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现状和展望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扶正化瘀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草药精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功效。
据传统中医理论,肝纤维化是由于肝脏慢性损伤、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不平衡所导致的病理改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影响人体健康。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抗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综合分析扶正化瘀胶囊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一、扶正化瘀胶囊成分及作用机制扶正化瘀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等多种中草药。
黄芪具有扶正固本、益气健脾、抗菌消炎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当归具有活血调经、养血滋阴的功效;白芍具有活血止痛、养血安神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通经、理气止痛的功效。
这些草药共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作用。
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的发生与炎症因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的发挥有关。
扶正化瘀胶囊含有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的草药,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肝纤维化的发生。
黄芪、白芍等滋补草药可以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对抗病理因素的能力,从而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扶正化瘀胶囊通过多种成分的共同作用,可以对肝纤维化产生综合性的调节作用。
二、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1. 实验研究杨某某等(2018)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扶正化瘀胶囊能够显著降低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减轻肝脏病理损伤,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扶正化瘀胶囊可以显著降低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胶原蛋白I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减少胶原合成,从而减缓肝纤维化的过程。
以上结果表明,扶正化瘀胶囊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2. 临床研究胡某某等(2020)开展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观察了扶正化瘀胶囊对50例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摘要】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本研究旨在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抗纤维化作用。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扶正化瘀胶囊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肝功能。
机制探讨发现,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基因表达等途径发挥作用。
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肝纤维化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有望成为肝纤维化治疗领域的新希望。
【关键词】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 抗纤维化作用,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机制探讨, 前景展望, 研究意义, 临床应用, 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最常见的病理过程之一,是肝功能衰竭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正常的肝组织被疤痕组织所替代,最终形成肝硬化。
目前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有限,往往效果不佳。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对抗肝纤维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深入探讨其抗纤维化的效果,并展望其在临床治疗肝纤维化中的前景。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抗纤维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选择。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主要成分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2.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评估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3.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可能的作用机制,例如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炎症因子和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调节作用;4. 展望扶正化瘀胶囊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推动。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开发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和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贡献。
药物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类似物,虽然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但长期使用病毒 变异会以14%一32%逐年递增∞J,并且停药后病毒 学和生化指标反跳,因丽其临床价值也受限制。最
基金项目:昆明医学院青年基金(kylc200510)
TGF—p近年来研究表明,TGF—p是一个重 要的促纤维化介质,抑制其活性将为治疗肝纤维化
提供一种有效手段,目前正研究应用各种方法拮抗 其作用:①‘rGF—B抗体。研究证实,TGF—B抗体可下
性炎症刺激可持续活化HSC,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 性细胞因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拮抗促炎
性细胞因子或增强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可显著减
轻肝脏组织炎性反应,如马洛替酯、水飞蓟素、地诺
前列酮等。 3针对细胞因子的药物 3.1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 化生长因子p(transforming PDGF)。
3.1.1
调培养HSC细胞膜上的PDGF—B受体量,细胞增殖 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受到明显抑制。Schuppan等∞1报
万方数据
・2652・
道,应用TGF—B抗体静脉注射治疗结扎胆总管造成 的大鼠肝纤维化获得较好的效果。②变异TGF—p受 体。③可溶性TGF.B lI型受体。此外,应用反义
TGF.B基因或抑制性基因导入技术来阻止TGF—p基 因转录或翻译,为阻止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metalloproteinase
素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活化的HSC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它参与介导多种生
物学作用。因此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将延缓甚
2,MMP-2)和基质金
inhibitors of matrix
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一1(tissue
至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和进展,这在不同的实验性
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性 进展 , 肝纤 维化 过程 中 的重 要环 节进 行药 物干 预 , 针对 使
肝 纤维化的预防 和治疗 成为 可能 。 目前治 疗肝 纤维 化 的主 要策略包括 : 护肝细 胞促进 肝 细胞再 生 、 保 抑制 肝星 状细 胞 (e a cs l t cl H C 活化 增 殖 、 进 H C凋 亡 、 制 hp t t l e el S ) i ea , 促 S 抑 E M 合成分泌和促进 E M 降解。 C C
( u uD u n gmet et , u u2 1 0 , hn ) W h rgMa a e n Cne W h 4 0 0 C ia r
Ab t a t He ai b o i i a d n mi e e sb e p o e s I i h t os t e eo r g ih c n s p r s v n r v re sr c : p t f r ss s y a c r v r i l r c s . t s os t o d v lp d u swh c a u p e s e e e e s ci p l e b o i i h r ame to h o i i e ie s . h u rn r g e s o n i e ai b o i d g r s a c a e iwe i rf r ss n t e te t n fc rn c l rd s a e T e c re tp o r s f a t h p t f r ss r e e r h w s r ve d v i v — ci u b s d o h mp ra tp r i b o i r c s r m i e e t r g tr e s s c st e l e el , e a i t l t el n xr — a e n t e i o t n a t n f r ssp o e sf i o d f r n u ag t , u h a h i rc l h p t sel e c l a d e t f d v s c a s a
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与进展

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王友祥摘要:肝纤维化(HF)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因(ECM)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结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也称为纤维化。
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效干预HSC的生物学行为则能成功防治肝纤维化。
目前最有效的抗HF措施就是积极有效地根除或控制慢性肝病的始发因素,对原发病的有效治疗本质上就是组织细胞外基因(ECM)沉淀或是促进其降解。
最新研究发现,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都是可以逆转的,因而促进了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最终对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和成效。
本文分四部分介绍抗HF药物,即化学药物,中药,基因药物和复方联合治疗药物。
关键词:抗肝纤维化药物;化学药;中药;基因治疗;复方联合治疗0 引言肝纤维化(Hapatic fibrosis, HF)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特征,是进一步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病变缠绵难愈,甚至恶变死亡的主要原因。
随之国内外也不断地对抗肝纤维化药物进行研究和开发,理想的抗HF药物应具有长达几十年的良好耐受性,对肝脏有特异的靶效应,无毒或低毒。
经查文献知医药学领域对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成果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化学药物,中药有效成分,基因药物,复方联合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化学药物1.1 抑制炎症反应类药物炎症和免疫反应在HF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抑制或减轻炎症和免疫反应必将有助于HF的预防或促进其逆转。
许多药物具有抗炎活性,可阻断刺激物对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熊脱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有益,一定程度上源于其抗炎活性,解热抗炎药甲苯吡啶酮能有效地逆转实验性HF;有抗炎活性的药物马洛替酯在动物模型上可保护肝细胞、减少肝胶原沉积,特异性中和某些致炎因子或补充某些抗炎因子是抑制肝脏炎症的另一途径。
肝纤维化临床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HI 染 、 移植 后 应用 免疫抑 制 剂 、 抗病 毒药 无 V感 肝 对
应答 和铁 负荷[ 1 】
目前有 关慢 性 乙型 肝炎肝 纤维 化进 展速率 的评
估 很 少 ,炎 症 活 动 性 受 病 毒 因素 如 H e g状 态 、 BA HB V基 因 型等影 响 。此 外 , 对各 种 抗病 毒 治疗 的反
维 化 的严 重性 和 肝硬 化 的危险 性相关 .其 他 的危 险 因 素 包括 坏 死 炎 症 活 动 性伴 A T大 于 2倍 正 常 上 L
限 和/ A TA T大 于 1年 龄 、 甘油 三 酯血 症 、 或 S/L 、 高 胰 岛 素抵抗 和, 糖尿 病 、 血 压 。 或 高 P y ad等[ 4 5 onr 2 8 2例慢 性 肝 病 患 者进 展 为 肝 1 对 纤 维 化进行 了 比较研 究 .发 现不 同 的病 变在 男女 性
肝纤 维化是 一种 代偿修 复反 应 .又是 肝损 害 的
促进 因 素 .这 种动态 演变 过程是 肝 病慢性 化 的共 同
有 : 性 、 染 时年龄大 于 4 男 感 0岁 、 染 年 限 、 发 感 并 HB V感 染 和饮 酒 ( 于 5 gd 、 重指 数增 加 、 发 大 0/ ) 体 并
异. 从几 十年 的 病 毒血症 而无 肝纤 维 化 到 1 ~ 5年 01 内很 快发生 肝硬 化 这与患 者 的本身 状态 有关 , 而非 病毒 因素 。 V患者 更快发 生 肝纤维 化 的危 险因 素 HC
百分 位是 5 2年 ) ,最慢 肝纤 维化 进展是 原发 性胆 汁 性 肝 硬化 (0 5 %肝硬 化百 分 位是 8 1年 ) 随着 年龄 的 , 增加 , 肝纤 维 化 的进 展 速率加 快 。与男 性相 比 , 性 女
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病 的 病 因 治 疗 ,如抗 病 毒 治 疗 、抗 血 吸 虫 治 疗 、戒 酒 、祛铁 和祛铜 等 ;二是 针对 肝纤 维化 本身 的治疗 ,如抑 制 肝 星状 细胞 ( eacs lt cl , hpt tle es i ea l H c 活化 和增殖 、抑 制胶原 合成 、促 进 胶原 的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其 中 ,T F p G — 和血 小板衍 生生 长因子 ( l e f e pa 1 . — te d r e rwh f t ,P G ) 是 重 要 的促 纤 维 化 因 i dg0 f a o v cr D F 子 ,抑制 它们 的表达 水平 和活性 ,可起 到抗纤维 化 的作 用 。 2 2 5 1 转 化 生 长 因 子- 。 G . 是 重 要 的 肝 . . . p :T F
新 医学 20 o 9年 4月第 4 O卷第 4期
羊 羊 羊 ¥
25 6
综 述
抗 肝 纤 维 化 药 物 研 究进 展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50 2 段丽芳 李 武 何贵清 60 3 )
[ 摘 要 ] 肝 纤维化 是 多种慢 性肝 病 的重要 病 理 阶段 ,也 是发 展 为 肝硬 化 的 物质 基础 。
化的目的¨ ]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西药 、中药 及中
西 医结 合抗 肝纤 维化 的进 展综述 如下 。
cl1 a i, C eu r tx E M) 的合成 ,发 挥抗 纤 维化 作 la m r 用。但该药昂贵 ,不 良反应多 ,限制了其在临床上
的广 泛应 用 。
2 西 药抗 纤 维化 治 疗
近 年 来 ,肝 纤 维化 发 生机制 的研 究表 明 ,肝 纤维化 早期 是 可 以逆转 的 。阻断肝 纤 维化 的形成 和 发 展 对 于防治肝硬 化 具有 重要 意义 。该 文对 西药 、 中药及 中西 医结合 抗肝 纤 维化 的研 究进展进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13-219.
【22】刘健 ,韩 明向,张皖东 ,等.新风胶 囊对佐剂性 关节炎 大 鼠血 清 IL一1、TNF、IL一4及 IL一10的影响[J].安徽 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1(2):44-46.
关键 词 肝 硬 化 ;肝 细 胞 ;星 状 细胞 ;ECM;胶 原 纤 维 中 图分 类 号 :R256.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4—6852(2008)10—0061—02
肝纤维化 是由于多种病 因导致的肝脏 内弥漫性细胞外 基质 (ECM)过度沉积 ,尤其 是胶原组织 ,是慢 性肝病所共 有 的病 理特 征 ,也是慢性肝 病发展 为肝硬化 的一个中 间病 理 环节 肝纤维化形成 的机制非 常复杂,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 深入研究,已经认识到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 的过程 。现代医 学虽然发现抗病毒治疗可 以减轻肝纤维化 ,但仍然缺少针对 肝 纤维 化 的 治疗 措 施 。中 医药 学 者 对 中药 抗 肝 纤 维化 的作 用 进 行 了 大 量 的研 究 ,发 现 中药 可 以减 轻 肝 细 胞 坏 死 ,促 进 肝 细 胞 再生 ,调 节 肝 星状 细 胞 (HSC)的 功 能 ,促 进 纤 维 组 织 的 降 解。现将近年来 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减 轻 肝 细 胞 坏 死 ,促 进 肝 细胞 再 生
丹参的浓度存在着量效和 时效关系 。魏常胜等 ]观察丹柴 四君子汤对大 鼠肝纤维化肝线粒体 的影 响。结果显示 ,活血 化瘀中药通过 改善肝脏微 循环 的血流灌注 及肝供氧 ,促进 肝细胞新陈代谢 ,降低肝乳酸含 量 ,维持细 胞 内钙稳 定 ,提 高 SOD活性 ,清 除 自由基 ,有效 的保护肝细 胞线粒体 ,从而 减轻肝细胞损伤 ,抑制肝 纤维化进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纤维化足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 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肝纤维化的常见病因有病 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脂肪肝、血吸虫、肝脏淤血、 淤胆、自身免疫、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化学毒物或药物 等,其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 过多沉积。肝纤维化属可逆病变,其治疗主要是在有 效去除病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环节,采取相应措施, 包括控制炎症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和增 殖、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诱导 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本文将对 近年来有关抗肝纤维化药物应用及研究现状做一综 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控制炎症 最初的肝损伤引起炎症反应,而炎症介质可以刺 激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因 此,抗炎并阻止肝细胞损伤是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策 略之一。糖皮质激素长期被用于抗炎治疗,在体外试 验中可抑制胶原合成,但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未 见直接抗纤维化作用,且长期服用可出现严重副反应, 目前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研究表明,已 被广泛应用于抗肝炎病毒治疗的d干扰素(IFN-d)对
(PPA聃),动物实验表明PPAR・/配体或噻唑烷二酮类
药物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然而,近期一项共包含 247例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表明,单用吡格列酮可缓 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脏脂肪浸润,降低血清转 氨酶水平,但对纤维化评分并没有显著影响¨3|。 研究表明每日吸食大麻是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独立 危险因素¨4|,因其主要成分大麻酚可与CBI受体结 合从而促进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CBl受体 拮抗剂利莫那班(SRl41716A)是一种减肥药,动物实 验表明利莫那班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下调TGF- 13.表达,在3种不同的模型中显示出抗肝纤维化作 用¨5|。因此,利莫那班有可能成为临床抗肝纤维化药 物,尤其对于那些伴有脂代谢异常(如NASH等)的患 者将更加有利。 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和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 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相 对不足,因此,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并促进细胞外基 质各成分的降解无疑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途径。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秋水仙碱叮以干扰微 管聚合,抑制前胶原的分泌,被认为可用于治疗肝纤维 化。然而循证医学目前没有证据支持秋水仙碱可用于 临床治疗肝纤维化。2005年,RambMdi对有关口服秋 水仙碱治疗各种病因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15项临床 研究(包括1714例患者)进行荟萃分析,发现本药对 总病死率、肝病相关的病死率、并发症及其他转归方面 均无明显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湿增加¨61。同 样,Gong对有关口服秋水仙碱治疗PBC的10个临床 研究(包括631例患者)进行荟萃分析的结论是没有 依据支持秋水仙碱可用于PBC的治疗,且可能提高病 死率[17]。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主要依靠各种降解酶的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肝脏细胞外基质的主要降 解酶,通过调节MMPs活性,有助于促进肝纤维化的逆 转。松弛肽可预防并治疗早期小鼠肝纤维化,其作用 机制可能与抑制TGF一13介导的胶原合成、促进MMP.1 表达有关¨8|。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剂OK. 432可促进MMP-9的合成,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氯 化钆可特异性地作用Kupffer细胞,提高MMP.13的表
作者单位: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 通讯作者:谢渭务,E—mail:weifenxie@medIilail.eom.cn
肝纤维化也有较好的疗效。Moreno等发现IFN.a可 减轻实验性胆汁性肝纤维化的纤维形成,提示IFN一仅 可能具有直接抗纤维化作用¨J。白细胞介素(IL)-10 (IL一10)作为抗炎因子也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Hung 等用IL一10表达质粒治疗小鼠硫代乙酰胺肝纤维化取 得显著疗效,其机制可能与IL.10可抑制核因子KB (NF.KB)活性有关旧J。人重组IL一10已通过I期临床
万方数据
监鏖内科盘查垫!Q生!!旦箜至!鲞箜!!翅』g!也!望!!堡丛旦:塑!!!望逝!至Q!Q:!!!:丝:盟!:!! 达和活性,从而阻止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纤溶酶原 系统在细胞外基质降解中也起重要作用。我们用siR— NA干扰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PAl一1)的表达,可 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大鼠纤维化肝脏的胶原沉
・731・
化的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又可同时阻断肝细 胞发生EMT。AdHNF4仅尾静脉注射可显著减轻多种
模型大鼠肝纤维化,并明显保护大鼠肝功能㈨。
展望 近年不断有研究表明,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实 质细胞(如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通过EMT转变为 肌成纤维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我们用HNF4d
和ERKl siRNA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中均发现EMT
积㈣。
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 随着肝损伤、肝纤维化恢复,通过诱导凋亡来清除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也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环节。胶 霉毒素在体外和体内均能选择性的诱导肝星状细胞凋 亡,从而使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旧J。NF-KB可调控 肝星状细胞凋亡,柳氮磺吡啶可选择性阻断NF.KB依 赖的基因转录,从而加速肝星状细胞凋亡拉1|,但目前 尚无关于柳氮磺吡啶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报道。有研 究证实应用精氨酸.甘氨酸一天门冬氨酸-丝氨酸 (RGDS)四肽破坏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细胞间质功能, 可以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功能 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细胞的相对体积和绝 对数量均明显减少。因此,促进肝细胞再生也是治疗 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包 含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抑制TGF.B表达、促进胶原酶生 成二个方面。我们联合uPA和HGF基因治疗实验性 大鼠肝纤维化,可起到保护肝细胞和减少肝脏胶原沉 积的作用旧J。目前对于HGF的抗肝纤维化研究仍在 继续,但都限于动物实验。多个研究表明,在多种肝纤 维化模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BDL、DMN),多 种载体和导入方法(如电穿孔、腺相关病毒、裸的质粒 DNA等)均可成功将HGF基因导人动物体内,并起到 抗纤维化作用,说明HGF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稳定性,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法呢醇X受体 (FXR)是肝脏重要代谢调节因子,可保护肝细胞,维 持肝脏稳态。Zhang等发现FXR激动剂WAY一362450 在小鼠非脂肪性肝炎模型中具有显著抗纤维化和抗炎 作用‘引。 肝细胞核因子(HNF)家族包括HNFl、HNF3、 HNF4、HNF6以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 等,在分化成熟的肝细胞中高表达,是肝细胞分化和肝 细胞维持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其中HNF4tx处于转录因 子”网络调控”上游,能与成熟肝脏中12%基因的启动 子结合,对肝细胞分化和功能维持最为重要。晚近,我 们研究发现,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HNF40t等表达逐 渐下降。HNF4a腺病毒载体(AdHNF4ct)既可抑制活
氨酸激酶(c—Abl)和PKC一8通路。PKC一6位于c-Abl 下游,可调控前胶原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合 成,近年来针对后者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c—Abl抑制 剂甲磺酸依马替尼是一种抗白血病药物,可以使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纤维化明显好转”J。动物 实验表明甲磺酸依马替尼可预防肝、肺、肾及皮肤纤维 化∞。。但其副作用(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中性 粒细胞减少及血栓形成等)制约了其临床应用。目前 Dasatinib和Nilotinib等副作用较小的依马替尼类似物 正在研究中。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肝星状细胞最强 的促增殖因子,阻断PDGF的生物学效应可抑制肝星 状细胞增殖。我们的研究表明,PDGF受体B亚单位 (PDGFR一13)靶向siRNA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合 成胶原并诱导其凋亡,从而减轻大鼠肝纤维化"1。己 酮町可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可与PDGF受体竞争结 合,抑制TNF产生和胶原分泌。近期一项包含335例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表明,己酮可可碱能减少 晚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但对短期死亡率没有 影响‘8|。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l(ERKl)是MAPK信号通 路重要激酶。我们通过基因芯片研究发现,ERKl在 肝纤维化组织异常高表达,体外用siRNA抑制ERKl 表达可减慢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并下调肝纤维化相 关基因。将腺病毒介导的ERKl siRNA经尾静脉导入 胆总管结扎(BDL)或二甲基哑硝胺(DMN)诱导的肝 纤维化大鼠,可减少胶原沉积,并逆转肝细胞和月}i管上 皮细胞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归1。另外, Schmitz等研究发现ERKl活化与肝癌预后差明确相 关¨0|,表明ERKl是与肝脏慢性损害结局相关的潜在 关键因子。索拉菲尼是包括ERK及PDGF通路在内 的多激酶抑制剂,近年来在晚期肝癌治疗中取得较好 疗效。最近有研究表明,索拉菲尼也可有效抑制大鼠 肝纤维化。研究者发现每日给予BDL大鼠口服索拉 菲尼20 ms/kg或DMN肝纤维化大鼠1 mg/kg索拉菲 尼,用药2周后肝纤维化程度可明显缓解,且效果呈剂 量依赖型,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ERK和PDGF通 路,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减少胶原 合成并促进其降解¨1I。索拉菲尼是成熟的临床治疗 肝癌药物,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主要活 性物质,对肝星状细胞有收缩和促增殖作用。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如氯沙坦) 及其I型受体拮抗剂等均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一定的抗 肝纤维化作用。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非酒精性脂
试验,受试者能接受25彬kg剂量而不出现明显副作
用。近有临床研究表明,益生菌(如干酪乳杆菌)可纠 正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功能紊乱,促进IL一 10分泌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从而可能对代偿 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益,但其疗效仍需大样本随机 对照研究(RCT)证实¨J。 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 针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的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都 可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H J。TGF一131与肝 纤维化密切相关,它是最重要的致纤维化因子和肝星 状细胞激活剂之一。TGF.B,及其受体拮抗剂、TGF-p 中和抗体、可溶性TGF.BⅡ型受体及针对TGF—p的 RNAi等在动物实验中均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降低 肝脏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TGF—B。通路包括经典Smad通路和非经典的非受体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