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环评报告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的布设根据项目废气的特点和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情况,同时根据场址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状况,本次评价在场址周围设置2个大气监测点,其具体布点情况详见附图四及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2、监测因子及分析方法根据本工程排污特点,确定监测因子为SO2、NO2小时值和日均值,TSP、PM10日均值。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2。
表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分析方法3、监测时间和频率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由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22日至2015年5月28日进行监测,一次性连续监测7天。
监测频率见表4-3。
表4-3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因子和监测频率4.1.2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气象数据本项目环境空气监测期间参数统计表见表4-4。
表4-4 环境空气监测期间参数统计表4.1.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根据新乡市环境保护局红旗区分局关于本次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意见,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4-5。
表4-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6。
表4-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监测数据表明,除联盟新城小区PM10日均值出现轻微超标现象外,其余各监测点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根据调查可知,PM10超标的原因主要和新乡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且集中,颗粒物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素有关。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的布设本项目废水经医院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小店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本次评价利用河南省联谊制药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其布设情况详见表4-7。
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

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目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及时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成为了必要的举措。
本次报告旨在对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监测与评价,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方法与过程本次监测采用了定点观测和定时抽样的方法,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
监测点位选取了城市中心区、工业园区、农村地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1.空气监测通过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使用专业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对空气中的PM2.5、PM10、SO2、NO2、O3等污染物进行监测。
每日进行固定时间的连续监测,并留取样品进行后续分析。
2.水质监测在主要河流、湖泊和水源地设立水质监测站,使用现场水质分析仪器对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指标进行监测。
每月定期采样进行分析。
3.土壤监测选取代表性农田和工业用地进行土壤监测,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pH值、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
每季度定期采样进行分析。
三、监测结果及评价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空气质量研究区域的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在城市中心区和工业园区的空气中检测到了一定量的PM2.5和PM10颗粒物,有一定的污染程度。
需加强对工业排放和车辆尾气的监管控制,以减少空气污染。
2.水质状况水源地和主要河流的水质总体上是良好的,但在农村地区的一些水体中发现了氨氮和总磷超标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农业面源污染。
建议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管控,推广农业有机化和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3.土壤质量四、评价指标与改进建议根据监测结果,提出以下评价指标和改进建议:1.空气质量指标2.水质指标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推广水稻稻田生态系统的建设,改善农田排水体系,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保护水体健康。
3.土壤质量指标加强工业用地和城市中心区的土壤监测与治理,规范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建立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修复机制,保护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监测布点布设3个监测点:1#东太湖村、2#厂区、3#厂区北东北约500m范围。
监测布点见附图8。
(2)监测因子:PM10、PM2.5、SO2、NO2、CO、O3、非甲烷总烃、H2S、甲苯、二甲苯。
(3)监测时间和频次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时间及频率如下:表5.1-1 大气监测情况一览表(4)监测分析方法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进行,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表2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具体监测方法及检出限见下表。
表5.1-2 大气监测分析方法(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①评价因子:同监测因子。
②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P i=C i/C0i式中:P i—I评价因子标准指数;C i—I评价因子实测浓度,mg/m3;C0i—i评价因子标准值,mg/m3。
③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表1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最高容许浓度限值。
④监测结果及评价统计分析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
日均平均浓度评价结果见表5.1-3,8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见表5.1-4,1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见表5.1-5。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57~0.125mg/m3,标准指数为0.38~0.833;PM2.5日均浓度范围为0.036~0.067mg/m3,标准指数为0.48~0.893;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2~0.027mg/m3,标准指数为0.08~0.18;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2~0.065mg/m3,标准指数为0.25~0.813;CO日均浓度范围为0.5~1.1mg/m3,标准指数为0.125~0.27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

SO2,NOx,NO2,CO,O2
1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Pb
季平均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月平均
每月至少采样15d以上
F
植物生长季平均
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1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数据有效性规定
SO2,NOx,NO2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TSP,PM10,Pb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SO2,NOx,NO2,CO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TSP,PM10,B(a),Pb
日平均
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空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共限定了六种污染物的浓度值:SO2、TSP、PM10、NOx、NO2、CO、O3、Pb、B[a]P、F。标准同时配有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
8 标准的实施
8.1 本标准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8.2本标准规定了小时、日、月、季和年平均浓度限值,在标准实施中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目的监督其实施。
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与评价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它就像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注视着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关键的依据和指导。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环境监测。
简单来说,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如大气、水、土壤、噪声等进行系统的、长期的监测,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监测工作可不是随便做做的,需要运用一系列精密的仪器和科学的方法。
比如,监测大气质量时,会使用到空气质量监测仪,能够精确地测量出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在监测水质时,会用到化学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来检测水中的酸碱度、溶解氧、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环境监测的范围非常广泛。
它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监测,像森林、河流、山脉等;也涵盖了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比如城市、工业园区、农田等。
而且,监测的时间跨度也有不同,有的是短期的、针对特定事件或项目的监测;有的则是长期的、持续性的监测,以便更好地了解环境的变化趋势。
那环境监测到底有什么用呢?它的作用可大了!通过监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就像医生通过检查发现病人身体里的病症一样。
比如,如果监测到某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突然恶化,相关部门就可以迅速采取措施,查找污染源,进行治理,以保障居民的健康。
同时,环境监测还能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城市发展时,都需要依靠环境监测的数据来做出合理的决策。
再来说说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的评估和分析。
它可以分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对已经存在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在某个项目或活动开展之前,预测它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
比如说,要建一座新的工厂,就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人员会考虑工厂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篇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本评价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包括小时、日、月、季度和年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2007-04)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技术规定(修订中)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和定义3.1 达标与超标污染物浓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应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达标;污染物浓度大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应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超标;3.2 超标率超标率=超标日(小时)数/参与评价的有效日(小时)数3.3 超标倍数超标倍数=(污染物浓度-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4. 评价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 )、铅(Pb)、苯并【a】芘、氟化物共10项。
4.1自动监测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
4.2手动监测监测因子总悬浮颗粒物(TSP)、铅(Pb)、苯并【a】芘和氟化物。
5、监测点位所有国家认证的点位必须监测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污染物,每个城市在现有国家认证点位中至少选择两个点位监测其它七项指标,臭氧点位选取原则另行规定。
臭氧点位选取原则:(1)上风向和背景监测点。
这种监测点用来确定上风向O3及前体物的传输对本地区的影响,监测本地区的背景浓度。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目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大多只局限于城市或者大型工业区域,很多地区尚未建立监测网,许多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监测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PM2.5、PM10、O3、CO、SO2、NO2等重要指标,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空气污染物中的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污染等,在指标体系中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善。
三、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待提升。
由于监测站点之间的位置、环境和监测设备的差异,监测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偏差,未能有效反映出污染源的具体位置和污染排放的具体情况。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监测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将污染源定位更加准确化,以达到更为科学的评价结果。
四、数据公开透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环境污染是社会公共问题,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是一项必要的举措。
但是在一些地方,监测数据的公布缺乏透明度和专业性,甚至存在数据造假和误导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监管,促进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化。
五、监测与治理不够配套。
仅仅依靠监测难以达到净化空气质量的目的,也需要针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
但是目前治理与监测相对依赖性不够强,监测和治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配套推进,以期达到更为理想的环保目标。
六、缺乏长期性的监测计划。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应当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周期性的工作。
但是目前在某些地方监测计划缺乏实现可持续性的措施,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指标的选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综上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今后的监测评价工作中,需要加强资源配置、提升专业性和透明度、完善监测与治理配套等方面,以取得更好、更稳定的环保效果。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国家政策制定和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
本文将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监测设备不足、老化严重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监测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设备数量不足,监测网络不够完善,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监测点设置不合理,有的监测点没有覆盖到关键区域,导致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一些监测设备老化严重,已经无法满足准确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需求,这也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监测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监测数据存在着漏报、短时监测等问题。
一些地方监测站点的数据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影响。
一些地方环境监测部门在监测数据的发布和解读上存在着迟滞和不透明的现象,导致监测数据得不到及时的传播和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监测方法不够科学目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相对滞后,一些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得不到充分的应用。
目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主要依靠固定监测站点的监测数据,而在移动监测、卫星遥感和现场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
这导致监测数据的时空覆盖不够全面,监测结果得不到充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
一些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也制约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监管不到位五、监测数据公开透明度不高改进措施:一、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提高监测设备的监测精度和可靠性。
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投入,提高监测设备的监测精度和可靠性,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常规因子现状监测与评价本环评引用宁波滕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通检测)第ZTE20170535号)中常规数据检测。
距离本项目南侧1.5km。
1)监测布点具体点位见表4.2-1和图4.2-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表本项目HQ3地表水监测点位噪声监测点位地下水监测点位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2)监测项目TSP、PM10、SO2、二氧化氮3)监测时间、频次监测时间为2017年3月27日至2017年4月2日,共计监测7天。
4)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2-2环境空气小时值检测结果表4.2-3环境空气小时值检测结果表4.2-4 环境空气日均值检测结果从监测结果可知,奉化区空气环境质量基本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4.2.2特征因子现状监测与评价本环评参考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奉化市巨新铸造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数据,委托浙江中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实施了现状监测。
距离本项目南侧1km。
1)监测布点具体点位见表4.2-1和图4.2-1。
2)监测项目二甲苯、非甲烷总烃3)监测时间、频次监测时间为2015年5月28日至2015年6月3日,共计监测7天。
监测频次:连续7天,每天4次,具体时段为02:00、08:00、14:00、20:00,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
监测期间同步进行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天气要素的观测。
4)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2-6。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6 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5)监测结果各项目小时均值监测结果见表4.2-7。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7 各项目小时均值监测结果表6)评价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比值法评价,评价指数(污染指数)Ii的定义为:Ii = Ci / Coi式中:Ci----某种污染因子的现状监测浓度;Coi----某种污染因子评价标准值。
Ii>1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
7)评价结果根据表4.2-7可知:①二甲苯:监测资料显示非甲烷烃能达到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
二甲苯的一次浓度值范围为<0.0013mg/m3,占标率为<0.43%。
全部达标。
②非甲烷总烃:监测资料显示非甲烷烃能达到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
非甲烷烃的一次浓度值范围为0.34~0.94mg/m3,占标率为17%~47%。
全部达标。
4.2.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企业在2017年1月委托浙江中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企业周边设置4个点,对企业现状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情况如下:1)监测布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分别布置于四周厂界,见图4.2-1。
2)监测项目等效声级L eq,分别为昼间等效声级L d和夜间等效声级L n。
3)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时间为2017年1月10日,昼监测1次。
4)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关规定执行。
5)监测结果见下表4.2-8。
表4.2-8噪声检测结果6)评价标准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评价,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7)评价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可知,本项目厂界噪声排放现状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3类区标准。
4.2.4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本环评引用宁波滕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通检测)第ZTE20170535号)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距离本项目南侧1.5km。
1、监测布点本次监测在项目西侧河段布设了2个监测点位,具体见图4.2-1。
2、监测项目溶解氧、COD Mn 、氨氮、锌等,共计15项。
3、监测时间和频次2017.3.28-29,采样时间2天,每天一次。
4、 监测方法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监测分析方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5、监测结果评价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推荐的方法,即单因子比值法进行评价:①单因子i 在j 点的标准指标 si ij ij C S =②对于评价因子pH 值评价模式如下:SD pH pH pHP --=0.70.7 pH ≤7.00.70.7--=su pH pH pH PpH >7.0式中:S ij ——单项评价因子i 在j 点的标准指数; C ij ——污染物i 在监测点j 的浓度,mg/l ; C si ——参数i 的水质标准,mg/l ; P pH ——pH 值的标准指数; pH ——pH 值的监测浓度; pH SD ——pH 值的水质标准下限值; pH Su ——pH 值的水质标准上限值。
③溶解氧(DO)标准指标: sf j f j DO DO DO DO DO S --=, (DO j ≥DO s 时)S DO DO DO j j s,=-109(DO j <DO s 时)DO f = 468/(31.6+T )式中:S ij ——单项评价因子i 在j 点的标准指数;C ij——污染物i在监测点j的浓度,mg/L;C si——参数i的水质标准,mg/L;S DO,j——DO在j点的标准指数,mg/L;DO,j──DO在j点的浓度,mg/L;DO 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 s──溶解氧的地面水质标准,mg/L;T──温度,℃;计算所得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标准,说明水体已受到水质参数所表征的污染物污染,指数越大,污染程度越重。
6、监测结果及分析本次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见表4.2-9~10。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9 3月28日地表水检测结果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0 3月29日地表水检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监测项目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
其中石油类超标,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周边厂区机械加工厂较多,部分油品泄漏到地表水中。
4.2.5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1月10日委托浙江中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周边地下水进行监测。
1、监测布点本次地下水监测设三个监测点位,监测布点见图4.2-1。
2、监测项目3、监测时间和频次采样日期2017.1.10,监测次数一次。
4、评价方法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
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标,标准指数越大,超标越严重。
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方法见公式(1):siii C C =P 公式(1) 式中:i P —第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i C —第i 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 si C —第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 。
b)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pH 值),其标准指数计算方法见公式(2)、公式(3):sdpH pH--=0.70.7P pH ,pH≤7时 公式(2).70.7P pH --=su pH pH ,pH >7时 公式(3)式中:pH P —pH 的标准指数,无量纲pH —pH 监测值sd pH —标准中pH 的下限值 su pH —标准中pH 的上限值c)对于地下水中八大常规离子的特点普遍采用库尔洛夫式来表示地下水的常规化学组分。
5、监测结果本次地下水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见下表4.2-11。
表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6、评价结果(1)地下水化学类型判定根据表4.2.-11项目地下水监测结果,求得项目各点位库尔洛夫式计算参数见下表。
表4.2-12 项目各点位库尔洛夫式计算参数根据上表,项目XS1、XS2、XS3点位M 均<1g/L ,为低矿化地下水。
XS1点位库尔洛夫式为:2002.75.147.172.2344.637.0459.3Ca Cl SO 125.0T pH Na Mg K M ,XS2点位库尔洛夫式为:8.1992.67.148.174.2344.132.1464.1a Ca S 126.0T pH N Mg K Cl O M ;XS3点位库尔洛夫式为:2.2007.76.142.171.2345.133.3463.0g Ca S 127.0T pH Na M K Cl O M 。
则项目三个水质监测点的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均为SO 4-Ca 型。
5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1.1评价区域污染气象特征本评价收集了奉化区气象站近五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全年及各月份的风速、风向进行统计分析。
(1)温度奉化区历年平均气温16.3℃,最热月是7月,历年最高月平均气温26.8℃,最冷月是1月,历年最低月平均气温5.2℃。
(2)风频根据奉化区气象气象局近五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奉化区各月及全年的各风向频率见表6.1-1和图6.1-1。
统计结果表明,全年的主导风向为SSW和S,风向频率分别为13%和11%;其次为NNW、N、NNE,风向频率分别为10%、8%、8%。
(3)风速奉化区多年平均风速 3.6m/s,各月之间风速变化不大,平均风速在3.28~4.00m/s之间。
各风向之间风速差异较大,全年以南北向风速较大,SSE风和NNW风平均风速分别达到4.4m/s和4.3m/s,最小为WSW,平均风速1.8m/s。
奉化区各月及全年的各风向所对应的平均风速见表5.1-1和图5.1-1。
年产6万台螺杆压缩机整机和10万台螺杆压缩机主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15 杭州市黄姑山路48号表5.1-2 奉化区各月及全年地面各风向平均风速(单位:m/s )图6.1-1 各风向风频玫瑰图(每圈=10%) 图6.1-2 各风速玫瑰图(每圈=4m/s)5.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2.1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3预测。
5.1.2.2预测范围根据导则关于三级大气环评的评价区范围规定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相对位置关系,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区的范围确定为:为以厂区喷漆废气排气筒为中心,半径2.5km的区域,总面积约为19.6km2。
5.1.2.3污染源强本项目有组织排放源主要为喷漆废气、喷塑废气及焊接烟尘,由于喷塑废气及焊接烟尘排放量很小,且达标排放,基本对环境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故本项目只对喷漆的废气进行预测。
且本项目采用最大小时喷漆量进行预测。
预测源强见表5.1-1和表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