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

合集下载

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教程(一)

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教程(一)

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教程一、认定条件- 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条件企业技术中心是指依托企业主营业务,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条件的组织。

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条件包括: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具有完整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具有稳定的经营机构和人员;具有研发活动的长期开展能力和条件;具有研发设施和设备。

- 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技术要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技术要求包括:技术中心应当围绕企业主营业务,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具有一定数量和水平的研发人员;具备独立开展研发活动的条件;具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成果。

二、认定流程1. 申报资料准备-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书- 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人的简历和职称证书- 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名册及相关证明材料- 技术中心研发项目清单- 技术中心研发设备清单- 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投入证明材料2. 申报材料提交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提交至当地科技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

3. 评审和认定科技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组织专家评审团进行现场考察和评审,最终确定是否认定为企业技术中心。

4. 发文通知通过正式的文件形式通知企业是否认定为技术中心,并公示认定结果。

三、认定后的管理1. 享受政策支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后,可以享受政府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科技项目资金支持等。

2. 加强研发管理企业技术中心需要加强对研发活动的管理,包括研发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成果转化等。

3. 持续创新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研发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四、认定的审批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由各地的科技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审批,审批机构的具体名称和联系方式可以在当地科技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

总结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是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的重要标志,具备了企业技术中心的资质后,企业将享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并能够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水平。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充分发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促进与规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中心是在企业投资决策层组建的综合性机构,负责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和体系建设,并为董事会重大投融资决策提供咨询、评估等服务。

它位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组织保障,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

第三条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投资与技术分离的问题。

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整合企业内外资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和决策咨询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收益最大化。

第四条技术中心的功能主要是:(1)负责企业重大、关键、前瞻性技术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2)组织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技术投资决策与咨询;(3)组织协调企业内外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互动;(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与完善;(5)产学研合作与对外交流;(6)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

第五条企业是技术中心建设的主体,技术中心的建设经费由企业提供。

鼓励技术中心在为本企业服务的同时,通过承担国家、省和行业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全省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六条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技术中心的组织架构依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根据企业自身具体情况合理设置。

技术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企业主要领导任技术中心主任。

技术中心应设立由企业主要领导以及技术、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负责重大项目研发方向、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建议,制订年度技术创新计划,并对技术中心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技术中心应聘请企业内外的技术、经济、法律等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对重大研究课题确立、重大技术问题、投融资决策、市场商业策划、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咨询评估,为决策服务。

第十五批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第十五批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第十五批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华侨糖厂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明珠电气有限公司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海鸥卫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讯飞启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枫叶管业有限公司广州弘亚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广东宏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市凡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穗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广东波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联佳精细化工厂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金刚幕墙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迪森家用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威丝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安生凤凰制药有限公司珠海越亚封装基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珠海仕高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珠海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广东嘉达早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龙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飞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蕾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广东景兴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浪鲸洁具有限公司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广东海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东新怡内衣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劲达技术(河源)有限公司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嘉和微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新美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智源彩印有限公司东莞市铭丰包装品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玻华南玻璃有限公司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广东阿尔派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佳居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广东新展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市华创燃具制造有限公司广东兴达鸿业电子有限公司中山市欧帝尔电器照明有限公司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广东信海建筑有限公司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肇庆绿宝石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博华陶瓷有限公司清远市佳的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潮州市庆发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宏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潮安县凤塘雅诚德陶瓷制作厂广东宏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仙宜岱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纳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东福田电器有限公司佛山市虹桥家具有限公司广东志达精密管业制造有限公司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奖励及认定条件是什么?

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奖励及认定条件是什么?

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奖励及认定条件是什么?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奖励是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需求为向导的创新型平台,对参与认定此项目的企业,不仅在企业经营规模等经济指标上设有较高门槛,还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研发实力等综合实力,同时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

据悉,在2020年,广东省共有434家企业认定,216家进入答辩,最终,广东省只有126家企业被认定“广东省技术中心”,通过率不到30%。

要想顺利通过认定,就必须做好前期的充足准备工作,华夏泰科小编带来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奖励及认定条件是什么?希望有所帮助。

(一)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奖励都有哪些,有且不限于:1.可申请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200万元。

2.成功认定两年后可以申请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

3.建筑类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后,有资格申请特级资质。

4.企业申请政府项目时可获得评审加分,在企业申请上市、部分行业招投标时有加分。

5.企业IPO上市时获得政策性加分。

(二)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条件是什么:1.认定的领域范围:制造业、建筑业、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企业2.主要认定条件:(1)要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相关要求。

在广东省境内(不含深圳市)依法注册的公司。

或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并正常运作一年以上。

(2)具有行业竞争优势。

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3)组织管理规范要有更深层的要求。

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必须健全并且没有漏洞,在运作管理规范,及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明确,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渠道。

(4)研究开发能力强。

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行业内处于先进地位。

(5)创新人才优势体现在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拥有技术水平高并且没有造假、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的其他的一些在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广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广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广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穗府〔200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制订和实施长期发展战略、整合内外资源、统筹管理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从事重大技术研究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综合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第三条 广州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自愿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市经贸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广州海关、黄埔海关予以认定,并给予一定的支持。

第二章 认 定 第四条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每年组织一次。

第五条 申请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在广州市区域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并正常运作一年以上。

(二)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运作管理规范。

(四)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五)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以及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六)企业两年内(指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当年截止日期起向前推算两年)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

2.涉嫌税收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

3.走私及其他严重违反进出口监管规定的行为。

(七)企业上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500万元;按行业系数折算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40人;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制造业)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制造业)
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
技术积
累储备
10
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项目数占全部项目数的比重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企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数和省著名商标数





技术创
新产出
15
当年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
当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数和版权登记数
—国家、行业标准数
中心人员培训费占中心人员总收入的比重
创新合
作机制
5
来中心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数
对外合作项目占全部开发项目数的比重
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





创新队
伍建设
8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
技术中心拥有的高级专家及博士人数
创新条
件建设
7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数
技术创新效益
15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销售利润的比重
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
加分(≤4)
近三年获国家(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数
扣分(≤3)
企业经营亏损
加/扣分(≤3)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表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制造业)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分)
三级指标




企业规模
8
企业年销售收入,企业总资产规模
经济效益
12
年利润总额,年缴纳税费,银行信用等级,资产负债率


关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印发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粤经信创新〔2011〕803号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委)、国税局、地税局,顺德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省内各直属海关:为适应我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形势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对《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粤经贸创新〔2008〕821号)进行了修订。

经省法制办同意,现将修订后的《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提升我省产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和加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制订和实施长期发展战略、整合内外资源、统筹管理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从事重大技术研究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综合机构。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第三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为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省政府有关部门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充分发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促进与规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中心是在企业投资决策层组建的综合性机构,负责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和体系建设,并为董事会重大投融资决策提供咨询、评估等服务。

它位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组织保障,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

第三条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投资与技术分离的问题。

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整合企业内外资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和决策咨询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收益最大化。

第四条技术中心的功能主要是:(1)负责企业重大、关键、前瞻性技术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2)组织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技术投资决策与咨询;(3)组织协调企业内外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互动;(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与完善;(5)产学研合作与对外交流;(6)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

第五条企业是技术中心建设的主体,技术中心的建设经费由企业提供。

鼓励技术中心在为本企业服务的同时,通过承担国家、省和行业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全省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六条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技术中心的组织架构依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根据企业自身具体情况合理设置。

技术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企业主要领导任技术中心主任。

技术中心应设立由企业主要领导以及技术、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负责重大项目研发方向、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建议,制订年度技术创新计划,并对技术中心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技术中心应聘请企业内外的技术、经济、法律等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对重大研究课题确立、重大技术问题、投融资决策、市场商业策划、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咨询评估,为决策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充分发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促进与规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中心是在企业投资决策层组建的综合性机构,负责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和体系建设,并为董事会重大投融资决策提供咨询、评估等服务。

它位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组织保障,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

第三条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投资与技术分离的问题。

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整合企业内外资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和决策咨询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收益最大化。

第四条技术中心的功能主要是:(1)负责企业重大、关键、前瞻性技术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2)组织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技术投资决策与咨询;(3)组织协调企业内外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互动;(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与完善;(5)产学研合作与对外交流;(6)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

第五条企业是技术中心建设的主体,技术中心的建设经费由企业提供。

鼓励技术中心在为本企业服务的同时,通过承担国家、省和行业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全省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六条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1、术中心的组织架构依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根据企业自身具体情况合理设置。

2、技术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企业主要领导任技术中心主任。

3、技术中心应设立由企业主要领导以及技术、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负责重大项目研发方向、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建议,制订年度技术创新计划,并对技术中心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4、技术中心应聘请企业内外的技术、经济、法律等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对重大研究课题确立、重大技术问题、投融资决策、市场商业策划、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咨询评估,为决策服务。

5、技术中心应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程序。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的选项原则,在对研发项目进行市场分析、技术经济评估、投融资评估等基础上,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组织完成项目实施,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评估和进行必要的调整。

6、技术中心应逐步增加中长期研究开发课题的比例,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并建立开放式的运行模式,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人才交流,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提高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7、建立在集团层面的技术中心在负责企业重大、关键、前瞻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的同时,应建立完善重大项目研发、行业技术开发及工程化、产品改良及工艺改进等多层次研究开发体系,整合企业科技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第七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旨在推动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内外资源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为推进技术中心建设,对全省支柱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技术中心,省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相应资格,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全省各地(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加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第八条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负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年度评价工作。

省经贸委承担认定和年度评价的组织工作,并负责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

第二章认定第九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认定范围为广东省行政区范围内的工业商贸企业中建立并已正常运行一年以上的技术中心。

第十条申请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登记设立,在广东省境内注册的各种所有制企业。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法律,具有规范的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财税法规缴纳法定税费,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有关管理办法规范使用财政资金。

2、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定位与功能明确,技术中心组织架构基本建立,技术创新业绩显著。

3、企业总资产规模1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年利润总额(税前利润)1000万元以上,年缴纳税费1000万元以上,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资产负债率60%以下,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同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有较好的企业经营机制。

4、企业领导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5、建立较完善的研究开发机构与体系,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年末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当年研究开发投入不低于600万元,研发投入(R&D)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

6、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科技人员队伍结构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企业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50人。

第十一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程序:1、符合认定条件的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于每年7月10日前向当地市经贸局(经委)提出申请,省属企业集团可直接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

申报企业按要求编写申请材料,包括:《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书》(附件一)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年度评价评估材料》(附件二)。

2、各市经贸局(经委)会同当地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和所在地海关对企业上报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定推荐企业名单,于7月30日前将申请材料和推荐意见上报省经贸委。

3、省经贸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按照《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指标体系》(附件四)中规定的相关要求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初评。

4、对初评得分70分以上的企业,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部门综合平衡后,择优确定认定名单。

第十二条认定结果由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总署广东总署以公文形式发布。

第三章年度评价第十三条对已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每年进行一次评价。

第十四条年度评价程序:1、数据采集。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于每年5月10日前将评价材料报当地经贸局(经委)(省属企业直接报省经贸委)。

评价材料包括:《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附件三)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年度评价评估材料》(附件二)等。

2、数据初审。

各市经贸局(经委)会同当地财政、税务、所在地海关等部门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每年5月30日前报省经贸委。

3、数据核查。

省经贸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会议核查和实地核查等。

4、数据计算与分析。

省经贸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对经核查后的数据按照《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指标体系》(附件四)的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并形成评价报告。

5、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并确认。

第十五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1、评价得分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

2、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90分之间为合格。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为不合格:1)评价得分低于60分;2)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研究与开发人员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最低标准(目前最低标准确定为: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额不低于600万元,企业专职研究与开发人员数不低于50人,年末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该标准由省经贸委根据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情况会同省有关部门定期予以调整并公布。

第十六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评价结果由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部门以公文形式发布。

第四章警告与撤销第十七条对评价得分65分以下(含65分)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警告,由当地经贸局(经委)负责督促其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l、评价不合格(60分以下);2、连续两次评价得分65分以下(含65分);第十九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由于企业情况的变化自行要求撤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由当地经贸局(经委)报省经贸委确认后,撤销其省级认定资格。

第二十条企业申请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材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的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实后,3年内不得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已获得认定资格的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

第二十一条有走私违法、偷逃税款等情事的企业,两年内不得认定其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认定的年度评价应为不合格,并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第二十二条因第十八条原因被撤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2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

第二十三条企业对认定或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文发布30天内提出复议申请。

提请复议的企业应提交复议申请书和相关证明材料,经当地经贸局(经委)确认后报省经贸委。

省经贸委收到复议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决定受理的,应在受理复议申请后60天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做出复议决定。

第二十四条省经贸委会同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对警告和撤销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公文形式发布。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省经贸委负责解释。

附件一:《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书》(编写提纲)附件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年度评价评估材料》附件三:《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附件四:《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估指标体系》二OO四年八月二十三日附件一:《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书》(编写提纲)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1、企业所有制性质、银行信用等级、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上一年销售收入、年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和缴纳税费额、主导产品等。

2、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企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及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作用。

4、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来源。

5、企业实施“健康—安全—环保”状况及其被有关部门认定情况。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1、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2、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建设、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群众性创新,产学研合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