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1.1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

某公共洗衣房楼盖平面为矩形,二层楼面建筑标高为3.6m,轴线尺寸为15.3m×13.5m,内框架承重体系,外墙均为370mm厚承重墙,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楼盖采用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其平面如图1-12所示。

2)楼面做法。

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石灰砂浆抹底15mm 厚。

2设计内容1)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

2)按弹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

3)按塑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

4)支承梁的设计。

3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计算书、参考文献、附录。

〔2〕图纸。

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的配筋图;3)支撑梁的配筋图。

1.2计算书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双向板肋梁楼盖由板和支承梁构成。

双向板肋梁楼盖中,双向板区格一般以3~5m 为宜。

支承梁短边的跨度为4500mm,支承梁长边的跨度为5100mm。

根据图1~12所示的柱网布置,选取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如图1~13所示。

板厚确实定:连续双向板的厚度一般大于或等于l/50=4500/50=90mm,且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故取板厚为120mm。

支承梁截面尺寸:根据经验,支承梁的截面高度h=l/14~l/8,长跨梁截面高度为〔5100/14~5100/8〕mm=364.3~637.5mm ,故取h=500mm ;截面宽度b=h/3~h/2=(400/3~400/2)mm=133.3~200mm ,故取b=250mm 。

短跨梁截面高度为〔4500/14~4500/8〕mm=321.4~562.5mm ,故取h=400mm ; 截面宽度b=h/3~h/2=(450/3~450/2)mm=150~225mm ,故取b=200mm. 2荷载计算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0.12×25=3kN/m 2;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kN/m 2;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0.015×17=0.255kN/m 2; 恒荷载标准值:g k =3+0.4+0.255=3.655kN/m 2; 活荷载标准值:q k =3.0kN/m 2。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说明书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主要内容:(1)方案(2)结构平面布置(3)设计资料(4)截面尺寸选择(5)板的计算(6)梁的荷载确定(7)横向肋梁计算(8)纵向肋梁计算(9)构造(10)设计说明(11)材料用量估算1、方案本梁板系统为双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跨中弯矩较小,刚度大,受力性能较单向板优越,其跨度可达5m左右。

当梁尺格较大及使用荷载较大时比较经济。

2、结构平面布置总尺寸为L1×L2=37.2m×23.4m,按双向板跨度为5m左右的原则,可进行如图所示的平面布置。

3、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层。

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5 kN/m2。

(3)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f C=14.3N/mm2,f t=1.43 N/mm2);钢筋:梁内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级(f y=360 N/mm2),其余钢筋采用HPB235级(f y=210 N/mm2)。

4、截面尺寸选择柱:400mm×400mm板:h≥4700/50=94mm,取h=100mm。

横向肋梁:h=(1/18~1/12)L=261~392mm,取h=400mm,b=(1/3~1/2)h=133~200mm,取b=150mm。

纵向肋梁:h=(1/14~1/8)L=379~663mm,取h=500mm,b=(1/3~1/2)h=167~250mm,取b=200mm。

5、板的计算(1)荷载计算20mm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0 kN/m2100mm钢筋混凝土板0.10×25=2.50kN/m220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02×17=0.34 kN/m210mm水磨石面层0.01×24=0.24 kN/m23.48 kN/m2永久荷载设计值g=1.2×3.48=4.18 kN/m2可变荷载设计值q=1.3×5.5= 7.15 kN/m2合计11.33 kN/m2(2)计算跨度纵向:中间跨l0=5.3-0.15=5.15m边跨l0=5.3-0.075-0.12=5.105m横向:中间跨l0=4.7-0.2=4.5m边跨l0=4.7-0.1-0.12=4.48m(3)按塑性绞线法设计:荷载设计值g+q=11.33 kN/m26、梁的荷载确定按照下述方法近似确定:从每一区格的四角作45o线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将整块板分成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的荷载传至相邻的支撑梁上。

双向板课程设计

双向板课程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双向板楼盖设计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院系:土环学院土木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设计时间:2013年5月23日至 6月7日共计2周二0 一二年六月三十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目的和方法12、设计资料13、设计内容24、设计任务25、设计要求2二、设计计算书 3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42、荷载设计值43、板的计算54、梁的计算165、绘制施工图29三、参考资料 30四、小结31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和方法通过本设计对所学课程内容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设计方法和一定的计算、设计能力,使我们掌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用图纸和设计计算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根据某多层建筑平面图,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并考虑支承结构的合理性确定支承梁的结构布置方案。

确定板的厚度和支承梁的截面尺寸及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分别按照塑性计算方法和弹性理论计算方法进行板、支承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

2、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外墙厚度均为300,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要求完成该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的设计,其平面如图1.1所示。

(2)楼面做法:20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厚石灰砂浆抹底。

(3)荷载:永久荷载主要为板、面层以及粉刷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3,水泥砂浆容重203,石灰砂浆容重173,分项系数1.2,分项系数1.3或1.4。

(4)材料:平面尺寸3.6m,4.2m。

楼面均布活荷载6.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采用335钢筋。

-3、设计内容(1)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确定板厚度,对板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

(2)双向板设计:[1]按弹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以及绘制板的配筋图。

[2]按塑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以及绘制板的配筋图。

双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其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2)掌握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组成和受力特点;(3)熟悉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4)掌握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判断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性能;(2)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和计算;(3)具备双向板肋形楼盖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4)能够独立完成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设计和项目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注重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和研究新问题;(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理论、结构分析、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具体安排如下: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理论:(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定义及分类;(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组成和受力特点;(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2.结构分析:(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分析;(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内力计算;(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稳定性分析。

3.设计方法:(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原则;(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步骤;(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方法。

4.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工艺;(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设计;(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质量控制要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双向板肋形楼盖在工程中的应用;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报告

房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专业班级2009级土木工程本硕班学生伍天甲指导老师尹华伟副教授2011年12月25日目录一.设计资料: (2)二.板的计算 (3)1.荷载计算 (3)3.按塑性理论计算 (3)(1)弯矩计算 (3)(2)配筋计算 (5)三.支承梁的计算 (6)1.荷载 (7)2.内力计算 (7)3.承载力计算 (12)四.支承梁裂缝和挠度验算 (15)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一.设计资料:某多层民用建筑,采用砖混结构,楼盖结构平面如图1所示。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10mm厚水磨石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活荷载:标准值为4.0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4。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14.3N/mm2,f t =1.43N/mm2)。

钢筋梁中受力纵筋才采用HRB400级(f y =360N/mm2 );其余采用HRB335级(f y =300N/mm2).二.板的计算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15700mm 150mm 114mm 5050l h =>==。

梁截面高度取500mm h =,截面宽度200mm b =。

1. 荷载计算恒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砂浆 0.02 m ⨯20 kN/m 3 = 0.4 kN/m 2 150mm 钢筋混凝土 0.15 m ⨯25 kN/m 3 = 3.75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2 m ⨯17 kN/m 3 = 0.34 kN/m 2 10mm 厚水磨石面层 0.01 m ⨯25 kN/m 3 = 0.25 kN/m 2g k = 4.74kN/m 2线恒载设计值 g = 1.2⨯4.74kN/m = 5.688 kN/m 线活在设计值 q = 1.3⨯4.0 kN/m =5.6kN/m 合计 11.288 kN/m 每米板宽 p = g + q =11.288 kN/m2. 按塑性理论计算(1)弯矩计算①中间区格A计算跨度 5.70.2 5.5ox l =-=m5.70.2 5.5oy l =-=m 1/00==x y l l n 取112==nα, 2=β采取分离式配筋,各塑性绞线上总弯矩为0 5.5x y x x M l m m == 00 5.5y x y x x x M l m l m m α=== 0''''11x x y x x M M l m m === 00'''11y y x y x x x M M l m l m m βα====代入公式 200022''''''(3)12x x y x x y y y x Pl M M M M M M l l +++++=-由于区格板A 四周与梁连接,内力折减系数0.8,由此20.811.288 5.5(3 5.5 5.5)2 5.52 5.511221112x x x x m m m m ⨯⨯⨯⨯-⨯+⨯+⨯+⨯=故得 3.79kN m/m x m =⋅5.520.85kN m x x M m ==⋅ 5.520.85kN m y x M m ==⋅ 3.79kN m/m y x m m α==⋅ '''7.58kN m/m x x x m m m β===⋅ '''7.58kN m/m y y y m m m β===⋅ ②边区格B. 计算跨度5.70.2/20.120.12/2 5.54m oy l =--+=5.70.2 5.5m ox l =-=00/ 1.01y x n l l == 210.98,n α==取 2=β由于B 区格三边连续,一边简支,内力不作折减。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混凝土综合训练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木13-4班姓名:王广杰学号:1323040416指导老师:曹启坤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支撑梁及板的布置2、双向板的强度计算3、绘制板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 (2)、板的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1、楼面尺寸L1*L2=33.6*20.70(m )板厚取100mm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240mm 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 ×350mm 。

3、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k q = 4.52/m kN (见表一)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65.0m kN(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4)、平顶粉刷:2/25.0m kN 4、材料(1)、混凝土:C30(2)、钢筋:板内受力钢筋可以采用HRB400级、HRB335级,构造钢筋采用HPB300级。

3.03.54.0 4.55.0 5.5 31.2×18.9 1 2 3 4 5 6 32.4×19.8 7 8 9 10 11 12 33.6×20.70 13 14 15 16 17 18 34.8×21.60 19 20 21 22 23 24 36.0×22.50 252627282930注:L1、L2单位:米。

按弹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 1 荷载设计值 板厚取100mm ,活荷载k q =4.52m /k N ,恒荷载k g =0.65+0.25+25x0.1=3.42m /KN ,故 85.55.43.1q =⨯=2m /k N活 载 题号L1*L208.44.32.1g =⨯=2m /k N 93.22=q 2m /k N 01.72g =+q 2m /k N93.9q g =+2m /k N2 结构平面布置图3 计算跨度内跨:c 0L L =(轴线间距离),边跨c 0L L =+2200 各区格板的计算跨度列于表1-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肋梁楼盖)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肋梁楼盖)

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学校名称: XX大学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XXXXXXXXXX班级:土木工程目录1.设计背景 (1)1.1设计资料 (1)1.2 设计要求 (2)2.设计方案 (3)2.1板布置图 (3)2.2选用材料,地面的做法: (4)3.方案实施 (4)3.1板的计算 (4)3.1.1板的荷载 (6)3.1.2板的内力及配筋 (6)3.2 梁的计算 (10)3.2.1梁的荷载 (10)3.2.2梁内力计算 (12)3.2.3梁配筋计算 (13)3.2.3.1正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3)3.2.3.2斜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5)目录1 设计资料 (1)2 板的设计 (1)2.1 荷载 (2)2.2 内力计算 (2)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次梁设计 (3)3.1 荷载 (4)3.2 内力计算 (4)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主梁计算 (6)4.1 荷载 (7)4.2 内力计算 (7)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4.4 主梁吊筋计算 (13)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1 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

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

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日目录一、设计任务 (1)1、题目 (1)2、目的要求 (1)3、设计条件 (1)二、本梁板结构系统布置的优缺点评述 (2)1)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 (2)2)结构布置 (2)3)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结构的区别 (2)三、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 (2)1)板的厚度 (2)2)次梁的截面尺寸 (2)3)主梁的截面尺寸 (2)四、双向板设计 (3)(1)板的荷载计算 (3)(2)板的计算跨度l0 的计算 (4)(3)弯矩计算 (4)(4)板的配筋 (6)(5)板的配筋图 (8)五、次梁设计 (8)(1)计算跨度 (8)(2)荷载计算 (8)(3)内力计算 (9)1)弯矩计算 (9)2)剪力计算 (11)(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3)(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4)(6)次梁构造 (15)六、裂缝验算 (15)七、挠度验算 (15)八、楼梯设计 (16)(1)梯段板设计 (16)(2)平台板设计 (17)(3)平台梁设计 (17)九、设计心得 (16)附页:图纸---------------------------------------------------------------------------------------------------- 20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任务1、题目双向板肋梁楼盖2、目的要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房屋结构设计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技术规范和标准图册,掌握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初步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2.1 目的1)了解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3)通过板的计算,掌握弹性内力计算方法,熟悉按棋盘式布置活荷载考虑不利组合;4)通过主、次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板、主次梁的配筋计算、冲切验算,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结构的有关构造要求;6)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一)设计题目 (3)(二)设计资料 (3)(三)设计内容 (3)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三、按弹性理论设计 (4)(1)荷载设计值 (4)(2)计算跨度 (4)(3)弯矩计算 (4)(4)截面设计 (6)(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7)(6)裂缝宽度验算 (7)(7)绘制施工图 (9)四、按塑性铰线法设计 (9)(1)荷载设计值 (9)(2)计算跨度 (10)(3)弯矩计算 (10)(4)截面设计 (11)(7)绘制施工图 (12)五、支承梁的设计 (12)(1)荷载........................................................................................,. (12)(2)计算简图 (13)(3)内力计算 (13)(4)截面承载力计算 (14)参考文献 (15)一、设计任务书说明:该课设所属此次课程设计统一编号55号。

(一)设计题目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二)设计资料某4层框架房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承重,柱截面尺寸400×400。

结构柱网平面布置如附图所示。

其中2、3、4层楼面建筑标高分别为4.200m、8.400m、12.600m。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6.5 KN/m2。

楼面做法:10mm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抹底,60mm焦渣混凝土垫层。

顶棚做法:V型轻钢龙骨吊顶(一层石膏板,无保温层)。

(0.12KN/m2)隔墙:150mm陶粒空心砌块(5~6 KN/m2),20mm石灰砂浆双面抹灰。

每道处于轴线上的梁均按设置隔墙考虑。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环境类别:一类。

(三)设计内容(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包括楼盖结构体系承重方式的确定,梁格布置,梁板截面尺寸的选定。

(2)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楼板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

(3)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梁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

(4)绘制结构施工图。

图纸内容包括:1、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梁、板、柱布置及编号)2、楼板结构施工详图。

3、梁结构施工详图。

主梁要画出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并以此确定钢筋的截断、弯起等布置。

(5)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在内)。

装订顺序: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自选)软件分析结果(6)课设总结:包括收获、体会、创新点和建议等。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设置按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支承梁截面取为200mmx500mm,根据构造要求,双向板板厚不宜小于80mm,由于不做挠度验算,双向板的板厚与短跨跨长的比值应满足刚度要求,即h≥l01/40=165mm,取板厚取为170mm。

三、按弹性理论设计(一)板的设计(1)荷载设计值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10mm水磨石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0.65KN/m260mm焦渣混凝土垫层0.06X16.5=0.99 KN/m280mm钢筋混凝土板0.08X25=2.0 KN/m2吊顶0.12KN/m2小计 3.76 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 6.50 KN/m2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则楼面活荷载设计值:q=6.50X1.3=8.45 KN/m2永久荷载设计值:g=3.76X1.2=4.512 KN/m2g+q/2=4.512+4.225=8.737 KN/m2q/2=4.225 KN/m2g+q=4.512+4.225x2=12.962 KN/m2(2)计算跨度内跨:l0= l c (轴线间距离),边跨:l0= l c +200/2各区格板具体的计算跨度列于下表。

(3)弯矩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在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和内支座铰支在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之和。

此设计计算时混凝土的泊松比取为0.2;支座最大负弯矩为内支座固定时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

根据不同的支承情况,整个楼盖可以分为A、B、C、D四种区格板。

A区格板:l01/ l02=6600/7800=0.85,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7-4可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246,0.0156,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26,-0.0551。

周边简支时,由附表7-1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506,0.0348。

于是m1=(0.0246+0.2x0.0156)( g+q/2) l012+(0.0506+0.2x0.0348)q l012/2=0.02772x8.737x6.62+0.05756x4.225x6.62=21.14KN.mm2=(0.0246x0.2+0.0156)( g+q/2) l012+(0.0506x0.2+0.0348)q l012/2=0.02052x8.737x6.62+0.04492x4.225x6.62=16.08KN.mm1’= m1’’=-0.0626 (g+q) l012=-35.35KN.mm2’= m2’’=-0.0551 (g+q) l012=-31.11KN.mB区格板:l01/l02=0.86,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7-4可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241,0.0158,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19,-0.0549。

一边固定(长边)三边简支时,由附表7-1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425,0.0214。

于是m1=(0.0241+0.2x0.0158)( g+q/2) l012+(0.0425+0.2x0.0214)q l012/2=0.02726x8.737x6.62+0.04678x4.225x6.62=18.98KN.mm2=(0.0241x0.2+0.0158)( g+q/2) l012+(0.0425x0.2+0.0214)q l012/2=0.02062x8.737x6.62+0.0299x4.225x6.62=13.35KN.mm1’= m1’’=-0.0619 (g+q) l012=-34.95KN.mm2’= m2’’=-0.0549 (g+q) l012=-31.00KN.mC区格板:l01/ l02=0.84,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7-4可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251,0.0155,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34,-0.0553。

一边固定(短边)三边简支时,,由附表7-1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346,0.0367。

于是m1=(0.0251+0.2x0.0155)( g+q/2) l012+(0.0346+0.2x0.0367)q l012/2=0.0282x8.737x6.62+0.04194x4.225x6.62=18.45KN.mm2=(0.0251x0.2+0.0155)( g+q/2) l012+(0.0346x0.2+0.0367)q l012/2=0.02052x8.737x6.62+0.04362x4.225x6.62=15.84KN.mm1’= m1’’=-0.0634 (g+q) l012=-35.80KN.mm2’= m2’’=-0.0553 (g+q) l012=-31.22KN.mD区格板:l01/ l02=0.85,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7-4可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246,0.0156,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26,-0.0551。

邻边固定、邻边简支时,由附表7-1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328,0.0229。

于是m1=(0.0246+0.2x0.0156)( g+q/2) l012+(0.0328+0.2x0.0229)q l012/2=0.02772x8.737x6.62+0.03738x4.225x6.62=17.43KN.mm2=(0.0246x0.2+0.0156)( g+q/2) l012+(0.0328x0.2+0.0229)q l012/2=0.02052x8.737x6.62+0.02946x4.225x6.62=13.23KN.mm1’= m1’’=-0.0626 (g+q) l012=-35.35KN.mm2’= m2’’=-0.0551 (g+q) l012=-31.11KN.m各区格板分别算得的弯矩值见下表,(4)截面设计截面有效高度:一类环境类别板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假定选用C 10钢筋,则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170-20=150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170-20-10=140mm,支座截面处的h0=150mm。

截面设计用的弯矩:因楼盖周边有梁与板整浇,考虑到穹顶作用,使板内弯矩大大减小,以及边区格B、C板的l b/ l0<1.5,故所有区格的跨中弯矩及A-A支座弯矩折减20%。

楼盖的角区格板不折减。

最小配筋率截面积为:A S,min=max{0.45 f t/ f y ,0.2%}bh=0.26%x1000x170=442 mm2。

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列于表2-2。

筋间距不宜大于1.5h=255mm,且不宜大于250mm,显然以上配筋均满足。

(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由于板的厚度较大,需验算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不配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V u=0.7βh f t bh0=0.7x(800/800)0.25x1.57x1000x150x10-3=164.85KN> V max= 1/2(g+q)bl01=42.77KN,即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6)裂缝宽度验算由表2-2可得:在短跨方向上,A、B、C各区板的配筋相同,且A区格板上的跨中弯矩最大,若在短跨方向上A区格板跨中满足最大裂缝宽度要求,则所有的区格板在短跨方向上均满足要求;在长跨方向上,各区板的配筋相同,且A区格板上的跨中弯矩最大,若在长跨方向上A区格板跨中满足最大裂缝宽度要求,则所有的区格板在长跨方向上均满足要求;D区格板双向均验算裂缝宽度。

支座A-A、A-B、A-C、C-D、B-B、B-D的配筋相同,且A-B支座弯矩最大,若支座A-B满足最大裂缝宽度要求,则其它支座也满足要求。

边支座B、C、D的配筋相同,且C的支座弯矩最大,若支座C满足最大裂缝宽度要求,则B、D也满足要求。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D中表D.0.1-1所示,准永久值系数应取85.0=qψ,按准永久组合计算,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3.76 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6.50 KN/m2g+q/2=3.76+0.85x6.5/2=6.52 KN/m2q/2=0.85x6.5/2= 2.76KN/m2g+q=3.76+0.85x6.5=9.285 KN/m2区格板弯矩准永久值:A区格板:m1=(0.0246+0.2x0.0156)( g+q/2) l012+(0.0506+0.2x0.0348)q l012/2=0.02772x6.52x6.62+0.05756x2.76x6.62=14.79KN.mm2=(0.0246x0.2+0.0156)( g+q/2) l012+(0.0506x0.2+0.0348)q l012/2 =0.02052x6.52x6.62+0.04492x2.76x6.62=11.23KN.mm2’= m2’’=-0.0551 (g+q) l012=-22.29KN.mB区格板:m2’= m2’’=-0.0549 (g+q) l012=-22.20KN.mC区格板:m1’= m1’’=-0.0634 (g+q) l012=-25.64KN.mD区格板:m1=(0.0246+0.2x0.0156)( g+q/2) l012+(0.0328+0.2x0.0229)q l012/2=0.02772x6.52x6.62+0.03738x 2.76x6.62=12.37KN.mm2=(0.0246x0.2+0.0156)( g+q/2) l012+(0.0328x0.2+0.0229)q l012/2=0.02052x6.52x6.62+0.02946x 2.76x6.62=9.37KN.msq q s0ρte= A s /A te,若ρte<0.01,则取ρte =0.01;ψ=1.1-0.65f tk/(ρteσsq)且0.2<ψ<1.0;ωmax=αcrψσsq(1.9c s+0.08d eq/ρte)/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