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

合集下载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1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花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三、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初夏睡起》
四、秋







一、离情别绪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 送元二使安西 》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二、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游园不值》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滁州西涧 》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唱一唱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杜牧《赤壁》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有感于 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全诗最精彩是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 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 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 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 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 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 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 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 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优质教案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学会按照要求进行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和编辑。

2.学习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提高文化素养。

3.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古诗的节奏,声情并茂诵读古诗。

1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在源远流长的诗的历史中,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

漫步经典诗苑,轻叩诗歌大门,无论是品味季节变换,还是体验喜怒哀乐,吟诵诗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意生活无处不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苑,在缤纷的艺术奇葩中尽情徜徉。

(板书:古诗苑漫步)二、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内容(1)分门别类辑古诗。

(2)别出心裁品古诗。

(3)声情并茂诵古诗。

2.确定活动形式小组合作,集体活动,教师指导。

小组合作方法:(1)全班同学自愿组合成4—6个小组,推选出各组小组长,议定小组名称。

(2)根据教材内容,拟订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3)各成员商定搜集材料的任务,搜集时间为一周,制订计划表。

三、活动指导1.编辑诗集(分门别类辑古诗)编辑诗集(二选一):编辑《诗经》专题诗集;编辑教材中的古诗词专题诗集。

(1)定专题编诗集。

①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门别类编辑古诗专题诗集。

②将相关诗词选好以后,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进行注释评点,还可以撰写简要的赏析文字,增强诗集的可读性。

(2)为诗集巧命名。

编辑诗集是一项综合性十分强的语文活动,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编好诗集以后,可以为诗集命一个诗意的名字,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名字,供参考:雅韵共赏、畅游诗海、诗海扬帆、望秋雅轩、家国情思、羁旅乡愁、节气抒怀、飞花传情……(3)具体要求。

①以6人小组为单位,定一个小专题,编辑专题诗集,15首左右。

②每位同学分工合作,为所选诗歌作注释,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③为诗集起名,设计版式、插图、封面,写前言后记,记录诗集的编辑过程。

优秀的诗歌配图可以申请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各小组定好诗集的内容。

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明确任务,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做好编辑工作。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碧玉眼睛云母翅, 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 岂是殷勤为蓼丛。
蜻蜓
的历流光小, 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 独有暗中明。
萤火虫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
赏画配诗
你知道画 面上表现 的是哪一 首诗吗?
画上的人 是谁?你 能背出他 写的这首 诗吗?

红 轻 云 雁 花 一 此 才 藕 解 中 字 自 种 情 下 香 罗 谁 回 飘 相 无 眉

残 玉 上 锦 满 水 处 可 上 李清 簟 兰 书 西 自 闲 消 心

照 秋 舟 来 楼 流 愁 除 头

寄 时 零 思 计 头

月 两 却
怒发冲冠,凭阑处,
潇 潇 雨 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古诗苑漫步
古诗背诵
第一个主题
爱 国
第 二 个 主 题
第三个主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四 个 主 题
名 大句 挑接 战龙
名句接龙:
1、海内存知己, 2、大漠孤烟直, 天涯若比邻。 长河落日圆。
3、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4、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5、山重水复疑无路,
6、忽如一夜春风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千树万树梨花开。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8、烽火连三月,
9、随风潜入夜,
家书抵万金。
润物细无声。
10、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1、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1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17.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18.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徐俯《春游湖》)19.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李贺《南园十三首》)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乐府歌辞·长歌行》)2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25.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2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含“春”字的写春景的诗句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课型:积累鉴赏课课时:一课时年级:八年级下活动目标: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文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搜集整理古诗词,加强学生的预习积累的习惯。

3、通过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4、在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小组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活动难点:在畅游诗词云海中,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

活动准备:1、一周前印发学案导学,学生回家预习、积累、整理。

2、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教学过程:漫步之一“学诗”(打夯筑基)古诗1、体裁古体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十五从军征》近体诗律诗(八句五言与七言《望月怀远》《过零丁洋》)绝句(四句,五言与七言《相思》《赤壁》)田园诗(《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过故人庄》)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渔家傲-秋思》)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赠汪伦》)2、内容:思乡诗(《望月怀远》《泊船瓜洲》《回乡偶书》)咏史诗(《赤壁》《泊秦淮》《题乌江亭》)爱国诗(《春望》《过零丁洋》《己亥杂诗》《示儿》)哲理诗(《望岳》《登飞来峰》《题西林壁》《观书有感》)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305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词:1、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牌如《相见欢》、《虞美人》、《浣溪沙》、《渔家傲》、《天净沙》《如梦令》《忆江南》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58字以下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古诗苑漫步

古诗苑漫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 花 秋 虞月 何 美时 人了 , 往 事 知 多 少 。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是 一 江 春 水 东 流 。
雕 阑 玉 砌 应 犹 在 , 只 是 朱 颜 改 。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 拾旧山河。朝天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返回
悠然见南山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此花开尽更无花 2、不是花中偏爱菊,————————。(元稹《菊花》) 还来就菊花 3.待到重阳日,——————。(陶渊明《过故人庄》) 只看重阳一日花 4. 世情儿女无高韵,————————。(范增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不随黄叶舞秋风 5.宁可抱香枝上老,————————。(朱淑真《黄花》)
衔出相似二月天 5、山中旭日林中鸟, _____________。(郑板桥《折枝兰》)
返回
立根原在破岩中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 (郑燮《竹石》)
明月来相照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千枝攒万叶 3、一节复一节,——————。 (郑燮《竹》) 春江水暖鸭先知 4.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暖景》) 山色遥从水际门 5.竹窗红苋两三根,————————。(王安石《竹窗》)

《古诗苑漫步教案》

《古诗苑漫步教案》

《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古诗苑漫步简介1.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古诗苑漫步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苑漫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1.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苑漫步。

第二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2.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实践和应用。

2.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

第三章:古诗的意象和意境3.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敏感度。

3.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实践和应用。

3.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

第四章:古诗的表达技巧4.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表达技巧的敏感度。

4.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实践和应用。

4.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河中漫游,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 深蒙错爱啊不以我鄙陋为耻, 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 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你更认可古诗词的综艺化演 绎还是不认可,就此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
要求: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写一 篇不少于100字的观点性文字。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对古诗词进行了多种
形式的展现,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它们,也 更能体会到其中的美。老师希望通过这种形 式能让同学们对古诗词枯燥难解的印象有所 改观,能沉下心,走进去,去体会里面的感 觉,而不只是习惯了的死记硬背。可能在未 来的某一天,你就会发现,当你面对那情那 景,心头自然浮现的某句诗词是如此契合, 如此让人感动。或者是,当现实向你张开它 的血盆大口时,你从中能汲取到古人那旷达 与乐观的精神力量。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 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 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 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 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歌中唱出了越 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 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中国最早的译诗, 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 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春 日 朱熹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 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sì)水:河名,在山 东省。
5、滨(bīn):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 7、等闲:随意。“等闲识 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别出心裁展古诗
规则:由小组内自由选取古 诗词,融合戏剧、美术、音 乐、书法等艺术形式对古诗 词进行展示。
情景剧展示:
背景介绍
qū fù
八【
员早
外春
】呈
韩 愈水 部 张十 Nhomakorabea【 春 日 】 朱 熹
【 咏 柳 】 贺 知 章
【 新 柳 】 杨 万 里
【 游 园 不 值 叶】 绍 翁
【 宿 新 市 徐 杨公 万店 里】
3、让学生在古诗的诵读演绎中体会中国古典 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针对社会现 象发表见解的独立精神。
规则:男生女生赛读古诗。
《 qiān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越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人 蒙羞被pī 好兮,不訾zǐ 诟gòu耻。 歌 jī 》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yuè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 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 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 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 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
唐代—李白
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
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 形胜的“扬州”;三、四句,
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
烟花三月下扬州。 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
R·八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同清新 淡雅的梅花在轻柔和谐的韵律中,相继盛开。
煮一杯清茶,手捧经卷,窗外红杏微晃, 在热气氤氲(yīnyūn)之中,品中华千年文化之 精髓,叹历史千古人物之风流。今天就让我们 一同漫步古诗苑,来体会它们的美。
学习目标:
1、通过古诗赛读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古诗 词,对流行的诗词类综艺节目发表自己的观 点的见解。(重难点)
【 三 江 小 渡 杨】 万 里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宵别梦寒。
绚丽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
孤帆远影碧空尽, 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
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
唯见长江天际流。
色彩明快的诗人送别画。此 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
逸灵动,情深而不悲。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 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 仅是与绘画,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只 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 上曲、编成舞来欣赏。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汉语言文化复兴,文化综艺类节目 十分火爆,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为你读诗》 等等,对此社会上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有观众认为:像《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 流传》这种大气又接地气的节目,更容易让观众在浮躁中沉淀 下来,给思想补充营养。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下,人们依然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 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何天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文化类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文化基因 密码,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深度。因此,文化类 节目的火暴并不令人意外,是时代必然,也是价值回归。 〖观点二〗也有一些观众认为:让娱乐明星来演绎传统文化, 其中传统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厚度会减弱,有一种过度娱乐 化倾向,会消解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