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分析】【详解】(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 v t=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 ,距离是1m ,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m ==0.2m/s 5ss v t =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s v 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精选】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精选】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分析】【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 3.3cm/s=0.033m/s 3s AC AC AC s vt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4)[8]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s v t=算出的平均速度AC v 偏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2)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G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 B、t C;(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 cm,若t A、t B、t 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 =__________m/s ;v BC= 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山东滨州阳信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教学质量监测)【答案】svt=小 40.0 0.13 0.20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由图知,小车通过AB的路程为:s AB=4.00dm=0.4m;s BC=4.00dm=0.4m;[4][5]小车通过AB、BC段的时间:t AB=t B-t A=10:35:03-10:35:00=3s;t BC=t C-t B=10:35:05-10:35:03=2s;所以小车通过AB、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ABABst=0.4m3s≈0.13m/s;v BC=BCBCst=0.4m2s=0.2m/s;(4)[6]由(3)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在变大。

2.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

最新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喷射距离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越小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精选】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精选】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有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格式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__(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 AC=____________ m/s.【来源】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v=s/t小0.033【解析】【分析】【详解】(1)利用速度公式v=st.(2)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中知s AC=10.0cm,t AC=3s,v AC=ACAC 10.0cm3sst==3.3cm/s=0.033m/s.【点睛】(1)该实验利用速度公式v=st测量;(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中刻度尺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每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2.如图甲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应保持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坡度;(3)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表明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4)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__s。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svt=较小小于加速 337.5s【解析】【分析】(1)实验的原理是sv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vt=进行测量的;(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由B到C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BCs=-=;(4)由图知,小车从A到C的路程:10.00dm 1.20dm8.80dmACs=-=,3sACt=,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2.9dm/s=0.29m/s3sACACACsvt==≈;(5)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v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svt=;小;0.48m; 3s; 0.29m/s ;大。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_______(长、短)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宾发现在同一店家购买的同种蜂蜜没有上一次购买的蜂蜜粘。

他想到磁铁的磁性与温度有关,于是猜想粘滞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

根据自己的猜想,小宾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同一瓶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会儿。

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质量相同的一滴蜂蜜,如图甲,分别滴到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记录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热水加热在试管中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通过表格得到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图乙中________表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宾将“物质的粘滞性”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测量。

(3)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控制______________等因素不变。

(只填一个即可)(4)在实际生活中,油墨粘滞性会对印刷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印刷过程中若油墨的转移不均匀,容易造成印张粘脏、传墨不均,这都是由于油墨粘滞性________(选填“过大”或“过小”)造成的。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引力D蜂蜜流到试管底部所用时间物质的质量(试管倾斜度等)过大【解析】【分析】【详解】(1)[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2]由表中实验信息可以看出:蜂蜜的温度越高,蜂蜜流淌时间越短,则粘性变小;所以图像B能反映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故选B。

(2)[3]此题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流淌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粘性的大小,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的长短来完成实验探究。

(3)[4]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控制了蜂蜜的质量、试管倾斜度,试管长度等因素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 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风速(m/s)5101520电压表示数(V)0.6 2.4 5.49.6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试推导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设比例系数为k)(2)若(1)中的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车厢的长度为25m,车厢质量为50t,铁轨间距为1.5m,1m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来源】2009年江西省上饶县二中九年级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三)【答案】(1)p=kρv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2)41m/s【解析】【分析】 【详解】(1).①分析数据可看出风速每增加5m/s ,电压表的示数增加量分别是1.8V 、3V 、4.2V ,也就是说,在这里,风速和压力并不是呈一次函数关系,可以假设一个方程,即:U ∝av 3+bv 2+cv +d ,把表中实验数据代入表达式,解得:a =0,b =0.024,c =0,d =0,即U ∝0.024v 2;②分析含沙量与电压表示数的数据,含沙量每增加1.1kg/m 3,电压增量即为1.2V ,也就是说,含沙量与压力成正比,U ∝ρ;风力越大,导线的偏移量与电压成正比,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即压强,则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k 为比例常数. (2).车厢可以看做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 ×2h =G ×2d ,则风力F =dh G , F =pS =kρv 2S =kρv 2hL ,v =323321.5m 5010kg 10N/kg0.5(2.7kg/m +1.3kg/m )(3m)25mdG k h L ρ⨯⨯⨯=⨯⨯⨯≈41m/s . 答:(1).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为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 (2).风速为41m/s .2.如图甲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应保持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坡度;(3)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表明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4)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__s 。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sv t= 较小 小于 加速 337.5s 【解析】 【分析】(1)实验的原理是svt =。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4)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详解】(1)[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v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4]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4)[5]由图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偏向“6”一侧,说明大表盘的读数应读大于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则该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00s+37.5s=337.5s3.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vt=进行测量的;(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 ,由B 到C 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 BC s =-= ;(4)由图知,小车从A 到C 的路程:10.00dm1.20dm 8.80dm AC s =-=, 3s AC t =,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2.9dm/s=0.29m/s 3sAC AC AC s v t ==≈; (5)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v t= 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sv t= ; 小 ;0.48m ; 3s ; 0.29m/s ;大。

4.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

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

测得小车的运动时间为t ;测得小车的长度为1s ,木板的长度为2s ,问:(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_______。

通过上述测量,可以测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

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___些; (3)下图中可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调研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 21s s t- 小 小 D 【解析】 【分析】(1)要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测量路程用刻度尺,测量时间用秒表;已知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根据sv t=求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根据sv t=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小球是在做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是逐渐变大的,由此选出图像。

【详解】(1)[1]计算速度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题中已有秒表测时间,还缺少测量路程的刻度尺。

[2]由图可知,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1s s s =-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1s s s v t t-== (2)[3]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sv t=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4]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由图中小车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则图D 符合题意。

故选D 。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__;(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 =_________cm 、v AB =_________m/s ;(4)小车到达C 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AC 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5)AB 、BC 以及AC 各段速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用“v AB ”、“v BC ”和“v AC ”表示);(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做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__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v =st小 方便计时 0.4 0.2 偏小 v AB < v AC < v BC 变速 大 【解析】 【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2)[2][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4][5]由图知,小车通过AB 、BC 、AC 走的路程s AB =10.0dm−6.0dmm=4.0dm=0.4m s BC =6.0dm−1.0dmm=5.0dm=0.5m s AC =10.0dm−1.0dmm=9.0dm=0.9m所用的时间t AB =15:35:22−15:35:20=2s t BC =15:35:23−15:35:22=1s t AC =15:35:23−15:35:20=3s速度v AB =AB AB s t =0.4m 2s =0.2m/sv BC =BC BC s t =0.5m 1s=0.5m/sv AC =AC AC s t =0.9m 3s=0.3m/s(4)[6] 小车到达C 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大,用公式v =st算出的速度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