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
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

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河长制是指在中国推行的一种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明确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公民的水资源管理职责,加强河湖水域的保护和管理。
而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则是指在河长制下,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共享河湖水域及其管理情况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工作、监督管理和解决问题。
1.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信息共享可以使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了解河湖水域的具体情况,包括水质、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从而更好地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河湖水域的生态环境。
2.提升行政效能:信息共享可以使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互通,避免了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工作的协同效率和问题的解决速度。
3.方便公众监督:信息共享可以使公众获取相关河湖水域的管理情况,包括水质检测、治理进展等,从而方便公众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
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可以促使相关部门更加重视河湖水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工作的扎实开展。
4.促进科学决策:信息共享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通过共享的信息,可以了解河湖水域的问题所在,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共同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汇总和发布河湖水域的相关信息。
该平台可以包括数据统计、监测报告、行政执法等各种管理信息。
2.加强信息共享机制: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建立信息共享的制度和机制,明确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发布流程。
同时,要加强河长办公室与其他部门、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推动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共享。
4.引入第三方监督: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三方监督可以促进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有效预防腐败和滥用职权的问题。
总之,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加强河湖水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高行政效能,方便公众监督和参与,促进科学决策。
镇河长制各项工作制度汇总.pptx

(四)会议由镇河长制办公室或责任部门提出,按程序报请镇河长制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确定。
(五)会议主要事项:通报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协调调度河长制重点工作;研究确定镇村两级及 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有关工作;研究报请镇级总河长会议、镇级河长会议研究的事项等。
一、报送方式: 各村级及有关责任部门应将重要、紧急的河长制相关政务信息第一时间整理报送至镇河长制办公室,镇河长制 办公室负责将信息整理、选取、编辑、汇总、上报。 二、报送内容: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及我市河长制重大决策、部署等工作推进情况。 (一)河长制重要工作进展、阶段性目标、工作成效。 (三)河流管理保护和河长制工作涌现的新思路、新举措、典型做法、先进经验及工作创新、特色和亮点。
六、督查反馈:
督查工作结束后,督查组根据督查情况撰写督查报告并报送镇级总河长、河长,同时反馈给被督查的有关部门 及责任人,相关督查事项原件、领导批示、处理意见、督查报告等资料立卷归档。
七、督查处置:
日常督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重要依据,对未按期完成的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重大不 良影响的,由纪检督查进行问责、追责。
镇河长制各项工作制度汇总
镇河长制各项工作制度汇总
一、镇级总河长会议制度
(一)镇级总河长会议由镇级总河长主持召开。出席人员:镇级河长、村级河长、镇级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镇河长制办公室负责同志等,其他出席人员由镇级总河长根据需要确定。
(二)会议原则上每年年初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经镇级总河长同意,可另行召开。
三、督查对象:
各村,有关责任部门。
四、督查内容:
(一)村级河长履职情况。
(二)村河长制开展情况。辖区内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 执法监管、河岸带开发利用等情况。
花石嘴村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制度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信息共享制度概述 • 花石嘴村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的主体和内容 • 花石嘴村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 花石嘴村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制度的优化建议与
展望 • 结论与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 花石嘴村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底蕴的村庄。近年来,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村里建立 了完善的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制度,有效促进了村庄的环境保 护和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花石嘴村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制度实施方案(2018-2020)
参考文献2
中国水利部.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信息采集和整理
花石嘴村制定了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制度 ,明确了信息共享的范围、方式、责任主 体等。
推动信息共享文化建设
花石嘴村重视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确保 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花石嘴村积极推动信息共享文化建设,提 高村民对信息共享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信息共享实践的挑战
信息共享意识不强
部分人员对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 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二
花石嘴村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通 过信息共享平台与其他村镇分享了 治理经验和方案,推动了区域协同 治理。
案例三
花石嘴村在河长制工作中,通过信 息共享平台与环保部门建立了信息 通报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作 效果。
05
花石嘴村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制 度的优化建议与展望
优化建议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一个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平 台,方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 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

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
一、定义
二、原则
1、共享和公开原则: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遵循共享和公开原则,及
时向相关方公开信息,建立信息共享的良好环境;
2、信息安全原则: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规定对信息安全重视,保障
信息安全,防止信息被盗取或损毁;
3、依法管理原则: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遵循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执
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律法规,保障信息共享的合规性;
4、合理审查原则: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规定对信息进行审查,确保
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责任追究原则:对于违反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制度的内容
1、规定共享的信息: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规定每个部门、各水利机
构和河长单位应当共享河长制相关信息,包括河长信息、河湖治理信息、
监督执法信息、水资源保护信息等;
2、共享信息的程序: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规定以统一机制管理河长
制信息,制定规范的共享程序,以保障信息的准确、及时与安全;。
河长制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度

河长制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度河长制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度一、河长信息公开制度(一)信息公开的内容。
包括各级河长、河长名录、河长职责、河流基本情况、治理目标、联系部门、监督电话等。
(二)信息公开的方式。
各责任单位、各乡(镇)应将可以公开的河长制信息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公示牌等主要载体向社会全面公开。
(三)公开信息处理。
各责任单位、各乡(镇)责任人或联络人应确保公开的内容准确无误,报上一级河长制办公室审核、备案后公开。
河长信息发生变动,要在15个工作日完成信息更新,30个工作日内完成河长公示牌更新。
河流治理信息可根据内容重要性,随时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向公众公开。
二、县级河长制信息通报制度(一)通报内容。
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河沟道管护中存在突出问题;对重点督办事项的处理进度和完成效果;危害河沟道保护管理的重大突发性应急事件处置;奖励表彰、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
(二)通报范围。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
(三)通报形式。
县河长制办公室《工作通报》。
部分事项经县级总河长或县级河长审定后在主流媒体或xx党政网站上进行通报。
(四)工作要求。
1.县河长制办公室承办县级河长制工作通报,由主任负责对通报内容审签。
2.对于需要整改的事项,通报中要明确工作要求、完成期限以及责任河长和责任部门等内容。
3.县河长制工作通报原则上每个季度通报1次,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通报。
重要的工作调度、工作进度以及公众关注的重要事项适时通报。
三、县级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一)信息共享内容。
全面推行河长制成员单位形成的政务信息资源,涉及河沟道管理保护的水资源、水域岸线、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数据资源。
(二)信息共享途径。
县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落实情况。
(三)信息共享范围。
各乡镇党委、政府,河长制成员单位。
(四)信息共享流程1.使用部门应根据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共享信息。
【水利制度】蔚县河长制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试行)

【水利制度】蔚县河长制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试行)蔚县河长制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试行)为全面掌握全县河湖管理和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县各级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责任单位管理信息和动态监测数据共享,便于各级河长履行职责,提高整体效能,确保我县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蔚县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蔚县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蔚办发〔2017〕8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蔚县河长制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
一、基本原则第一条信息共享,互惠互利。
第二条方便快捷,报送及时。
第三条规范有效,准确完整。
第四条合法使用,保障安全。
二、信息共享制度第一条共享内容(一)国家、省、市、县级层面安排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文件精神。
(二)各地推行河长制工作安排部署及各地动态。
(三)全县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
(四)相关媒体关注、工作简报、图片报道等。
(五)在推行河长制工作实践中的创意创新、经验做法,主要成果、新思路、新典型。
第二条建立河长制信息共享平台(一)利用蔚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网站,开辟“实行河长制工作专栏”,及时发布河湖(库)保护管理和河长制工作信息,同时利用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河湖保护管理和河长制工作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二)县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担任县级河长制官方网络平台信息发布审核负责人,凡未经审核的信息严禁上网发布。
(三)严禁涉密信息上网。
三、信息报送制度第一条信息月报。
各乡镇河长制办公室每月22日前,应将河长制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上报至县河长制办公室,各县(区)河长制办公室每月25日前应将河长制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上报至市河长制办公室,市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整理汇总上报至省河长制办公室。
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方案编制、河长及河长制办公室设立、公示牌设立、河长巡河、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各乡(镇)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河长制工作的决策、措施及工作部署情况。
各级河长督导,协调河长制工作重点,难点河湖动态;反映各乡(镇)创新性、经验性、建设性等主要信息;各新闻媒体网络反映的涉及河湖管理保护的热点舆情信息等。
乡镇河长办工作制度

乡镇河长办工作制度一、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设立乡镇河长办,作为乡镇河长制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本乡镇河长制工作的实施。
2.乡镇河长办主任由乡镇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副乡镇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乡镇河长办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工作人员。
三、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河长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研究和制定本乡镇河长制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
2.负责组织制定本乡镇河道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对本乡镇河道进行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管理中的问题,并向乡镇河长报告。
4.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河道保护工作,确保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5.负责对本乡镇河道保护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及时向乡镇河长报告河道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6.负责河道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河道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7.负责河道保护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定期向乡镇河长报告河道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
8.完成乡镇河长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四、工作制度1.例会制度:乡镇河长办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河道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协调推进河道保护工作。
2.巡查制度:乡镇河长办组织定期对河道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管理中的问题,确保河道安全流畅。
3.报告制度:乡镇河长办对河道保护工作中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及时向乡镇河长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
4.协调制度:乡镇河长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河道保护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5.考核制度:乡镇河长办对本乡镇河道保护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6.宣传制度:乡镇河长办组织定期开展河道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河道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河长制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度

2023-11-08
目录
• 引言 • 河长制概述 • 信息公开通报制度 • 信息共享制度 • 实施方案与计划 • 监督与考核机制 • 结论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流湖泊的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改善和保护水环境,我国各 级政府开始推行河长制,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度。
本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在全国范 围内广泛适用于各类河流和水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 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 以为其他领域的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度建设提供有益 的参考和启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调。
A
B
C
D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的 认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河长制信息 公开通报共享制度的实施,保障各项工作 顺利开展。
06
监督与考核机制
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 度
加强社会监督
制定河长制信息公开通报共享 制度的实施细则,明确监督主 体、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监 督内容等,确保监督工作有章 可循。
实施责任主体与分工
01
河长及办公室
02
相关部门和单位
负责制定和实施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 度,组织开展信息采集、整理、通报 和发布工作,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 开展信息共享和利用。
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和配合河长 制信息公开通报共享制度的实施,及 时提供相关信息,共同推进河长制工 作。
03
社会组织和公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镇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
为切实加强我镇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服务和支撑河长制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根据《肥东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肥东县全面推行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信息公开
(一)公开内容
1、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相关的政府、职责部门及行业发布的政策性文件、规章制度、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2、镇、村级河长名单和联系电话及各级河长制办公室联系电话、办公地点、河长职责、河长制工作动态、河湖管理保护范围、河湖管理保护落实情况。
3、与公众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内容。
4、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依法不予公开及未经相关部门确认的信息不予公开。
(二)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的信息,应通过政府公报、官方门户网站、报刊、广播、公示牌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三)公开时限
应公开的信息自该信息形成或变更20个工作日内对外公布。
因法定事由不能按时发布的,待原因消除后依规定对外发布。
二、信息共享
(一)共享内容
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相关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五个方面的制度、规划、现状、治理、监测及监管等有关信息。
1、水资源保护信息。
镇域内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水功能区监管情况。
2、河湖水域岸线管护信息。
镇域内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及土地确权情况;河湖岸线动态监管及功能分区管控情况;河道管理范围内水事活动管理情况。
3、水污染防治信息。
镇域内入河排污口、入河污染物情况;工业污染、城镇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船舶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情况;水污染联防联控情况。
4、水环境治理信息。
镇域内河湖主要监测控制断面水质情况;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建设情况;备用水源地建设与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情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5、水生态修复信息。
镇域内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情况,湿地保护及修复情况,河湖水系连通及生态用水保障
情况;水土流失治理、造林绿化、涵养水源、改善生态情况;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情况。
(二)共享范围
镇、村两级河长,镇级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三)共享责任
信息提供单位应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使用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保证在许可的范围内和指定的用途上使用该信息。
超出指定范围或指定用途使用共享信息、篡改信息,造成严重后果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