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例讨论详解

合集下载

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讨论

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讨论

初始治疗方案
用药目的
用法用量
用药时间
控制狼疮脑病
甲氨喋呤注射液0.01g
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 鞘内注射
2015/5/8-2015/5/10
免疫抑制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 2015/5/7-2015/5/22 静脉推注
行腰椎穿刺术,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015年5月8日(d2)
治疗药物调整 硝苯地平控释片60mg
给药途径 口服
给药频次
时间
qd 2015/5/19-2015/5/22
2015年5月22日(d15)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 查体:血压135/75mmHg左右;颜面、颈部无浮肿,全身可见散在瘀点,皮
肤穿刺处可见周围瘀斑;双侧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肺呼吸音粗,未闻 及湿罗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49×10^9/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计数 6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90.2%;生化:总胆红素107.6umol/L、直接 胆 红 素 68.1umol/L 、 间 接 胆 红 素 39.5umol/L 、 尿 素 24.26mmol/L 、 肌 酐 268.00umol/L。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持续无发热,血象不高,但肌酐、尿素 氮呈上升趋势,请肾内科会诊后转科继续治疗。
5月13日外周及导管血培养提示:G+球菌生长。
处置:行血液滤过治疗 治疗药物调整
万古霉素0.5g 首剂加倍
给药途径 ivgtt
给药 频次
时间
bid 2015/5/14-2015/5/22
2015年5月16日(d9)
患者全天无明显发热;神志清楚,精神稍差;期间病情相对稳定 ;
查体:脉搏:10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60/90mmHg左右。颜面、颈部 浮肿较前减轻,全身可见散在瘀点;双侧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肺可闻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
4 1 6 U几 。 u 5 1 mmo/ BUN 42 mmo/ CR4 62 x l K Gl . l L, . l L, . I mo/ L,
31mmo LC 4 /。y .1mg . l髓分 析 : 巨两 粒 系增 生 红系 减少 , 巨核 系明 显成熟 抑制 、 别 中性 粒细 胞形 个
患 者 , ,0岁 , 苏 省 灌 南 县 花 园 乡 人 , 民 , “ 女 4 江 农 因 乏
力 、 热 消瘦 、 低 面色 苍 白进 行 性加 重 2个 月余 , 呼吸 困难 , 皮 肤紫 癜 、 解黑 色 大便 l 天 ” 于 2 0 O余 而 0 8年 4月 2 1日来 我 院
就诊 。患者 于病 初 即 2 0 0 8年 2月 份寒 冷季 节 即有全 身 多关 节 与肌 肉僵硬 疼痛症 状 , 入 4月份 疼痛症 状 不 明显 。病程 进 中曾有 间断发 热 , 为不 规则 低热 。起病 初 于 当地县 乡 医院就
诊无 效 , 转 市人 民 医院就 诊住 院治疗 . 为 全血 细胞 减少 , 后 诊
41  ̄o,P5 .g ,L 4g ,I 5 EA 4 L . p l 5 / A B2 LG _ 3 .d , I 7 m T 9 L / D 5 U,,
AS 3 , , T 1 3 U LGGT 8 U 几 , 2 LDH 8 L, BDH 1 LCK 6 8 U/ d— 6 4 U, ,
f 中图分 类号 1 5 32 + 9. 1 R 4
【 文献标 识 码】C
【 章编 号】1 7 — 7 12 0 )2 a 7 — 3 文 6 4 4 2 (0 9 0 ( 卜0 5 0
统 (1 当 日相关 辅 助检查 与 患者 家人随 身所带 省市 医院 近 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例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例讨论
• 肝囊肿:倾向认为是炎症性。炎症性肝囊肿是由胆管 发炎或结石梗阻引起的胆管囊状扩张,内容物是胆汁, 也叫胆汁潴留性囊肿。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 发热、黄疸。(本例无)可行穿刺活检明确,但若无 明显症状,可予观察,不予治疗。 • 主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 压、高血脂症、吸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诸如肥胖、 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 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 本例既往史、个人史、 月经婚育史均无特殊,故暂认为SLE 为原发因素。
第四小组病例讨论
一、诊断
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发作 狼疮肾炎 2肝、肺部继发感染?
诊断依据:
1、女性患者,病情反复 2、症状:发热、颜面部蝶形红斑 、左上肢红 斑(躯干皮疹)、全身关节肌肉酸痛。 3、体征:颜面部蝶形红斑、左上肢见散在红 斑、双膝关节及双小腿肌肉轻触痛。
4、辅助检查: (1)血、尿RT :WBC 3.04X10^9/L(↓)、HB 91g/L(↓)(2)自 身抗体:抗ENA抗体:Scl-70(++)、RNP(++)、Sm(+++)、 SSA(++++),ANA(+++)、抗ds-DNA(++++)、抗DNP(++++)、PANCA(++++) (3)消化系统:ALT 45U/L(↑)、GGT 176U/L(↑)、GLB 43U/L(↑)、肝右叶囊肿(推测:继发感染) (4)血液系统:WBC 3.04X10^9/L(↓)、HB 91g/L(↓) (5)肾 脏(泌尿系统):畸形RBC 26500/ml,正形2000/ml,偶见颗 粒管型 (6)肺(呼吸系统):右上模糊阴影,考虑渗出病灶。 (7)循环系统:主动脉硬化(为何只累及主动脉?尚不明 确)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1例久治无效的严重多系统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其本人与家人已完全绝望,经医务人员鼓舞后重现求生欲望,积极配合。

治疗上医者紧抓住免疫抑制这个关键措施。

中西医结合拮抗药物副作用,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顺利康复。

疗程中患者没有住院,没有输液,没有输血,没有使用抗生素、没有使用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没有使用生物制剂。

这可能是此类危重症病例救治中很少使用的治疗方案。

也许能给同道们在类似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中西医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院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患者,女,40岁,江苏省灌南县花园乡人,农民,因“乏力、低热消瘦、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2个月余,呼吸困难,皮肤紫癜、解黑色大便10余天”而于2008年4月21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于病初即2008年2月份寒冷季节即有全身多关节与肌肉僵硬疼痛症状,进入4月份疼痛症状不明显。

病程中曾有间断发热,为不规则低热。

起病初于当地县乡医院就诊无效,后转市人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诊为全血细胞减少,SLE。

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未能控制,贫血渐加重,出血明显而于2008年4月8日转省人民医院就诊,转诊后病情继续恶化,皮肤紫癜增加,解黑色大便,出现呼吸困难,且呼吸困难渐加重,需吸氧维持,医务人员告知家人病危;家人失去治疗信心,放弃治疗出院回家。

后又经他人推荐来我院就诊试试。

来我院就诊时查:T 37℃,P 108次/min,R 30次/min,BP 100/70 mmHg。

患者消瘦、重度贫血貌、恶病质样、半卧位、吸氧,呼吸快、查体配合差、一般情况极差。

全身皮肤湿冷,四肢皮肤散在紫癜,但无红斑、无结节。

颈静脉轻度怒张,气管居中。

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脉速无力,可及奇脉。

两肺呼吸音均明显降低,但无明显啰音。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课件
ONE
KEEP VIEW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 部感染病例讨论课件
目 录
• 病例概述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肺部感染在SLE中的表现与诊断 • 治疗策略与方案 • 病例的特殊性及处理 • 总结与讨论
PART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无 籍贯:中国
年龄:35岁 性别:女
治疗
给予抗炎、免疫抑制和对症治 疗。
PART 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SLE的病理机制
免疫系统异常
SLE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免疫系统的 异常激活,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和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在SLE的发病过程中扮演 重要角色,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 功能障碍。
SLE的症状和体征
全身症状
发热、疲劳、体重减轻等。
皮肤病变
面部蝴蝶状红斑、盘状红斑等。
关节病变
关节疼痛、肿胀等。
脏器损伤
肾脏、心脏、肺等器官受累。
SLE的诊断标准
临床标准
至少有1项主要临床标准和2项次要临床标准,或仅3项次要临床标准即可诊断 为SLE。
实验室标准
抗核抗体阳性,或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免疫球蛋白补体 升高,或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升高。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适当的锻炼、良好的饮 食习惯和避免阳光直射等。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辅助治疗
提供氧气、呼吸道通畅等辅助治疗 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生活方式调整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

01
针对肺部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控制感染症状。
免疫抑制治疗
02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
疫抑制剂,以缓解病情。
综合治疗
03
采用抗生素与免疫抑制药物的联合治疗,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改善患者预后。
预防和预后建议
预防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 接触感染源、加强个人卫生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病例讨 论
contents
目录
• 病例介绍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肺部感染在SLE中的表现和影响 • SLE伴肺部感染的治疗策略 • 病例分析和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办公室职员 籍贯:中国
年龄:35岁 性别:女
病情概述
患者自我管理
01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SLE和肺部感 染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认 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02
03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和并 发症。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 诱发因素等。
05 病例分析和讨论
病例的特殊性
肺部感染的分类ຫໍສະໝຸດ 010203细菌性感染
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等,常引起肺炎、肺 脓肿等。
病毒性感染
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等,可导致间质性肺 炎。
真菌性感染
如念珠菌、曲霉菌等,多 见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肺部感染对SLE的影响
加重病情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案分析1例久治无效的严重多系统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其本人与家人已完全绝望,经医务人员鼓舞后重现求生欲望,积极配合。

治疗上医者紧抓住免疫抑制这个关键措施。

中西医结合拮抗药物副作用,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顺利康复。

疗程中患者没有住院,没有输液,没有输血,没有使用抗生素、没有使用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没有使用生物制剂。

这可能是此类危重症病例救治中很少使用的治疗方案。

也许能给同道们在类似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中西医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院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患者,女,40岁,江苏省灌南县花园乡人,农民,因“乏力、低热消瘦、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2个月余,呼吸困难,皮肤紫癜、解黑色大便10余天”而于2008年4月21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于病初即2008年2月份寒冷季节即有全身多关节与肌肉僵硬疼痛症状,进入4月份疼痛症状不明显。

病程中曾有间断发热,为不规则低热。

起病初于当地县乡医院就诊无效,后转市人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诊为全血细胞减少,SLE。

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未能控制,贫血渐加重,出血明显而于2008年4月8日转省人民医院就诊,转诊后病情继续恶化,皮肤紫癜增加,解黑色大便,出现呼吸困难,且呼吸困难渐加重,需吸氧维持,医务人员告知家人病危;家人失去治疗信心,放弃治疗出院回家。

后又经他人推荐来我院就诊试试。

来我院就诊时查:T 37℃,P 108次/min,R 30次/min,BP 100/70 mmHg。

患者消瘦、重度贫血貌、恶病质样、半卧位、吸氧,呼吸快、查体配合差、一般情况极差。

全身皮肤湿冷,四肢皮肤散在紫癜,但无红斑、无结节。

颈静脉轻度怒张,气管居中。

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脉速无力,可及奇脉。

两肺呼吸音均明显降低,但无明显啰音。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PPT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PPT
并发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除了肺部感染外,该患者还伴有其 他并发症,如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 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
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早期诊断
01
在患者出现症状初期,应尽早进行诊断,以便及时开始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治疗方案选择
02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
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 感染的认识,掌握其诊疗要点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导患 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伴肺部感染。
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出现低氧血 症、呼吸衰竭等症状,需要紧急
治疗。
患者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诊断过程
患者就诊时,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伴肺部感染。
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肺功能、心脏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了解患者 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03
治疗方案与效果
治疗方案概述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 激素等药物,抑制免疫系 统过度反应,缓解症状。
抗生素治疗
针对肺部感染,选用敏感 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感 染。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 补液等措施,维持生命体 征稳定。
治疗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01
感染控制
肺部感染可能反复发作,需密切 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 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N的治疗原则:以控制狼疮活动、组织肾脏病
变进展、最大限度降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为主要 目的 有: 强的松:该患者可给与剂量为每日0.5-1mg/kg
环磷酰胺10-16mg/kg,加生理盐水缓慢静滴, 4周一次 霉酚酸酯、来氟米特等 透析治疗:该患者可不用
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 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有三种主要类型:(1)细 小动脉硬化 (2)动脉中层硬化 (3)动脉粥样硬化。 本病主 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可引起以上动脉 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引起其所供应的器官血供障碍,导致这些 器官发生缺血性病理变化。 • 主动脉硬化,主要是主动脉的内皮受损,血管弹性下降,造成 高血压,主要是以收缩压的升高为著。如果出现主动脉硬化, 提示全身也有动脉硬化,所以应及早的进行治疗,以防心脑血 管病的发生,如脑出血、脑梗塞、心绞痛、心向梗塞,甚至心 源性的猝死。 • 治疗:休息、吸氧、溶栓、抗凝、预防心律失常与休克、饮食 方面的调整、加强运动等(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那些的方法)
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
1.颊部红斑 固定红斑,扁平或高起,在两颧突出部位 2.盘状红斑 片状高起于皮肤的红斑,黏附有角质脱屑和毛囊栓; 陈旧病变可发生萎缩性瘢痕 3.光过敏 对日光有明显的反应,引起皮疹,从病史中得知或医生 观察到 4.口腔溃疡 经医生观察到的口腔或鼻咽部溃疡,一般为无痛性 5.关节炎 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压痛、 肿或积液 6.浆膜炎 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脏病变 尿蛋白>O.5g/24h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 白、颗粒或混合管型)
多发性硬化症乃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有关的发炎
及去髓鞘疾病。实际上、神经纤维、神经元及寡棘突细 胞亦会受损。至今,多发性硬化症的原因仍然不明。推 测会有一些引起发作的诱发因子,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 熟知;亦有些报告显示和细菌有关。该病易复发,以神 经系统的病变为主。
该患者已治愈,但仍要防止病毒或细菌的潜伏感染 和引起其他的疾病,故可给予抗病毒、抗菌治疗等;并 适当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 C、ATP、谷维素等以保护神经
11.抗核抗体 在任何时候和未用药物诱发“药物性狼疮”的情况下,抗 核抗体滴度异常
对于本例,符合上述标准中的第1、7、9、10、11条,且除外肿瘤和其 他结缔组织病。故可以诊断。 注:对于第三题治疗,应该考虑病情的活动性及严重性,按积分标准, 本例>10分,故判定其为活动性。
对于尚不明确的问题,作如下解释:
三、治疗
• SLE目前尚不能根治,但经控制后可缓解。
• 治疗原则:活动且病情重者,予强有力的 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后,则维持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可选用泼尼松或甲泼尼龙。本病患者不 是急性暴发性SLE,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可先使用泼尼松 0.5-1mg/kg· d,晨起顿服,病情稳定后2周或疗程8周内,开 始以每1-2周减10%的速度减慢减量,减至小于每日 0.5mg/kg后按病情适当调慢;若病情允许,可维持治疗的 激素剂量尽量小于泼尼松10mg/d。 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口服每日1-2mg/kg,分2次服 硫唑嘌啉剂量每日1-2mg/kg 其他如环孢素、抗疟药等,可参考内科学教材 三、静注免疫球蛋白:次适用于病情严重和并发严重感染 着,该 患者可不用 四、一般治疗:可进行心理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早发 现早治疗;避免阳关暴晒和紫外线照射;紧肤会诱发SLE 的药物 五、血浆置换:该法对为重患者有用,该患者可不用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制剂 七、控制并发症和对症治疗
Thank you ~
• 肝囊肿:倾向认为是炎症性。炎症性肝囊肿是由胆管 发炎或结石梗阻引起的胆管囊状扩张,内容物是胆汁, 也叫胆汁潴留性囊肿。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 发热、黄疸。(本例无)可行穿刺活检明确,但若无 明显症状,可予观察,不予治疗。 • 主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 压、高血脂症、吸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诸如肥胖、 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 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 本例既往史、个人史、 月经婚育史均无特殊,故暂认为SLE 为原发因素。
8.神经病变 癫痫发作或精神病,除外药物或已知的代谢紊乱
9.血液学疾病 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 板减少 10.免疫学异常 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 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 验假阳性三者中具备一项阳性)
第四小组病例讨论
一、诊断
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发作 狼疮肾炎 2肝、肺部继发感染?
诊断依据:
1、女性患者,病情反复 2、症状:发热、颜面部蝶形红斑 、左上肢红 斑(躯干皮疹)、全身关节肌肉酸痛。 3、体征:颜面部蝶形红斑、左上肢见散在红 斑、双膝关节及双小腿肌肉轻触痛。
4、辅助检查: (1)血、尿RT :WBC 3.04X10^9/L(↓)、HB 91g/L(↓)(2)自 身抗体:抗ENA抗体:Scl-70(++)、RNP(++)、Sm(+++)、 SSA(++++),ANA(+++)、抗ds-DNA(++++)、抗DNP(++++)、PANCA(++++) (3)消化系统:ALT 45U/L(↑)、GGT 176U/L(↑)、GLB 43U/L(↑)、肝右叶囊肿(推测:继发感染) (4)血液系统:WBC 3.04X10^9/L(↓)、HB 91g/L(↓) (5)肾 脏(泌尿系统):畸形RBC 26500/ml,正形2000/ml,偶见颗 粒管型 (6)肺(呼吸系统):右上模糊阴影,考虑渗出病灶。 (7)循环系统:主动脉硬化(为只累及主动脉?尚不明 确)
多形红斑(红斑—丘疹型) • 支持点:有皮疹、红斑,有发热,关节酸痛等症状 • 不支持点:皮损不典型,并不是同心圆状靶型或红摸样 皮损,没有瘙痒和灼热感,皮损并非好发于面颈部与四 肢远端伸侧皮肤,而且有其他系统病变 • 结论:可排除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 支持点:尿RBC25个/ml,偶见颗粒管型及透明管型,畸 形RBC 26500/ml,正形2000 • 不支持点:抗核抗体阳性,有明确的诱因,确诊为SLE, 没有高血压,尿蛋白阴性 • 可基本排除
紫癜性肾炎 • 支持点:关节痛,皮疹呈对称性,有血尿 • 不支持点:无紫癜,无关节肿,无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 状,无蛋白尿 • 结论,可基本排除
风湿性关节炎 • 支持点:有关节肌肉酸痛,自觉发热,每日可自行退热, 血沉加快,ANA(+++),抗ds—DNA(+++) • 不支持点:有蝶形红斑,无游走性关节炎,抗sm抗体 (+++)P-ANCA(++++) • 结论:可基本排除,为了进一步确诊,可进行FA抗体检 测
二、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RA) • 支持点:关节酸痛,肺部可能有渗出,WBC↓,Hb↓,患者可能有 贫血 • 不支持点:患者没有晨僵,也没有类风湿结节,没有气短或者 肺功能不全等症状,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没有疼痛或压 痛。 • 结论:可基本排除,为了进一步明确,可行类风湿因子、抗角 蛋白抗体检测。 关节病型银屑病 • 支持点:颜面部有皮疹、红斑,左上肢皮肤亦出现散在红斑, 双膝关节及双小腿肌肉轻触痛 • 不支持点:关节处没有红斑、鳞屑等皮损,且皮损处没有鳞屑, 远端指间关节没有疼痛肿胀,也没有骶髂关节炎、脊柱炎等 • 结论:可基本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