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模型画三视图及轴测图
02第二章 投影法三视图和轴测图

投影中心、投影线、投影面、投影四要素构成了一个投 影体系。 投影是我们在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不是一个动作。 定义:在投影体系中,在投影面上得到投影的方法 叫做投影法。
一、投影的分类及方法
(二)、投影法的种类
中心投影
正投影和三视图
平行投影
斜投影
正投影
1、中心投影法——所有投影线都通过一个投影中心 2、平行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
正投影和三视图
物 主 左 俯
视 视 视
后 前 后 体 图 图 图 — — — —
前
上 下 下 下 右 左 左 前 前 右 前 右 后 后 后
上 上 左
上 右 下 后
上 前 下
左
后
左
前
右
俯视图和左视图: 远离主视图是前方位, 靠近主视图是后方位。
上 右 下 后
上 前 下
左
后
左
前
右
主视图:长 高 俯视图:长 宽 左视图: 宽 高
正投影和三视图
这样,我们得 到了物体的三视图 ,要把三个视图画 到一张图纸上,它 们的位置是怎样的 呢?
二、物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展开 V面保持不动, H面绕OX轴向下转 90°,W面绕OZ轴 向后转90°。使它 们 与 V 面展 开 成一 个平面,得到物体 的三视图。(线框用 来表示投影面,在 投影图中不必画 出。)
斜投影原理
如何利用正投影原理、斜投影原理来画轴测图
?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一、轴测图的形成 正投影原理绘制轴测图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一、轴测图的形成 正投影原理绘制轴测图
p
利用正投影原理,在一个投影面上,同时获得物体三 个相互垂直面的投影,称为正轴测投影图。
三视图与轴测图的识读与绘制—模型空间和布局出图

优点:出图时,图纸比例值容易得到;
模型空间出图方式
布局空间出图方式
02.比例出图三剑客
问题导入: 1.CAD出图图纸比例该怎么确定; 2.不同的图纸比例标注参数该怎么设置; 3.图中标注文字打印出来字高是多少mm ; 4.用CAD 画出的图打印出来会是多大;
02.比例出图三剑客
一.画图比例: 在实际测绘中量取300mm,就在电脑上画长300mm的线,这就是1:1的 画图法,1:1画图法也是我们首选;
二.图纸比例:在图名旁边标出1:3,表示图上(打印后的图纸)量取1mm;代表实际 3mm ; 三.打印比例:在CAD上绘制长594 ×宽420一个图框包括里面的图形,打印在一张297mm ×210mm 的A4的图纸上,那打印比例是1:2;
设计行业
A3 420×297 840×594 1260×891 1680×1188 2100×1485 2520×1782 4200×2970 6300×4455 8400×5940 10500×7425 12600×8910 16800×11880 21000×14850 25200×17820 33600×23760 42000×29700 63000×44550 84000×59400 105000×74250 126000×89100 147000×103950 168000×118800 189000×133650 210000×148500 420000×297000
A4 297×210 594×420 891×630 1188×840 1485×1050 1782×1260 2970×2100 4455×3150 5940×4200 7425×5250 8910×6300 11880×8400 14850×10500 17820×12600 23760×16800 29700×21000 44550×31500 59400×42000 74250×52500 89100×63000 103950×73500 118800×84000 133650×94500 148500×105000 297000×210000
三视图和轴测图

影子与投影旳区别
影子:物体在灯光或日光旳照射下,在墙面或地面上就会显现 出该物体旳影子,经过影子能看出物体旳外形轮廓形状,但因为 仅是一种黑影,它不能体现清楚物体旳完整形象。
投影:假定光线能够穿透物体,并使构成物体旳点、线、 面每 一要素在平面上都有所体现,并用清楚旳图线表达,形成一种 由图线构成旳图形,这么绘出旳图形称为物体在平面上旳投影。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摆放形体时,应使形体旳多数表面(或主 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即形体正放)。
形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旳位置一经选定,在投影过程中不能 移动或变更。
主视图(正面投影 ) 从前向后投影
俯视图(水平投影 ) 从上向下投影
左视图(侧面投影 ) 从左向右投影
展开投影面
V X
展开
Z
W
0
YW
H
YH
展开投影面:H面对下旋转,W面对由后(右)方旋转。
三视图
V
Z
W
(主视图)
(左视图)
X
0
YW
(俯视图)
H
YH
展开后旳三视图
三视图
实际画图时,不必画出投影面旳边框。
4、三视图旳投影规律
(1)三视图间旳位置关系
俯视(产生H面投影)
主视图(V面) 左视图(W面)
俯视图(H面)
左视(产生W面投影) 主视(产生V面投影)
p=q=r p = r q pqr
在国家原则中,推荐了正等测、正二测、斜二测三种轴测图。
5、轴测投影旳基本性质
轴测投影是用平行投影法画出来旳,所以它具有平行 投影旳一般性质: (1)平行性 空间平行旳两直线,轴测投影后依然平行;空 间平行于坐标轴旳直线,轴测投影后平行于相应旳轴测轴。 (2)度量性 OX,OY,OZ轴方向或与其平行旳方向,在轴 测图中轴向变形系数是已知旳,故画轴测图时要沿轴测轴或 平行轴测轴旳方向度量。
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图例(精华版)

实用文档
50
51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52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53 54
55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56
57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58
59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60
61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62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63
64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65
66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67
68
标准文案
69 70
实用文档
71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98
O 12
20 10
55 12
R10 70
R12 10 30
199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200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95
96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97
98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99
100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01
102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03
104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05
106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07
108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09
110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11
112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113 114 115
116
标准文案
72
73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74
75
标准文案
实用文档
76
77
标准文案
三维图和轴测图的绘制

3/70
wangchenggang
9.1 三维图绘制准备工作
• 9.1.1 三维实体工具栏 • 9.1.2 设置三维视点(VPOINT) 设置三维视点( )
4/70
wangchenggang
9.1.1 三维实体工具栏
5/70
wangchenggang
6/70
wangchenggang
9.1.2 设置三维视点(VPOINT) 设置三维视点( )
3、三维旋转
• 菜单命令:【修改】→【三维操作】→ 【三维旋转】 • 键盘命令:3DROTATE或3R • 【操作步骤】执行3DROTATE命令→选 择要旋转的对象并回车→指定旋转基点 →指定旋转轴→指定旋转角度
43/70
wangchenggang
4、三维对齐
• 菜单命令:【修改】→【三维操作】→ 【对齐】 • 键盘命令:3DALIGN或3A • 【操作步骤】执行3DALIGN命令→选择 要对齐的对象并回车→指定源平面上三 个点→指定目标面上三个点
• 菜单命令:【绘图】→【建模】→【球 体】 • 工具条栏:〖建模〗→〖球体〗 • 键盘命令:SPHERE
19/70
wangchenggang
4、 绘制圆锥体(Cone)
• 菜单命令:【绘图】→【建模】→【圆 锥体】 • 工具栏:〖建模〗→〖圆锥体〗 • 键盘命令:CONE
20/70
wangchenggang
41/70
wangchenggang
2、三维镜像
• 菜单命令:【修改】→【三维操作】→ 【三维镜像】 • 键盘命令:MIRROR3D • 【操作步骤】执行MIRROR3D命令→选 择要镜像的对象并回车→指定镜像平面 (三点定面或投影面上点定面)→选择 是否删除源对象
如何根据三视图画轴测图及补视图缺线

精选可编辑ppt
82
结束
如有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
精选可编辑ppt
83
69
精选可编辑ppt
70
精选可编辑ppt
71
精选可编辑ppt
72
精选可编辑ppt
73
精选可编辑ppt
74
精选可编辑ppt
75
精选可编辑ppt
76
精选可编辑ppt
77
精选可编辑ppt
78
精选可编辑ppt
79
精选可编辑ppt
80
精选可编辑ppt
81
参考书籍:胡建生主编《工程制图》 金大鹰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
精选可编辑ppt
1
精选可编辑ppt
2
精选可编辑ppt
3
精选可编辑ppt
4
精选可编辑ppt
5
精选可编辑ppt
6
精选可编辑ppt
7
精选可编辑ppt
8
精选可编辑ppt
9
精选可编辑ppt
10
精选可编辑ppt
11
精选可编辑ppt
12
精选可编辑ppt
13
1:结合俯视知:下为圆标柱; 2:上部为圆锥体
41
精选可编辑ppt
42
精选可编辑ppt
43
精选可编辑ppt
44
精选可编辑ppt
45
精选可编辑ppt
46
精选可编辑ppt
47
精选可编辑ppt
48
精选可编辑ppt
49
精选可编辑ppt
50
精选可编辑ppt
51
精选可编辑ppt52精选可编辑ppt源自53精选可编辑ppt
三视图与轴测图的识读与绘制—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

4 形体的三面投影规律 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三等关系);
正面图与平面图长对正;
正面图与侧面图高平齐;
平面图与侧面图宽 相等。
5 视图与形体的方位关系 正面图反映形体的上、下和左、右,不反映前、后;
平面图反映形体的前、后和左、右,不反映上、下;
侧面图反映形体的 上、下和前、后, 不反映左、右。
O H
2 形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将形体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影面投影,则形成了形体的三面 投影图。
正立面投影图(正面图) ——主视图;
侧立面投影图(侧面图) ——左视图
水平面投影图(平 面图)——俯视图 。
3 三面投影图的展开
规定正面V不动,将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侧面W绕OZ轴向右旋转90°,就 得到如右下图所示的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视图。
第二部分
绘制三视图
任务3-1 绘制三视图
第一步:新建图层(la)X细虚线和极轴ds设置315(-45)附加角 第二步:绘制正视图(V)-命令是rec+l+0+a 第三步:绘制侧面图(w)-命令是rec+l+mi+j+tr+ma 第四步:绘制俯视图(H)-命令是rec+l+0+tr 第五步:标注(dli+dra)+文字(t) 第六步:模型或布局出图:打印(ctrl+p)
任务二 三视图和轴测图的识读与绘制
任务3-3 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 第一部分 三视图的基本知识(了解) 第二部分 绘制三视图(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三视图的基本知识
1 形体的三面投影
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组成。
借助轴测图,补画第三视图

借助轴测图,补画第三视图周美巧教学目的:运用立体图提高学生的空间“三维”想象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
教学重点:通过例题的讲解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逐步分析和综合想象能力的建立与发挥。
教学过程:以两个例题来讲解运用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的具体操作。
例1:根据机座的视图(图一)想象其形状,边分析边逐步演示出机座的立体图。
(图一)解题步骤:①对投影,想象出形体Ⅰ的大致形状老师板书形体Ⅰ的轴测图。
(图①)②想象出形体Ⅱ的大致形状和位置。
提问:说出形体Ⅱ的名称,确定它相对形体Ⅰ的上、下;左、右位置?老师启发学生后,再板书形体Ⅱ的轴测图。
(图②)③想象出形体Ⅲ的大致形状和位置。
提问:说出形体Ⅲ在形体Ⅰ和Ⅱ相对位置。
板书Ⅲ的轴测图。
(图③)④想象出形体Ⅱ中孔的形状和位置。
提问:形体Ⅱ中的孔是阶梯孔还是光孔?老师板书形体Ⅱ中孔的轴测图。
(图④)⑤想象出形体Ⅰ上凹槽的形状和位置。
提问:凹槽的宽度、长度怎么判断?板书形体Ⅰ下方凹槽的轴测图。
(图⑤)⑥想象出形体左边缺口的形状和位置,并想象出机座的完整形状。
板书组合体左边缺口的立体图。
在想象其形体后,再根据给定的主、俯视图逐步演示,补全其左视图。
(图⑥)例2:补画例1机座的第三视图。
解题步骤:①补画底板Ⅰ的左视图。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在各段设定问题提问,进行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②补画形体Ⅱ的左视图。
③补画形体Ⅲ的左视图。
④补画形体Ⅱ阶梯孔的左视图。
b启发学生理解a和b的宽度尺寸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获得形体Ⅱ阶梯孔的左视图。
⑤补画底板上凹槽的左视图。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凹槽的高度由主视图上什么位置即哪条线段确定。
⑥补画缺口的左视图,即完成了机座的三视图.。
补全了机座的左视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小结:对于叠加式组合体,应运用形体分析法看图。
形体分析法看图可理解为是“分”与“合”的过程,“分”就是划分线框对投影;“合”就是综合特征想形状(其中的特征,应包括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