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计算书(桩加防水板)

合集下载

承台计算书(桩加防水板)

承台计算书(桩加防水板)

承台计算书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190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 t =1.57N/mm 2, f c =16.7N/mm 2,承台钢筋选用HRB400,承台底最小配筋率取0.15%,承台底保护层厚为100mm ,桩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内径为240mm 。

一、防水板荷载计算:1、200厚防水板建筑面层重量q a 0.2×20=42、450厚防水板自重q s 0.45×25=11.253、顶标高为-3.7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1 [-0.75-(-3.7-0.45)]×10=344、顶标高为-4.3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2 [-0.75-(-4.3-0.45)]×10=40 二、CT2计算:该承台平面尺寸为2200×2200,高取1200;柱截面尺寸取a ×b=600×600;取该处L x 取8.4米,L y 取6米,偏于安全;该承台顶X 向有混凝土墙体,故取Y 向配筋计算结果作为X 、Y 向配筋依据。

1、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计算: 该处防水板荷载设计值为:q wj =1.4q w1-(q a +q s )=1.4×34-(4+11.25) =32.35,取q wj =36千牛/平方米沿该承台周边均匀分布的等效线荷载设计值为:q e =q wj (L x L y -a x a y )/2(a x +a y )=36(8.4×6-2.2×2.2)/2(2.2+2.2) =186.4千牛/米沿该承台边缘均匀分布的线弯矩设计值为:m e ≈kq wj L x L ya=y x a a=2200取L=L x =8400,偏于安全。

a/L=0.26根据下表:注:该表摘自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表4.3.2K取0.0718me=130.3千牛.米/米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M y1=ax[0.5qe(ay-a)+me]=2.2[0.5×186.4(2.2-0.6)+130.3] =614.8千牛.米2、考虑防水板时,最大单桩反力设计值为:Ni=1.2×1190-186.4×2.2×4/4=1018千牛,偏于安全。

桩基承台加防水板应用实例

桩基承台加防水板应用实例
4 3 0 3 9 . 5 2( 9 )2 5 2 3 . 9 4( 3 )2 8 2 8 . 8 0( 1 8 ) 2 7 4 1 . 5 0( 2 0 ) 5 2 9 5 8 . 6 4( 9 )2 4 3 6 . 1 2( 3 ) 2 7 3 7 . 6 9( 2 1 ) 2 6 6 9 . 1 7( 1 9 )
Q k =Q k + QD k =8 7 9 5 . 9 8 k N
单桩 竖 向极 限 承载力 特征 值 R 计算
根据 桩基 规 范 J G J 9 4—2 0 0 8 5 . 2 . 2 条 规 定
R : Q k / 7 。 。 =8 7 9 5 . 9 8 / 2 . O 0=4 3 9 7 . 9 9 k N
采用 P K P M 2 0 1 0 . v 2 . 1 程 序计 算 , 承 台 板及 防水 板在地 下 水位 的作 用 下 的综 合 效 应 通 过 J C C A D板
块中的筏板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如下结果数据 。
5 4
2 0 1 5年 5月 第二 期
抗 剪计 Leabharlann : 1 左边: 抗力 1 7 9 1 6 . 2 9 k N 剪力 5 8 9 9 . 1 8 k N h 0 : 2 4 0 0 a r m( L o a d : 1 9 ) 2右 边 : 抗力 1 7 9 1 6 . 2 9 k N 剪力 5 9 1 8 . 9 8 k N h n : 2 4 0 0 a r m( L o a d : 1 9 ) 3上 边 : 抗力 1 7 1 6 3 . 7 6 k N 剪力 6 1 4 4. 4 3 k N
+6 8. O 0×7. 6 0× 1. O 0+5 5. O 0 ×0. 8 0 X 1 . 0O+ 5 6. 0 0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承台模板计算书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1.1、编制依据(1)、现行施工方案(2)、地质勘查报告(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5)、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0)1.2、规范标准(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2)、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2、工程概况桥梁全长 m ,桥梁全宽 m ,共有承台4座。

全桥承台钢筋用量为 t ,C15砼用量为 m 3,C30砼用量为 m 3。

3、方案综述承台模板采用竹胶板施工,竖肋采用50×100mm 方木,承台尺寸: 17.8×6.2×2.0m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

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4、结构计算4.1、荷载计算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 以下时,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通过比较,一般取计算值较小者;混凝土侧压力根据公式: Pmax=0.2221210γv k k tPmax=γ×hPmax =0.22×24×5×1×1.15×221=43 kpaPmax =24×2=48 kpa式中: Pmax-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pa );h -有效压头高度(m );ν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γ-混凝土的体密度(KN/m3);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参加外加剂时取 1.0,掺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K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H-混凝土灌注层(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的高度(m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P1=2.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P1=4.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荷载组合:P=1.2×43+1.4×(2.0+4.0)=60 KN/m 24.2、承台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验算其抗弯强度及刚度。

桩承台BPB6计算与防水板计算

桩承台BPB6计算与防水板计算

桩承台计算承台计算取桩冲切力最大,且桩距离上部墙较远的BPB6.一、设计资料1、承台信息承台高:1500mm2、桩信息桩截面宽:640mm(0.8D)单桩承载力:3100.00kN3、混凝土信息混凝土等级:C304.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以下简称桩基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承台示意图如下:(图中所示桩反力为基本组合下最大反力)二、计算结果35 SATWE基本组合:1.20⨯恒-1.40⨯风y+0.70⨯1.40⨯活采用公式:在组合35情况下,承台上部角桩最大反力为4128KN(基本组合)1、承台内力配筋计算(Y方向起控制作用)Y方向配筋计算:M Y = 4128*1.32=5448.96KN.M h0= 1500-120=1380.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β1/(1+fy/(Es*εcu))=0.80/(1+360/(2.0*105*0.0033))=0.518 . 确定计算系数αs=γo*M/(α1*fc*b*ho*ho)=1.0*5448.96*106/(1.0*14.3*5000*1380*1380)=0.040 .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1-sqrt(1-2αs)=1-sqrt(1-2*0.040)=0.041≤ξb=0.518 满足要求。

. 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As =α1*fc*b*ho*ξ/fy=1.0*14.3*5000*1375*0.041/360=11196.7mm 2 . 验算最小配筋率ρ=As/(b*h)=11196.7/(5000*1500)=0.149%接近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11196.7/5=2240mm 2/m 实配钢筋为:T:X&YC22@160(As=2376) B:XC22@160 (As=2376) YC22@100 (As=3801)[考虑上部角桩偏置,适度加强了Y 向配筋,并按图审要求,斜边增加斜向钢筋]2、墙冲切承台计算:(为方便计算,a0取桩中心至墙中心距离,比规范值偏安全)冲切力:F l =4128-278.64=3849.36KN (278.64为平均到每根桩上需要扣减的承台及土自重设计值)βhp=1-(1500-800)/1200*0.1=0.942λ=1320/1380=0.957 β0=0.84/(0.957+0.2)=0.726βhp*β0*μm*ft*h0=0.942*0.726*5000*1.43*1380/1000=6747.96KN>Fl=3849.36KN 墙冲切承台满足设计要求。

桩承台BPB6计算及防水板计算

桩承台BPB6计算及防水板计算

桩承台计算承台计算取桩冲切力最大,且桩距离上部墙较远的BPB6.一、设计资料1、承台信息承台高:1500mm2、桩信息桩截面宽:640mm(0.8D)单桩承载力:3100.00kN3、混凝土信息混凝土等级:C304.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以下简称桩基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承台示意图如下:(图中所示桩反力为基本组合下最大反力)二、计算结果35 SATWE基本组合:1.20⨯恒-1.40⨯风y+0.70⨯1.40⨯活采用公式:在组合35情况下,承台上部角桩最大反力为4128KN(基本组合)1、承台内力配筋计算(Y方向起控制作用)Y方向配筋计算:M Y = 4128*1.32=5448.96KN.M h0= 1500-120=1380.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β1/(1+fy/(Es*εcu))=0.80/(1+360/(2.0*105*0.0033))=0.518. 确定计算系数αs=γo*M/(α1*fc*b*ho*ho)=1.0*5448.96*106/(1.0*14.3*5000*1380*1380)=0.040 .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1-sqrt(1-2αs)=1-sqrt(1-2*0.040)=0.041≤ξb=0.518满足要求。

. 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As=α1*fc*b*ho*ξ/fy=1.0*14.3*5000*1375*0.041/360=11196.7mm2 . 验算最小配筋率ρ=As/(b*h)=11196.7/(5000*1500)=0.149%接近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11196.7/5=2240mm2/m实配钢筋为:T:X&YC22@160(As=2376)B:XC22@160 (As=2376)YC22@100 (As=3801)[考虑上部角桩偏置,适度加强了Y向配筋,并按图审要求,斜边增加斜向钢筋]2、墙冲切承台计算:(为方便计算,a0取桩中心至墙中心距离,比规范值偏安全)冲切力:F l=4128-278.64=3849.36KN(278.64为平均到每根桩上需要扣减的承台及土自重设计值)βhp=1-(1500-800)/1200*0.1=0.942λ=1320/1380=0.957 β0=0.84/(0.957+0.2)=0.726βhp*β0*μm*ft*h0=0.942*0.726*5000*1.43*1380/1000=6747.96KN>Fl=3849.36KN 墙冲切承台满足设计要求。

承台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承台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承台施工方案及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描述了承台的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承台是一种支撑结构,通常用于支撑桥梁、建筑物等重要的结构。

本文将以承台的设计参数为基础,详细说明承台的施工步骤和计算方法。

2. 施工方案2.1 材料准备在施工承台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备料并进行拌合。

-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合适的钢筋构件。

- 模板:根据承台的大小和形状制作合适的模板。

- 砂石:用于承台的垫层施工。

2.2 施工步骤根据承台的设计要求,施工步骤如下: 1. 搭建模板:按照设计要求,将模板搭建在施工现场。

2. 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焊接或绑扎在模板上。

3. 混凝土浇筑:将预先调配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并注意振捣、充实等工作。

4.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 拆模:待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拆除模板。

6. 后续工序:根据需要,可进行进一步的喷涂、防水等后续工序。

3. 计算书承台的计算依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

下面是承台计算书的示例:3.1 承台尺寸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计算出承台的尺寸参数,包括长、宽、高等。

3.2 钢筋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计算出承台所需的钢筋数量和规格。

考虑到受力分布和安全要求,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3.3 混凝土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计算出承台所需的混凝土量。

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和标号。

3.4 承台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计算出承台所承受的荷载情况。

考虑到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进行合理的荷载分析和计算。

3.5 施工安全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安全计算。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4. 总结本文档详细描述了承台的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算方法,确保承台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案进行施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一、设计示意图二、基本资料1.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几何参数:A = 500 mm H = 600 mme11 = 750 mm e12 = 750 mmL11 = 450 mm L12 = 850 mm3.柱计算数据柱形状: 矩形截面高度h c: 700 mm 截面宽度b c: 7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弯矩M y设计值: M y = 100.00 kN·m弯矩M x设计值: M x = 100.00 kN·m轴力N设计值: N = 1000.00 kN剪力V x设计值: V x = 0.00 kN剪力V y设计值: V y = 0.00 kN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否4.桩计算数据桩形状: 圆形直径: 6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5.承台计算数据桩基重要性系数: 0 = 1.00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钢筋级别: 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承台底边的距离: a s = 60 mm三、各桩净反力计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3-2)得出N i = F kn±M xk y i∑y i 2±M yk x i∑x i 2其中F k = N2.各桩净反力:桩号0: N 0 = 683.33 kN桩号1: N 1 = 816.67 kN最大桩净反力: N max = 816.67 kN四、弯矩与配筋计算1.计算公式:弯矩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6-1)、(8.5.16-2)计算M x = ∑N i y iM y = ∑N i x i按照简易方法配筋计算A s =γ 0M 0.9 f y h 02.弯矩计算:绕Y轴弯矩:桩1: N 1 = 816.67 kN x 1 = 400 mm绕Y轴弯矩计算结果: M y = 525.00 kN·m绕X轴弯矩:桩0: N 0 = 683.33 kN y 0 = 350 mm桩1: N 1 = 816.67 kN y 1 = 350 mm绕X轴弯矩计算结果: M x = 326.67 kN·m3.配筋计算: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绕Y轴弯矩设计值: M y = 525.00 kN·m绕X轴弯矩设计值: M x = 326.67 kN·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 y = 360.00 N/mm2计算截面处承台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X向配筋面积计算结果(总计): A sx = 3000.69 mm2 Y向配筋面积计算结果(总计): A sy = 1867.09 mm2 4.配筋结果:X向:计算面积(总计): 3000.69 mm2采用方案(总计): 15C16实配面积(总计): 3015.93 mm2Y向:计算面积(总计): 1867.09 mm2采用方案(总计): 13C14实配面积(总计): 2001.19 mm2五、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7-1)得出,对于不对称冲切锥体,采用偏安全计算γ 0F l≤ 2 [β ox (b c + a oy) + β oy (h c + a ox)] β hp f t h 0其中:β ox = 0.84 / (λ ox + 0.2) (8.5.17-3)β oy = 0.84 / (λ oy + 0.2) (8.5.17-4)2.冲切计算:计算冲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冲切力设计值: F l = 1000.00 kN冲切荷载计算结果(冲切力设计值×桩基重要性系数): 1000.00 kN计算抗冲切承载力: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p = 1.00柱边至最近桩顶边缘水平距离(取偏安全值): a ox = 141 mm a oy = 500 mm冲跨比: λ ox = 0.26 λ oy = 0.93冲切系数: β ox = 1.82 β oy = 0.75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结果: 3858.93 kN3.验算结果:冲切荷载: 1000.00 kN ≤抗冲切承载力: 3858.93 kN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结果: 通过六、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计算公式:矩形承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7-5)得出γ 0N l≤ [β 1x (c 2 + a 1y2) + β 1y (c 1 +a 1x2)]β hp f t h 0其中:β 1x =0.56λ 1x + 0.2(8.5.17-6)β 1y =0.56λ 1y + 0.2(8.5.17-7)2.冲切计算: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N l——冲切力设计值c 1、c 2——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距离a 1x、a 1y——从承台底角桩内边缘引45度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λ 1x、λ 1y——角桩冲跨比β 1x、β 1y——角桩冲切系数3.验算结果:0号角桩: 冲切荷载: 683.33 kN ≤抗冲切承载力: 1286.27 kN1号角桩: 冲切荷载: 816.67 kN ≤抗冲切承载力: 1286.27 kN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结果: 通过七、承台剪切验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8-1)得出γ 0V≤β hsβf t b 0h 0其中:β =1.75λ + 1.0(8.5.18-2)2.剪切计算:1) 左位置剪切面受剪计算:计算剪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最大剪力设计值: V = 683.33 kN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683.33 kN计算抗剪切荷载:计算宽度处的承台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s = 1.1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b 0 = 1300.00 mm柱边至x、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水平距离: a = 141 mm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λ = 0.30剪切系数: β = 1.35抗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1324.07 kN2) 右位置剪切面受剪计算:计算剪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最大剪力设计值: V = 816.67 kN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816.67 kN计算抗剪切荷载:计算宽度处的承台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s = 1.1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b 0 = 1300.00 mm柱边至x、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水平距离: a = 141 mm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λ = 0.30剪切系数: β = 1.35抗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1324.07 kN3.验算结果:左位置剪切面: 剪切荷载: 683.33 kN ≤抗剪切荷载: 1324.07 kN右位置剪切面: 剪切荷载: 816.67 kN ≤抗剪切荷载: 1324.07 kN承台剪切验算结果: 通过八、柱局压验算不需要进行柱局压验算!九、桩局压验算不需要进行桩局压验算!。

桩 基 承 台 计 算 书(三桩承台)

桩 基 承 台 计 算 书(三桩承台)

桩基承台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示意图:二、基本资料:承台类型:三桩承台承台计算方式:验算承台尺寸1.依据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几何参数: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 C = 400 mm桩列间距: A = 800 mm 桩行间距: B = 1386 mm承台根部高度: H = 900 mm 承台端部高度: h = 900 mm纵筋合力点到底边的距离: a s = 70 mm 平均埋深: h m = 1.40 m矩形柱宽: B c = 500 mm 矩形柱高: H c = 500 mm圆桩直径: D s = 400 mm 换算后桩截面:L s = 320mm 3.荷载设计值:(作用在承台顶部)竖向荷载: F = 1591.60 kN绕X轴弯矩: M x = 25.50 kN·m 绕Y轴弯矩: M y = 253.20 kN·mX向剪力: V x = 168.40 kN Y向剪力: V y = 70.00 kN 4.材料信息: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f c = 14.30 N/mm2f t = 1.43 N/mm2钢筋强度等级: HRB400 f y = 360.00 N/mm2三、计算过程:1.作用在承台底部的弯矩绕X轴弯矩: M0x = M x-V y·H = 25.50-70.00×0.90 = -37.50kN·m绕Y轴弯矩: M0y = M y+V x·H = 253.20+168.40×0.90 = 404.76kN·m 2.基桩净反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N i = F/n±M0x·y i/∑y j2±M0y·x i/∑x j2(8.5.3-2)N1 = F/n-M0x·y1/∑y j2+M0y·x1/∑x j2= 1591.60/3-(-37.50)×0.92/1.28+404.76×0.00/1.28 = 557.59 kNN2 = F/n-M0x·y2/∑y j2+M0y·x2/∑x j2= 1591.60/3-(-37.50)×(-0.46)/1.28+404.76×(-0.80)/1.28 = 264.03 kN N3 = F/n-M0x·y3/∑y j2+M0y·x3/∑x j2= 1591.60/3-(-37.50)×(-0.46)/1.28+404.76×0.80/1.28 = 769.98 kN 3.承台受柱冲切验算: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F l≤2[β0x·(b c+a0y)+β0y·(h c+a0x)]·βhp·f t·h0(8.5.17-1)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a0 = 0.05 m最不利一侧冲切面计算长度:b m = 2.31 m作用于最不利冲切面以外冲切力设计值:F l = 1034.01 kN承台有效高度:h0 = H-a s = 0.90-0.07 = 0.83 m冲跨比:λ0 = a0/h0 = 0.05/0.83 = 0.06λ0 < 0.2 取λ0 = 0.2冲切系数:β0= 0.84/(λ0+0.2) = 0.84/(0.20+0.2) = 2.10β0·b m·βhp·f t·h0= 2.10×2.31×0.99×1430.00×0.83= 5707.16 kN > F l = 1034.01 kN, 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台计算书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190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 t =1.57N/mm 2, f c =16.7N/mm 2,承台钢筋选用HRB400,承台底最小配筋率取0.15%,承台底保护层厚为100mm ,桩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内径为240mm 。

一、防水板荷载计算:1、200厚防水板建筑面层重量q a 0.2×20=42、450厚防水板自重q s 0.45×25=11.253、顶标高为-3.7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1 [-0.75-(-3.7-0.45)]×10=344、顶标高为-4.3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2 [-0.75-(-4.3-0.45)]×10=40 二、CT2计算:该承台平面尺寸为2200×2200,高取1200;柱截面尺寸取a ×b=600×600;取该处L x 取8.4米,L y 取6米,偏于安全;该承台顶X 向有混凝土墙体,故取Y 向配筋计算结果作为X 、Y 向配筋依据。

1、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计算: 该处防水板荷载设计值为:q wj =1.4q w1-(q a +q s )=1.4×34-(4+11.25) =32.35,取q wj =36千牛/平方米沿该承台周边均匀分布的等效线荷载设计值为:q e =q wj (L x L y -a x a y )/2(a x +a y )=36(8.4×6-2.2×2.2)/2(2.2+2.2) =186.4千牛/米沿该承台边缘均匀分布的线弯矩设计值为:m e ≈kq wj L x L ya=y x a a=2200取L=L x =8400,偏于安全。

a/L=0.26根据下表:注:该表摘自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表4.3.2K取0.0718me=130.3千牛.米/米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M y1=ax[0.5qe(ay-a)+me]=2.2[0.5×186.4(2.2-0.6)+130.3] =614.8千牛.米2、考虑防水板时,最大单桩反力设计值为:Ni=1.2×1190-186.4×2.2×4/4=1018千牛,偏于安全。

3、承台受柱冲切验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7-1)F l ≤βhpβoumftho其中,冲切力设计值取为:Fl=4×1190-2.2×2.2(1.2×25+0.2×20)=4596千牛经计算:λ=0.25,β0=1.866,βhp=0.966,um=3200mmβhp βoumftho=9961千牛≥Fl满足要求4、承台角桩冲切验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8-1)N l ≤[β1x(c2+a1y/2)+β1y(c1+a1x/2)]βhpfth其中,冲切力设计值取为:Nl=1.2×1190=1428千牛经计算:c 1=c2=600,a1x=a1y=200,λ1x=λ1y= 0.25,β1x=β1y=1.24,βhp=0.966。

[β1x (c2+a1y/2)+β1y(c1+a1x/2)]βhpfth=2895千牛≥Nl满足要求。

5、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10-1)V≤βhs αftbh其中,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取为:V=2[1.2×1190-2.2×2.2(1.2×25+0.2×20)/4] =2774千牛经计算:βhs =0.926,ax=ay=200,λx=λy=0.25,α=1.4βhs αftbh=4925千牛≥V满足要求6、承台局部受压验算:计算公式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8.1-1)F l ≤1.35βcβlfcAln其中,局部压力设计值取为:Fl=1.2×1190=1428千牛βc=1.0经计算:A l =400×400=160000mm2,Ab=800×800=640000mm2, Aln=114784mm2,βl=21.35βc βlfcAln=5175千牛≥Fl满足要求7、考虑防水板影响时,承台受弯计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2-1)M y2=∑NixiMy2=2×1018×0.4=814.4千牛.米M y =My1+My2=1429.2千牛.米8、不考虑防水板影响时,承台受弯计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2-1)M y ’=∑Nixi=2×1.2×1190×0.4 =1142.4千牛.米9、承台配筋计算:M y >My’则该承台柱边截面控制弯矩为:M=My=1429.2千牛.米A s =M/2.2×0.9hfy=1429.2×106/(2.2×0.9×1100×360) =1823mm2/m实配Φ18@130三、CT3计算:该承台平面尺寸为2780×2780,高取1200;柱截面尺寸取a×b=600×600;取该处Lx 取8.4米,Ly取7.2米,偏于安全。

计算时,仅取X向配筋计算,作为X、Y向配筋依据。

1、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计算:该处防水板荷载设计值为:q wj =1.4qw2-(qa+qs)=1.4×40-(4+11.25)=40.75,取qwj=42千牛/平方米沿该承台周边均匀分布的等效线荷载设计值为:q e =q wj (L x L y -a x a y )/2(a x +a y )=42(8.4×7.2-2.78×2.78)/2(2.78+2.78) =199.3千牛/米沿该承台边缘均匀分布的线弯矩设计值为:m e ≈kq wj L x L ya=y x a a=2780取L=L x =8400,偏于安全。

a/L=0.33根据下表:注:该表摘自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表4.3.2k 取0.0524m e =133.2千牛.米/米 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M y1=a x [0.5q e (a y -a)+m e ]=2.78[0.5×199.3(2.78-0.6)+133.2] =974.3千牛.米2、考虑防水板时,最大单桩反力设计值为:N i =1.2×1190-199.3×2.78×4/5=985千牛,偏于安全。

3、承台受柱冲切验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7-1)F l ≤βhp βo u m f t h o其中,冲切力设计值取为:Fl=5×1190-2.78×2.78(1.2×25+0.2×20)-1190 =4498千牛a=490mm经计算:λ=0.445,β0=1.3,βhp=0.966,um=4360mmβhp βoumftho=9455千牛≥Fl满足要求4、承台角桩冲切验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8-1)N l ≤[β1x(c2+a1y/2)+β1y(c1+a1x/2)]βhpfth其中,冲切力设计值取为:Nl=1.2×1190=1428千牛经计算:c 1=c2=600,a1x=a1y=200,λ1x=λ1y= 0.25,β1x=β1y=1.24,βhp=0.966。

[β1x (c2+a1y/2)+β1y(c1+a1x/2)]βhpfth=2895千牛≥Nl满足要求。

5、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10-1)V≤βhs αftbh其中,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取为:V=2[1.2×1190-2.78×2.78(1.2×25+0.2×20)/5] =2751千牛经计算:βhs =0.926,ax=ay=490,λx=λy=0.445,α=1.21βhs αftbh=5379千牛≥V满足要求6、承台局部受压验算:计算公式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8.1-1)F l ≤1.35βcβlfcAln其中,局部压力设计值取为:Fl=1.2×1190=1428千牛βc=1.0经计算:A l =400×400=160000mm2,Ab=800×800=640000mm2, Aln=114784mm2,βl=21.35βc βlfcAln=5175千牛≥Fl满足要求7、考虑防水板影响时,承台受弯计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2-1)M y2=∑NixiMy2=2×985×0.69=1359.3千牛.米M y =My1+My2=2333.6千牛.米8、不考虑防水板影响时,承台受弯计算:计算公式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2-1)M y ’=∑Nixi=2×1.2×1190×0.69 =1970.7千牛.米9、承台配筋计算:M y >My’则该承台柱边截面控制弯矩为:M=My=2333.6千牛.米A s =M/2.78×0.9hfy=2333.6×106/(2.78×0.9×1100×360) =2356mm2/m实配Φ20@130 四、CT4计算:该承台平面尺寸为2200×3600,高取1200;柱截面尺寸取a ×b=600×700;取该处L x 取8.4米,L y 取7.2米。

1、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计算: 该处防水板荷载设计值为:q wj =1.4q w2-(q a +q s )=1.4×40-(4+11.25) =40.75,取q wj =42千牛/平方米沿该承台周边均匀分布的等效线荷载设计值为:q e =q wj (L x L y -a x a y )/2(a x +a y )=42(8.4×7.2-2.2×3.6)/2(2.2+3.6) =190.4千牛/米沿该承台边缘均匀分布的线弯矩设计值为:m e ≈kq wj L x L ya=y x a a=2814取L=L x =8400,偏于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