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5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5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5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一本好书总是让人意犹未尽,久久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中。
合上《一个人的朝圣》,一下释然人生的意义,人生就是一次旅程,沿途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遇到各式的人,简单到只是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
其实未必尽是如此,“你还以为走路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难”。
《一个人的朝圣》是2023年看的第一本书,这是英国BBC 资深剧作家蕾秋。
乔伊斯2023年出版的小说,目前这本小说畅销全球38个国家。
这本小说讲述的故事很简单:65岁的酿酒厂退休工人哈罗德。
弗莱,一天收到二十多年未见的同事奎妮一封信,信中说她罹患癌症已到晚期不久将告别人世。
哈罗德写了回信准备寄出,在寄出的路上,哈罗德心生信念,一定要徒步而行将信当面送给奎妮,这样奎妮就能活下去。
于是,哈罗德开始了他87天,从英国最西南一直走到最西北的一个人的朝圣。
徒步中哈罗德在漫漫旅途中,这个一生以来话语不多生活单调的老人一次次打开记忆之门,一遍遍回到童年,回到与妻子莫琳儿子戴维相处的日子,回到在酿酒厂与奎尼的同事经历。
哈罗德在旅途中,每到一处会给莫琳、奎尼以及给他徒步送信提示的加油站女孩分别买上礼品,似乎是作者寓意哈罗德给妻子买上礼品是出自心底的深爱,只是因为平日里木讷不会表述;给奎尼买上礼品是因为在哈罗德心中,能够徒步将信送至,奎尼一定会活着而且很开心很快乐;给加油站女孩买礼品是因为这个女孩给他塑造了徒步将信交给奎尼的信念。
《一个人的朝圣》结局是哈罗德终于将信送到奎尼面前,然而此时的奎尼已经是弥留之际,已经因为手术不能言语,而肿瘤的挤压已经让其面目全非,并非如自已想象的,她亲手拿到信开心快乐的样子,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感到意外感到凄楚,泪水已经不能抑制。
不过,在哈罗德87天的徒步独行中,给这位老人足够的时间回忆过去思考人生,也让妻子莫琳在独处中发现了哈罗德的善以及对孩子的爱,使得莫林走出戴维离世的阴影,从而反省自己并接受生活的阳光,用笑容重拾起与哈罗德的爱。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六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这本书是朋友yx送的,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兴趣,看了一些就随手搁在了书架上。
之后有天天气很好,就又拿出来看。
看到中段哈罗德在斯洛伐克女人的帮忙下重获新生,真正认识到了自我的旅途开始,我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只想继续看下去,看哈罗德还要经历怎样样的困难,看他和莫琳和戴维他们一家人到底发生了什么,看奎妮是否撑到了哈罗德到达的那一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笨拙,木讷,内向,无宗教信仰,交流障碍,甚至不明白如何表达对儿子的爱,穿着一双帆船鞋,一件防水夹克。
什么都没有准备,就凭着自我强烈的意念,走路87天,627公里,难以想象。
我很钦佩哈罗德的勇气和毅力。
以前我一向觉得,没有信仰就很难完成很多事,没有伟大的梦想,就很难到达远方。
看完这本书,原先没有信仰也能够走完一个人的朝圣之路,没有伟大的梦想,依旧能够依靠强大的信念到达你想抵达的地方,或许那不是成功的山顶,但那却是你的精神故园。
生活在21世纪。
智能手机变成了生活的遥控器,交通工具成为了身体之外的双腿,电视电脑代替了自然生活,高楼大厦替代了树木花草……当我看到哈罗德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没有专业的徒步鞋时,我想到我们,这些日渐被高科技操纵的人,我们离不开手机,放不开自我的身心,每一天只是局限在城市的一隅。
我忽然感到羞愧。
我想到自我之所以想看着这本书是因为我手机摔坏了很无聊不然根本不会想起,于是更加羞愧。
多久没有好好看书,好好写读书笔记了?高中时每一天被语数外史地政淹没,我就在想,等到了大学,我必须要看很多很多书,把这几年没有看的、想看的书都看完。
大一刚开学的班会上,我在心愿墙上写下我要在这四年里看完600本书。
但是这么久了,其实根本没有好好看完几本书。
有时光的时候,都在看视频、玩手机、聊天扯谈。
看吧,拖延症就这样浪费了近一年时光。
哈罗德让我明白,我们能够做很多事。
只要拥有自我的信念,那么就必须能够看到路的方向。
对,中途必须也会有迷惑。
但要相信那一句话“当一个人真正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5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5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中间隔开一个多星期看了《法医秦明》前五季,今天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样断断续续看,很多看书时的感触已经忘了。
一个退休的老人,原以为生活会是不咸不淡一成不变地过下去,突然收到许久未见的旧时的同事患癌之后写来的告别信,在加油站女孩的善意鼓舞下,怀抱着要治好同事让她活下去的信念开始了长达87天六百多英里的信念之行。
全书大数用了哈罗德和莫琳的角度讲述了这段朝圣之路的心路旅程。
对于哈罗德而言,奎妮的信给了他一个契机,一个去寻求改变的契机。
从未挣脱过目前的困境,缺乏思考的机会,所以,放任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对妻子,对早夭的儿子,对抛弃自己的母亲,情感的迟钝,丢失了许多原本该珍惜的东西。
六百多英里的旅程,孑然一身,全凭信念,独自面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反而,可以开始冷静思考人生。
重新捡拾起最初的初心,记忆深处的回忆。
对于莫琳而言,哈罗德的突然离家,以及哈罗德离家时间的叠加,都让她的心开始受到触动,有更多的时间去回顾过去,回味爱情、婚姻最初的美好。
人的劣性,是永远不懂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不经历失去,便不懂拥有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还好,虽然我们错过许多,但如梦初醒时,你还在我能触碰到的地方,你依旧属于我。
还好,我没错过你。
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朝圣之路,是两个人的自我救赎之路,放下过去,放下执念,重新开始。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
书不错,值得一看。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读完此书,真的是欲罢不能,期待2的内容。
作者与译者的文学功底或者文学素养很深厚,书中的人物心理刻画、坏境的细致入微的描写,都异常生动,代入感很强。
运用了大量的铺垫暗示,故事平铺直叙进入,将现实的朝圣之路与回忆中的反思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期间穿插着莫琳这一人物的成长与变化,在故事达到高潮的时候,真的让我狠狠的感动了一把。
在这个纸醉金迷和通讯发达的21世纪,放空自己,远离人群,远离电子设备,来一场与心灵的对话,很难。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通用12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退休老人为探望病危友人而独自踏上漫长旅程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篇1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的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
合上书本许久,我仿佛才从哈罗德的世界里走出来。
退休后的哈罗德,工作上,他没有取得多么令人瞩目的成就。
生活里,和妻子近二十多年虽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如同两个世界。
他的一个人的朝圣之行看似来自于一封意外的来信,其实不如说是他内心对自己这么多年来任岁月蹉跎,一成不变生活的不满。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弹指一挥间,或许恍然才发现已经步入了老年,时间飞一样的流逝已经让人感到害怕,而更加让我们诚惶诚恐的或许就是这些逝去的岁月里一直过着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却不自知。
读完这本书,不禁想起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两个主人公都是毫无征兆的离家出走,一个是为了自己对画画艺术的疯狂热爱,一个是受加油站女孩启发相信自己可改变一些事情。
不管是因为什么,他们都是不想让自己有生之年后悔。
所以,我很庆幸,趁我还未老就有幸能读到这么好的作品,同时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我自己的朝圣方式。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我们生活着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名利场,渐渐地,由于追求物质我们随波逐流,或许已经忘了我们的初衷。
而朝圣,我觉得并不是让我们一味的为了月亮而放弃六便士,六便士当然很重要,希望我们再追求六便士的路上不要太盲目,同时别忘了回头看看自己的初衷。
朝圣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他不一定非要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做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这样的心灵之旅,不一定是非要是哈罗德一样煎熬般的徒步,你可以是一场轻松的旅行,也可以是面朝大海的静坐,或者是在家里几分钟的冥想,甚至可以是一个人逛公园,让我们暂时远离喧嚣的社会,自己给自己的心灵一次深度的对话。
在工作上我们可以理性大于感性,在生活里,我们要充满爱的去过一生,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感性。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祝福语、经典语录、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blessings, classic quote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精选(1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精选15篇)

《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精选1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精选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完完整整的读完了这本书,倒不如说这本书陪伴着我,度过了漫长暑假的三分之二。
一个人的朝圣,是对信念(对重要的朋友,我能够走到北里克郡,奎尼就能活下来)的笃行,是对自我意识的感悟,对身边周围所有事物的慢条“梳”理。
一开始的哈罗德大概是一种自我惩罚,失去了去生活美丽的追求,也大概是生活趋于平淡的惯性,但是当得知最好的朋友奎尼,重病将要离世的时候,哈罗德再也不能平静,去欺骗自己,他要找到一个出口,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毅然决然的走出了门口,(简化了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哈哈)这是他情感发展的必然,再然后的插曲就是同行的朝圣者,是对比也是烘托,来告诉我们真正的朝圣的模样,是诚恳虔诚的没错了。
到最后的到达,再然后哈罗德与莫琳的感情重燃信心,还有个惊喜就是莫琳与哈罗德都正视了丧子之痛,ta们分开的87天就是开始彼此牵挂原谅的过程,这实在太好了。
文章的语言也是含蓄细腻的非常了,尤其是对景物描写,细节的描绘,凸显的要素非常明确,也更能表达哈罗德等人物的心境状态,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谢谢杨老师厚爱的毕业留念,认真的读完了一本书。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困囿于家的日子,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
2月的初春时节,春梅初绽,绿树吐蕊,世界本应是生机勃然的。
隔窗远眺,看不到什么人,偶尔,马路上开过一两台车。
按下暂停键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缓慢而安静。
读书吧,趁时光正好,趁阳光不燥,我告诉自己。
于是,《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又一次拿在手中。
这是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女士的作品,入围20xx年布克文学奖,感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
买回这本书是在三年前,再一次阅读,跟随哈罗德的脚步千里跋涉,在哈罗德的世界里,随他经历身体和心灵的磨难,穿过很多城市和村庄,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人说岁月如歌,活到这样的年龄,总算是有些许感悟。
觉得人生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朝圣,只不过是有去无回。
英国作家蕾秋。
乔伊斯的作品《一个人的朝圣》,尽在诠释如我之类的普通人对人生的理解。
这本书分为两部,第一部以男主人公哈罗德。
弗莱的生活琐事为叙事主体,间或穿插哈罗德与女主人公奎妮的工作交往;第二部以女主人公奎妮写给哈罗德的三封信为主体,描述了生患绝症的奎妮对过去的忏悔,对生命无限的留恋,然而面对死亡的来临,又是那般的淡定与坦然。
哈罗德一家住在英格兰南部德文郡的金斯布里奇,他在啤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既无迁升,也无贬谪,既无朋友,也无敌人,甚至六十岁退休的时候单位都没有为他举行一次欢送仪式,普通得如一粒尘埃。
在家里,多年来与妻子莫琳感情疏离,彼此在心里都有一道厚厚的大门,把对方关在门外,儿子戴维从小学业优秀,考上了剑桥大学,但是一直与哈罗德思想隔阂,难以交流,最后患了忧郁症自杀身亡。
中年丧子让哈罗德几乎崩溃,而妻子莫琳一直把儿子的死因怪罪于哈罗德。
退休后的哈罗德生活平淡,无所事事,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二十年前的老友、同事奎妮的信,奎妮在信中告诉哈罗德自己身患绝症,行走在人生边际,所以特地写信向他告别,哈罗德马上写了回信,然后去邮局投递,但是他走到邮筒跟前又犹豫要不要寄信,一方面觉得奎妮需要他的回信,另一方面又觉得这封信毕竟有些单薄,不足以告慰一个生命垂危的朋友,于是他向下一个邮筒走去,希望在那里可以有勇气寄信,但是第二个邮筒到了,第三个邮筒到了,他口袋里的信还稳稳的存在,他来到一家便利店买东西,便利店的小姑娘听他讲了自己的犹豫,然后说“你为什么不亲自去看看你的朋友呢?我的姨妈当年也是患了癌症,我去看她,结果她活了下来”。
小姑娘本意是安微、开导的一句话,却让哈罗德突然开窍了,于是他掏出口袋里的信,加了一句“奎妮,等着我,我来看你”,然后投进邮筒。
凭着这句话,六十五岁的哈罗德身着棕色外套,脚蹬帆船鞋,踏上了从英格兰最南端德文郡的金丝布里奇到最北部的贝里克疗养院,全程637英里,历时87天,一路上风餐露宿,忍受大雨倾盆的浇灌,顶着炎炎烈日的炙烤,由于没有指南针、地图等一些长途跋涉的必需装置,哈罗德走了很多冤枉路,有时候甚至走了一天才发现又回到原点。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精选5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精选5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近来一个月的时间都在看《一个人的朝圣》,说实话刚开始买这本书,我是听朋友说过觉得还不错,我就去买的。
光听名字就觉得很酷,总给我一种勇敢的感觉。
但是事实却和我想的不一样,这本书看了前面50页的时候,我甚至到了看不下去的时候,觉得很平淡,我甚至有点讨厌哈罗德起来。
特别是看到他的儿子在他面前溺水他也没有做什么。
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虽然这和他的经历有关。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他的朋友奎妮得了癌症。
给他寄了一封告别信,他想起来以前做事的事情,决定徒步从家门口出发去看她,这个决定刚出来的时候,妻子也是反对的.。
哈罗德觉得自己退休后也没事做,自己临时决定说走就走,简单的行李就出发了。
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人,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和嘲笑。
最关键是自己没有指南针,没有过多的钱,都是步行,甚至在徒步中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儿子,妻子,母亲还有父亲。
想起生病的朋友,也许她正在等着她,也许他一直在走,不停下来。
她就会一直活着,这好像是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前进。
其实过程中他的脚受伤后,路过的人也劝他放弃过。
甚至是他自己给妻子打电话也放弃过,但是妻子是从不理解到了支持,帮他订了一个酒店,让他睡一觉醒来继续出发。
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感动,为他的妻子,大概是真的爱他,才为他担心每天,也想着让他完成,别后悔,别给人生留下来遗憾。
这也许就是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因为爱,所以支持你。
渐渐的他的故事被很多人所知道,甚至有些人来选择和他一起徒步。
也是影响了很多人,得到了一些人的帮助,才开始有了“朝圣者”。
随着一页一页的看下去,好多事有了眉目,就如他的儿子其实是死于自杀,就如他之所以去看她是因为很多年前他欠她一句对不起。
其实儿子的离开。
对自己的打击很大,也是因为儿子的离开,和妻子好像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这个徒步过程,想起来自己平淡的生活,还有过往的种种,他好像一点点找到了过去的那个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ﻩ《一个人的朝圣》,作者蕾秋乔伊斯。
主人公,哈罗德弗莱。
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哈罗德与妻子莫林在英国最西南的金丝布里奇过着平静枯燥的生活,但这都因为一封来自英国最东北贝里克的简短的信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那是哈罗德二十年前的好友奎尼寄来的,她得了癌症,快要死啦,写信来是为了道别的。
哈罗德非常悲伤,却除了写一封回信什么也帮不了奎尼。
但是,在哈罗德拿着信出门要去找邮箱寄信时,思绪开始涌上了他的心头,一开始是关于好友奎尼的记忆,后来逐渐牵出了关于妻子莫林,儿子戴维,父亲母亲等等他生命中重要的人的一切回忆。
哈罗德甚至认为,虽然奎尼得了癌症,注定很快就离世,但是他坚信,只要自己还拿着那封回信,那么奎尼就不会死!这个小小的信念,让从来没走过超过房子到车库距离的哈罗德,一直走一直走,不知不觉就穿过了金丝布里奇,就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他走了这么远。
直到走到了一个加油站,听了一个女孩凭着坚信自己姑姑不会死的信念,“救活”了她的姑姑。
即使有点宗教色彩,但从不信奉宗教的哈罗德选择了相信信仰的力量。
哈罗德坚信,只要自己一直走着,奎尼就不会死,直到走到贝里克!哈罗德的旅途开始了,哈罗德的考验开始了,哈罗德的朝圣也开始啦!
ﻩ在“朝圣”的途中,哈罗德一直都在回忆着自己人生经历,一直在”忏悔”着~他首先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亲,父亲打完仗后回到家就似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而彻底崩溃啦,而母亲也整天想的是到处旅行,最终哈罗德的父母都抛弃了他。
再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哈罗德也是想当的低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哈罗德娶了莫林,随之他们的儿子戴维诞生啦,他们是那么的爱戴维,但是哈罗德太爱儿子啦,甚至都不敢抱一下戴维,他把对戴维的爱变成了努力工作的动力,希望满足戴维的一切要求,但是哈罗德忘记了,戴维最需要的是父亲的陪伴和爱。
从小没有父亲陪伴的戴维长大后越来越孤独,最终在花园门口上吊自杀了!这给哈罗德和莫林的打击是巨大的!莫林对哈罗德的埋怨爆发了,他们的婚姻也名存实亡,生活变得平淡乏味,安静得让人窒息,当哈罗德退休之后更是无聊。
哈罗德在回忆到这些的时候悔恨了,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陪陪戴维,就不会造成今日这种局面。
其实大多数人也是一样,总有些人希望用物质来填满感情,这真是大错特错,爱情,亲情,其实最重要的始终是陪伴!这无可代替,但人们总是要到失去那份爱之后,才后悔莫急,不可谓不可悲。
ﻩ哈罗德对不起妻子莫林和儿子戴维,他也欠奎尼一声谢谢。
作为在酿酒厂最知心聊得来的好友,奎尼在为哈罗德顶下了大罪后消失了,哈罗德对此一直很难过很抱歉。
现在收到了奎尼的来信,还知道奎尼在贝里克,但是得了癌症,怀着只要自己一直走奎尼就不会死的信念,哈罗德上路了,什么也没带,手机地图都没带,只知道一路向北,从来运动极少的哈罗德刚开始几天就脚起了很多水泡,肌肉也要撕裂开般,疲惫不堪。
但是他还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坚持了下来。
结果是好的,哈罗德坚持到了贝里克,627里,用时87天,哈罗德走到了奎尼的身前,奎尼也坚持了下来。
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不能总是只相信理性的东西,还要相信一些非理性的力量,就好比信仰的力量。
哈罗德的“朝圣”一直都是靠着信仰的支撑,奎尼也是,如果没有加油站女孩给的信仰,哈罗德就不会克服身体上的痛楚,战胜天气的挑战,最终成功的从西南走到了东北,跨越了整个不列颠!这无疑是个壮举!如果奎尼没有哈罗德给的信念,也就不会一直坚持到了哈罗德来!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伟大的!于我们的人生而言,也需要借助信仰的力量来完成一些原以为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你想成功,首先你就得有坚信自己可以成功的信念,从内心最深处便会有充足的动力与信心!信念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哈罗德和莫林本来几乎宣判死刑的婚姻,却因为哈罗德的远行得以挽救。
哈罗德的出走,他自己无时不刻的忏悔回忆的同时,在家中独自一人的莫林也
突然间感到非常孤独。
莫林顿时就意识到哈罗德在家中的重要行,莫林也慢慢地学会了从哈罗德的角度来看他,这也让莫林理解了哈罗德,意识到哈罗德并没有想象中的糟糕,也就最终原谅了哈罗德!分离的这段时间,得以让夫妻两充分静下来,有了充分的空间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理解对方,原谅了对方~
正如哈罗德所说,人们又是会坚定的做一件事,然而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理由。
哈罗德一路上见了许多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经历。
哈罗德也都和他们互相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一路下来,一个个陌生人的故事让他也懂得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从来不曾明白的道理。
这让哈罗德重获新生般,焕发了生命力。
这在现在说来就相当于“说走就走”吧!人们总说“说走就走”是那么的任性,但走过的人才知道这种经历是那么的美好!双脚身体走在路上,心也在路上,这就是自由吧,脚想走哪儿就走哪儿,心灵也就随之飞到天涯海角!在功利的社会中呆久了,我们往往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很容易就失去了自己当初的目标,的的确确迫切需要有“说走就走”的精神说走就走!在释然中找回迷失的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
627里,87天,值得我们细细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