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

合集下载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1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花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三、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初夏睡起》
四、秋







一、离情别绪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 送元二使安西 》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二、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游园不值》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滁州西涧 》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唱一唱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杜牧《赤壁》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有感于 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全诗最精彩是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 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 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 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 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 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 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 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 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优质教案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学会按照要求进行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和编辑。

2.学习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提高文化素养。

3.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古诗的节奏,声情并茂诵读古诗。

1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在源远流长的诗的历史中,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

漫步经典诗苑,轻叩诗歌大门,无论是品味季节变换,还是体验喜怒哀乐,吟诵诗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意生活无处不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苑,在缤纷的艺术奇葩中尽情徜徉。

(板书:古诗苑漫步)二、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内容(1)分门别类辑古诗。

(2)别出心裁品古诗。

(3)声情并茂诵古诗。

2.确定活动形式小组合作,集体活动,教师指导。

小组合作方法:(1)全班同学自愿组合成4—6个小组,推选出各组小组长,议定小组名称。

(2)根据教材内容,拟订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3)各成员商定搜集材料的任务,搜集时间为一周,制订计划表。

三、活动指导1.编辑诗集(分门别类辑古诗)编辑诗集(二选一):编辑《诗经》专题诗集;编辑教材中的古诗词专题诗集。

(1)定专题编诗集。

①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门别类编辑古诗专题诗集。

②将相关诗词选好以后,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进行注释评点,还可以撰写简要的赏析文字,增强诗集的可读性。

(2)为诗集巧命名。

编辑诗集是一项综合性十分强的语文活动,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编好诗集以后,可以为诗集命一个诗意的名字,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名字,供参考:雅韵共赏、畅游诗海、诗海扬帆、望秋雅轩、家国情思、羁旅乡愁、节气抒怀、飞花传情……(3)具体要求。

①以6人小组为单位,定一个小专题,编辑专题诗集,15首左右。

②每位同学分工合作,为所选诗歌作注释,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③为诗集起名,设计版式、插图、封面,写前言后记,记录诗集的编辑过程。

优秀的诗歌配图可以申请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各小组定好诗集的内容。

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明确任务,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做好编辑工作。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1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17.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18.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徐俯《春游湖》)19.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李贺《南园十三首》)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乐府歌辞·长歌行》)2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25.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2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含“春”字的写春景的诗句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课型:积累鉴赏课课时:一课时年级:八年级下活动目标: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文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搜集整理古诗词,加强学生的预习积累的习惯。

3、通过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4、在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小组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活动难点:在畅游诗词云海中,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

活动准备:1、一周前印发学案导学,学生回家预习、积累、整理。

2、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教学过程:漫步之一“学诗”(打夯筑基)古诗1、体裁古体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十五从军征》近体诗律诗(八句五言与七言《望月怀远》《过零丁洋》)绝句(四句,五言与七言《相思》《赤壁》)田园诗(《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过故人庄》)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渔家傲-秋思》)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赠汪伦》)2、内容:思乡诗(《望月怀远》《泊船瓜洲》《回乡偶书》)咏史诗(《赤壁》《泊秦淮》《题乌江亭》)爱国诗(《春望》《过零丁洋》《己亥杂诗》《示儿》)哲理诗(《望岳》《登飞来峰》《题西林壁》《观书有感》)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305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词:1、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牌如《相见欢》、《虞美人》、《浣溪沙》、《渔家傲》、《天净沙》《如梦令》《忆江南》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58字以下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 花 秋 虞月 何 美时 人了 , 往 事 知 多 少 。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是 一 江 春 水 东 流 。
雕 阑 玉 砌 应 犹 在 , 只 是 朱 颜 改 。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 拾旧山河。朝天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返回
悠然见南山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此花开尽更无花 2、不是花中偏爱菊,————————。(元稹《菊花》) 还来就菊花 3.待到重阳日,——————。(陶渊明《过故人庄》) 只看重阳一日花 4. 世情儿女无高韵,————————。(范增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不随黄叶舞秋风 5.宁可抱香枝上老,————————。(朱淑真《黄花》)
衔出相似二月天 5、山中旭日林中鸟, _____________。(郑板桥《折枝兰》)
返回
立根原在破岩中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 (郑燮《竹石》)
明月来相照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千枝攒万叶 3、一节复一节,——————。 (郑燮《竹》) 春江水暖鸭先知 4.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暖景》) 山色遥从水际门 5.竹窗红苋两三根,————————。(王安石《竹窗》)

《古诗苑漫步教案》

《古诗苑漫步教案》

《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古诗苑漫步简介1.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古诗苑漫步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苑漫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1.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苑漫步。

第二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2.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实践和应用。

2.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

第三章:古诗的意象和意境3.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敏感度。

3.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实践和应用。

3.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

第四章:古诗的表达技巧4.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表达技巧的敏感度。

4.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实践和应用。

4.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关于古诗苑漫步的宣传语

关于古诗苑漫步的宣传语

关于古诗苑漫步的宣传语原文:漫步古诗苑,领略千年情一、衍生注释:“漫步”指悠闲地随意走,“古诗苑”象征着古代诗歌的丰富世界,“领略千年情”意味着感受千年来诗歌中蕴含的种种情感。

二、赏析:这句宣传语简洁而富有韵味,用“漫步”一词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在古诗的花园中自由徜徉,去深入体会其中的深厚情感。

它既点出了主题是关于古诗,又强调了能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三、作者介绍:暂无。

四、运用片段: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与好友相聚,谈及诗词。

我不禁感叹:“漫步古诗苑,领略千年情,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啊!就像我们此刻,在温暖的阳光下,畅谈心中的诗意。

”原文:古诗苑中寻珍宝,心灵深处绽芬芳一、衍生注释:“古诗苑”指古代诗歌的汇聚之处,“寻珍宝”表示探寻其中珍贵的内涵和价值,“心灵深处绽芬芳”意味着能在内心深处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好和香气。

二、赏析:此句富有诗意和想象力,将古诗比作珍宝,突出其珍贵性。

而“心灵深处绽芬芳”则形象地描绘出古诗对心灵的滋养和熏陶。

三、作者介绍:暂无。

四、运用片段:在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对古诗的感受,小明站起来说:“古诗苑中寻珍宝,心灵深处绽芬芳。

读古诗就像在挖掘宝藏,每一首都能让我的内心充满芬芳。

”原文:踏入古诗苑,沉醉不知返一、衍生注释:“踏入”形象地表现出进入古诗世界的动作,“沉醉不知返”形容被古诗的魅力深深吸引,以至于忘记返回。

二、赏析: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古诗的迷人魅力,让人一旦进入就难以自拔。

三、作者介绍:暂无。

四、运用片段:在图书馆,小红看到一本古诗选集,翻开后便沉浸其中,她自言自语道:“踏入古诗苑,沉醉不知返,这书中的古诗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看画配诗,积累古诗,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的好习惯。)
三、漫步之三“说古诗”
下面的主题是在古诗共最常见的,你能诵读出带这些主题的古诗吗?
规则:
1.小组长选择幸运数字,抽取背诵的主题。
2.小组展示有关主题的诗句,每句5分,但不得超过40秒。
3.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但不超过3句,如有重复倒扣5分。
岸边一丛红红的枫叶,被船上的渔火隐隐地映出,在微风中悄悄摇曳,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好深好深的秋啊!诗人斜倚船舷,一些淡淡的往事,如手中那杯苦涩的浓茶,袭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而夜色中的寒山寺,静静地立于繁华的苏州城外,送走了多少个春秋,目睹了多少离愁和别恨?只有那株与它一样苍老古槐,知道这数不清的故事了。
(梅花)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云)
的历流光小,
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
独有暗中明
(萤火虫)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积累古诗的情况,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的好习惯。)
二、漫步之二“配古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列每一幅画对应一首诗,你知道吗?
一、漫步之一“猜古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离不开形象,老师读出诗歌,你猜猜是写什么事物的?
规则:
1.举手抢答,答出古诗所咏何物。
2.答对加5分,答错扣5分。
3.不得补答。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教学
过程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古诗苑漫步》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第三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本单元所选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收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这次古诗苑漫步分为五个环节:猜古诗,配古诗,说古诗,唱古诗,改古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
五、漫步之五“改古诗”
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是意境美,你能想象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美好的意境吗?
1、示例: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时候,那弯浅浅的月跌进了对面的山坳,一只乌鸦凄凉的鸣叫划过夜空,溅落了满天的寒意。薄薄白白的霜就铺满了船舷。一位诗人独立船头,他长长的胡须已被秋天染白。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设计意图:学生学唱古诗,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的好习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情分析
学生积累的古诗不多,学生赏析古诗的能力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对诗歌意境的感受能力较差,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改写诗歌,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导入:
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宛,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作业设计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反思
古诗词中的......
1. 风 2.雪
3. 雨 4. 云
5. 花 6. 水
7. 月 8.离别
9.思想 10爱国
(设计意图:小组竞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的好习惯。)
四、漫步之四“唱古诗”
唱歌是某些同学的最爱,你能唱出下面下面的古诗词吗?
规则:
1.所唱之歌必须为古代诗词。
2.每首5分,每组不超过三首。
规则:
1.看画配诗,举手抢答。
2.答对加5分,答错扣5分。
3.不得补答。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突然,一阵清晰的钟声穿过寂静,惊飞了船篷上的一只小鸟,它扑拍着翅膀,飞进了浓浓的夜色,它会找到黑暗中的家吗?诗人看到又一只客船,停在了枫桥。
隐约中,一些人上船,一些人下去,还有一些手,一些泪,在眼中晃动。
2、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小散文。
(设计意图:学生朗读诗歌,想象诗歌画面,改写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名称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背诵古诗词。
2、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积累背诵古诗词。
2、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式
技术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