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铜器图例
6第六讲云南青铜时代的艺术(下)

从狩猎图像与雕像的内容看,滇人的狩猎方式可分为几 种:
(1)猎人骑马逐猎:一个或几个骑士跃马追逐鹿或野 猪。骑士策马飞奔,奋力疾追,鹿或野猪惊恐奔逃,当 精疲力竭时速度放缓,在骑士即将接近鹿或野猪的一瞬 间,一手控缰,一手高举长矛等投掷兵器刺向猎物,而 猎物就在垂死挣扎时被俘获。
(2)多人持兵围猎:在这种狩猎方式中可见到八人二 犬猎鹿﹑八人猎虎﹑四人二犬猎虎﹑三人猎虎﹑七人二 犬猎豹﹑三人二犬猎豹﹑二人猎野猪等多种集体围猎方 式。这种狩猎方式是依靠多人的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俘 获虎﹑豹﹑野猪等凶猛的猎物。一般是狩猎者多人将猎 物围住,有的按住后身,有的拉住兽尾,有的立于兽前, 有的虽已被虎、豹、野猪咬住,仍手持短剑奋力向猎兽 刺去。在多人围猎中常见携带猎犬相助,它们追随于猎 人前后,勇敢地向猎物扑去。当猎物被俘获后,有的图 像表现了多人抬猎物喜悦归来的情景。
《牧羊》等。
第二种组合:人与动物不友好的组合,人类杀戮动物,主要
是狩猎活动。佟伟华教授有《石寨山文化青铜器狩猎图像与雕像
考》(《古代文明之光》)专文进行系统研究。狩猎图像和雕像
的题材有猎鹿﹑猎虎﹑猎豹﹑猎猪等等。代表作如晋宁石寨山
M7:30《猎手刺鹿》铜饰物。一猎手着短衣裤,跣足,正与鹿
进行搏斗,其左手抓住鹿颈,右手举短剑下刺,鹿双前足腾空跃
上猪背的豹相呼应,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三个动物的头部,收到
对立统一的效果。猪、豹脚下是一条表示土地的长蛇,将重叠着
的三者从脚下联系起来,使整个构图具有一种向前翻滚着的运动
感。在造型上,作者以夸张而又概括的手法,准确、生动地塑造
了每个动物在搏斗时的神情和动态。那只扑到猪背上的豹非常突
出,为了加强其粗壮的四肢而收细了躯干。一条富有弹性的尾巴
云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

云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云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云南省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
建馆以来,云博经过近60年的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的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已逾19万件之多,其中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约1千余件,成绩斐然,馆藏品非常丰富。
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最具特色的是滇文化青铜器,南诏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以及近现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物精品。
这些图片都转自于云南省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五牛铜线盒时期:战国尺寸:高31.2厘米、盖径18厘米出土地:江川李家山描述:器身上段为圆形,下段渐收束,至底部呈圆角方形;平底,底部有四个扁平足;器盖饰蛇纹及竹节纹,顶端正中饰一大牛,周围有四小牛,牛身有云纹及编织纹图案;盒内装满残丝线,已碳化。
立鹿铜针筒时期:战国尺寸:高27.5厘米出土地:江川李家山描述:整体作圆筒形,器身遍布蛇形花纹;器盖与器身口沿处均有对应的小耳,盖顶立一鹿,四肢弯曲,尾上扬,侧首张望,作惊惧状。
立牛铜尊时期:战国尺寸:高31厘米出土地:江川李家山描述:侈口,扁圆腹,平底,喇叭形圈足;豆形盖,表面有鸟纹及竹节纹图案;盖顶立一牛,头微仰,尾下垂。
虎鹿牛贮贝器时期:战国尺寸:高34.5厘米出土地:江川李家山22号墓器物呈圆筒形,束腰,底有三足,足作人形,头部及双手上托器身。
腰部阴刻人物、动物等花纹三组:一组为6只孔雀衔蛇;一组为4人,有牵牛者、赶牛者及持斧者;一组为鹿、牛及绳纹。
直径16.6厘米器盖上圆雕一组动物造型:一牛体型较大,居中,周边一虎三鹿,逆时针环绕大牛。
铸造精细,纹饰华美。
虎噬牛铜枕时期:战国尺寸:高15.5厘米出土地:江川李家山17号墓器物整体似马鞍状,两端上桥翘,各雕铸一牛,牛静立状,恬静、可爱;枕一侧以云纹为底,饰浮雕三组虎噬牛图像,另一侧饰云纹。
是滇国特有的专供随葬用的枕具。
滇王编钟时期:西汉尺寸:高42∽29.5厘米出土地:晋宁石寨山6号墓因与“滇王之印”同墓出土故名滇王编钟。
牛虎造型,滇中奇葩——李家山牛虎铜案雕塑造型特征解读

比我艺苑】literary牛虎造型,滇中奇葩------李家山牛虎铜案雕塑造型特征解读■张喜云(玉溪市文化馆)早初认识牛虎铜案这件雕塑作品源于江取川青铜博物馆门口三面柱体上端青铜造型,并对S体前面的空心才像书体颇感兴趣,阅后方知叫牛虎铜案。
后来在云南省博物馆(现在叫云南省美术馆)门口,还有昆明圆通山也见到牛虎铜案这件作品。
今天再审视牛虎铜案的造型形态,让我感思良多,作为一名制工作者,长期养肿寸造型有着敏感反应,这艮有刽生的作品,在同期历史中没有见过类似造型青铜雕塑。
牛虎铜案既反映西南民族的生活图腾崇拜,又不失实用功能的祭祀造型严肃。
翻开古滇国的青铜文明史,重新来认识这件滇之重器,国■牛虎铜静勺造型槪正1972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一个叫李家山的地方在发掘战国古墓时,24号墓中出土滇国青铜文物一虎铜案,它是迄今为止,滇中文化(物)中最高级的文物之一,是云南代表象征,性文物,对古滇国历史施到重要作用。
牛虎铜案铸造时间为战国后期,整体作品为两牛一虎组合而成,高细3附,长76厘米宽36厘大牛为主体,大牛健壮的脚立于地面为案足,前后蹄间有横梁相连,牛背作椭圆形平面如一大盘子,可以大牛越两脚之'可立T昨,一虎扑于大牛之臀部啃噬牛尾部。
牛虎铜案中硕大的牛头给人以重心前移犹如崩塌之势,但尾部老虎后仰,其后坠力使案身恢复了平衡。
牛的头、肩、颈、脚造型写实有力,神情镇定;虎的站立咬噬造型翔实生动;表情核的力牛I卖正好立于整件铜案的中间位置,既稳固了重心,又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一静-动,对t血明,其设计的巧妙,构思之大胆,而不失严谨之造型。
专家认为,两巨角前伸牛是云南当地常见的封牛。
“案”古代又称“俎”,中国古时一种摆放肉之类的祭祀礼器。
牛在“三牲”祭品中位居首位,牛虎铜案用牛为献祭,是为最高规格首位祭品。
牛是财富和生命的象征,在古代是不允许杀牛的,甚至有杀牛者偿命之说,只有在重大事件或者在祭祀鬼神有关活动时才可杀之。
浅谈李家山墓地出土的古滇国青铜器

浅谈李家山墓地出土的古滇国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成,溶点在700―900℃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有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在采矿、熔烁、制模、翻范、铜锡铅合金成份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的制造等方面,完成一系列技术问题。
青铜铸造技术随着早期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冶铸业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式样精巧、新奇,纹饰细密华丽的一代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说:“夏代青铜器一开始就出现礼器和兵器两大类”“从此礼器和兵器的铸造,一直是青铜器的主要部分,青铜艺术也主要是礼器和兵器的艺术。
”因为“国之大事,在礼与戎”。
所以,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礼器和兵器几乎同时时期产生,并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
青铜器时代的划分,是考古学分期法的一个时期,主要指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处于新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我国青铜器时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经夏、商、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
我国青铜器时代,以大量使用青铜礼器、生产工具、兵器为特征。
经过商代早、中期的发展。
到了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达到高峰,制作精湛的成套礼器和乐器数量、品种之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此时的青铜器在器物上刻饰兽面纹和各种动物纹,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从西周早期开始,礼器上普遍铸有长篇铭文,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
青铜器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它有重量感,而且冷峻、沉重如斯。
青铜器在造型艺术上,经过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不断地摸索、实践、锤炼、才完善定型。
青铜器不仅融入了思想,而且具有图腾式的神秘与庄严。
自古以来,青铜器就被称为庙堂重器,足以昭示子孙万代,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青铜文明。
一李家山青铜器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云南青铜文化发展于商末、周初,成熟于春秋、战国。
西汉中期青铜器达到鼎盛时期,结束于两汉之交,东汉初叶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
4第四讲云南青铜时代的艺术(上)

墓葬和遗址中,共出土青铜器约1.5万件。其中,含大
量青铜艺术品,有些是世界级的艺术珍品,例如“牛虎
铜案”、“二豹噬猪”青铜扣饰等。
第二节 云南青铜器分类
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型复杂,中外专家、 古今图集分类方法众多。一般以用途来划分青 铜器的类型较为科学。我国古代青铜器分为7 种:生产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 乐器、杂器。(见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
王大道将滇池地区青铜文化分为4期(见《云南考
古文集》p144,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他对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晚期墓葬进行过如下的分期:第一期,春秋晚期至战国
中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前半期)。特点是铜
器占主要地位,没有金器,罕见铁器,也不见马饰,随
葬的货币全是海贝,不见中原地区直接传入的器物。随
葬品的基本组合是:无格青铜短剑、半圆或椭圆銎铜斧、
天子庙古墓群 天子庙位于呈贡县龙街乡小古城村东北,
面积约5000平方米。天子庙墓群事实上与其东面的黄土 山墓群是连接成一片的,其分布面积总约近2万平方米, 为目前所知的仅次于羊甫头墓地面积的又一超大型墓地。 经1975年、1976年、1996年、1999年的数次发掘,清 理墓葬总数已逾100座,从已发掘的墓葬看,均为长方 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坑有腰坑或二层台,还出现膏泥 填塞现象。大、中型墓有棺有椁。天子庙墓地情况与羊
汉晚至东汉初(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至公元1世纪)。汉式器物逐渐占
主要地位。铁兵器和工具逐渐取代了铜兵器,青铜器的纹饰趋向简单
化。用雕铸立体人物和动物图象装饰器物的作风完全消失。器物组合
与第三期接近,新出现了环耳铜釜、甑、鐎斗、提梁壶等。
这一类型文化青铜器的特点是:第一,种类繁多,被使用到生产、
云南青铜器

贮贝器
• 贮贝器是云南青铜文化特有的青铜容器,主要用于贮存海贝。在出土
的大多数贮贝器中发现的这种海贝有黄圈,经鉴定,属于“环纹海 贝”,产于太平洋、印度洋等沿海热带地区,中国的海南岛和西沙群 岛一带也有分布。而云南属于内陆高原,并不产贝,只有与沿海地区 进行沟通接触,才可能获得这些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海贝,这 说明古滇国历史时期滇民族即已经和太平洋及印度洋区域的国家和地 区有了远程贸易。古滇国的统治阶级把这些海贝视为非常稀罕贵重, 能证明拥有者尊贵身份的珍稀之物,为了保存这些珍稀之物,专门制 造了特殊的收藏容器来收存这些宝贝,于是,代表青铜文化的贮贝器 应运而生。海贝是古滇国历史时期的交换媒介货币。贮贝器按形体差 异,一般分为筒形贮贝器、鼓形贮贝器、不规则形贮贝器等几类。
• 贝币 • 贮贝器及海贝的出土,形象地证明,在古滇
•
人的交易活动中已经出现了货币的雏形——贝币, 这标志着古云南的商业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由于海贝的大小和重量的不均等及贝壳的易 碎性,在交易中不方便使用和保存,故战国时期 又出现了金属铸币,海贝逐步退出货币流通领域。 由于云南过于封闭,贝币一直延用至明朝前。
• • • •
• • •
贮贝器盖上铸刻有激烈而生动的狩猎场面,使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古滇人的一些狩猎场景。 两名猎手骑在马背上,手握缰绳正在追杀两头鹿,而两只猎物则拼命奔跑。 战国秦汉时期云南滇池周围区域气候温暖湿润,丛林密布,很适宜于动物的生存,这自然也 是滇人的肉食资源,《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传》记载:“蛮夷贫薄……荒服之外……食肉衣皮”。 狩猎也就成为滇人食物和衣物的重要来源。在已发现的滇人青铜器中,带有狩猎图像的实属不少。 “贮贝器”是一种用于贮存贝钱的器具,是滇池一带古代青铜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器物,大都 是鼓形或束腰圆桶形,因发现时器中满盛贝壳,故名。而这件贮贝器便是鼓形的。在贮贝器出土时, 里面盛满钱币——海贝,如同今天的储钱罐。这件叠鼓形贮贝器中就有将近24公斤的海贝,这应是 一笔数额可观的财富。贮贝器是身份、财富的象征,制作都比较精美豪华,只有当时的贵族才能拥 有贮贝器,已发现的贮贝器,都出土自贵族大墓。“叠鼓”由上下两鼓重叠焊铸而成。 下图就是“狩猎叠鼓贮贝器”的全貌。 这件狩猎场面贮贝器,高62.1厘米,盖径35厘米。晋宁石寨山71号墓出土。 人类最早的交易方式是与物易物,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则是在较晚的时候才出现。海贝 原产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水区域,其美观性使人们用为饰品和玩物,对于远离大海的人,海贝更显 其珍稀,便用作赠予、交换的珍贵物品,进而渐渐演化成为可兑换一切商品的货币功能,是夏、商、 周时期重要的实物货币。
云南青铜文明之巅——牛虎铜案

▲滇池夜话2021.01 第31583云南青铜文明之巅——牛虎铜案叶之声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24号墓的牛虎铜案震惊了中国文物考古界。
它记录了一场牛虎厮杀的场景:一头壮硕的大牛笔直站立,一只猛虎撕咬着大牛牛尾,大牛腹下横置一只等比缩小的小牛。
这件文物高43厘米、长76厘米,因其独特的造型和民族特征成为了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牛虎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器物动静结合、平稳美观。
也因其器奇特的造型和新颖的构思,体现出中原四足案特征的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
一、牛虎铜案的时代特征与出土地滇青铜文化是中华青铜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虽然在时代上成熟较晚,但种类丰富、铸造精美,合金比例较为完善,民族风格十分鲜明,相较于中原的青铜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江川李家山古墓群是古滇贵族墓葬的代表之一,为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也是古滇青铜文明的巅峰时期,位于江川县城北16公里的江城镇早街村后的山丘上。
其随葬品以青铜器为主,另有金器、银器、铁器、玉石器等,涉及礼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等,除最为珍贵的“牛虎铜案”,还出土了各类贮贝器、铜鼓、编钟等精品文物。
牛虎铜案发掘时并非完整器物,其压损断裂主要集中在大牛的左脖颈处,且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此案在古代就被焊接过。
在修复完成之前曾一度以为是一个凳子,但在修复完成后,整个器物程案桌形态,特别是大牛的背部凹陷成平面,应为盛放祭祀牺牲品的案或俎,加之其两牛一虎的组合,将其定名为“牛虎铜案”。
案这种器型虽在中原常见,但在古滇青铜器中是唯一一件,且这件器物动静结合,平衡大气,无论是在古滇青铜器还是在中国的青铜器中都是独特的存在。
二、牛虎铜案的释义古滇国没有文字,除史书上简单的记载,并无古籍出土,青铜器上也没有铭文,但古滇青铜器生动、写实的特征赋予了学者们无限的猜想,因此也导致了众多释义中的争议。
滇族青铜器

滇族青铜器滇族青铜器多指战国至秦汉时期,西南夷(四川西南和云贵地区的各民族)的青铜制品。
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滇族青铜器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滇族青铜器简介其青铜器物上,刻绘的装饰画和立体雕塑,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构思奇异,造型神秘。
大多刻划着牛的形象,用它作为财富的象征。
也有刻划着数百个人物形象的,也有描绘战争的。
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生产、生活和其他的社会景象,反映了奴隶主的残暴。
表现手法较写实,如“献粮图”、“‘藉田’出行图”等。
滇族青铜器分布滇池地区青铜文化分布区域较广,以滇池为中心,范围广及滇中的广大地区,东北至曲靖市,南至元江,西至禄丰,北不过金沙江,涉及地区为昆明、晋宁、呈贡、江川、澄江、安宁、禄丰、石林、陆良、曲靖等14个县市的60多个地点。
其中最主要的地点为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曲靖八塔台、呈贡天子庙、呈贡石碑村、安宁太极山等。
青铜展厅以沙盘模型的形式形像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上述地点古滇王国青铜文化的分布情况。
青铜展厅内展出的主要是晋宁石寨山71号墓以及呈贡天子庙墓葬群出土的部份青铜器。
古滇文化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据有关方面统计达90种之多,造型各异,制作精美,从类型上分,有乐器、礼器、兵器、生产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具、装饰用具等。
古滇王国的臣民已经懂得使用模具铸造(范模铸造法、填模铸造法、蚀腊铸造法等在当时十分先进的铸造工艺)铸造青铜器,而且对青铜合金已有熟练的运用和成功的经验。
滇族青铜器鉴赏贮贝器贮贝器是云南青铜文化特有的青铜容器,主要用于贮存海贝。
在出土的大多数贮贝器中发现的这种海贝有黄圈,经鉴定,属于“环纹海贝”,产于太平洋、印度洋等沿海热带地区,中国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一带也有分布1、铜筒身无纹饰,器形如筒,锣形盖,盖中央阴刻八角芒光体,腹较大,发掘出土时内盛海贝600枚。
其形体与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提筒较为相似。
提筒是沿海百叶族盛酒用的器皿,由此可知铜筒是由沿海白越族使用的提筒演变而来的,属于早期的贮贝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03
04 05 06
铜棒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玉衣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目录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铜编钟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四牛铜线盒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三枝铜俑灯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草叶纹铜镜、百乳铜镜和昭明铜 镜 01 生产
02 03
04 05 06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虫兽纹铜臂甲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蛇头纹铜叉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曲援铜戈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猴衔蛇钮铜钺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立鸟铜盖陶杯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三鸳鸯铜盒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五牛铜桶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鎏金立兽器盖
02 03
04 05 06
高9厘米,宽12厘米,深7.5厘米 石寨 山13号墓出土 房屋为干栏式建筑,其布局系用巨木自 平地筑一平台,高约与人齐。台周置有 栏板。前有阶梯,以备上下。后台建一 茅舍,当为草木建筑。舍屋两端各立一 圆柱,柱头斜出支柱,以撑屋檐。屋顶 以长木枝条交叉排列,屋脊两山向外突 出,其下各挂一牛头。屋有墙,正面中 间开一小龛,龛中供一人头。平台上有 二十余人,男女皆有,均为滇人。平台 右侧跪坐五人,前置一案,上置供物。 案前立有四男子,作舞蹈姿态,舞佣旁 有三人,作击鼓之状。小龛下覆置一铜 鼓,鼓前蹲一犬,犬旁跪一人。平台正 面,有四人在烹饪食物。平台左后方, 跪坐五人,前置类似炊器三件。往前复 有八人及不详用途的器物四件,其中一 件作吹笙之状。滇人聚集在这屋宇中进 行怎样的祭祀活动,专家们各有说法。
04 05 06
孔雀纹铜铲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人头纹铜斧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蛇头纹铜斧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鱼尾纹铜斧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高19厘米 石寨山10号墓出土
02 03
04 05 06
直柄葫芦笙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长60厘米, 石寨山17号墓出土 在直管的上端焊接圆雕的虎噬牛装饰,下面有一个较大的圆孔, 背面六个长方形孔;直管的下端为一圆球体,圆球正面有一个很 大的圆孔,似铜勺形状,吹奏时可起共鸣作用。
虎噬牛铜枕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五牛铜枕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二牛铜枕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立牛铜伞盖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鎏金双人盘舞铜扣饰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高12厘米,宽18.5厘米 石寨山13号墓出土 器物为两男性作舞蹈状,高鼻深目,形象奇特,头后均挽一小髻。 着紧身衣襟,其上有纹饰,腰间佩长剑,两手伸开,手中各持一 盘作舞蹈状。其下有一蛇,蛇口咬住一舞蹈者之后腿。
蹲蛙铜鼓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尖叶形孔雀纹铜锄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阔叶形孔雀牛头纹铜锄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三角形纹镂孔铜锄和镂孔铜锄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双鹿穿銎铜斧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孔雀践蛇穿銎铜斧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02 03
04 05
漆柄直援铜戈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02 03
04 05
三熊穿銎铜戈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02 03
04 05
虎熊搏斗穿銎铜戈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蛙形铜矛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长17厘米 石寨山征集 矛刃部后端及銎部铸有一浮雕青蛙,两前肢弯曲成双环耳,两后肢 下蹲作起跳状。蛙背及四肢上有双旋纹、圆涡纹、回纹及竹节纹等 纹饰,既刻画出青蛙的生动形象、又巧妙地成为装饰图案。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水獭捕鱼穿銎铜戈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豹衔鼠穿銎铜戈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虎猪搏斗穿銎戈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缚虎纹铜矛
04 05 06
刷形铜器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目录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铜屋宇饰物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高11.5厘米,宽12.5厘米。深7.5厘米 石寨山6号墓出土房屋为干 栏式建筑,平台周围置高栏杆,形成一回廊。台前拦梯处竖一板, 上端靠拢屋檐,有一蛇蜿蜒而上。栏杆和栏板上刻有精细的菱格纹 和三角形纹饰。屋舍前小龛中供一人头。平台上立者和坐者约十多 人,男女均有,皆为滇人。廊右方有五人,计跪者三,依楯而立者 二。小龛前右有两人,一立一坐,坐者双手扶于案上。龛下置一鼓, 鼓前靠梯左侧伏一犬,其右跪一小人。屋左后方有两人。皆跪坐, 其一吹葫芦笙。正面左角上有三人及铜鼓数具。栏板上有鹦鹉、牛 和猪腿等。台前地上有三人,作烹饪食物状,台下及两侧有牛、羊、 猪等家畜。
四人乐舞铜俑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高9厘米, 石寨山17号墓出土 四俑发饰、服形相同,脚下都有一环形小扣,均属女性。其中一 人吹曲管葫芦笙,边吹边跳;其余三人均作舞蹈状,或摆动双手, 或移动双脚,姿态十分优美。以上四人皆蓄银锭发髻,耳佩大环, 手戴铜镯数件,右肩带上系短剑,腰间束带上有一圆形扣饰,身 披有花纹的毛纺织物,上衣后襟较长,下拖至脚后,两膝以下各 绕兽尾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女性铜俑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女性铜俑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立牛铜尊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孔雀盖铜杯
01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吊人铜矛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三兽铜啄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三人一牛铜啄
01
生产
生活 军事 舞乐 装饰 贮贝器
02 03
04 05 06
虎噬牛铜狼牙棒
云南青铜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