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论坛】2011年计算机统考真题+解析
2011年9月二级笔试试卷答案与分析

2011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笔试试卷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算法就是程序B、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设计C、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结果的可靠性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2、下列关于线性链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各数据结点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但它们有存储顺序与逻辑顺序必须一致B、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逻辑顺序可以不一致,但它们的存储空间必须连续C、进行插入与删除时,不需要移动表中的元素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少一个B、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C、叶子结点数是度为2的结点数的两倍D、度为2的结点数据是度为1的结点数的两倍4、软件按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下面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学生成绩管理系统B、C语言编译程序C、UNIX操作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5、某系统总体结构图如下所示:该系统总体结构图的深度是()A、7B、6C、3D、26、程序调试的任务是()A、设计测试用例B、验证程序的正确性C、发现程序中的错误D、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7、下列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数据字典B、在概念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C、在逻辑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D、在物理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答案:C8、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不包括()2006年9月A、概念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D、数据模式答案:D【解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其中,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拥护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9、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自然连接B、差C、交D、并答案:B10、下列选项中属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主要特征的是()A、继承B、自顶向下C、模块化D、逐步求精答案:A【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以及限制使用goto语句。
2011年考研计算机统考试题及答案

2011 计算机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1、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____。
CA. 先来先服务B. 时间片轮转C. 高响应比优先D. 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解析:本题是对典型进程调度算法的考察,响应比=作业响应时间/作业执行时间=(作业执行时间+作业等待时间)/作业执行时间。
高响应比算法,在等待时间相同情况下,作业执行时间越少,响应比越高,优先执行,满足短任务优先。
随着等待时间增加,响应比也会变大,执行机会就增大,所以不会产生饥饿现象。
先来先服务和时间片轮转不符合短任务优先,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会产生饥饿现象。
以下哪一些是基于时间片的调度算法____。
ABA. 时间片轮转B.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C. 抢占式调度算法D.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解析:本题考察进程调度算法中的时间片调度算法。
其中的时间片轮转法以及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是基于时间片的调度算法。
至于其他的算法均不是基于时间片的调度算法。
2、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____。
AA. 命令解释程序B. 缺页处理程序C. 进程调度程序D. 时钟中断处理程序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是OS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具体考查的是处理机的状态,以及在不同的状态下执行的程序。
缺页处理程序和时钟中断都属于中断,在核心态执行。
进程调度属于系统调用在核心态执行,命令解释程序属于命令接口,它在用户态执行。
在一般OS中必不可少的调度是____。
DA. 高级调度B. 中级调度C. 作业调度D. 进程调度解析:高级调度也就是作业调度,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哪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在批处理系统中,需要有高级调度,但在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通常不需要作业调度。
所以不是必不可少的调度。
中级调度它按照一定的算法将外存中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入内存,将内存中处于阻塞状态的某些进程换出到外存。
【王道论坛】2011年计算机统考真题+解析

解答:A。选项A中,当查到91后再向24查找,说明这一条路径之后查找的数都要比91小, 后面的94就错了。 8. 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Ⅰ. 回路是简单路径 Ⅱ.存储稀疏图,用邻接矩阵比邻接表更省空间 Ⅲ.若有向图中存在拓扑序列,则该图不存在回路 A.仅Ⅱ B.仅Ⅰ、Ⅱ C.仅Ⅲ D.仅Ⅰ、Ⅲ 解答:C。Ⅰ.回路对应于路径,简单回路对应于简单路径;Ⅱ.刚好相反;Ⅲ.拓扑有 序的必要条件。故选C。 9. 为提高散列(Hash)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Ⅰ. 增大装填(载)因子 Ⅱ.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 Ⅲ.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 A.仅Ⅰ B.仅Ⅱ C.仅Ⅰ、Ⅱ D.仅Ⅱ、Ⅲ 解答:B。III错在“避免”二字。 10.为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待排序序列宜采用的存储方式是 A.顺序存储 B.散列存储 C.链式存储 D.索引存储 解答:A。内部排序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11.已知序列25,13,10,12,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 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A.1 B.2 C.4 D.5 解答:B。首先与10比较,交换位置,再与25比较,不交换位置。比较了二次。 12.下列选项中,描述浮点数操作速度指标的是 A.MIPS B.CPI C.IPC D.MFLOPS 解答:D。送分题。 13.float型数据通常用IEEE 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若编译器将float型变量x分配在 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且x=-8.25,则FR1的内容是 A.C104 0000H B.C242 0000H C.C184 0000H D.C1C2 0000H 11 解答:A。x的二进制表示为-1000.01﹦-1.000 01×2 根据IEEE754标准隐藏最高位的 “1”,又E-127=3,所以E=130=1000 0010(2)数据存储为1位数符+8位阶码(含阶符)+23位 尾数。 故FR1内容为1 10000 0010 0000 10000 0000 0000 0000 000 即1100 0001 0000 0100 0000 0000 0000 0000,即C104000H 14.下列各类存储器中,不采用随机存取方式的是 A.EPROM B.CDROM C.DRAM D.SRAM 解答:B。光盘采用顺序存取方式。 15. 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64MB, 现用4M×8位的RAM芯片组成32MB 的主存储器,则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的位数至少是 A.22位 B.23位 C.25位 D.26位 解答:D。64MB的主存地址空间,故而MAR的寻址范围是64M,故而是26位。而实际的主存 的空间不能代表MAR的位数。 16. 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 下列寻址方式中, 不 属于偏移寻址方式的是 . A.间接寻址 B.基址寻址 C.相对寻址 D.变址寻址 解答:A。间接寻址不需要寄存器,EA=(A)。基址寻址:EA=A+基址寄存器内同;相对寻 址:EA﹦A+PC内容;变址寻址:EA﹦A+变址寄存器内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2011年9月真题详细解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2011年9月真题详细解析(5)答案:B解析:RAID磁盘阵列就是将N台硬盘通过RAID Controller(分Hardware,Software)结合成虚拟单台大容量的硬盘使用,从而提高硬盘性能。
Cluster集群是指一组连接起来的电脑,它们共同工作对外界来说就像一个电脑一样。
集群一般用于单个电脑无法完成的高性能计算,拥有较高的性价比。
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性能优化。
如Baidu和Google等大的搜索引擎后台服务器就是利用Cluster实现。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是一种执行较少类型计算机指令的微处理器,起源于80 年代的MIPS主机(即RISC 机),RISC机中采用的微处理器统称RISC处理器。
IBM的Power PC就是采用的RISC。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都是指的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内核的指令类型。
不同的是指令由完成任务的多个步骤所组成,把数值传送进寄存器或进行相加运算。
如Intel和AMD的x86就是采用的CISC。
综上分析可推得,服务器组中一台出现故障后,立即转移到其他主机中,应该通过B)Cluster集群来实现。
(6)答案:D解析:路由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吞吐量(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丢包率(路由器在稳定的持续负荷下,由于资源缺少而不能转发的数据包在应该转发的数据包中所占的比例,常用作衡量路由器在超负荷工作时路由器的性能)、时延(数据包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从路由器输出的时间间隔)、时延抖动、路由表能力(路由表内所容纳路由表项数量的极限)、背靠背帧数(以最小帧间隔发送最多数据包不引起丢包时的数据包数量)、背板能力(输入与输出端口间的物理通路)、服务质量能力、网络管理、可靠性和可用性等。
因此不属于路由器性能指标的是D)最大可堆叠数。
(7)答案:C解析:系统的可用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来度量,即计算机系统平均能够正常运行多长时间,才发生一次故障。
2011年11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评测师(中级)》上午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1年11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评测师(中级)》上午考试真题及详解试题(1)若某条无条件转移汇编指令采用直接寻址,则该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1)。
A.PC(程序计数器)B.AR(地址寄存器)C.AC(累加器)D.ALU(算术逻辑单元)【答案】A【解析】直接寻址是指操作数存放在内存单元中,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
而跳转指令中的操作数即为要转向执行的指令地址,因此应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PC),以获得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试题(2)若某计算机系统的I/O接口与主存采用统一编址,则输入输出操作是通过(2)指令来完成的。
A.控制B.中断C.输入输出D.访存【答案】D【解析】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方式下,I/O接口中有关的寄存器或存储部件被看作存储器单元,与主存中的存储单元统一编址。
这样内存地址和接口地址统一在一个公共的地址空间里,对I/O接口的访问就如同对主存单元的访问一样,可以用访问内存单元的指令访问I/O接口。
试题(3)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像由(3)。
A.专门的硬件自动完成B.程序员进行调度C.操作系统进行管理D.程序员和操作系统共同协调完成【答案】A【解析】高速缓存(Cache)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是由于CPU的速度和性能提高很快而主存速度较低且价格高,其次就是程序执行的局部性特点。
因此,才将速度比较快而容量有限的静态存储器芯片构成Cache,以尽可能发挥CPU的高速度。
因此,必须用硬件来实现Cache的全部功能。
试题(4)总线复用方式可以(4)。
A.提高总线的传输带宽B.增加总线的功能C.减少总线中信号线的数量D.提高CPU利用率【答案】C【解析】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信息传送线,用来连接多个部件并为之提供信息交换通路,通过总线复用方式可以减少总线中信号线的数量,以较少的信号线传输更多的信息。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A.O(log2n)B.O(n)C.O(nlog2n)D.O(n2)【答案】A【解析】其中,以基本的原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度量。
题目中的基本运算是语句x=2×x,设其执行时间为T(n),则有2T(n)<n/2即T(n)<log2(n/2)=O (log2n)。
2.元素a,b,c,d,e依次进入初始为空的栈中,若元素进栈后可停留、可出栈,直到所有元素都出栈,则在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中,以元素d开头的序列个数是()。
A.3B.4C.5D.6【答案】B【解析】d首先出栈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此时可有以下4种操作:(1)e进栈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ecba。
(2)c出栈,e进栈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eba。
(3)cb出栈,e进栈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bea。
(4)cba出栈,e进栈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bae。
3.已知循环队列存储在一维数组A[0…n-1]中,且队列非空时front和rear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
若初始时队列为空,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则初始时front和rear的值分别是()。
A.0,0B.0,n-1C.n-1,0D.n-1,n-1【答案】B【解析】题目要求队列非空时front和rear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若初始时队列为空,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则此时front和rear的值都为0。
由于进队操作要执行(rear+1)% n,则初始时front的值为0、rear的值为n-1。
4.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68个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叶结点的个数是()。
A.257B.258C.384D.385【答案】C【解析】由n=n0+n1+n2和n0=n2+1可知,n=2n0-1+n1,即2n0-1+n1=768,显然n1=1,2n0=768,则n0=384,所以二叉树的叶结点个数是384。
201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试题及答案大全

2011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笔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栈叙述正确的是A) 栈顶元素最先能被删除B)栈顶元素最后才能被删除C)栈底元素永远不能被删除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一个以上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非线性结构B)只有一个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线性结构C)循环链表是非线性结构D)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3)某二叉树共有7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只有1个,则该二叉树的深度为(假设根结点在第1层)A)3B)4C)6D)7(4)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A)软件集成测试计划B)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C) 用户手册D)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5)结构化程序所要求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顺序结构B)GOTO跳转C)选择(分支)结构D)重复(循环)结构(6)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A) 系统总体结构图支持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B)软件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C)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是软件设计的任务之一D)PAD图是软件详细设计的表示工具(7)负责数据库中查询操作的数据库语言是A)数据定义语言B)数据管理语言C)数据操纵语言D)数据控制语言(8)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
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A)1:1联系B)1:m联系C) m:1联系D) m:n联系(9)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自然连接B)交C)除D)并(10)定义无符号整数类为UInt,下面可以作为类T实例化值的是A)-369B)369C)0.369D)整数集合{1,2,3,4,5}(11)在建立数据库表时给该表指定了主索引,该索引实现了数据完整性中的A)参照完整性B)实体完整性C)域完整性D)用户定义完整性(12)执行如下命令的输出结果是?15%4,15%-4A)3 -1B)3 3C)1 1D)1 -1(13)在数据库表中,要求指定字段或表达式不出现重复值,应该建立的索引是A)惟一索引B)惟一索引和候选索引C)惟一索引和主索引D)主索引和候选索引(14)给student表增加一个“平均戍绩”字段(数值型,总宽度6} 2位小数)的SQL命令是A)ALTER TABLE studeni ADD平均成绩N(b,2)B)ALTER TABLE student ADD平均成绩D(6,2)C)ALTER TABLE student ADD平均成绩E(6,2)D)ALTER TABLE student ADD平均成绩Y(6,2)(15)在Visual FoxPro中,执行SQL的DELETE命令和传统的FoxPro DELETE命令都可以删除数据库表中的记录,下面正确的描述是A)SQL的DELETE命令删除数据库表中的记录之前,不需要先用USE命令打开表B)SQL的DELETE命令和传统的FoxPro DELETE命令删除数据库表中的记录之前,都需要先用命令USE打开表C)SQL的DELETE命令可以物理地删除数据库表中的记录,而传统的FoxPro DELETE 命令只能逻辑删除数据库表中的记录D)传统的FoxPro DELETE命令还可以删除其它工作区中打开的数据库表中的记录(16)在Visual FoxPro中,如果希望跳出SCAN…ENDSCAN循环语句、执行ENDSCAN 后面的语句,应使用A)LOOP语句B)EXIT语句C)BREAK语句D)RETURN语句(17)在Visual FoxPro中,“表”通常是指A)表单B)报表C)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D)以上都不对(18)删除student表的“平均成绩”字段的正确SQL命令是A)DELETE TABLE student DELETE COLUMN平均成绩B)ALTER TABLE student DELETE COLUMN平均成绩C)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平均成绩D)DELETE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平均成绩(19)在Visual FoxPro中,关于视图的正确描述是A)视图也称作窗口B)视图是一个预先定义好的SQL SELECT语句文件C)视图是一种用SQL SELECT语句定义的虚拟表D)视图是一个存储数据的特殊表(20)从student表删除年龄大于30的记录的正确SQL命令是A)DELETE FOR年龄>30B)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年龄>30C)DEL ETE student FOP年龄>30D)DELETE student WF IERE年龄>30(21)在Vaual FoxPro中,使用LOCATL FOR }expL>命令按条件查找记录,当查找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条记录后,如果还需要查找下一条满足条件的记录,应该A)再次使用LOCATE命令重新查询B)使用SKIP命令C)使用CONTINUE命令D)使用GO命令(22)为了在报表中打印当前时间,应该插入的控件是A)文本框控件B)表达式C)标签控件D)域控件(23)在Visual FoxPro中,假设student表中有40条记录,执行下面的命令后,屏幕显示的结果是?RECCOUNT()A)0B)1C)40D)出错(24)向student表插入一条新记录的正确SQL语句是A)APPEND INTO student V ALUES(’0401’,’王芳’,’女’,18)B)APPEND student V ALUES(’0401’,’王芳’,’女’,18):C)INSERT INTO student V ALUES(’0401’,’王芳’,’女’,18)D)INSERT student V ALUES(’0401’,’王芳’,’女’,18)(25)在一个空的表单中添加一个选项按钮组控件,该控件可能的默认名称是A)Optiongroup 1B)ChecklC)SpinnerlD)Listl(26)恢复系统默认菜单的命令是A)SET MENU TO DEFAULTB)SET SYSMENU TO DEFAULTC)SET SYSTEM MENU TO DEFAULTD)SET SYSTEM TO DEFAULT(27)在Visual F’oxPro中,用于设置表单标题的属性是A)TextB)TitleC)LableD)Caption(28)消除SQL SELECT查询结果中的重复记录,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过指定主关键字B)通过指定惟一索引C)使用DISTINCT短语D)使用UNIQUE短语(29)在设计界面时,为提供多选功能,通常使用的控件是A)选项按钮组B)一组复选框C)编辑框D)命令按钮组(30)为了使表单界面中的控件不可用,需将控件的某个属性设置为假,该属性是A)DefaultB)EnabledC)UseD)Enuse第(31)-(35)题使用如下三个数据库表:学生表: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院系)课程表:course(课程号,课程名,学时)选课成绩表:score(学号,课程号,成绩)其中出生日期的数据类型为日期型,学时和成绩为数值型,其它均为字符型。
2011年上半年程序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1年上半年程序员上午试卷(考试时间 9 : 00~11 : 30 共 150 分钟)1. 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正规 2B 铅笔在你写入的准考证号下填涂准考证号。
2. 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 75 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 1 分,满分75 分。
3. 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 A、B、C、D 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在答题卡相应序号下填涂该选项。
4. 解答前务必阅读例题和答题卡上的例题填涂样式及填涂注意事项。
解答时用正规 2B 铅笔正确填涂选项,如需修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否则会导致不能正确评分。
例题● 2011 年上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88)月(89)日。
(88)A. 3 B. 4 C. 5 D. 6(89)A. 20 B. 21 C. 22 D. 23因为考试日期是“5 月 20 日”,故(88)选 C,(89)选 A,应在答题卡序号 88 下对 C 填涂,在序号 89 下对 A 填涂(参看答题卡)。
●在Word中建立新“文档1”,再选择“保存”命令,将⑴;若单击标题栏右边显示的按钮,“文档1”的窗口将(2)。
(1)A.关闭“文档1” B.弹出“另存为”对话框C.“文档1”保存在当前文件夹D.“文档1”保存在Documents文件夹(2)A.被关闭 B.向下还原 C.最大化 D.最小化●某单位的员工工资表如下图所示。
当员工基本工资小于2000元时,绩效工资=基本工资X9%X业绩点;当员工基本工资大于等于2000元时,绩效工资=基本工资X8%X 业绩点。
若要计算绩效工资,可先在F3单元格中输入(3),并向垂直方向拖动填充柄至F9单元格,则可自动算出每个员工的绩效工资;若要计算各项平均值,则先在C10 单元格中输入(4)拖动填充柄至F10单元格。
(3)A.IF(C3<2000,C3*9%*E3,C3*8%*E3) B.IF(C3<2000,C3*8%*E3,C3*9%*E3)C.=IF(C3<2000,C3*9%*E3,C3*8%*E3)D.=IF(C3<2000, C3*8%*E3,C3*9%*E3)(4)A.=AVERAGE(C3:C9),然后向水平方向 B.=AVERAGE(C3:G3),然后向垂直方向C.AVERAGE(C3:C9),然后向水平方向D.AVERAGE(C3:G3),然后向垂直方向●(5)负责电子邮件的接收,这样当用户的电子邮件到来时,由其负责将邮件移到用户的电子信箱内,并通知用户有新邮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设 n 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x=2; while(x<n/2) x=2*x; 2 A.O(log2n) B.O(n) C.O(nlog2n) D.O(n ) 解答:A。程序中,执行频率最高的语句为“x=2*x”。设该语句执行了t次,则2t+1=n/2, 故t=log2(n/2)-1=log2n-2= O(log2n)。 2. 元素a,b,c,d,e依次进入初始为空的栈中,若元素进栈后可停留、可出栈,直到所 有元素都出栈,则在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中,以元素d开头的序列个数是 A.3 B.4 C.5 D.6 解答:B。出栈顺序必为d_c_b_a_,e的顺序不定,在任意一个“_”上都有可能。 3. 已知循环队列存储在一维数组A[0...n-1]中,且队列非空时front和rear分别指向队头 元素和队尾元素。若初始时队列为空,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则 初始时front和rear的值分别是 A.0,0 B.0,n-1 C.n-1,0 D.n-1,n-1 解答:B。插入元素时,front不变,rear+1.而插入第一个元素之后,队尾要指向尾元 素,显然,rear初始应该为n-1,front为0。 4. 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68个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叶结点的个数是 A.257 B.258 C.384 D.385 解答:C。叶结点数为n,则度为2的结点数为n-1,度为1的结点数为0或1,本题中为1(总 结点数为偶数),故而即2n=768。 5. 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分别为1,2,3,4和4,3,2,1,则该二叉树的 中序遍历序列不会是 A.1,2,3,4 B.2,3,4,1 C.3,2,4,1 D.4,3,2,1 解答:C。由前序和后序遍历序列可知3为根结点,故(1,2)为左子树,(4)为右子树, C不可能。或画图即可得出结果。 6. 已知一棵有2011个结点的树,其叶结点个数为116,该树对应的二叉树中无右孩子的结 点个数是 A.115 B.116 C.1895 D.1896 解答:D。本题可采用特殊情况法解。设题意中的树是如下图所示的结构,则对应的二 叉树中仅有前115个叶结点有右孩子。
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
王道论坛
王道考研系列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科目代码:408)
特别鸣谢:
阿三(casper08,哈工大) 王道考研系列辅导书编写团队
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
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
王道论坛
解答:A。选项A中,当查到91后再向24查找,说明这一条路径之后查找的数都要比91小, 后面的94就错了。 8. 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Ⅰ. 回路是简单路径 Ⅱ.存储稀疏图,用邻接矩阵比邻接表更省空间 Ⅲ.若有向图中存在拓扑序列,则该图不存在回路 A.仅Ⅱ B.仅Ⅰ、Ⅱ C.仅Ⅲ D.仅Ⅰ、Ⅲ 解答:C。Ⅰ.回路对应于路径,简单回路对应于简单路径;Ⅱ.刚好相反;Ⅲ.拓扑有 序的必要条件。故选C。 9. 为提高散列(Hash)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Ⅰ. 增大装填(载)因子 Ⅱ.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 Ⅲ.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 A.仅Ⅰ B.仅Ⅱ C.仅Ⅰ、Ⅱ D.仅Ⅱ、Ⅲ 解答:B。III错在“避免”二字。 10.为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待排序序列宜采用的存储方式是 A.顺序存储 B.散列存储 C.链式存储 D.索引存储 解答:A。内部排序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11.已知序列25,13,10,12,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 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A.1 B.2 C.4 D.5 解答:B。首先与10比较,交换位置,再与25比较,不交换位置。比较了二次。 12.下列选项中,描述浮点数操作速度指标的是 A.MIPS B.CPI C.IPC D.MFLOPS 解答:D。送分题。 13.float型数据通常用IEEE 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若编译器将float型变量x分配在 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且x=-8.25,则FR1的内容是 A.C104 0000H B.C242 0000H C.C184 0000H D.C1C2 0000H 11 解答:A。x的二进制表示为-1000.01﹦-1.000 01×2 根据IEEE754标准隐藏最高位的 “1”,又E-127=3,所以E=130=1000 0010(2)数据存储为1位数符+8位阶码(含阶符)+23位 尾数。 故FR1内容为1 10000 0010 0000 10000 0000 0000 0000 000 即1100 0001 0000 0100 0000 0000 0000 0000,即C104000H 14.下列各类存储器中,不采用随机存取方式的是 A.EPROM B.CDROM C.DRAM D.SRAM 解答:B。光盘采用顺序存取方式。 15. 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64MB, 现用4M×8位的RAM芯片组成32MB 的主存储器,则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的位数至少是 A.22位 B.23位 C.25位 D.26位 解答:D。64MB的主存地址空间,故而MAR的寻址范围是64M,故而是26位。而实际的主存 的空间不能代表MAR的位数。 16. 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 下列寻址方式中, 不 属于偏移寻址方式的是 . A.间接寻址 B.基址寻址 C.相对寻址 D.变址寻址 解答:A。间接寻址不需要寄存器,EA=(A)。基址寻址:EA=A+基址寄存器内同;相对寻 址:EA﹦A+PC内容;变址寻址:EA﹦A+变址寄存器内容。
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
王道论坛
25.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P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能共享的是 A.进程P的代码段 B.进程P中打开的文件 C.进程P的全局变量 D.进程P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解答:D。进程中某线程的栈指针,对其它线程透明,不能与其它线程共享。 26.用户程序发出磁盘I/O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是 A.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B.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C.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D.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解答:B。输入/输出软件一般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层次:用户层、与设备无关软件层、 设备驱动程序以及中断处理程序。 与设备无关软件层也就是系统调用的处理程序。 所以争取 处理流程为B选项。 27.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进 程 P1 P2 P3 P4 已分配资源 R1 2 1 0 0 R2 0 2 1 0 R3 0 0 1 1 R1 0 1 1 2 尚需分配 R2 0 3 3 0 R3 1 2 1 0 0 2 1 R1 可用资源 R2 R3
解答:C。无符号整数比较,如A>B,则A-B无进位/借位,也不为0。故而CF和ZF均为0。 18.下列给出的指令系统特点中,有利于实现指令流水线的是 Ⅰ. 指令格式规整且长度一致 Ⅱ.指令和数据按边界对齐存放 Ⅲ.只有Load/Store指令才能对操作数进行存储访问 A.仅Ⅰ、Ⅱ B.仅Ⅱ、Ⅲ C.仅Ⅰ、Ⅲ D.Ⅰ、Ⅱ、Ⅲ 解答:D。指令定长、对齐、仅Load/Store指令访存,以上三个都是RISC的特征。均能 够有效的简化流水线的复杂度。 19.假定不采用Cache和指令预取技术,且机器处于“开中断”状态,则在下列有关指令执 行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每个指令周期中CPU都至少访问内存一次 B.每个指令周期一定大于或等于一个CPU时钟周期 C.空操作指令的指令周期中任何寄存器的内容都不会被改变 D.当前程序在每条指令执行结束时都可能被外部中断打断 解答:C。会自动加1,A取指令要访存、B时钟周期对指令不可分割。 20.在系统总线的数据线上,不 可能传输的是 . A.指令 B.操作数 C.握手(应答)信号 D.中断类型号 解答:C。握手(应答)信号在通信总线上传输。 21.某计算机有五级中断L4~L0,中断屏蔽字为M4M3M2M1M0,Mi=1(0≤i≤4)表示对Li级中断 进行屏蔽。若中断响应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L4→L0→L2→L1→L3 ,则L1的中断处理程 序中设置的中断屏蔽字是 A.11110 B.01101 C.00011 D.01010 解答:D。高等级置0表示可被中断,比该等级低的置1表示不可被中断。 22.某计算机处理器主频为50MHz,采用定时查询方式控制设备A的I/O,查询程序运行一次 所用的时钟周期数至少为500。在设备A工作期间,为保证数据不丢失,每秒需对其查询 至少200次,则CPU用于设备A的I/O的时间占整个CPU时间的百分比至少是 A.0.02% B.0.05% C.0.20% D.0.50% 解答:C。每秒200次查询,每次500个周期,则每秒最少200×500﹦10 0000个周期,10 0000÷50M=0.20%。 23.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 B.高响应比优先 C.时间片轮转 D.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 解答: B。 响应比=作业响应时间/作业执行时间 =(作业执行时间+作业等待时间)/作业执 行时间。高响应比算法,在等待时间相同情况下,作业执行时间越少,响应比越高,优先执 行,满足短任务优先。随着等待时间增加,响应比也会变大,执行机会就增大,所以不会产 生饥饿现象。 先来先服务和时间片轮转不符合短任务优先, 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会产生饥饿 现象。 24.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 A.命令解释程序 B.缺页处理程序 C.进程调度程序 D.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解答:A。缺页处理程序和时钟中断都属于中断,在核心态执行。进程调度属于系统调 用在核心态执行,命令解释程序属于命令接口,它在用户态执行。
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A.P1,P2,P3,P4 B.P1,P3,P2,P4 C.P1,P4,P3,P2 D.不存在 解答:D。使用银行家算法得,不存在安全序列。 28.在缺页处理过程中,操作系统执行的操作可能是 Ⅰ. 修改页表 Ⅱ.磁盘I/O Ⅲ.分配页框 A.仅Ⅰ、Ⅱ B.仅Ⅱ C.仅Ⅲ D.Ⅰ、Ⅱ和Ⅲ 解答:D。缺页中断调入新页面,肯定要修改页表项和分配页框,所以I、III可能发 生,同时内存没有页面,需要从外存读入,会发生磁盘I/O。 29.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时,可用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Ⅰ. 撤销部分进程 Ⅱ.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 Ⅲ.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仅Ⅰ、Ⅱ 解答:A。在具有对换功能的操作系统中,通常把外存分为文件区和对换区。前者用于 存放文件, 后者用于存放从内存换出的进程。 抖动现象是指刚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 为此,又要换出其他页,而该页又快被访问,如此频繁的置换页面,以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页面置换上。撤销部分进程可以减少所要用到的页面数,防止抖动。对换区大小和进程优先 级都与抖动无关。 30.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 是 A.编辑 B.编译 C.链接 D.装载 解答:B。编译过程指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目标模块。源地址编译成目标程序 时,会形成逻辑地址。 31.某文件占 10 个磁盘块,现要把该文件磁盘块逐个读入主存缓冲区,并送用户区进行分 析, 假设一个缓冲区与一个磁盘块大小相同, 把一个磁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0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