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10篇-个案观察记录大班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10篇-个案观察记录大班晨间活动中,XXX在玩跳绳的时候,总是跳不好,跳不过去,心情很不好,一度想放弃。
我看到他的情况后,走过去安慰他,告诉他“跳绳需要练,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一起练,慢慢来,你一定可以跳好的。
”XXX听了我的话,表情放松了许多,很开心地跟我一起练跳绳。
最后,他成功跳过了绳子,非常高兴。
情况分析:XXX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就会放弃,缺乏坚持和毅力。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引导他,鼓励他坚持下去,同时也要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10月8日星期六XXX家长来学校参加家长会,我向他们汇报了XXX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并提出了一些关于他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家长很认真地听我讲解,并表示会在家里多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情况分析: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持者,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和困难,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今天在玩接力游戏时,XXX跑得很快,但在交接时撞倒了XXX,导致两人发生争执并打起来。
我及时制止并让他们冷静下来,了解情况后,我问XXX觉得谁有错,他不服气地说:“我不是故意撞他的,他先打了我!”XXX则说:“他先撞了我。
”我指出XXX确实是先撞到XXX裁冰的,XXX红着脸说了句对不起,两人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我还让他们进行一场接力比赛,两人又开始愉快地玩耍了。
分析: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不小心碰撞是常有的事情。
但幼儿缺乏解决争执的能力,往往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导致冲突升级。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幼儿的礼貌惯,让他们学会说对不起,以及通过语言解决问题。
今天幼儿在玩积木,我让XXX当发玩具的小朋友,他很高兴,但最后发现自己的积木太少了,没有屋顶,于是想拿XXX的三角形积木。
XXX不同意,两人开始争抢。
最后XXX向我告状,XXX不高兴地把积木扔了出去,哭了起来。
我问他为什么要抢XXX的积木,他说自己的太少了,没法搭房子。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为您推荐了幼⼉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幼⼉园个案观察记录【1】 ⼀、观察情况 在体育活动《⼤阅兵》的准备活动中,泽泽今天情绪⾮常兴奋,踏步边跳边踏,做动作的节奏也⽐往常快很多,眼睛东张西望,⼿也不时打到前⾯和旁边的⼩朋友⾝上,没有办法坚持完成动作,在⼏次提醒未起到作⽤后,我把他换到了最靠边的位置,这下他才意识到⾃⼰碰到了别⼈,可是过⼀会⼜开始乱蹦乱跳了。
⼆、观察分析 1.该⼩朋友平时就⽐较好动,这是⼊冬以后第⼀次去户外活动,对久违的户外充满新鲜感,⽐较兴奋。
2.他的爷爷今天在幼⼉园围栏后看他,可能被他发现了,所以显得⽐较兴奋,他很想表现给爷爷看,但是没有控制住⾃⼰的⾏为。
三、指导措施 针对这⼀现象我与泽泽进⾏了个別谈话,泽泽是⼀个特別爱表现的孩⼦,于是我引导他了解解放军战⼠在阅兵时威武神⽓的表情与动作,向他讲解解放军战⼠是如何坚持到底,克服困难完成训练。
以此种⽅式逐步引导幼⼉在活动中控制⾃⼰,坚持遵守活动规则。
幼⼉园个案观察记录【2】 观察情况: 今天集体教学活动内容是艺术《宝塔⼭》,由于考虑到课上⼩朋友看图能⽅便⼀点,我让孩⼦们⾯对电视机像平时⼀样坐成了横三排。
活动⼀开始⼤家看着图⽚中的宝塔⼭进⾏了热烈地讨论,这时,西西冒出了这么⼀句话:“⽼师,嘉嘉的脚翘在了我的椅⼦上!”于是,我停下话语,对嘉嘉进⾏了很简短的劝说,好不容易把腿放下去了,回到刚才讨论的话题上,可嘉嘉边上的悦悦⼜告诉我:“⽼师,嘉嘉他⽤⼿拽我的⾐服。
”没办法,我将嘉嘉调到了第⼀排最显眼的地⽅,原想这回肯定没事了,他会认真的听讲了,哪知他低着头弯下腰摆弄起他的鞋⼦来,不管其他幼⼉多么激烈的讨论都不能吸引他抬起头来看⼀看,我提醒他了,他才抬起头来,当我的视线离开他,他就⼜去研究他的鞋⼦了,我仔细⼀看,原来他穿的新鞋被弄脏了。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精选)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精选)大班个案观察记录(篇1)观察对象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6岁班级:大班家庭背景:普通城市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
性格特点: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但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观察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5月10日,上午9:00-11:00地点:幼儿园大班活动室观察目标与假设目标:了解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及其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假设:小明可能因为性格内向,在集体活动中参与度不高,难以与同伴建立有效的沟通。
观察方法与工具方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和记录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小明在活动中的表现。
工具:观察记录表、录音笔、摄像机观察过程记录在活动开始阶段,小明显得比较拘谨,不太愿意与同伴交流。
但在绘画环节,他逐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认真创作。
此时,有几个小朋友主动靠近他,试图与他交流,但他似乎不太擅长回应。
老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主动走过去与小明交流,鼓励他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放开了自己,开始与同伴分享绘画技巧和经验。
观察结果与发现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明在绘画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方面存在困难。
尽管有小朋友主动与他互动,但他似乎不太擅长回应。
然而,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放开了自己,开始与同伴交流。
观察分析与解读从观察结果来看,小明的内向性格可能导致了他在与同伴交流方面的困难。
然而,他在绘画方面的兴趣成为了与同伴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克服了内心的障碍,开始与同伴互动。
这说明,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以此作为与同伴建立联系的突破口。
观察建议与措施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老师应多关注小明的表现,鼓励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在绘画环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同伴一起创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个案观察记录大班范例(精选10篇)

个案观察记录大班范例(精选10篇)大班个案观察记录:篇一幼儿基本情况:凡凡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但是比较害怕老师,一看到老师看着他马上缩着脖子假装很乖的样子。
只要老师一转身马上又恢复原状,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有时整个教室只听见他那尖尖的嗓门,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一定是凡凡第一个跑来告状。
观察与记录:吃完饭快要走近教室门口时,在走廊里我就听见了凡凡在盥洗室里用他那特有的尖嗓门跟谁在争执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为了一块肥皂跟涛涛在抢夺呢。
看到我走进盥洗室,凡凡顿时没了声响,而胆小的涛涛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边口吃地解释一边用手比划着:“眭、眭、眭老…老师,凡凡他、他不给我、我洗手的肥皂。
”凡凡也不甘落后,马上大声辩解:“他一直在手上搓,肥皂都快没了。
我是想让他别把肥皂都用光的。
”理性分析:幼儿都喜欢玩水,洗手时乘机玩水是幼儿园小朋友特有的一种现象。
因此,一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盥洗室洗手玩水。
饭后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在教室里,因此既要关注没吃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吃完的孩子,就显得有点顾此失彼。
根据大班孩子比较懂道理的年龄特点,我经常会安排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盥洗室。
但进盥洗室进行饭后漱口和擦嘴一系列入厕活动就关注不到,如果统一安排孩子们进行盥洗室活动就会造成拥挤,缺乏合理性,这就成为餐后管理的一个盲区。
凡凡和涛涛在教师的管理盲区活动,发生争抢肥皂也就不足为奇,因为凡凡一向喜欢多管闲事,爱打小报告,看到涛涛洗手时用肥皂搓个没完没了心里就很不舒服,而涛涛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家中的影响下比较讲卫生,洗手一定要洗干净才罢休,因此就发生了争抢肥皂的事件。
我先安抚了涛涛,然后让凡凡告诉涛涛为什么不能一直拿着肥皂搓(在洗手活动中老师已经教育过孩子),涛涛听完后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知道了。
”看着凡凡一副小大人似地样子,我问道:“那你刚才有没有这样告诉涛涛呢?”“没有。
”凡凡的声音马上低下了八度,看到他一副知道错了的样子,我告诫他遇到事情要先用友好的语言来跟同伴交流,实在不行就应该找老师,不能跟别人发生冲突。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十篇范文一: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汪希言姓名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2010 观察、1、李老师记录者 7班级中三性别男出生年月汪希言性格内向,刚接手这个班时,发觉他来幼儿园总是紧绷着脸,看得出十分紧张。
不愿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也不愿和同伴、老师交流。
平时的集体活动他总幼儿情况分析不愿意主动参与,对任何事情总提不起兴趣,经常总是静静的坐着,像在沉思着什么,做事请也总是慢人一拍。
对于他这种性格她的父母也很着急,但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1、平时父母工作特别忙,汪希言的生活起居几乎是由外婆一人照顾,父母俩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均不多,所以汪希言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欢和人交往,更别提一家长情况分析起分享了。
2、生活中,爸爸对汪希言特别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一有做错的地方就会采取消极的方法(骂或打),造成汪希言的坏脾气。
3、凡事都不喜欢去尝试,因为担心失败而遭到别人的嘲笑,显得很胆怯和没信心。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汪希言姓名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2010 观察、1、李老师记录者 7班级中三性别男出生年月汪希言性格内向,刚接手这个班时,发觉他来幼儿园总是紧绷着脸,看得出十分紧张。
不愿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也不愿和同伴、老师交流。
平时的集体活动他总幼儿情况分析不愿意主动参与,对任何事情总提不起兴趣,经常总是静静的坐着,像在沉思着什么,做事请也总是慢人一拍。
对于他这种性格她的父母也很着急,但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1、平时父母工作特别忙,汪希言的生活起居几乎是由外婆一人照顾,父母俩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均不多,所以汪希言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欢和人交往,更别提一家长情况分析起分享了。
2、生活中,爸爸对汪希言特别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一有做错的地方就会采取消极的方法(骂或打),造成汪希言的坏脾气。
3、凡事都不喜欢去尝试,因为担心失败而遭到别人的嘲笑,显得很胆怯和没信心。
范文二: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观察时间:09年9月第一周观察地点:午餐观察对象:宫宇观察记录:宫宇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不太喜欢说话,偶尔说话声音也是低低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0篇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0篇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记录在我发现一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经过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1、早操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早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或是望着天空,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
他很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
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
早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要么就疯跑,根本没有听老师的要求,只有我领着他,他才跟着走。
2、游戏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
早餐后的区域活动他最爱玩的就是美工区的橡皮泥,每次都是玩这个,我来的这两个月只要他来幼儿园,区域活动必然玩泥工。
在玩泥工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玩,都是安静的坐着玩。
但每次开始收区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直到老师过来带他过去,他才把泥工桶和泥工板放回去。
3、就餐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咬勺子,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他不喜欢喝汤,每次吃过饭的那碗汤,他从来没有喝干净过。
属于自由派,想喝水了就喝水,自己跑去倒一杯水。
4、上课在上美术课时,小朋友们都认真的按照老师的要求画画,而他则自己干自己的,仿佛没有听到老师的要求,并且老是站起来,发出奇怪的声音。
等到别的小朋友的画都画完了,再去看看他,那张纸已经被他破坏的不成样子了。
他很少能安静的坐在那,一会就离开自己的桌子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5、睡觉他每次开始睡觉的时候都睡不着,老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乱踢乱动,老师怎么说都没用。
除非他真的困了,他才会睡着,一般中午他是不睡的,一直睁着眼睛在床上呆着,直到起床。
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一、引言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是指针对某一个幼儿的特定问题,对其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解决幼儿的问题。
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敏感度,以充分了解幼儿的特殊需求和发展特点。
二、幼儿的认知发展1. 观察记录:观察小明在认知活动中的行为和表现,记录小明面对认知任务时的思考和行动过程。
2. 分析总结:根据观察记录,初步分析小明对物体、数量、形状、颜色等认知领域的掌握情况。
结合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梳理小明的认知问题所在,给予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小明的意识形态发展。
三、幼儿的情感发展1. 观察记录:观察小玲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和相互交往中的互动情况,记录小玲的情感体验。
2. 分析总结: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小玲的情感表达和交往行为,关注小玲的情感状态和情感需求。
结合幼儿情感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为小玲提供情感支持和性格塑造的指导和建议,让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幼儿的身体发展1. 观察记录:观察小杰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技能,记录小杰的身体发展情况。
2. 分析总结:对小杰的身体形态和运动技能进行分析,关注其身体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基于儿童运动发展规律,指导小杰进行恰当的身体锻炼,以增强其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五、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的实施方法1. 组织团队: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需要团队协作,包括教育工作者、幼儿园管理者、心理顾问等。
2. 系统记录:对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进行系统记录,包括学习笔记、摄影、录音等,同时,注意保护幼儿隐私和安全。
3. 实时反馈:根据观察记录,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团队,讨论幼儿的发展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持续跟进: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持续关注并跟进记录,进行长期的研究观察。
六、总结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工作经验。
针对不同方面的幼儿问题,需要运用专业观察记录方法和技巧,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2023-11-12
目 录
• 观察记录一:幼儿社交能力 • 观察记录二:幼儿注意力 • 观察记录三:幼儿情绪管理 • 观察记录四:幼儿规则意识 • 总结与反思
01 观察记录一:幼 儿社交能力
观察情况描述
幼儿在自由活动中, 喜欢独自玩耍,较少 主动参与其他幼儿的 互动。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引 导幼儿认识和理解各种情绪 ,帮助幼儿建立情绪词汇, 提高情绪认知能力。
教授情绪调节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 方式,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 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 数数、转移注意力等。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鼓励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 绪,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 、理解他人感受,培养幼儿 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不集中的现象。
在教师讲述故事时,小明经常东 张西望,不能专注于教到活动
中。
观察分析
小明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 关注。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影响小明的学业和社交发展,需要及时 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改进措施
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小明在家中的行为和注意 力情况,以便制定更全面的干预计划。
观察情况描述
01
02
03
情境一
在早操时间,小明因为排 队问题与同伴发生了争吵 ,哭泣着跑到老师身边, 向老师告状。
情境二
在美术课上,小红因为画 笔颜色不满意,突然生气 地把画笔扔在地上,开始 哭闹。
情境三
在午休时间,小华因为想 玩别人的玩具,上前争抢 ,被拒绝后,他开始发脾 气,躺在地上哭闹。
观察分析
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而模仿又是这个时期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是平时最爱模仿的行为。秦*之所以喜欢打人、骂人,有一半的因素归咎于平时所看的一些武打的电视,通过模仿使他渐渐形成了习惯。因此,在以后的引导过程中,一方面多让他观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转移他的模仿对象,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引导他逐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使他产生愉快的情绪,积极的行动。
4、说教:和宝宝谈话,适当给他一定的引导和鼓励。
效果记录:
通过以上老师的努力,明显改善了幼儿来园的表现,使幼儿基本上能高兴来园,开心回去;并在老师的提醒和督促下,能够自己小便。但在攻击性行为方面还有待加强观察,加强引导。
九月份观察记录与分析
时间:9月5
活动形式:“咬人事件”
地点:活动室
观察内容记录:
秦*上幼儿园有两个月多了,而咬人的现象仍旧时有发生。9月托班的另外一部分幼儿也开始入学了,大部分的幼儿都在老师的安慰下稍微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后,并且开始玩起玩具来,突然王**大叫起来,原来王立德背上被秦*咬了一口。我批评了他一顿,向他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然后采取了隔离办法,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帮助他明白老师为什么不让他接着玩玩具,为什么让他离开。可是,不一会,我又听到张**也大声叫了起来,张晟源也给他咬了一口。
时间:9月27
活动形式:抢玩具
地点:活动室
观察内容记录:
秦*从来就很霸道,不知道怎样和小朋友交流,今天他又因为没有抢到自己心爱的玩具开始想和同伴打架,我看见后,连忙把秦*拉到了一边,告诉他想玩玩具时先来告诉老师,如:带老师到要去的玩具前等,同时告诉他通过协商交换玩玩具的。教他学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如:“让我玩玩好吗?”“你玩好给我玩好吗?”等。在我的督促与帮助下,聪明的秦瑞有了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同时也在交往中渐渐地学习着和别人“商量。
教育
目标:
1.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并能和同伴友好地玩。
2.不打人、不咬人,初步懂得关心同伴,与同伴能友好相处。
3、初步培养他自我动手能力的意识。
八月份观察记录与分析
时间:8月27
活动形式:“来园事件”
地点:幼儿园门口
观察内容记录:
一大早,接车的保育员老师告诉我,秦*小朋友在车上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也不愿进来,我很诧异,马上跑去接他,秦*每天在幼儿园都很开兴,但是每天的早上坐校车总要哭。下午回家,他也总是要哭,天天吵着要我送他回家,每次当我送他到校车里时,就像一场生与死别的分离,后来送他坐校车的事就一直由蒋老师。司机对他也是极其的头痛。
采取的措施对策:
1、家园沟通:积极和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加大家长对老师的信任,配合老师的工作,放弃自己“打的”接送孩子
2、模仿示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上幼儿园的情景游戏;从家里出门——坐校车——来园——向老师问好——作游戏。
3、环境创设: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活动空间,加强对幼儿的看护和语言提示。
时间:9月13
活动形式:我不让你进
地点:午休室
观察内容记录:
快要睡午觉了,老师说:“小朋友,我们马上就要睡觉了,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个宝宝最快。”于是大家马上就去上厕所了,我在厕所里帮着一些能力差的幼儿,突然,姜*大声喊到;“老师秦*不让我们进去,打我……”我跑出来一看,只见秦瑞*个脚分别放在两边的门槛上,两个手一个奥特曼的姿势,把所有的小朋友都挡在了门外;于是我对秦瑞说:“宝宝,你为什么不让小朋友进去呀?”秦*两眼一瞪:“哼!我不睬你,我是奥特曼”
时间:9月19
活动形式:滑滑梯事件
地点:户外
观察内容记录:
一天上午,我们的课程是滑滑梯,宝宝们也学会了儿歌——“上上下下”,大家在边念儿歌边高兴得滑滑梯时,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哭喊声,我寻声走过去,发现立*的手指上出现了被咬的痕迹。我边安抚立德边问:“立*,谁咬你了?”立*边哭边将小手指向站在他旁边的秦瑞。我立刻明白了,然后对正宇说道:“你咬他了?”秦*看了看我说:“我不喜欢他,他不让我滑”接着以极快的速度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前面冲下了滑梯。针对他的行为,我立刻把他请到了身边,告诉他咬人是不对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秦*听了老师的话,很高兴地答应着,一溜烟式的又跑向了滑梯。
采取的措施对策:
一〉控制环境影响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控制环境影响,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是从观察学习角度提出的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一个策略。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控制和消除,如禁止儿童看暴力影视等,同时要求成人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具有攻击性,并通过成人的教育使儿童形成对有关攻击性行为的正确认知,帮助儿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儿童学习、模仿影视中的积极行为,批评攻击性行为。这样,儿童在其他的情境中就能根据内部良好的认知结构调节、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逐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水平。经过这件事,妈妈和我达成共识:1、在他看奥特曼的时候要多引导幼儿观察奥特曼的正面。2、有意慢慢减少他观看奥特曼的时间。
分析与研究: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幼儿的影响:秦*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平常关爱过度、疼爱有加,特别是爷爷和奶奶对他总是百依百顺,让其为所欲为,不高兴也可以打奶奶,妈妈在这种家庭的影响下,也对他很无奈,孩子不愿坐校车,因为孩子喜欢坐小车,所以聪明的秦*,就每天闹,妈妈有时不忍心,就和宝宝一起“打的”来园,久而久之,宝宝的闹车事件越来越凶,这样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反抗、神经质等不良行为。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个案研究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姓名:秦*
性别本
情况:
1.不守纪律约束,喜欢自由四处跑,常常干扰他人正常活动。
2.以自我为中心,爱发脾气,喜欢争抢,不会谦让,有攻击性行为。
3.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耐心,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扰。
家庭
背景
分析:
爸爸妈妈都是外地到上海来打工的私人营业者,家庭经济相对优越,来上海之前孩子从小有祖辈照顾,入园前才和爸爸妈妈一起住,由于祖辈的过渡宠爱,孩子已渐渐形成了任性、爱咬人、爱发脾气,喜欢争抢,不会谦让,有攻击性行为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父母希望能通过老师的帮助,一方面改掉这些坏习惯,另一方面能帮助孩子愉快而正常的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时间:8月31
活动形式:日常行为
地点:教室
观察内容记录:
秦*不知什么原因,这段时间总喜欢把尿尿在裤子上。尿玩后,他总会自己去书包找裤子,然后说:“我要换裤子。”而老师呢,总是无奈的对他说:“宝宝,你为什么不去小便,要把裤子尿湿?”而他总是一句接着一句的说:“不理你,我要换裤子了。”我在三的问他,他就告诉我:“我喜欢换裤子,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