702 2.707 600 1653.8 1274.5 2.719 2.712
报告编号: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报告
承包单位:____嘉祥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_____________ 监理单位:__山东省圣地公路工程监理咨询中心__________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样描述 嘉祥县嘉罗路新建工程 / 嘉祥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 JTG E42-2005(T0328-2005) 试样符合试验要求(0-5mm机制砂)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编 号:__________________ / 水泥稳定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