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第I卷和第II卷均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选做题根据各校要求选择一个模块的试题进行作答,若两个模块都作答,按照(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计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I卷选择题一、必做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D.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的是A.苯和水B.乙酸乙酯和水C.溴乙烷和水D.乙酸和水3.下列各组物质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是A.乙烯、乙炔B.1一已烯、甲苯C. 苯、1一已炔D.苯、正已烷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水解反应 B.酯化反应 C.加成反应 D.还原反应5.分别完全燃烧1mol下列物质,需要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丙烯 B.丙三醇 C.乙烷 D.丙酸6.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乙酸、浓硫酸共热时,①键断裂B.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时,②、④键断裂C.在Ag催化下与O2加热反应时, ①、③键断裂D.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时,①键断裂7.下列方法可用于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是A.过滤B.蒸馏C.重结晶D.萃取8.下列能够获得有机物所含官能团信息的方法是A.红外光谱B.质谱法C.色谱法D.核磁共振氢谱9.下列物质中不能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是A.2一丁烯B.2,3一二氯一2一丁烯C.2一甲基一2丁烯D.1,2-二溴乙烯10.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苯中含有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乙醛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11.下列化学反应的有机产物间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的是A.乙烷与Cl2光照条件下的反应B.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30℃时反应C.CH3CHBrCH2CH3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D.CH3CH2CH2Br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12.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油脂C.纤维素D.核酸13.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的二肽最多可以有A.4种B.3种C.2种D.1种14.下列物质中,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蔗糖B.麦芽糖C.淀粉D.乙酸甲酯15.某工程塑料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该塑料时用到的单体有A.1种B.2种C.3种D.4种16.下列各组内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4H10和C6H14B.C3H6和C4H8C. 和D.甲酸和乙二酸17.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1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1.5molCO2和2molH2O。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收交答题卡.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该答案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表格中,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将该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表格中.每小题涂对得3分,满分36分.1.若x 是任意实数,下列各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A.x B.2x C. 2x - D .12-x2.有下列二次根式:(1)12;(2)5.1;(3)23;(4)32.其中能与6合并的是 A .(1)和(2) B .(2)和(3) C .(1)和(3) D .(2)和(4)3.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5 ,5,10B. 9,12,17C. 7,24,25D. 0.6,0.8,14.在下列命题中,该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A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B. 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C.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D. 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5.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 矩形C.菱形D.正方形 6.在□ABCD 中,AB =3,BC =4,当□ABCD 的面积最大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AC =5; ②∠A +∠C =180°; ③AC ⊥BD ; ④AC =B D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GH .若BE ∶EC =2∶1,则线段CH 的长是 A.3C.5D.6 8.下列式子中表示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 2x y = B. 22y x =C.2y x = D.22y x = 9.某油箱容量为60 L 的汽车,加满汽油后行驶了100 km 时,油箱中的汽油大约消耗了15,如果加满汽油后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 km ,油箱中剩油量为y L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别是A. y =0.12x ,x >0B. y =60-0.12x ,x >0C. y =0.12x ,0≤x ≤500D. y =60-0.12x ,0≤x ≤50010.下列关于函数32y x =-+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函数32y x =-+的图象是一条经过点(0,2)的直线B. 函数32y x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C. 函数32y x =-+的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函数32y x =-+的图象可以由直线3y x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而得到11.在期末考试中,某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5分,方差为13.2,如果每名学生都多考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分不变,方差不变B. 平均分变大,方差不变C.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D. 平均分变大,方差变大12.若一组数据1x ,2x ,…,n x 的方差是0,则 A.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0 B. 1x =2x =…=n x =0 C. 1x =2x =…=n x D. x =0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3.如果a 是7的小数部分,那么代数式542++a a 的值是 .14.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15.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90,85.则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16.一组数据7,4,x ,8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7.已知直线6y x =-交x 轴于点A ,与直线y kx =(k>0)交于点B ,若以坐标原点O 及 点A 、B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2,则k = .18.直线3y kx =+经过点A (2,1),则不等式3kx +≥0的解集是 .19.以方程236x y -=的解为坐标(x ,y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是函数 的图象.20.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C =8,OE ⊥BC ,垂足为点E ,若菱形ABCD 的面积是24,则OE = ___. 21.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DCE ,则∠AEB = .2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BC 上一点,BE =1,F 为AB 上一点,AF =2,P 为AC 上一点,则PF +PE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74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演推过程.23.计算:(1)23)6229(27168÷---; (2))2520)(5052()52(2-+--.24.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在最近的5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单位:环):甲:7 , 8 , 6 , 8 , 9 ; 乙:9 , 7 , 5 , 8 , 6.(1)求甲运动员这5次选拔赛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2)求乙运动员这5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3)若已知甲运动员的选拔赛成绩的方差为 1.04,为了保证稳定发挥,应选哪位运动员参加比赛?25.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点D ,AN 是△ABC 外角∠CAM 的平分线,CE ⊥AN ,垂足为点E .(1)求证:四边形ADCE 为矩形;(2)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 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A C D EB O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ACDE B (第22题图)F A C D E B PN A C D E B M (第25题图) (第26题图)26.有一科技小组进行了机器人行走性能试验,在试验场地有A 、B 、C 三点顺次在同一笔直的赛道上,甲、乙两机器人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同向出发,历时7分钟同时到达C 点,乙机器人始终以60米/分的速度行走,如图是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y (米)与他们的行走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米,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米;若线段FG ∥x 轴,则此段时间中甲机器人的速度为 米/分;(2)若前3分钟甲机器人的速度保持不变,求线段EF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7.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 =CB ,CE =CD ,并且△ACB 的顶点B 在△ECD 的斜边DE 上,连接AE .(1)求证:AE =BD ;(2)若BD =3,BE =15,求BC 的长.28.如图,将矩形ABCD 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D 边在x 轴上,点D 的坐标是(-3,0),点B 的坐标是(1,2),过点A 作直线AE ∥OB 交y 轴于点E .(1)求直线AE 的函数解析式;(2)现将直线AE 沿射线AD 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平移t 秒时该直线能被矩形ABCD 的边截出线段,则t 的取值范围是 ;(3)在(2)的条件下,求t 取何值时,该线段与矩形的边及线段OB 所围成的四边形恰为菱形?并说明理由.(第28题图) A E xO D C B y A C D E B (第27题图)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3.8 ; 14. 15.88.5 ; 16.5.5; 17.2;18.x ≤3; 19.223y x =-; 20. 2.4 ; 21.30°; 22三、解答题:(共74分)23. (1)23)6229(27168÷---=(3- ………………………………………………4分=3; ………………………………………………5分(2))2520)(5052()52(2-+--=72050--() ………………………………………………9分=37-. ………………………………………………10分4分6分 7分9分 10分11分12分∴∠CAD =12CAB ∠, ………………………………………………2分 ∵AN 是△ABC 外角∠CAM 的平分线,∴∠CAE =12CAM ∠, ………………………………………………3分∴∠DAE =∠CAD +∠CAE =12×180°=90°, ……………………5分 又∵AD ⊥BC ,CE ⊥AN ,∴∠ADC =∠CEA =∠DAE =90°, …………………………………6分 ∴四边形ADCE 为矩形. ………………………………………7分(2)当△ABC 满足∠BAC =90°时,四边形ADCE 是正方形. …………9分 证明:∵AB =AC ,AD ⊥BC ,∴DC =BD , ………………………………………10分又∠BAC =90°∴DC =AD . (11)分由(1)知四边形ADCE 为矩形,∴矩形ADCE 是正方形. ………………………………………12分26. 解:(1)70;490;60; ………………………………………6分(2)由图象可知,前3分钟甲机器人的速度为60+70÷2=95(米/分) ………………………………………7分 ∵(3-2)×(95﹣60)=35,∴点F 的坐标为(3,35), ………………………………………9分 又点E 的坐标为(2,0),设线段EF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则335,20,k b k b +=⎧⎨+=⎩………………………………………11分 解得 35,70.k b =⎧⎨=-⎩………………………………………12分 ∴线段EF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 =35x ﹣70. …………………………13分27. (1)证明:∵∠BCA =∠DCE =90°,∴∠BCA -∠BCE =∠DCE -∠BCE ,即∠ACE =∠DCB , …………………………………2分 又CA =CB ,CE =CD ,∴△ACE ≌△BCD , …………………………………4分 ∴AE =BD ; …………………………………5分(2)∵△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D =∠D =45°, …………………………………6分 ∵△ACE ≌△BCD ,∴∠CEA =∠D =45°,8分 ∴∠BEA =∠CED +∠CEA =90°, …………………………………9分又∴22231518AB AE BE =+=+=, …………………………………11分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 =CB ,∴22222AB AC BC BC =+=, …………………………………12分∴2218BC =, ∴BC =3. …………………………………13分28.解:(1)∵点B 的坐标是(1,2),∴OA =1,AB =2,点A 的坐标是(1,0), …………………………………3分 ∵由题意知,AB ∥OE ,AE ∥OB ,∴四边形ABOE 是平行四边形, …………………………………4分 ∴OE =AB =2,∴点E 的坐标是(0,-2), …………………………………5分 设直线AE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则 0,2,k b b +=⎧⎨=-⎩ ………………………………………6分 解得 2,2.k b =⎧⎨=-⎩ ………………………………………7分∴线段AE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 ………………………………8分(2)0<t <5;………………………………………10分(3)当t 1时,所围成的四边形恰为菱形.…………………………12分理由:∵∠OAB=90°,OA=1,AB=2,∴13分设t 与AD、BC分别交于点E、F,根据题意可知,此时OE OB,且OB∥EF,OE∥BF,∴四边形FBOE是菱形,即t OB所围成的四边形恰为菱形.…………………………14分。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之比为3:4:5C.三边长分别为1,,D.三边长分别为5,12,14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四边相等B.对角线相等C.对角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4.如果=1﹣2a,则()A.a<B.a≤C.a>D.a≥5.已知矩形ABCD,AB=2BC,在CD上取点E,使AE=EB,那么∠EBC等于()A.15°B.30°C.45°D.60°6.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可能是()A.8cm和16cm B.10cm和16cm C.8cm和14cm D.8cm和12cm7.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小康通过下列方法测出了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他点C,然后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测量出MN的长为18m,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下列有关他这次探究活动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AB=36m B.MN∥AB C.MN=CB D.CM=AC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5=B.÷=(a>0,b>0)C.×3=D.×=69.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A.20cm B.50cm C.40cm D.45cm10.如图,设M是▱ABCD一边上任意一点,设△AMD的面积为S1,△BMC的面积为S2,△CDM的面积为S,则()A.S=S1+S2B.S>S1+S2C.S<S1+S2D.不能确定11.如图,▱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E≌△CDF,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A.BE=DF B.BF=DE C.AE=CF D.∠1=∠212.已知n是一个正整数,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是()A.3B.5C.15D.251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DB=6,DH⊥AB于点H,则DH的长为()A.4.8cm B.5cm C.9.6cm D.10cm14.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A.BC=AC B.CF⊥BF C.BD=DF D.AC=BF15.如图,在矩形ABCD中,BC=6,CD=3,将△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C′处,BC′交AD 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A.3B.C.5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命题“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逆命题是.17.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18.如图,在Rt△ABC中,E是斜边AB的中点,若AB=10,则CE=.19.已知a,b是正整数,若+是不大于2的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a,b)为.20.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为8,E为AB上一点,若EF⊥AC于点F,EG⊥BD于点G,则EF+EG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21.(6分)计算:(1)﹣5+(2)÷﹣×22.(5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试回答问题:∠BCD是直角吗?说明理由.23.(6分)如图,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E为AC上一点,且AB=AE,EF⊥AC,交BC于F,试说明EC=EF=BF.24.(8分)已知x=+1,y=﹣1,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1)x2y﹣xy2;(2)x2﹣xy+y2.25.(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N=CM.(1)求证:BN=DM;(2)若BC=3,CD=2,∠B=50°,求∠BCD、∠D的度数及四边形ABCD的周长.26.(8分)如图,轮船甲位于码头O的正西方向A处,轮船乙位于码头O的正北方向C处,某一时刻,AC=18km,且OA=OC.轮船甲自西向东匀速行驶,同时轮船乙沿正北方向匀速行驶,它们的速度分别为40km/h和30km/h,经过0.2h,轮船甲行驶至B处,轮船乙行驶至D处,求此时B处距离D处多远?27.(9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1)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2)若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积.28.(10分)△ABC中,点O是AC边上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E,交∠DCA的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分析】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解答】解:A、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A符合题意;B、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B不符合题意;C、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C不符合题意;D、被开方数含分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之比为3:4:5C.三边长分别为1,,D.三边长分别为5,12,14【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求得各角分别为30°,60°,90°,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边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其是直角三角形;C、12+()2=()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是直角三角形;D、52+122≠14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四边相等B.对角线相等C.对角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容易得出结论.【解答】解:正方形的性质有: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菱形的性质有: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因此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和菱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如果=1﹣2a,则()A.a<B.a≤C.a>D.a≥【分析】由已知得1﹣2a≥0,从而得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1﹣2a≥0,解得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5.已知矩形ABCD,AB=2BC,在CD上取点E,使AE=EB,那么∠EBC等于()A.15°B.30°C.45°D.60°【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得出∠D=∠ABC=90°,AD=BC,DC∥AB,推出AE=2AD,得出∠DEA=30°=∠EAB,求出∠EBA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C=90°,AD=BC,DC∥AB.∵AB=AE,AB=2CB,∴AE=2AD.∴∠DEA=30°.∵DC∥AB,∴∠DEA=∠EAB=30°.∵AE=AB,∴∠ABE=∠AEB=(180°﹣∠EAB)=75°.∵∠ABC=90°,∴∠EBC=90°﹣75°=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C和∠EBA的度数.6.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可能是()A.8cm和16cm B.10cm和16cm C.8cm和14cm D.8cm和12cm【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两条对角线的一半和一边构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可知.【解答】解:A、4+8=1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满足条件,故A选项错误;B、5+8>12,能构成三角形,满足条件,故B选项正确.C、4+7<1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满足条件,故C选项错误;D、4+6<1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满足条件,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一半和一边构成三角形的性质.并结合三角形的性质解题.7.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小康通过下列方法测出了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他点C,然后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测量出MN的长为18m,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下列有关他这次探究活动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AB=36m B.MN∥AB C.MN=CB D.CM=A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判断;【解答】解:∵CM=MA,CNB,∴MN∥AB,MN=AB,∵MN=18m,∴AB=36m,故A、B、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锻炼了学生利用几何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5=B.÷=(a>0,b>0)C.×3=D.×=6【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 ≥0,b>0)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5=,故原题计算错误;B、==(a>0,b>0),故原题计算正确;C、×3=3=,故原题计算错误;D、×=×16=24,故原题计算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9.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A.20cm B.50cm C.40cm D.45cm【分析】如图,AC为圆桶底面直径,所以AC=24cm,CB=32cm,那么线段AB的长度就是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B,也就求出了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解答】解:如图,AC为圆桶底面直径,∴AC=24cm,CB=32cm,∴线段AB的长度就是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AB==40cm.故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40cm.故选:C.【点评】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好题目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果.10.如图,设M是▱ABCD一边上任意一点,设△AMD的面积为S1,△BMC的面积为S2,△CDM的面积为S,则()A.S=S1+S2B.S>S1+S2C.S<S1+S2D.不能确定【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DC,而△CMB的面积为S=CD•高,△ADM的面积为S1=MA•高,△CBM的面积为S2=BM•高,这样得到S1+S2=MA•高+BM•高=(MA+BM)•高=AB•高=S,由此则可以推出S,S1,S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CMB的面积为S=DC•高,△ADM的面积为S1=MA•高,△CBM的面积为S2=BM•高,而它们的高都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S1+S2=AD•高+BM•高=(MA+BM)•高=AB•高=CD•高=S,则S,S1,S2的大小关系是S=S1+S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表示出图形面积是解题关键.11.如图,▱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E≌△CDF,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A.BE=DF B.BF=DE C.AE=CF D.∠1=∠2【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别得出三角形全等,再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A、当BE=FD,∵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BE=∠CDF,在△ABE和△CDF中,∴△ABE≌△CDF(SAS),故此选项错误;C、当AE=CF无法得出△ABE≌△CDF,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当BF=ED,∴BE=DF,∵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BE=∠CDF,在△ABE和△CDF中,∴△ABE≌△CDF(SAS),故此选项错误;D、当∠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BE=∠CDF,在△ABE和△CDF中,∴△ABE≌△CDF(ASA),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2.已知n是一个正整数,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是()A.3B.5C.15D.25【分析】先将中能开方的因数开方,然后再判断n的最小正整数值.【解答】解:∵=3,若是整数,则也是整数;∴n的最小正整数值是15;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对进行开方化简.1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DB=6,DH⊥AB于点H,则DH的长为()A.4.8cm B.5cm C.9.6cm D.10cm【分析】思想两个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再利用菱形的面积的两种求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AC=4,OB=OD=3,∴AB=5cm,=AC•BD=AB•DH,∴S菱形ABCD∴DH==4.8.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菱形的性质,学会利用菱形的面积的两种求法,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A.BC=AC B.CF⊥BF C.BD=DF D.AC=BF【分析】根据中垂线的性质: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有BE=EC,BF=FC进而得出四边形BECF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质知,以及菱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进而分别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EF垂直平分BC,∴BE=EC,BF=CF,∵BF=BE,∴BE=EC=CF=BF,∴四边形BECF是菱形;当BC=AC时,∵∠ACB=90°,则∠A=45°时,菱形BECF是正方形.∵∠A=45°,∠ACB=90°,∴∠EBC=45°∴∠EBF=2∠EBC=2×45°=90°∴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CF⊥B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BD=D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AC=BF时,无法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及中垂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相关的定理是解题关键.15.如图,在矩形ABCD中,BC=6,CD=3,将△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C′处,BC′交AD 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A.3B.C.5D.【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得到BE=DE,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得到关于线段AB、AE、BE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ED=x,则AE=6﹣x,∵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EDB=∠DBC;由题意得:∠EBD=∠DBC,∴∠EDB=∠EBD,∴EB=ED=x;由勾股定理得:BE2=AB2+AE2,即x2=9+(6﹣x)2,解得:x=3.75,∴ED=3.7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变换中的翻折变换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灵活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或解答.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命题“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逆命题是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分析】根据互逆命题的概念解答.【解答】解:命题“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逆命题是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故答案为: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17.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1.【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三角形斜边长即可得出A点对应的实数.【解答】解:由图形可得:﹣1到A的距离为=,则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正确得出﹣1到A的距离是解题关键.18.如图,在Rt△ABC中,E是斜边AB的中点,若AB=10,则CE=5.【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E=AB=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9.已知a,b是正整数,若+是不大于2的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a,b)为(7,10)或(28,40).【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已知得出即可.【解答】解:∵+是整数,∴a=7,b=10或a=28,b=40,因为当a=7,b=10时,原式=2是整数;当a=28,b=40时,原式=1是整数;即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a,b)为(7,10)或(28,40),故答案为:(7,10)或(28,40).【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运算,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题目比较好,有一定的难度.20.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为8,E为AB上一点,若EF⊥AC于点F,EG⊥BD于点G,则EF+EG= 4 .【分析】连接EO ,可得S △ABO =S △AEO +S △BEO ,再把AO =BO =4代入可求EF +EG 的值. 【解答】解:连接EO∵ABCD 为正方形∴AC ⊥BD ,AO =BO =CO =DO 且AC =BD =8 ∴AO =CO =BO =4 ∵S △ABO =S △AEO +S △BEO∴+∴EF +EG =4 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本题关键是运用面积法解决问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21.(6分)计算:(1)﹣5+(2)÷﹣× 【分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解答】解:(1)原式=2﹣+=;(2)原式=﹣=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2.(5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试回答问题:∠BCD是直角吗?说明理由.【分析】连接BD,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C、CD、BD的值,再由BC2+CD2=BD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出∠BCD=90°.【解答】解:∠BCD是直角,理由如下:连接BD,如图所示.BC==2,CD==,BD==5.∵BC2+CD2=25=BD2,∴∠BCD=9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牢记“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3.(6分)如图,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E为AC上一点,且AB=AE,EF⊥AC,交BC于F,试说明EC=EF=BF.【分析】通过△AEF≌△ABF,可以求证FE=FB,然后证得△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解:在Rt△AEF和Rt△ABF中,,∴Rt△AEF≌Rt△ABF(HL),∴FE=FB.∵正方形ABCD,∴∠ACB=∠BCD=45°,在Rt△CEF中,∵∠ACB=45°,∴∠CFE=45°,∴∠ACB=∠CFE,∴EC=EF,∴FB=EC=E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本题求证Rt△AEF≌Rt△ABF是解本题的关键.24.(8分)已知x=+1,y=﹣1,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1)x2y﹣xy2;(2)x2﹣xy+y2.【分析】(1)根据x、y的值可以求得xy和x﹣y的值,从而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x、y的值可以求得xy和x﹣y的值,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x=+1,y=﹣1,∴xy=2﹣1=1,x﹣y=2,∴x2y﹣xy2=xy(x﹣y)=1×2=2;(2))∵x=+1,y=﹣1,∴xy=2﹣1=1,x﹣y=2,∴x2﹣xy+y2=(x﹣y)2+xy=22+1=4+1=5.【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5.(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N=CM.(1)求证:BN=DM;(2)若BC=3,CD=2,∠B=50°,求∠BCD、∠D的度数及四边形ABCD的周长.【分析】(1)首先判断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NMD为平行四边形,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推知AB=CD,AN=CM,由等式的性质证得结论;(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进行解答.【解答】(1)证明:∵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又∵AN=CM,∴四边形ANMD为平行四边形,∴AN=CM,∴AB﹣AN=CD﹣CM,即BN=DM;(2)∵AB∥CD,∴∠B+∠BCD=180°,∵∠B=50°,∴∠BCD=180°﹣50°=130°.由(1)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50°,AB=CD,AD=BC.∵BC=3,CD=2,∴四边形ABCD的周长=2(BC+CD)=2×(3+2)=10.【点评】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26.(8分)如图,轮船甲位于码头O的正西方向A处,轮船乙位于码头O的正北方向C处,某一时刻,AC=18km,且OA=OC.轮船甲自西向东匀速行驶,同时轮船乙沿正北方向匀速行驶,它们的速度分别为40km/h和30km/h,经过0.2h,轮船甲行驶至B处,轮船乙行驶至D处,求此时B处距离D处多远?【分析】在Rt△OBD中,求出OB,OD,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Rt△AOC中,∵OA=OC,AC=18km,∴OA=OC=18(km),∵AB=0.2×40=8(km),CD=0.2×30=6(km),∴OB=10(km),OD=24(km),在Rt△OBD中,BD==26(km).答:此时B处距离D处26km远.【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7.(9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1)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2)若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积.【分析】从所给的条件可知,DE是△ABC中位线,所以DE∥BC且2DE=BC,所以BC和EF平行且相等,所以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BE=FE,所以是菱形;∠BCF是120°,所以∠EBC为60°,所以菱形的边长也为4,求出菱形的高面积就可求.【解答】(1)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且2DE=BC,又∵BE=2DE,EF=BE,∴EF=BC,EF∥BC,∴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又∵BE=FE,∴四边形BCFE是菱形;(2)解:∵∠BCF=120°,∴∠EBC=60°,∴△EBC是等边三角形,∴菱形的边长为4,高为2,∴菱形的面积为4×2=8.【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菱形的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点.28.(10分)△ABC中,点O是AC边上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E,交∠DCA的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由于CE平分∠BCA,那么有∠1=∠2,而MN∥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有∠1=∠3,等量代换有∠2=∠3,于OE=OC,同理OC=OF,于是OE=OF;(2)OA=OC,那么可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又CE、CF分别是∠BCA及其外角的角平分线,易证∠ECF是90°,从而可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解答】(1)证明•:如图所示:∵CE平分∠BCA,∴∠1=∠2,又∵MN∥BC,∴∠1=∠3,∴∠3=∠2,∴EO=CO,同理,FO=CO,∴EO=FO;(2)解:当点O运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如下:∵OA=O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CF是∠BCA的外角平分线,∴∠4=∠5,又∵∠1=∠2,∴∠1+∠5=∠2+∠4,又∵∠1+∠5+∠2+∠4=180°,∴∠2+∠4=90°,∴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判定,平行四边形判定,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等于()A.﹣l B.1 C.D.02.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3.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在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已知1<x≤2,则|x﹣3|+的值为()A.2x﹣5 B.﹣2 C.5﹣2x D.25.小明的讲义夹里放了大小相同的试卷共12页,其中语文4页、数学2页、英语6页,他随机地从讲义夹中抽出1页,抽出的试卷恰好是数学试卷的概率为()A.B.C.D.6.在函数(k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y1),(﹣1,y2),(,y3),函数值y1,y2,y3的大小为()A.y1>y2>y3B.y2>y1>y3C.y2>y3>y1D.y3>y1>y27.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A. B. C. D.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A.B.C.D.9.如图,ABCD是正方形,G是BC上(除端点外)的任意一点,DE⊥AG于点E,BF∥DE,交AG于点F.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ED≌△BFA B.DE﹣BF=EF C.△BGF∽△DAE D.DE﹣BG=FG 10.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F点,若CF=2,FD=4,则BC的长为()A.6B.2C.4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卷纸相应位置上)11.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2.如图,在Rt△ABC中,∠C=90°,CD⊥AB,垂足为D,AD=8,DB=2,则CD 的长为.13.某校九年级一班数学单元测试全班所有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满分100分,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90.5~95.5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14.如图,CD是△ABC的中线,点E、F分别是AC、DC的中点,EF=1,则BD=.15.代数式a+2﹣+3的值等于.16.已知a2+3ab+b2=0(a≠0,b≠0),则代数式+的值等于.17.如图,直线与双曲线(k>0)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R,与x 轴的交点为P,与y轴的交点为Q;作RM⊥x轴于点M,若△OPQ与△PRM的面积是4:1,则k等于.18.如图所示,在△ABC中,BC=4,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EF∥BC,动点P在射线EF上,BP交CE于点D,∠CBP的平分线交CE于Q,当CQ=CE时,EP+BP=.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6分,请在答卷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1)﹣()2﹣+|﹣2|(2)(﹣)÷.20.解分式方程:(1)=(2)=﹣1.21.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22.如图,E,F是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AD∥BC,DF∥BE,AE=CF.求证:(1)△AFD≌△CEB;(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了解某市的空气质量情况,某校环保兴趣小组,随机抽取了2014年内该市若干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作为样本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2)估计该市这一年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3)计算随机选取这一年内某一天,空气质量是“优”的概率.2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四边形T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T(1,1),A(2,3),B(3,3),C(4,2).(1)以点T(1,1)为位似中心,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将四边形T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放大后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画出四边形TA′B′C′;(2)写出点A′,B′,C′的坐标:A′(),B′(),C′();(3)在(1)中,若D(a,b)为线段AC上任一点,则变化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1=(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x﹣k的图象的交点为A(m,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3)设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若点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4,请写出点P的坐标.26.小明用12元买软面笔记本,小丽用21元买硬面笔记本.(1)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1.2元,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吗?(2)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a元,是否存在正整数a,使得每本硬面笔记本、软面笔记本的价格都是正整数,并且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点A,C 的坐标分别为A(﹣3,0),C(1,0),BC=AC.(1)求过点A,B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在x轴上找一点D,连接DB,使得△ADB与△ABC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P、Q分别是AB和AD上的动点,连接PQ,设AP=DQ=m,若△APQ与△ADB相似,求出m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等于()A.﹣l B.1 C.D.0【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x+1=0,且3x﹣2≠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1=0,且3x﹣2≠0,解得:x=﹣1,故选:A.2.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分析】运用化简根式的方法化简每个选项.【解答】解:A、=2,故A选项不是;B、=2,故B选项是;C、=,故C选项不是;D、=3,故D选项不是.故选:B.3.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在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图形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由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知,绕一个点旋转180°后能与原图重合,只有选项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4.已知1<x≤2,则|x﹣3|+的值为()A.2x﹣5 B.﹣2 C.5﹣2x D.2【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首先根据x的范围确定x﹣3与x﹣2的符号,然后即可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1<x≤2,∴x﹣3<0,x﹣2≤0,∴原式=3﹣x+(2﹣x)=5﹣2x.故选C.5.小明的讲义夹里放了大小相同的试卷共12页,其中语文4页、数学2页、英语6页,他随机地从讲义夹中抽出1页,抽出的试卷恰好是数学试卷的概率为()A.B.C.D.【考点】概率公式.【分析】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②全部情况的总数.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解答】解:∵小明的讲义夹里放了大小相同的试卷共12页,数学2页,∴他随机地从讲义夹中抽出1页,抽出的试卷恰好是数学试卷的概率为=.故选C.6.在函数(k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y1),(﹣1,y2),(,y3),函数值y1,y2,y3的大小为()A.y1>y2>y3B.y2>y1>y3C.y2>y3>y1D.y3>y1>y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判断出﹣k2﹣2<0的符号,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比较.【解答】解:∵﹣k2﹣2<0,∴函数图象位于二、四象限,∵(﹣2,y1),(﹣1,y2)位于第二象限,﹣2<﹣1,∴y2>y1>0;又∵(,y3)位于第四象限,∴y3<0,∴y2>y1>y3.故选B.7.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A. B. C. 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网格中的数据求出AB,AC,BC的长,求出三边之比,利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AC=,BC=2,∴AC:BC:AB=:2:=1::,A、三边之比为1::2,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B、三边之比为::3,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C、三边之比为1::,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D、三边之比为2::,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故选C.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首先设出函数关系式,根据图象可以计算出k的取值范围,再根据k的取值范围选出答案即可.【解答】解:设函数关系式为y=(k≠0),当函数图象经过A(1,2)时,k=1×2=2,当函数图象经过B(﹣2,﹣2)时,k=(﹣2)×(﹣2)=4,由图象可知要求的函数解析式的k的取值范围必是:2<k<4,故选:C.9.如图,ABCD是正方形,G是BC上(除端点外)的任意一点,DE⊥AG于点E,BF∥DE,交AG于点F.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ED≌△BFA B.DE﹣BF=EF C.△BGF∽△DAE D.DE﹣BG=FG【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AB=AD,由DE⊥AG,BF∥DE,易证得BF⊥AG,又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得∠BAF=∠ADE,则可利用AAS判定△AED ≌△BFA;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易证得DE﹣BF=EF;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可证得△BGF∽△DAE;利用排除法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AD∥BC,∵DE⊥AG,BF∥DE,∴BF⊥AG,∴∠AED=∠DEF=∠BFE=90°,∵∠BAF+∠DAE=90°,∠DAE+∠ADE=90°,∴∠BAF=∠ADE,∴△AED≌△BFA(AAS);故A正确;∴DE=AF,AE=BF,∴DE﹣BF=AF﹣AE=EF,故B正确;∵AD∥BC,∴∠DAE=∠BGF,∵DE⊥AG,BF⊥AG,∴∠AED=∠GFB=90°,∴△BGF∽△DAE,故C正确;∵DE,BG,FG没有等量关系,故不能判定DE﹣BG=FG正确.故选D.10.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F点,若CF=2,FD=4,则BC的长为()A.6B.2C.4D.4【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分析】首先过点E作EM⊥BC于M,交BF于N,易证得△ENG≌△BNM(AAS),MN是△BCF的中位线,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GN=MN,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G=6,继而求得BF的值,又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的长.【解答】解:过点E作EM⊥BC于M,交BF于N,∵四边形ABCD是矩形,∴∠A=∠ABC=90°,AD=BC,∵∠EMB=90°,∴四边形ABME是矩形,∴AE=BM,由折叠的性质得:AE=GE,∠EGN=∠A=90°,∴EG=BM,在△ENG与△BNM中,,∴△ENG≌△BNM(AAS),∴NG=NM,∴CM=DE,∵E是AD的中点,∴AE=ED=BM=CM,∵EM∥CD,∴BN:NF=BM:CM,∴BN=NF,∴NM=CF=1,∴NG=1,∵BG=AB=CD=CF+DF=6,∴BN=BG﹣NG=6﹣1=5,∴BF=2BN=10,∴BC===4.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卷纸相应位置上)11.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因为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所以x﹣1≥0,解不等式可求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2.如图,在Rt△ABC中,∠C=90°,CD⊥AB,垂足为D,AD=8,DB=2,则CD 的长为4.【考点】射影定理.【分析】根据射影定理得到:CD2=AD•BD,把相关线段的长度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CD⊥AB,垂足为D,AD=8,DB=2,∴CD2=AD•BD=8×2,则CD=4.故答案是:4.13.某校九年级一班数学单元测试全班所有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满分100分,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90.5~95.5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由每一组内的频数总和等于总数据个数得到学生总数,再由频率=频数÷数据总和计算出成绩在90.5~95.5这一分数段的频率.【解答】解:读图可知:共有(1+4+10+15+20)=50人,其中在90.5~95.5这一分数段有20人,则成绩在90.5~95.5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0.4.故本题答案为:0.4.14.如图,CD是△ABC的中线,点E、F分别是AC、DC的中点,EF=1,则BD= 2.【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由题意可知EF是△ADC的中位线,由此可求出AD的长,再根据中线的定义即可求出BD的长.【解答】解:∵点E、F分别是AC、DC的中点,∴EF是△ADC的中位线,∴EF=AD,∵EF=1,∵CD是△ABC的中线,∴BD=AD=2,故答案为:2.15.代数式a+2﹣+3的值等于4.【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先求出a的值,再对式子化简.【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可知,解得a=1,∴a+2﹣+3=1+3=4.16.已知a2+3ab+b2=0(a≠0,b≠0),则代数式+的值等于﹣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将a2+3ab+b2=0转化为a2+b2=﹣3ab,原式化为=,约分即可.【解答】解:∵a2+3ab+b2=0,∴a2+b2=﹣3ab,∴原式===﹣3.故答案为:﹣3.17.如图,直线与双曲线(k>0)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R,与x 轴的交点为P,与y轴的交点为Q;作RM⊥x轴于点M,若△OPQ与△PRM的面积是4:1,则k等于.【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先求出Q的坐标为(0,﹣2),P点坐标为(,0),易证Rt△OQP ∽Rt△MRP,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到==,分别求出PM、RM,得到OM的长,从而确定R点坐标,然后代入(k>0)求出k的值.【解答】解:对于y=x﹣2,令x=0,则y=﹣2,∴Q的坐标为(0,﹣2),即OQ=2;令y=0,则x=,∴P点坐标为(,0),即OP=;∵Rt△OQP∽Rt△MRP,而△OPQ与△PRM的面积是4:1,∴==,∴PM=OP=,RM=OQ=1,∴OM=OP+PM=,∴R点的坐标为(,1),∴k=×1=.故答案为.18.如图所示,在△ABC中,BC=4,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EF∥BC,动点P在射线EF上,BP交CE于点D,∠CBP的平分线交CE于Q,当CQ=CE 时,EP+BP=8.【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如图,延长EF交BQ的延长线于G.首先证明PB=PG,EP+PB=EG,由EG∥BC,推出==2,即可求出EG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延长EF交BQ的延长线于G.∵EG∥BC,∴∠G=∠GBC,∵∠GBC=∠GBP,∴∠G=∠PBG,∴PB=PG,∴PE+PB=PE+PG=EG,∵CQ=EC,∴EQ=2CQ,∵EG∥BC,∴==2,∵BC=4,∴EG=8,∴EP+PB=EG=8,故答案为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6分,请在答卷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1)﹣()2﹣+|﹣2|(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原式各项化为﹣3﹣3+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结果.(2)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分式的减法,再分式的除法的方法计算.【解答】(1)解:(1)原式=﹣3﹣3+2﹣=﹣1﹣3;(2)原式=﹣=.20.解分式方程:(1)=(2)=﹣1.【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分母,得x+2=3,解得:x=1经检验,x=1是增根,原方程无解;(2)去分母,得3(5x﹣4)=﹣(4x+10)﹣3(x﹣2),解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21.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整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a+1.当a=﹣1时,原式=﹣1+1=.22.如图,E,F是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AD∥BC,DF∥BE,AE=CF.求证:(1)△AFD≌△CEB;(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得△AFD≌△CEB;(2)利用(1)中的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AD=CB,则由“有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得结论.【解答】证明:(1)如图,∵AD∥BC,DF∥BE,∴∠1=∠2,∠3=∠4.又AE=CF,∴AE+EF=CF+EF,即AF=CE.在△AFD与△CEB中,,∴△AFD≌△CEB(ASA);(2)由(1)知,△AFD≌△CEB,则AD=CB.又∵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了解某市的空气质量情况,某校环保兴趣小组,随机抽取了2014年内该市若干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作为样本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2)估计该市这一年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3)计算随机选取这一年内某一天,空气质量是“优”的概率.【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概率公式.【分析】(1)根据良的天数除以良的天数所占的百分比,可得样本容量,根据样本容量乘以轻微污染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轻微污染的天数,可得答案;(2)根据一年的时间乘以优良所占的百分比,可得答案;(3)根据根据一年中优的天数比上一年的天数,可得答案.【解答】解:(1)样本容量3÷5%=60,60﹣12﹣36﹣3﹣2﹣1=6,条形统计图如图:(2)这一年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为:365×=292;(3)随机选取这一年内某一天,空气质量是“优”的概率为:=.2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四边形T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T(1,1),A(2,3),B(3,3),C(4,2).(1)以点T(1,1)为位似中心,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将四边形T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放大后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画出四边形TA′B′C′;(2)写出点A′,B′,C′的坐标:A′(3,5),B′(5,5),C′(7,3);(3)在(1)中,若D(a,b)为线段AC上任一点,则变化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2a﹣1,2b﹣1).【考点】作图﹣位似变换.【分析】(1)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变化后图形即可;(2)利用已知图形得出对应点坐标;(3)利用各点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TA′B′C′即为所求;(2)A′(3,5),B′(5,5),C′(7,3);故答案为:(3,5),(5,5),(7,3);(3)在(1)中,∵A(2,3),B(3,3),C(4,2),A′(2×2﹣1=3,2×3﹣1=5),B′(2×3﹣1=5,2×3﹣1=5),C′(2×4﹣1=7,2×2﹣1=3);∴D(a,b)为线段AC上任一点,则变化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2a﹣1,2b﹣1).故答案为:(2a﹣1,2b﹣1).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1=(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x﹣k的图象的交点为A(m,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3)设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若点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4,请写出点P的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将A点坐标代入代入y=(x>0),求出m的值为2,再将(2,2)代入y=kx﹣k,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即可求得;(3)将三角形以x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三角形计算,再把它们相加.【解答】解:(1)将A(m,2)代入y=(x>0)得,m=2,则A点坐标为A(2,2),将A(2,2)代入y=kx﹣k得,2k﹣k=2,解得k=2,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2)∵A(2,2),∴当0<x≤2时,y1≥y2;(3)∵一次函数y=2x﹣2与x轴的交点为C(1,0),与y轴的交点为B(0,﹣2),S△ABP=S△ACP+S△BPC,∴×2CP+×2CP=4,解得CP=2,则P点坐标为(3,0),(﹣1,0).26.小明用12元买软面笔记本,小丽用21元买硬面笔记本.(1)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1.2元,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吗?(2)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a元,是否存在正整数a,使得每本硬面笔记本、软面笔记本的价格都是正整数,并且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每本软面笔记本x元,则每本硬面笔记本(x+1.2)元,根据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2)设每本软面笔记本m元(1≤m≤12的整数),则每本硬面笔记本(m+a)元,根据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建立方程就可以得出m与a的关系,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设每本软面笔记本x元,则每本硬面笔记本(x+1.2)元,由题意,得,解得:x=1.6.此时=7.5(不符合题意),所以,小明和小丽不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2)设每本软面笔记本m元(1≤m≤12的整数),则每本硬面笔记本(m+a)元,由题意,得,解得:a=m,∵a为正整数,∴m=4,8,12.∴a=3,6,9.当时,(不符合题意)∴a的值为3或9.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点A,C 的坐标分别为A(﹣3,0),C(1,0),BC=AC.(1)求过点A,B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在x轴上找一点D,连接DB,使得△ADB与△ABC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P、Q分别是AB和AD上的动点,连接PQ,设AP=DQ=m,若△APQ与△ADB相似,求出m的值.【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根据点A、C的坐标求出AC的长,根据题意求出点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过点A,B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过点B作BD⊥AB,交x轴于点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3)分PQ∥BD时和PQ⊥AD时两种情况,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点A(﹣3,0),C(1,0),∴AC=4,又BC=AC,∴BC=3,∴B点坐标为(1,3),设过点A,B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x+;(2)如图1,过点B作BD⊥AB,交x轴于点D,∵∠A=∠A,∠ABD=∠ACB,∴△ADB∽△ABC,∴D点为所求,∵△ADB∽△ABC,∴,即=,解得,CD=,∴,∴点D的坐标为(,0);(3)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5,如图2,当PQ∥BD时,△APQ∽△ABD,则=,解得,m=,如图3,当PQ⊥AD时,△APQ∽△ADB,则=,解得,m=,所以若△APQ与△ADB相似时,m=或.。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

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2分)(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1分)(3)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

(《北冥有鱼》)(2分)(5)(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fǔ kàn( )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

(2)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zhuī sù( )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3)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4)此刻倒霉迹象jiē zhǒng ér zhì( ),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们对来宾要热情接待,千万不能怠慢。

B.他为人处事十分洒脱,即使在生人面前也从不拘束。

C.她看过配料单后,自行换了一些配料如法炮制出这道菜。

D.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副其实,让人叹为观止。

4.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黑匣子”可以记录飞行速度、飞行方位、飞行高度、飞行航向和飞行数据等,作用很大。

(将“飞行数据”前面的“和”改为“等”,后面的“等”删掉)B.为了大家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环卫工人们冒着酷暑严寒打扫和清洁各条街道。

(把“打扫和”或“和清洁”删去一个)C.广州供电局重点推动和解决城中村用电不安全、电力不足、服务不周等问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1.(5分)(1)Na +Na +(1分) (2)2Fe 3++Cu=2Fe 2++Cu 2+(2分)(3)Na 2SO 3+H 2O+SO 2=2NaHSO 3(2分)22.(5分)(1)Mg 2Si (2分) (2)SiO 44-(1分) MgO ∙2SiO 2(2分)23.(4分)(1)羟基(1分) 氧化(1分) (2)C 6H 5CH 2OH+CH 3COOH CH 3COOCH 2C 6H 5+H 2O (2分)24.(6分) (1)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2分) 棕色烟(1分)(2)C (2分) (3)吸收余氯、防止空气中水气进入(1分)25.(10分)(1)第二周期、第IV A 族(1分) 直线型(1分) (2)还原(1分) bd (2分)(3)+4(1分) 5HCHO+4ClO 2→5CO 2+3H 2O+4HCl (2分) 177.5(2分)26.(1)BC (2分) (2)D (2分) (3)AB (2分)(4)FeS 2+14Fe 3++8H 2O=15Fe 2++2SO 42-+16H +(2分)取样品滴加KSCN 溶液,观察是否变红(2分)27.(10分)(1)25.74(2分) 不能(1分) 因为海水中氯化钠浓度太低,直接冷却达不到饱和(2分)(2)Ca 2++HCO 3-+OH -=CaCO 3↓+H 2O (2分,若多写不给分)(3)没有(1分)Mg 2+~Mg(OH)2~MgO1mol 40g x mol 1.92g x=ggmol 4092.11 =0.048mol所以,Mg 2+转化为MgO 的百分率为mol mol 05.0048.0×100%=96%(2分)。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下列变化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陶瓷器具烧制B.木材剧烈燃烧C.灯泡通电发光D.面包久放发霉2.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工业上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D.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天然气可做燃料B.氮气充入食品袋延长保质期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4.某方便面面饼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表中“钠”指的是面饼(每份)C.元素D.原子5.“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B.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间间隔变大C.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零度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间隔变小6.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加入稀盐酸D.收集CO 27.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两个氦分子:B.氯离子:C.二氧化硫分子: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价:9.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D.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11.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试题和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试题和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初二数学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6分)1.剪纸是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 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 众的喜爱.请你认真观察下列四幅剪纸图案, 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 若代数式4x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0x = B .4x = C .0x ≠ D .4x ≠3. 实数9的平方根是A .3B .±3C.3± D .814. 在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 .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一定是偶数B .随时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C .通常情况下,抛出的篮球会下落D .阴天就一定会下雨5. 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A. (23)2=2×3=6B.2)52(-=-52C.169+=169+ D. )4()9(-⨯-=49⨯6. 如果把yx y322-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A .扩大5倍B .不变C .缩小5倍D .扩大4倍7. 如图,将ABC △放在正方形网格图中(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C 恰好在网格图中的格点上,那么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A. B. C. D.8. 如图所示,将矩形纸片先沿虚线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向下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展开图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6分)9. 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______________.10. 如图,AE =DF ,∠A =∠D ,欲证ΔACE ≌ΔDBF ,需要添加条件 ______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E P BCD11. 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6张生肖邮票,其中有3张“猴票”,2张“鸡票”和1张“狗票”,这些邮票除了画面内容外其他都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张邮票,恰好是“鸡票”的可能性为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 13.mn =______________. 14. 小明编写了一个如下程序:输入x →2x →立方根→倒数→算术平方根→21, 则x 为 .15. 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6,AD 是BC 边上的中线,点E 是AC 边上的中点. 如果点P 是AD 上的动点,那么EP+CP 的最小值 为______________.16. 如图,OP =1,过P 作OP PP ⊥1且11=PP ,根据勾股定理,得21=OP ;再过1P 作121OP P P ⊥且21P P =1,得32=OP ;又过2P 作232OP P P ⊥且132=P P ,得 =3OP 2;…依此继续,得=2018OP , =n OP (n 为自然数,且n >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17—25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7.计算:238)3(1230-+----π18. 计算:1)P 4P 3P 2PP 1O19. 如图,点A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AB ∥DE ,∠B =∠E ,AF=DC. 求证:BC =EF .20. 解分式方程:3x 3x 211x x +=-+21. 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目,计算:23311x x x---- .小宇做得最快,立刻拿给李老 师看,李老师看完摇了摇头,让小宇回去认真检查. 请你仔细阅读小宇的计算过程,帮 助小宇改正错误.23311x x x ----=()()33111x x x x --+-- (A ) =()()()()()3131111x x x x x x +--+-+- (B ) = 33(1)x x --+ (C ) = 26x -- (D )(1) 上述计算过程中, 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用字母表示) (2) 从(B )到(C )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 ; (3) 请你写出此题完整正确的解答过程.D22.如图:在△ABC 中,作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交BC 于点F ,连结AF (1(2)你的作图依据是 .(3)若AC=3,BC=5,则△ACF 的周长是23. 先化简,再求值:121112++÷⎪⎭⎫ ⎝⎛+-a a aa ,其中13-=a .24. 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 DE ⊥AB 于E, 当时,求DE 的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八年级
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Fe-56
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A B C
3、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小麦粉 B.大葱 C.牛肉 D.红薯粉条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石灰石——氧化物 B. 食盐水、空气、石油——混合物C. 生铁、焊锡、金——合金 D. 棉花、蚕丝、聚乙烯——合成材料
5、“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下列做法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A.用干冰保藏易变质的食品 B. 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C. 用甲醛浸泡易腐烂的食品
D. 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
6、赣南脐橙是江西著名土特产之一,肉质脆嫩、入口化渣,浓甜芳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化学式为C27H30O16),可以增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从而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P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B.维生素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
C.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P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铜和硝酸银溶液
C.氧化铜固体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物质
B.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a2242
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11、已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反应中,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④⑤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3、请从熟石灰、烧碱、硝酸钾、小苏打、纯碱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可以作为复合肥使用的是;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一种物质是。

14、请从物质的组成、构成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5、请将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填写完整。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右图所示:
(1)向甲装置的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
大小没有变化,此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分析气球胀大的原因;
(2)若乙装置锥形瓶中的固体为NaOH,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为水,则使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3)若乙装置中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O2使气球胀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4分)
19、(6分)2018年8月12日,天津港某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消
防战士在用水灭火时引发了二次剧烈燃烧,导致爆炸。

据悉该仓库内有钾等危险品,已知钾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

(1)请分析消防战士在用水灭火时引发了二次剧烈燃烧的原因。

(2)请再列举两种可燃性气体(除氢气) 。

(3)请写出一个和钾与水反应类型不同且有氢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20、(6分)向一定质量AgNO3、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
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a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写离子符号)
(2)b~c(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点固体中含有物质(用化学符号表示)?
21、(6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蕴含的
化学原理。

(1)给火锅加热常用固体酒精作燃料;
(2)神舟七号”飞船的太空舱里,航天员出舱行走所穿航天服中的CO2可用LiOH来吸收,已知LiOH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硫酸除铁锈的化学反应原理。

22、(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钾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1)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向烧杯中的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就可证明其中含有氢氧化钡。

你是否同意,为什么?(3)小鹏同学认为,只需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当观察到什么现象?就足以说明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钡。

综合应用题(共20分)
23、(1)实验室
可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①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用上图装置和药品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杂质,原因是,
如果要得到较为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则所选用装置的导管口的连接顺序
为:(填导管口字母)。

(2)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9.7g,求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宇华教育集团2017-2018(下)期末
初二化学答案
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13、(1) KNO 3 (2)NaOH
14、(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溶液中均含有H +。

15、(1)50 (2)偏大
(3)饱和的NaHCO 3溶液; 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16、(1)加入的水占据了锥形瓶内的空间,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气球膨胀;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锥形瓶内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胀大;
(3)2H 2O 2 =2H 2O + O 2↑ 17、 1.4 4C 2H 2+9O 2 =6CO 2+4H 2O+2CO
18、(1)CaCO 3 (2)CaO + H 2O =Ca(OH) 2
(3)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 或Na 2CO 3+ Ba(OH)2 =BaCO 3↓+ 2NaOH
简答题(共24分)
19、(6分)(1)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遇火燃烧 (2)CO 和CH 4
(3)2H 2O =2H 2↑+ O 2↑
20、(6分)(1)Ag + Cu 2+ Zn 2+ Al 3+ (2)Zn+Cu (NO 3)2=Zn (NO 3)2+ Cu
(3)Zn Cu Ag
21、(6分)(1)C 2H 5OH+3O 2=== 2CO 2+3H 2O (2) CO 2+2LiOH = Li 2CO 3+ H 2O
(3)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22、(6分)(1)K 2CO 3+ Ba(OH)2 =BaCO 3↓+2KOH
(2)不同意。

碳酸钾和氢氧化钡的溶液都呈碱性。

(3)有气泡冒出,沉淀完全消失。

综合应用题(共20分)
23、(1)(6分) (2)(8分) ① CO 2 ② CO 2+ C =2CO ③ Fe 2O 3+3CO=2Fe+3CO 2 ④含碳量不同
(3)(6分)84%
通电
点燃 MnO 2 高温
高温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