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全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必修一·文言文译文全集劝学(节选)/荀子师说/韩愈赤壁赋/苏轼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必修二·文言文译文全集六国论/苏洵阿房宫赋/杜牧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三·文言文译文全集离骚(节选)/屈原《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张溥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谏太宗十思疏/魏徵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鸿门宴/司马迁秋水(节选)/庄子非攻(节选)/墨子上篇下篇察今(节选) /《吕氏春秋》必修四·文言文译文全集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文蜀道难/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李煜蝶恋花/晏殊雨霖铃/柳永声声慢/李清照滕王阁序(并诗)/王勃秋声赋/欧阳修第五册·文言文译文全集陈情表项脊轩志报任安书(节选)渔父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初中语文北师版山行/杜牧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秋词/刘禹锡采桑子.重阳/毛泽东登高/杜甫诗歌三首当我死时/余光中春/朱自清诗词九首江南春绝句/杜牧游园不值/叶绍翁玉楼春宋祁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春夜喜雨/杜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春/艾青初春/王宜振过零丁洋/ 文天祥示儿/陆游诗三首自嘲/鲁迅有的人……臧克家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毛泽东词二首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愚公移山/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小石潭记/柳宗元敕勒歌/北朝民歌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王之涣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使至塞上…王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诗词五首夜雨寄北/李商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革命烈士诗三首囚歌/叶挺就义诗/吉鸿昌我的自白书/陈然三峡/郦道元诗词十一首饮酒/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田园乐/王维独坐敬亭山/李白望岳/杜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滁州西涧/韦应物江雪/柳宗元题李凝幽居/贾岛西江月.遣兴/辛弃疾爱莲说/周敦颐诗词三首采莲曲/王昌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苏幕遮/周邦彦荔枝图序/白居易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竹/郑夑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曹刿论战/左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口技/林嗣环岳阳楼记/范仲淹登岳阳楼/杜甫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游岳阳楼记/袁中道醉翁亭记/欧阳修咏月诗四首把酒问月/李白月下独酌/李白关山月/李白望月/杜甫苏轼咏月诗文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鸟鸣涧/王维乡愁诗三首逢入京使/岑参渡汉江/宋之问乡愁/余光中送别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陋室铭/刘禹锡桃花源记/陶渊明渔歌三首渔翁/柳宗元渔歌子/张志和渔舟唱晚/姜耕。
苏教版高级中学语文必修三古文翻译.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翻译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原文: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目全译全练

劝学1.而⑴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 )善假于.物也3.之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⑷不如须臾之.所学4.焉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师说1.而(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2)惑而.不从师(3)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4)则群聚而.笑之(5)如是而.已2.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人非生而知之.者(5)作师说以贻之.(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3、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其.皆出于此乎(5)其.可怪也欤4.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而耻学于.师(3)于.其身也(4)皆出于.此乎(5)不拘于.时5.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 其皆出于此乎.(3)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其可怪也.欤赤壁赋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正襟危坐而.问客(4)侣鱼虾而.友麋鹿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3)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2)凌万顷之.茫然(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2)月出于.东山之上(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乎(1)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2)相与枕藉乎.舟中(3)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始得西山宴游记1.而(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2)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自远而.至(3)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4)穷山之高而.止2.之(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2)始指异之.(指西山)/ 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3.为(1)故为.之文以志(2)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六国论1.而(1)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二败而.三胜(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3)苟以天下之.大(4)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此言得之./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3.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2)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3)以.有尺寸之地(4)举以.予人(5) 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为(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为.国者(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其(1)其.实亦百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其.势弱于秦(2)能守其.土6.则(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则.秦国之所大欲7.与(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2)与.战胜而得者(3)六国与.秦皆诸侯阿房宫赋1.焉(1)盘盘焉.,囷囷焉.(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其(1)杳不知其.所之也/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2)使六国各爱其.人4.于(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5.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奈何取之.尽锱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指南录后序1.而(1)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2)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2.以(1)然而隐忍以.行(2)挟匕首以.备不测(3)几以.捕系死(4)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5)以.资政殿学士行(6)将以.有为也3.则(1)则.直前诟虏帅失信(2)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五人墓碑记1.而(1)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2.以(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2)中丞匿于溷藩以.免(3)于是乘其厉声以.呵(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5)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6)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焉(1)激于义而死焉.(2)去今之墓而葬焉.(3)吴之民方痛心焉.4.之(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2)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4)佯狂不知所之.者(5)人皆得以隶使之./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5.其(1)以旌其.所为/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敛赀财以送其.行(3)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6.于(1)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7.为(1)以旌其所为./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2)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8.当(1)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烛之武退秦师1.以(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敢以.烦执事(3)以.其无礼于晋(4)越国以.鄙远(5)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2.而(1)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2)夜,缒而.出(3)朝济而.夕设版焉3.之(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夫晋,何厌之.有(3)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4)因人之力而敝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将焉取之.4.焉(1)子亦有不利焉.(2)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朝济而夕设版焉.5.其(1)以其.无利于晋/ 君知其.难也/ 又欲肆其.西封/ 失其.所与(2)吾其.还也6.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谏太宗十思疏二、文言虚词1.以(1) 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翻译总结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翻译总结第一篇: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翻译总结高中语文必修一、二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师说》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通晓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跟从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但是大的方面放弃,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1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真理本来比我早。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文言文翻译

与韩荆州书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
”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亲自做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
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
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不因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
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在楚汉游历。
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
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
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
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
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
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
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
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
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
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
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
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重点文言句子翻译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文: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8.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9.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10.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1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2.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1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14.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高中苏教版文言文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晋朝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他沿着溪流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了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的距离,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草鲜美,落花缤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他又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就是水源,于是他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洞口仿佛有光亮。
他就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
再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等。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
在这里往来耕作的男女,穿着打扮和外界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显得快乐自在。
见到渔人,他们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他们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款待他。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外来人,都来打听。
他们自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着妻子和乡里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不再出去,于是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翻译和古诗词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翻译和古诗词文言文1.《论语》六则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3.鱼我所欲也《孟子》4.逍遥游《庄子》5.劝学《苟子》6.曹刿论战《左传》7.出师表诸葛亮8.桃花源记陶潜9.三峡郦道元10.师说韩愈11.陋室铭刘禹锡12.阿房宫赋杜牧13.岳阳楼记范仲淹14.醉翁亭记欧阳修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赤壁赋苏轼17.爱莲说周敦颐诗词曲1.关雎《诗经》2.蒹葭《诗经》3.氓《诗经》4.离骚曲原5.观沧海曹操6.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次北固山下王湾9.使至塞上王维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2.蜀道难李白13.望岳杜甫14.春望杜甫15.登高杜甫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0.观刈麦白居易具体名句: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2.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全集必修一·文言文译文全集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赤壁赋/苏轼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必修二·文言文译文全集
六国论/苏洵
阿房宫赋/杜牧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必修三·文言文译文全集
离骚(节选)/屈原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张溥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鸿门宴/司马迁
秋水(节选)/庄子
非攻(节选)/墨子上篇下篇
察今(节选) /《吕氏春秋》
必修四·文言文译文全集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文
蜀道难/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李煜
蝶恋花/晏殊
雨霖铃/柳永
声声慢/李清照
滕王阁序(并诗)/王勃
秋声赋/欧阳修
第五册·文言文译文全集
陈情表
项脊轩志
报任安书(节选)
渔父
逍遥游(节选)
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