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教案 (1)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8.2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案 (1)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设计思路
一粒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鸡蛋为什么能孵出活蹦乱跳的小鸡?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因此本节课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自主探究活动,并经过分析、交流、总结,让他们体会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之间的联系;并为将要学习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以及相关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分析、解释、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点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四、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细胞的分化
五、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课件。
红墨水、清水、大烧杯、水果刀、豆腐若干块。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了解细胞分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3.掌握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器材。
2.学生:课本、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图示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细胞的结构。
2.利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细胞的图像,引出新的课题: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二、讲解细胞的分裂(20分钟)1.分享幻灯片或用黑板简单画出正常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解释有丝分裂的步骤:受精卵分裂、原核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等。
3.总结细胞分裂的意义:增加细胞数量、遗传信息的传递、维持遗传稳定性等。
三、细胞分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20分钟)1.分享幻灯片或用比较图示细胞分裂的类型,如横裂、纵裂等。
2.解释细胞分裂的影响因素:细胞大小、外界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等。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细胞分裂有影响因素的存在,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四、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2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分化,即细胞从初级形态向特殊结构和功能发展的过程。
3.讲解细胞分化的原理:细胞内部的基因表达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4.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细胞分裂能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五、实践活动(3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的现象。
2.实验步骤:a.准备显微镜、显微镜玻片和葱头切片。
b.将葱头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加入一滴碘酒。
c.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寻找细胞分裂的现象。
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问题:什么是细胞分裂?你观察到了哪些细胞分裂现象?它们与课上讲解的细胞分裂类型相对应吗?4.分享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讨论和总结。
六、巩固与评价(10分钟)1.巩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回答相关练习题。
2.提问学生: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细胞分裂和分化是如此重要?请举例说明。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过程、意义以及两者的关系。
2. 强调细胞分裂和分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活动:
1. 认真听讲,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 明确细胞分裂和分化的重要性。
3. 记录课后作业,做好课后复习。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项目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苏科版(2024)生物七年意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细胞是如何通过分裂增加数量,以及如何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而构成复杂的生物体。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为后续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奠定基础。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细胞分裂,介绍了细胞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二是细胞分化,阐述了细胞分化的概念、过程和结果;三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强调了两者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协同作用。
(五)、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知识的掌握。
教师活动:
1. 出示一些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相关的练习题。
2. 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3. 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活动:
1. 认真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听取教师的讲解,纠正错误。
(六)、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
2. 讲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系,强调两者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细胞分裂和分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具体作用。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够描述生物生长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②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能够理解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组织。
③学会用比较方式来了解动、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及其功能。
(重难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观察动植物各种组织插图,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在观察、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观。
②在探究生物生长的原因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①教师制作细胞的分裂与分化CAI课件。
②《细胞生长过程》的视频剪辑。
学生准备:①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温习旧知5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的提问:1.临时玻片的制作过程;2.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名称功能。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必要的要进行板演。
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观看录像,引导学生在体验生命的美感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播放种子萌发、小鱼生长片段等。
用直观、色彩丰富的短视频,对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及时提问快速导入新课。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8分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
学生观看教材插图,对细胞分裂的连续性的过程有个清晰认识。
学生通过对课本图片的比较展示多媒体图片,从植物和人都能生长这一学生常见的现象入手,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通过设疑引导学生通过猜想理解细胞是有生命的,如:能分裂和生长。
这一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观察,归纳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
小组讨论,交流结果: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不是只有亲细胞一半的遗传物质?有什么意义?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农作物缺水要及时灌溉;农作物缺少肥料要及时施肥在充分学习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细胞生长知识点较浅,用图片、图形启发学生归纳细胞生长的原因,感受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设计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描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概念;2.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3.了解细胞分化的原理和意义;4.认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与个体发育、维持生命有关。
二、教学内容1.细胞的分裂2.细胞的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3.细胞的分化原理和意义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细胞分裂的图片和一个多细胞生物的示意图,向学生引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分裂和分化的初步认识。
2.知识讲解(30分钟)(1)细胞的分裂讲解细胞分裂的概念,强调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
解释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两种: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有丝分裂详细讲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重点解释染色体的复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质的分裂等步骤。
(3)无丝分裂简要介绍无丝分裂的过程:包括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
说明无丝分裂只有原核生物有,真核生物中没有发现。
(4)细胞的分化讲解细胞分化的原理和意义。
强调分化是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和专门化。
解释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按照各自的任务而发生的特殊化现象,并举例说明不同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3.案例分析(30分钟)提供多个案例,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例如: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分化,红血球和白血球的分化等。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化的原理和意义,并评价细胞分化对个体发育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4.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刚才所学的内容,强调细胞分裂和分化对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的作用。
与学生一起回顾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重点。
5.展示与评价(20分钟)为学生展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动画视频,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检验所学知识。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图片和示意图;2.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案例;3.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视频;4.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练习题和答案。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案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案课题: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3.掌握细胞分化形成组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科学推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以及科学的推测,培养学生热爱实验的情感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教学准备:1.动物.植物细胞分裂课件2.动物.植物细胞分裂各期图示3.染色体分裂图示4.染色体复制教具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古诗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你知道这句诗描述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吗?自然界中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设计目的;巧设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㈠.细胞生长的过程:学生:根据教师提示阅读思考:生物体为什么由小变大?教师:出示细胞生长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细胞生长的变化现象。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得出结论:“细胞的生长是细胞体积逐渐增大的结果。
”教师:问题拓展——细胞能够无限制的长大吗?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不能(思考为什么不能无限制的长大) ㈡.探究细胞分裂过程:教师:出示动物细胞分裂动画,启发学生观察细胞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出示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学生:对照图片描述动物细胞分裂时各部分的变化。
教师:出示植物细胞分裂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裂时的变化,并与动物细胞的分裂进行比较。
学生: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㈢.探究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1.什么是染色体?它位于什么部位?2.通常情况下染色体是什么状态?分裂时呢?3.染色体由什么物质构成?4.分裂时染色体是如何变化的?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教师:出示教具,讲解问题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图,找出分裂与非分裂时期的细胞。
教师:出示染色体分裂图,进一步探究问题4。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的教学设计宁夏青铜峡市第五中学王玉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3)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2.能力目标:(1)能识别自己的某一部位属于何种组织(2)进一步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探索科学的意识和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后编排的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一节知识,即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内容微观抽象,离学生生活较远,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本节知识重点描述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并解析了生物体组织的形成——细胞的分化,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植物体的四种主要组织以及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类型的结构、形态、功能和它们的分布。
学生对生物体能够从小长大的现象,并不陌生。
但生物体为什么能够从小长大,学生只知道外因是摄取了营养,对内因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不清楚。
同时本节由分化的概念引出组织的概念和类型,为下节课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作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已知道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对细胞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缺乏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对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很直观的认识,而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比较抽象,对微观世界的变化更是缺少感受;具有一定的显微镜操作技能;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
对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基本组织中,区分各组织细胞的特点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条件分析由于细胞分裂与分化非常抽象,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运用根尖模型让学生观察细胞的分化,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变微观为直观;运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人体四种组织永久切片,让学生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运用番茄果实进行实物观察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并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学历案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结果。
3、区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联系与区别。
4、认识细胞分裂和分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难点(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细胞分化的机制。
三、学习过程(一)细胞分裂1、概念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过程细胞分裂通常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经历了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膜和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形态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2)无丝分裂无丝分裂过程相对简单,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常见的无丝分裂方式有缢裂和出芽等。
3、意义(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从而使生物体生长和发育。
(2)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精确地复制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遗传的连续性。
(二)细胞分化1、概念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点(1)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3)普遍性: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3、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3)说出组织的概念,并知道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懂得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难点
细胞分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知道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观察了细胞的基本结构,请同学课后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请一些同学展示你所制作的模型,并说明你选用的材料分别代表细胞的哪些结构。
生:争先恐后地介绍,师生共同相互评价。
导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种子萌发成幼苗鸡,小鸡逐渐长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发育成婴儿,婴儿逐渐长大……)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观看画面,讨论问答—一生物的生长现象。
师:生物为什么会生长呢?这种生长现象与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哪些生理功能有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
讲授新课
师:播放课件:变形虫的细胞分裂画面,并在黑板上简单板画。
请大家思考:1.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植物细胞在中部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这样生物体就生长了。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通过细胞分裂还可以进行增殖。
师:播放课件。
思考:算一算,一个细胞经一次分裂形成2个新细胞,再经一次分裂,形成4个新细胞,那经n次分裂后,形成了多少个细胞呢?
n
生:动脑筋计算。
汇报结果,2。
师:你们计算得很正确。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也一分为二,在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经过复制也要分成相同的两份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此两个新细胞的遗传信息也相同。
师:播放课件。
(一个植物细胞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中植物细胞的变化。
生:(讨论回答)①体积不断变大;②液泡由小变大,由多变少。
师:(总结)这个现象就是细胞的生长现象,那细胞生长要不要营养呢?
生:要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转变为自身组成物质。
教师总结:细胞的生长主要是细胞内液泡增大的结果。
师:那么细胞会不会一直生长下去呢?(加以启发引导)肯定不会,要能一直生长下去,我们就不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了。
为什么细胞不能永远生长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问题(详看
P15)。
假设细胞为正方体,当它的边长分别为1微米、2微米和3微米……时,分别计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
总表面积/总体积=
总表面积/总体积=
总表面积/总体积=
总表面积/总体积
教师总结:总结分析细胞为什么不能永远长大?
活细胞只有足够的表面积才能从环境中获得充足的营养。
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表面积和体积比太小,细胞就无法生长。
生:恍然大悟。
师:现在你能告诉我,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吗?
生:与细胞分裂和生长有关。
师:很好,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多了,细胞体积大了,生物体也就由小长大了。
师:播放课件。
(人体的几种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请大家观看画画,思考:我们人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来的,为什么这些人体细胞形态、结构都不同呢?师:播放课件:细胞分化过程,这群球形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一群圆饼状细胞,一群……。
由于功能上的不同,使它们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分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个细胞群,你再仔细看,这个细胞群中的细胞形态相似吗?生:相似。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得出组织的概念。
师:请大家阅读P12“干细胞”和P17“癌细胞”,谈谈你的体会。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播放课件:比较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化过程。
总结生物体能不断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分不开,细胞还要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生物体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很不容易,因此,我们要珍爱我们身边的每个生命。
七、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生物的生长
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的生长:
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分裂:
八、课后作业
P20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