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特点:夏季高 高 温多雨,冬季 温多雨 寒冷干燥。
大陆的内部, 大陆的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 终年受大陆气 团控制,降水 控制, 较少。 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 两极地区以辐 合下沉气流为 合下沉气流为 主,全年降水 稀。
张 家 港 高 级 中 学 倪 洪 祥
D C B A B C D B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气候
气候
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
1、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大陆性气候---大;海洋性气候---小 大陆性气候 大 海洋性气候 小 2、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 大陆性气候---大 海洋性气候 小 大陆性气候 大;海洋性气候---小 3、最高气温月: 、 气温月: 大陆性气候---7月;海洋性气候--8月 月 海洋性气候 月 大陆性气候 4、最低气温月: 、 气温月: 大陆性气候---1月;海洋性气候--2月 月 海洋性气候 月 大陆性气候
2000.10.18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因子:
1、气候的概念: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的概念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2、形成因子:A、太阳辐射 、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B、地面状况 地面状况——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地面状况 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C、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双重性质 双重性质。 大气环流 双重性质 D、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释放能量、改变地表特性 释放能量、 人类活动 释放能量 改变地表特性。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人类活动
高三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课件.ppt

(14)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① 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② 太平洋暖湿东南信风迎风坡 (15)巴西高原东部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① 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②大西洋暖湿东南信风迎风坡 (16)南美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特别狭长,原因: ①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② 安第斯山阻挡 (17)南美南部40°S以南,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 由于安第斯山阻挡,西部位于太平洋暖湿西风 迎风坡,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考点解析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4.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分析评价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6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 1. 气候的概念: 态 气温
副热带高压带 气流下沉
极地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多雨 少雨 多雨
风 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夏季 季风区 冬季
少雨
一、根据气候特征判读
北 南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年降水量>2000mm 夏雨型;年降水量750mm 热带,最冷 热带草原气候: —1000mm 月>15°C 热带季风气候: 夏雨型;年降水量 1500mm—2000mm 少雨型;年降水量<125mm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 温带海洋性 最冷 月> 0°C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冬雨型
热带 草原 气候
热带草原带;旱季草木 枯黄,动物迁移到低纬、 河谷;雨季草木茂盛。 动物善奔跑。非洲典型 树种是波巴布树;南美 洲典型树种是纺缍树。
热带 23°26′— 常年在副热 全年炎热 热带荒漠带; 沙漠 30°大陆 带高压带或 干燥,年 耐旱植物(叶 气候 内部及西 信风带的控 降水量< 小、刺状、根 125mm 系发达) 部 制下 30°— 地中 40°大陆 副热带高压 海 西岸(地 带与西风带 气候 中海沿岸 交替控制 分布最广)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冬季多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三、气候类型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赤道两侧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夏-赤道低气压带
冬-信风带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苔原气候
特征:长冬无夏 成因:极地东风带 分布:南北纬70°-- 80°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冰原气候
特征:终年严寒 成因:极地高气压带 分布:两极地区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四、气候的变化
1、气候变化的原因 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
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 2、气候变化的阶段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3、气候变化规律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旱雨 两季。 成因:夏-信风越过赤道
冬-海陆热力差异 分气布候的:形成和东变化 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景观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
气候的形成和变大化 陆西岸(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温暖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亚洲东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冬季 寒冷, 降水稀少
成因:受不到海洋调节 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终年温和多雨 成因:西风带 分布:温带大陆西岸 (南气候的形北成和变纬化 40-60°)。
初二地理气候与天气的形成与变化分析

初二地理气候与天气的形成与变化分析气候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长期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条件。
而天气则是指在短期时间内,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的变化情况。
气候与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下面将对初二地理中气候与天气的形成与变化进行详细分析。
一、气候的形成与变化气候的形成与变化是随着地球自身的运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发展而来的。
1. 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的影响太阳是地球的能源提供者,其辐射的能量直接影响到气候的形成。
地球绕太阳运动,存在着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形式。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不同地区在一年中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日照时长也不同,进而影响着气候的变化。
2. 大气运动和环流系统的作用大气运动是地球上形成和变化天气的重要原因。
气候系统中的环流系统可以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个部分。
垂直环流主要包括对流圈、温带、寒带等气团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影响了气温和降水分布。
水平环流则是指赤道附近、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风向的不同。
3. 地形和地势的影响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形成和变化也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背风面和风ward面,进而影响气候。
地势的高低也会引起气压分布的差异,影响气流的形成和运动。
二、天气的形成与变化天气是指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的气象条件,通常以一天内空气温度、湿度、降水、风速等指标的变化为主要特征。
1. 大气的物理性质大气的物理性质直接影响着天气的形成。
例如,气体的热胀冷缩特性使得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气流的运动,进而形成不同的天气形象。
湿空气的饱和和凝结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原因。
2. 气压差异和气流运动由于地球在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形成了气压差异。
气压差异是天气形成和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气压梯度差越大,风速越大,天气形势就越活跃。
3. 湿度的影响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天气中的降水形式和量。
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天气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气候
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
(1)不同地区,气候有差异;
太阳辐射
多
赤道
热量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少
极地
(2)同一地区,气候季节交替
结论: 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差异和
海洋
陆地
海洋
60°
C 40° B 30°
D
A
(2)ABCD四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 C ,冬雨夏干的地区是____ B ,其形成原因是 ____ 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极地:最热月气温﹤10 C
。
(二)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少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1)少雨型
全年少雨或无雨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2)年雨型
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 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夏雨型
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热带草原气候
受海陆位置影响
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一)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1 伊基托斯
10 东方站
不同纬度地带,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同一纬度带,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洋流影响,不同的地点气温状况不同。
以温定带
1、不同气候类型气温的特点 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 C 亚热带:最冷月气温﹥0 C 温带:最冷月气温﹤0 C (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修改概要精品PPT课件

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 候
气 风带 交替 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
环 流
季风
控制 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成
影响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热带季风气候 太阳 高纬度地区:冬长寒,夏短暖——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因 辐射 两极地区:全年酷寒——极地气候
的大陆东 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
岸
(500~600毫米)性气候
温带大 温 冬季严 深居内陆, 陆性气 带大陆 寒,夏 受海洋影响小, 候 内部 季高温,终年受大陆气
常年干 团控制 旱少雨
规律技巧点拨2 气候类型的成因归纳
单一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
气压 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
大 带和
例1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 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 却有明显的差异。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 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 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气温曲 线与降 水量柱 状图
城市 名称
(2)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气温 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四城市的降水差异, 并分析其原因。
(750~1000)成湿季,在信
毫米
风控制下形成
干季
热 10°N至 带 20°N之间 季 的大陆东岸 风 气 候
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1500~ 2000毫米)
在西南季风赤道 气团控制下为雨 季(5~10月), 在东北季风控制 下形成旱季 (11~次年4月)
热 大致在回归 带 线至南北纬 沙 30°~40° 漠 之间的大陆 气 西岸 候
《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课件)

一、气候形成因子
1. 太阳辐射 ——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主要影响气温,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一、气候形成因子
1. 太阳辐射 ——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主要影响气温,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2. 大气环流
一、气候形成因子
1. 太阳辐射 ——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主要影响气温,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2. 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热岛效应 阳伞效应 火炉效应 湖泊效应 绿洲效应 温室效应
植树造林 修大型水库 城市建设 人类活动使二氧 化碳增多 人造尘埃增多 人为热释放
热岛效应 阳伞效应 火炉效应 湖泊效应 绿洲效应 温室效应
植树造林 修大型水库 城市建设 人类活动使二氧 化碳增多 人造尘埃增多 人为热释放
热岛效应 阳伞效应 火炉效应 湖泊效应 绿洲效应 温室效应
一、气候形成因子
1. 太阳辐射 ——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主要影响气温,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2. 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主要影响降水,使同一热量带
内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3. 下垫面 ——既影响气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和地表性质
——多云雾的山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地形因素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多云雾的山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一、气候形成因子
1. 太阳辐射 ——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主要影响气温,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2. 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主要影响降水,使同一热量带
内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处在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或盛行季风 环流
《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课件)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 极地气候
南半球 极地气候
北半球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
相似点
气温:全年各月均温高
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降水量多少不同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6~9月 雨季集中程度不同 降水有突变现象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大致在5~10月
赤
道
低
压
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东南信风
赤
道
低
压
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季风环流 概念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 流向阿留申低压 和赤道低压 空气由夏威夷高 压吹向印度低压 南半球东南信风 越过赤道向右偏 东亚—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 南亚—东北季风 差异 气压带、 东亚—东南季风 风带的季 南亚—西南季风 节移动
为什么海洋上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均落后于陆地? 因为海洋热容量大,受热和放热都比陆 地慢的缘故。
降水
凝结条件
1.物质条件
水汽 凝结核 上升冷却
2.动力条件:
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类型
锋面雨
台风雨
对流雨
强度大
范围小
历时短
地形雨
雨影区
锋面雨
强度小
历时长
范围广
冷气团
暖气团
台风雨
台 风 眼
低
强度大, 伴有狂风、 雷电。
地面热量收入 地面热量支出
2、图中可以看出, 一天中什么时候气 温达最低值?为什 么?
日出前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第一讲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考纲要求]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1、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汽易凝结,降水多;行星风系、季风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3)下垫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附:影响气候的四大自然因素:
(3)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3次大冰期气温下降,中间为间冰期气温上升
历史时期:(1万年左右)气候波动,我国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
19世纪末以来:波动上升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
替控制
湿季干季交替人类活动
(2)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
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④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
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⑤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⑥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
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能力训练]
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
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 .大陆西岸
B .大陆东岸
C .大陆内部
D .赤道地区 3.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下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4—6题。
-60
-40 -20 0
20 40 120 150 90 60 30
0 1
4
7
10 (月)
-60
-40 -20 0 20 40 400 500 300 200 100
1
4
7
10 (月)
降 水(mm )
气 温 (℃)
4.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 )
A .柑橘
B .香蕉
C .椰子
D .荔枝 5.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 ) A .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 .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C .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 .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6.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 ) A 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 .广建大型游乐场
C .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D .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7. 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 ) A. 顺风顺水 B. 逆风顺水 C. 顺风逆水 D. 逆风逆水 8. 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小的是 ( ) A. 京哈线 B. 焦柳线 C. 浙赣线 D. 青藏线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2)B 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 、 和 。
(3)A 图、B 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 ,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说明其原因。
(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并简述其原因。
(3)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11.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
月份
气候指标
甲乙
1月7月1月7月气温)
(C
︒3.
27
-19.4 7.
19
-22.7 降水量(mm) 3.6 90.8 4.3 176.5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
为什么?(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能力训练答案]
1、C
2、A
3、C
4、D
5、D
6、B
7、B
8、B
9、A 10、D 11、A 12、B 13、D 14、D 15、C 16.答案要点:(1)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 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4)温凉湿润 秘鲁寒流 17.(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湿。
(2)B ;因为a 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或答a 地年降水量分布均匀,年温差较小。
)(3)秘鲁;秘鲁沿海的洋流(或答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18.(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 甲城市年较差大,约C ︒7.46, 年降水量少,约mm 320, 乙城市年较差小,约C ︒4.42, 年降水量大,约mm 490。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 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
(4)A 地——畜牧业, B 地——种植业, C 地——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