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大纲模板

合集下载

春季班课程大纲

春季班课程大纲

春季班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与地点
教材与参考资料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导论与基础知识
第1周:课程导论,介绍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第2周:基础知识复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第二单元:核心知识与技能
第3-5周:核心知识点讲解与实践技能训练
第6周:阶段性测验与反馈,评估学生学习进度第三单元:深化与拓展
第7-9周:高级知识点与技能深化学习
第10周:拓展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第四单元:复习与总结
第11-12周:课程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13周:课程总结,回顾学习成果与不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系统讲解理论知识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操作、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四、考核与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阶段性测验:评估学生对各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阶段性测验和期末考试,给出最终课程成绩
五、课程特色与亮点
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引入最新研究成果,保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
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与服务。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一)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教学大纲(举例)课程名称: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96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48学分:6适用对象:机电一体化技术1.课程性质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CAXA等)绘制机械图样的技能,进一步提升读图和绘图能力,为继续研究专业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1)掌握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常用机械类图形的方法、步骤及基本技巧;具有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为从事机械类相关专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培养自觉遵守国家制图相关标准的意识、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惯和正确获取、处理、表达技术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计算机绘图实践,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课程内容及要求模块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把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副、图线等制图根本规定及尺寸注法的规定;初步培养学生把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并使学生把握平面图形的根本作图方法,为研究投影作图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耐烦详尽、严肃当真、一丝不苟的工作风格,为今后研究和工作打下优秀基础。

(1)机械制图标准(2)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3)徒手绘制草图模块二:物体的三视图掌握正投影法原理,熟练运用投影规律分析和绘制基本体的视图;通过尺寸标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基本体视图上完整标注形体尺寸的方法;通过投影基础理论的教学及绘图读图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1)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2)绘制点的投影(3)绘制和识读直线的投影(4)绘制和识读平面的投影(5)绘制根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模块三:轴测图掌握正等测、斜二测画法,并能根据简单形体的三视图画出轴测图;初步掌握徒手绘图的基本技法及轴测草图画法。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概述
1.1 课程名称:
1.2 课程代码:
1.3 学时数:
1.4 学分数:
1.5 先修课程:
1.6 开课学期:
1.7 课程性质:
1.8 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2.1 教学目标:
2.2 主要内容与教学方法:
2.3 教学进度安排:
2.4 课程考核方式:
三、教材与参考资料
3.1 主教材:
3.2 辅助教材:
3.3 参考资料:
四、教学团队与师资力量
4.1 主讲教师:
4.2 助教:
4.3 外聘专家: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5.1 学生评价方式:
5.2 教师评价方式:
5.3 教学反馈机制:
六、其他相关事项
6.1 课程规定:
6.2 考勤要求:
6.3 课程政策: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可以根据具体课程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时,需要考虑到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要求,并在教学团队和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安排。

同时,课程教学大纲也需要符合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规定和政策,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策展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策展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策展2. 课程代码:XXX3. 学分:2学分4. 授课对象:本科生/研究生5. 授课时间:每周X课时,共X周6. 授课教师:XXX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策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功能与价值;(2)使学生掌握策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策展领域的最新动态。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实施展览的能力;(2)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创新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策展概述(1)策展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与价值(2)策展与传统展览的区别(3)策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2. 策展理论与方法(1)策展理论的发展与演变(2)策展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策展项目的策划与实施3. 展览策划与设计(1)展览主题的确定与提炼(2)展览内容的策划与组织(3)展览空间的规划与设计(4)展览视觉效果的营造4. 展览管理与运营(1)展览的组织与管理(2)展览的推广与宣传(3)展览的评估与反馈5. 策展案例分析(1)国内外知名策展案例介绍(2)策展案例分析与评价(3)策展案例的启示与借鉴6. 实践环节(1)策展项目策划与实施(2)展览设计与实施(3)策展团队协作与沟通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策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知名策展案例,使学生掌握策展技巧;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策展项目策划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5. 角色扮演法:模拟策展项目实施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策展工作。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考察学生对策展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掌握程度;2. 实践环节:占总成绩的30%,考察学生的策展项目策划与实施能力;3. 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等。

课程大纲模板

课程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5. 授课教师:6. 开设学期:二、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选修课- 公共课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程名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课程名称)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课程内容概述(1)模块一:XX模块- 第一节:XX内容- 第二节:XX内容- 第三节:XX内容- 第四节:XX内容(2)模块二:XX模块- 第一节:XX内容- 第二节:XX内容- 第三节:XX内容- 第四节:XX内容(3)模块三:XX模块- 第一节:XX内容- 第二节:XX内容- 第三节:XX内容- 第四节:XX内容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 每周XX课时,共XX周。

-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

(2)实践教学- 每周XX课时,共XX周。

- 实践方式: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案例分析法- 互动式教学- 项目教学法2. 教学手段- 教材- 电子课件- 教学案例- 教学视频- 网络资源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XX%- 期中考核:XX%- 期末考核:XX%- 实践考核:XX%2. 成绩评定- 成绩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成绩评定标准: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和实践考核的综合评定。

六、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 教材- 《XX》作者:XX出版社- 《XX》作者:XX出版社2. 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 XX网站- XX数据库- XX学术论文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课程内容、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2. 第二周至第XX周:按照课程内容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3. 第XX周:进行期中考核4. 第XX周至第XX周:继续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5. 第XX周:进行期末考核6. 第XX周: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注:以上课程大纲模板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内容、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修订)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修订)

附件2:2019版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修订)2019版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单元(章)教学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重点(阐述知识点)教学难点(阐述知识点)第二单元(章)教学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重点(阐述知识点)教学难点(阐述知识点)第三单元(章).......三、建议教学安排四、课程成绩评定(一)总成绩构成及比例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EM1,EM2,……)+期末考试成绩(二)平时成绩考核附注:每门课程作业≥3次,2.0学分以上,每增加0.5学分应增加1次作业。

五、参考书目和资料[1]何宏.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2][3][4][5][6]六、专业个性化需求补充说明(须填写,确实无需删除)2019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修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二、教学内容及安排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可根据需要自行添加行)四、课程成绩评定(一)内容分解(以下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调整)(二)评分标准(以下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调整)六、参考资料[1]何宏.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七、专业个性化需求补充说明注:各学院、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修改等操作,或自行编制更加适合的大纲。

其它实践环节课程教学大纲模板1.《××××专业××实习》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二、实习内容与要求三、建议教学安排四、实习成绩评定五、参考书目和资料[1]何宏.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注:各学院、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修改等操作,或自行编制更加适合的大纲。

课程大纲模板

课程大纲模板

课程大纲模板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XXX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XXX领域的核心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理解XXX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XXX领域的常用技术和工具;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单元一:XXX概述•XXX的定义和特点•XXX的应用领域•XXX的发展历程单元二:XXX基本原理•XXX原理的理论基础•XXX原理的数学模型•XXX原理的实验验证单元三:XXX技术与工具•XXX技术的分类和特点•XXX技术的常用工具介绍•XXX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单元四:XXX应用案例•XXX技术在行业领域的应用案例•XXX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XXX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等方式,介绍XX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XXX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五、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出勤、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课程实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3.期中考试:对课程前半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4.期末论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参考教材1.XXX教材一:作者1,出版社1,年份1;2.XXX教材二:作者2,出版社2,年份2;3.XXX教材三:作者3,出版社3,年份3。

七、指导教师XXX(职称),XXX学院,XXX大学八、备注请注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模板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性质1. 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课2. 课程级别:必修课/选修课3. 课程性质:理论课/实践课4. 学分:____ 学分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

(3)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1. 课程内容结构:(1)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2)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课程内容安排:(1)第一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四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五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六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七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八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建议一个课程包含10个以内课时,单个课时在15-20分钟之间;一个课时内讲授一个知识点,也可多个课时讲授一个知识
本大纲将有讲师和XX教育教学部讨论协商确定 课时类型栏由XX教育教学部填写;课程名称栏位课根据包含课时数量合并单元格
课程名称
课时序号
1
2
3
456…来自…时,单个课时在15-20分钟之间;一个课时内讲授一个知识点,也可多个课时讲授一个知识点,尽量避免一个课时讲授多个大知识点 部讨论协商确定 写;课程名称栏位课根据包含课时数量合并单元格
课时名称/课时知识点说明

一个知识点,尽量避免一个课时讲授多个大知识点
课时类型(知识点/案例/实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