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解析汇编37 代数综合型问题

中考数学解析汇编37 代数综合型问题
中考数学解析汇编37 代数综合型问题

代数综合型问题

11. (2012山东莱芜, 11,3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35° ②27与3

1是同类二次根式 ③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周角为30° ④反比例函数x

y 2-=,当x<0时,y 随的x 增大而增大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4个

【解析】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180°?=?-?=?-135451808

360,①正确 27=33,31=33,27与3

1是同类二次根式,②正确 一条非直径的弦对两个圆周角,分别是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周角为30°错误 反比例函数x y 2-

=,当x<0时,y 随的x 增大而增大,④正确 【答案】C .

【点评】掌握基础知识,记住当用的结论如正多边形的各个内角的计算、同类二次根式的识别判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对于一些多解问题,要做到思考问题全面.

7. (2012山东日照,7,3分)下列命题错误..

的是 ( ) A.若 a <1,则(a -1)a

-11=-a -1 B. 若2)3(a -=a -3 ,则a ≥3

C.依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D.81的算术平方根是9

解析:因为a <1,所以1-a>0,所以(a -1)a -11= (a -1)2)1(1a a --=a

a --11 a -1=-a -1,故A 正确;B 中有a -3≥0,a ≥3,故B 正确;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连接其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C 也正确. 81=9,9的算术平方根是3,所以D 错误.

解答:选D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2a 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和中点四边形,运用2a 时,先得2a =|a|,再根据a 得符号去掉绝对值符号,这样会有效减少错误.另外,中点四边形主要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

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中点四边形是棱形;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则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反之也成立.

8、(2012深圳市 8 ,3分)下列命题:

① 方程x x =2的解是x =1

② 4的平方根是2

③ 有两边和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 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个

A . 4个

B . 3个

C 2个

D . 1个

【解析】:考查方程的解,平方根的意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点四边形的性质

【解答】:①漏了一个解;4的平方根是±2,SSA 不能用作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由中点四边形的性质知,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正确的命题只有一个。故选择D

【点评】:对相关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记忆,熟悉相关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2012山东东营,12,3分)如图,一次函数3+=x y 的图象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x y 4=的图象相交于C ,D 两点,分别过C ,D 两点作y 轴,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连接CF ,DE .有

下列四个结论:

①△CEF 与△DEF 的面积相等;

②△AOB ∽△FOE ;

③△DCE ≌△CDF ;

④AC BD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

B .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解析】根据题意可求得D (1,4 ),C (-4,-1),则F (1,0),∴△DEF 的面积是:14122

??=, △CEF 的面积是:14122??=,∴△CEF 的面积=△DEF 的面积,故①正确;②即△CEF 和△DEF 以EF 为底,则两三角形EF 边上的高相等,故EF ∥CD ,△AOB ∽△FOE ,故②正确;DF=CE ,四边形CEFD 是等腰梯形,所以△DCE ≌△CDF ,③正确;⑤∵BD ∥EF ,DF ∥BE ,∴四边形BDFE 是平行四边形,∴BD=EF ,同理EF=AC ,∴AC=BD ,故④正确;正确的有4个.

(第12题图)

北京市2018年中考数学一模分类汇编 代数综合题

代数综合 2018西城一模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轴交于点,抛物线的xOy G 2 21(0)y mx mx m m =++-≠y C G 顶点为,直线:. D l 1(0)y mx m m =+-≠(1)当时,画出直线和抛物线,并直接写出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1m =l G l G (2)随着取值的变化,判断点,是否都在直线上并说明理由. m C D l (3)若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不小于,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l G 2 m x

2018石景山一模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个单位长度后得 xOy 2 1G y mx =+:0m ≠到抛物线,点是抛物线的顶点.2G A 2G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A (2)过点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两点. 02G B C ①当时,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90BAC ∠°2G ②若,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 60120BAC <∠<°°

2018平谷一模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 2 23y x bx =-+-(1)求b 的值; (2)在y 轴上有一动点P (0,m ),过点P 作垂直y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 (x 1,y 1),B (x 2 ,y 2) ,其中 .12x x <①当时,结合函数图象,求出m 的值; 213x x -=②把直线PB 下方的函数图象,沿直线PB 向上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 W ,新图象W 在0≤x ≤5 时,,求m 的取值范围. 44y -≤≤

2018怀柔一模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nx 2-4nx+4n-1(n≠0),与x 轴交于点C ,D(点C 在点D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A . (1)求抛物线顶点M 的坐标;(2)若点A 的坐标为(0,3),AB∥x 轴,交抛物线于点B ,求点B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B ,C 两点之间的部分沿y 轴翻折,翻折后的图象记为G ,若直线 m x y += 2 1 与图象G 有一个交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新情境应用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新情境应用问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以现实生活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问题,是中考的热点,这类问题取材新颖,立意巧妙,有利于对考生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问题转化能力的考查,让考生在变化的情境中解题,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也不可能靠知识的简单重复来实现,更多的是需要思考和分析,新情境应用问题有以下特点:(1)提供的背景材料新,提出的问题新;(2)注重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许多中考试题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难,但是读懂和理解背景材料成了一道“关”;(3)注重考查问题的转化能力.解应用题的难点是能否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也是应用能力的核心.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05,宜宾)如图(8),在某海滨城市O 附近海面有一股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该城市的东偏南70°方向200千米的海面P处,并以20千米/ 时的速度向西偏北25°的PQ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范围是一个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千米,且圆的半径以10千米/ 时速度不断扩张. (1)当台风中心移动4小时时,受台风侵袭的圆形区域

半径增大到千米;又台风中心移动t小时时,受 台风侵袭的圆形区域半径增大到千米. (2)当台风中心移动到与城市O距离最近时,这股台风 是否侵袭这座海滨城市?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2 1.41 ≈,≈). 3 1.73 解:(1)100;(2)(6010)t +; ⑶作OH PQ OH=(千米),设经⊥于点H,可算得1002141 过t小时时,台风中心从P移动到H,则 t=(小时),此时,受 ==52 PH t 201002 台风侵袭地区的圆的半径为:601052130.5 +? (千米)<141(千米) ∴城市O不会受到侵袭。 点拨:对于此类问题常常要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也可借助于方程. 【例2】如图2-1-5所示,人民海关缉私巡逻艇在东

2015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圆综合题学生版

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圆综合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5?大连)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EF与⊙O相切; (2)若AB=6,AD=4,求EF的长. 2.(2015?潍坊)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 (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 (2)若AE=7,BC=6,求AC的长. 3.(2015?枣庄)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4.(2015?西宁)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BA平分∠FBC交⊙O于点A,D是射线BF上的一点,且满足=,过点O作OM⊥AC于点E,交⊙O于点M,连接BM, AM.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sin∠ABM=,AM=6,求⊙O的半径. 5.(2015?广元)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6.(2015?北海)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7.(2015?莆田)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E,点O 在线段AE上,⊙O过B,D两点,若OC=5,OB=3,且cos∠BOE=.求证:CB是⊙O的切线.

中考数学圆综合题汇编

25题汇编 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切点为B ,AD 为弦,OC ∥AD 。 (1)求证:DC 是⊙O 的切线; (2)若OA=2,求OC AD 的值。 2.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60°,CD 是⊙O 的直径,P 是C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 (1)求证:直线AP 是⊙O 的切线; (2)若AC=3,求PD 的长。 3.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M 和BN 是⊙O 的两条切线,点E 是⊙ O 上一点,点D 是AM 上一点,连接DE 并延长交BN 于点C ,连接OD 、BE ,且OD ∥B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D=1,BC=4,求直径AB 的长。 D C B A O C B M N E D B A O

4. 如图,△ABC 内接于⊙O ,弦AD ⊥AB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且∠ABF=∠ABC 。 (1)求证:AB=AC ; (2)若EF=4,2 3 tan = F ,求DE 的长。 5. 在△ABC 中,AB=AC ,以AB 为直径作⊙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E=1,52=BD ,求AB 的长。 6.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AD 垂直于过点C 的直线,垂足为D ,且AC 平分 ∠BAD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62=AC ,AD=4,求AB 的长。 A

7. 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AD 和过C 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D ,AD 交⊙O 于点E 。 求证:(1)AC 平分∠DAB ; (2)若∠B=60°,32 CD ,求AE 的长。 8.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C 是⊙O 的直径,弦BD=BA ,AB=12,BC=5,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 (2)求DE 的长。 9. 如图,在Rt △ABC 中,∠C=90°,CB=CA=6,半径为2的⊙F 与射线BA 相切于点G ,且AG=4,将Rt △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35°后得到Rt △ADE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 、E 。 (1)求证:DE 为⊙F 的切线; (2)求出Rt △ADE 的斜边AD 被⊙ F 截得的弦PQ 的长度。 A E A D

2017北京中考一模代数综合题型汇总

代数综合题型汇总 1.(2017年西城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5)12(2-++-=m x m mx y 5)12(2-++-=m x m mx y 的图 象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1)求m 的取值范围; (2)若m 取满足条件的最小的整数, ①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当n ≤x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6≤y ≤4-n ,求n 的值; ③将此二次函数图像平移,使平移后的图像经过原点O . 设平移后的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k h x a y +-=2)(, 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k 的取值范围. 2.(2017年通州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22+-+-=m m mx x y 的顶点为D.线段AB 的两个端点 分别为A (-3,m ),B (1,m ). (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若该抛物线经过点B (1,m ),求m 的值; (3)若线段AB 与该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

l 3.(2017大兴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 x 2 – 2mx + m 2 – 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 (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求线段AB 的长; (3)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点C 不与原点O 重合),若△OAC 的面积始终小于△ABC 的面积,求m 的取值范围 4.(2017年房山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2-=x y 与y 轴交于点A ,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 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l ,直线l 与直线32-=x y 交于点C. (1)求点C 的坐标; (2)如果抛物线n nx nx y 542 +-= (n >0)与线段BC 有唯一公共点,求n 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 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AP=AC. (1)若∠B=60°,求证:AP是⊙O的切线; (2)若点B是弧CD的中点,AB交CD于点E,CD=4,求BE·AB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8. 【解析】 (1)求出∠ADC的度数,求出∠P、∠ACO、∠OAC度数,求出∠OAP=90°,根据切线判定推出即可; (2)求出BD长,求出△DBE和△ABD相似,得出比例式,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连接AD,OA, ∵∠ADC=∠B,∠B=60°, ∴∠ADC=60°, ∵CD是直径, ∴∠DAC=90°, ∴∠ACO=180°-90°-60°=30°, ∵AP=AC,OA=OC, ∴∠OAC=∠ACD=30°,∠P=∠ACD=30°, ∴∠OAP=180°-30°-30°-30°=90°, 即OA⊥AP, ∵OA为半径, ∴AP是⊙O切线. (2)连接AD,BD,

∵CD是直径, ∴∠DBC=90°, ∵CD=4,B为弧CD中点, ∴BD=BC=, ∴∠BDC=∠BCD=45°, ∴∠DAB=∠DCB=45°, 即∠BDE=∠DAB, ∵∠DBE=∠DBA, ∴△DBE∽△ABD, ∴, ∴BE?AB=BD?BD=.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C交直径AD于点E,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G,垂足为F.连接OC. (1)若∠G=48°,求∠ACB的度数; (2)若AB=AE,求证:∠BAD=∠COF; (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设△AOB的面积为S1,△ACF的面积为S2.若 tan∠CAF= 1 2,求1 2 S S的值. 【答案】(1)48°(2)证明见解析(3)3 4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的综合的综合题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一模分类26题代数综合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一模分类——26题代数综合题 东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02342≠-+-=a a ax ax y 与x 轴 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 (1)当抛物线过原点时,求实数a 的值; (2)①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②求抛物线的顶点的纵坐标(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当AB ≤4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西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G :221y mx mx m =++- (m ≠0)与y 轴交于点C , 抛物线G 的顶点为D ,直线l :1y mx m =+-(m ≠0) . (1)当1m =时,画出直线l 和抛物线G ,并直接写出直线l 被抛物线G 截得的线段长; (2)随着m 取值的变化,判断点C ,D 是否都在直线l 上并说明理由; (3)若直线l 被抛物线G 截得的线段长不小于...2. ,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m 的 取值范围.

海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 2y x ax b =-+的顶点在 x 轴上,1(,)P x m , 2(,)Q x m (12x x <)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 (1)若1a =, ①当m b =时,求1x ,2x 的值; ②将抛物线沿y 轴平移,使得它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试描述出这一变化过程; (2)若存在实数c ,使得11x c ≤-,且27x c ≥+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朝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 440y ax ax a =--≠与y 轴交于点A ,其对 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 (1)求点A ,B 的坐标; (2)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都在1,3之间 (包括1,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 丰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 43y ax ax a =-+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是2.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抛物线的表达式; (2)将抛物线在1≤x ≤4之间的部分记为图象G 1,将图象G 1沿直线x = 1翻折,翻

中考数学总复习 教学案 3.5 函数的综合运用

3-6 函数的综合运用 知识考点: 会综合运用函数、方程、几何等知识解决与函数有关的综合题以及函数应用问题。 精典例题: 【例1】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与x 轴交于D 点,OB =10,tan ∠DOB = 3 1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设点A 的横坐标为m ,△ABO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3)当△OCD 的面积等于2 S 时,试判断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能否等于3?如果能,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1)x y 3 = (2)A (m ,m 3),直线AB :m m x m y -+=31 D (3-m ,0) )31(321m m S S S ADO BDO +?-=+=?? 易得:30<

2020-2021学年北京市各区中考数学二模《代数》综合考点题汇总含答案

最新北京市各区初三数学二模 代数综合题汇总 西城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1C :2144y ax ax =--的顶点在x 轴上,直线l : 25y x =-+与x 轴交于点A . (1)求抛物线1C :2144y ax ax =--的表达式及其顶点坐标; (2)点B 是线段OA 上的一个动点,且点B 的坐标为(t ,0).过点B 作直线BD ⊥x 轴 交直线l 于点D ,交抛物线2C :2344y ax ax t =--+于点E .设点D 的纵坐标为m ,点E 的纵坐标为n ,求证:m n ≥; (3)在(2)的条件下,若抛物线2C :2344y ax ax t =--+与线段BD 有公共点, 结合函数的图象,求t 的取值范围. 西城27.(1)解:∵抛物线1C :2144y ax ax =--, ∴它的对称轴为直线422a x a -=-=. ∵抛物线1 C 的顶点在 x 轴上,∴它的顶点为(2, 0).……………………………………………………1分 ∴当2x =时,440y a =--=.∴1a =-. ∴抛物线1C 的表达式为2144y x x =-+-.………………………………2分 (2)证明:∵点B 的坐标为(t ,0),且直线BD ⊥x 轴交直线l :25y x =-+于点D , ∴点D 的坐标为(t ,5t -+).……………………………………………3分 ∵直线BD 交抛物线2C :2344y x x t =-+-+于点E , ∴点E 的坐标为(t ,254t t -+-).……………………………………4分 ∵m n - =(5)t -+2(54)t t --+- 269t t =-+ 2(3)0t =-≥, ∴m n ≥.……………………………………………………………………5分 (3)解:∵抛物线2C :2344y x x t =-+-+与线段BD 有公共点, ∴点E 应在线段BD 上. ∵由(2)可知,点D 要么与点E 重合,要么在点E 的上方,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 ) (A ) 15 (B ) 30 (C ) 45 (D ) 60 2.(北京市西城区)如果圆柱的高为20厘米,底面半径是高的 41,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100π平方厘米 (B )200π平方厘米 (C )500π平方厘米 (D )200平方厘米 3.(北京市西城区)“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菱《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在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 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CE =1寸,AB =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 ) (A )2 25寸 (B )13寸 (C )25寸 (D )26寸 4.(北京市朝阳区)已知: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 (A )6 (B )25 (C )210 (D )214 5.(北京市朝阳区)如果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平方厘米,它的母线长为5厘 米,那么此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等于 ( ) (A )2厘米 (B )22厘米 (C )4厘米 (D )8厘米 6.(天津市)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6厘米,若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10厘 米和17厘米,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 ( ) (A )7厘米 (B )16厘米 (C )21厘米 (D )27厘米 7.(重庆市)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 )

人教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过圆心O 作AB 的垂线,与弦AC 的延长线交于点D ,点E 在OD 上DCE B ∠=∠. (1)求证:CE 是半圆的切线; (2)若CD=10,2 tan 3 B = ,求半圆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2)413 【解析】 分析: (1)连接CO ,由DCE B ∠=∠且OC=OB,得DCE OCB ∠=∠,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BCO+∠BCE=90°,即可得出结论; (2)设AC=2x ,由根据题目条件用x 分别表示出OA 、AD 、AB ,通过证明△AOD ∽△ACB ,列出等式即可.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CO . ∵AB 是半圆的直径, ∴∠ACB =90°. ∴∠DCB =180°-∠ACB =90°. ∴∠DCE+∠BCE=90°. ∵OC =OB , ∴∠OCB =∠B. ∵=DCE B ∠∠, ∴∠OCB =∠DCE . ∴∠OCE =∠DCB =90°. ∴OC ⊥CE . ∵OC 是半径, ∴CE 是半圆的切线. (2)解:设AC =2x ,

∵在Rt △ACB 中,2 tan 3 AC B BC ==, ∴BC =3 x . ∴()() 22 2313AB x x x = +=. ∵OD ⊥AB , ∴∠AOD =∠A CB=90°. ∵∠A =∠A , ∴△AOD ∽△ACB . ∴ AC AO AB AD =. ∵1132OA AB x = =,AD =2x +10, ∴ 1 132210 13x x x = +. 解得 x =8. ∴13 8413OA = ?=. 则半圆的半径为4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E (8,0),F(0 , 6). (1)当G(4,8)时,则∠FGE= ° (2)在图中的网格区域内找一点P ,使∠FPE=90°且四边形OEPF 被过P 点的一条直线分割成两部分后,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要求:写出点P 点坐标,画出过P 点的分割线并指出分割线(不必说明理由,不写画法). 【答案】(1)90;(2)作图见解析,P (7,7),PH 是分割线.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FEG 的三边长,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定△FEG 是直角三角形,且∠FGE="90" °. (2)一方面,由于∠FPE=90°,从而根据直径所对圆周角直角的性质,点P 在以EF 为直径

北京各区2019届初三数学期末汇编-代数综合题

2019九上代数综合题 2019昌平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 y =mx 2-4mx +4m -2 的顶点为M . (1)顶点M 的坐标为_______ __. (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若MN ∥y 轴且MN = 2. ①点N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②过点N 作y 轴的垂线l ,若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该抛物线在P 、Q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PQ 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边界)恰有七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 2019朝阳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 (12)2y ax a x =+--(0)a ≠与y 轴交于点C .当1a =时,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左侧) . (1)求点A ,B ,C 的坐标; (2)若该抛物线与线段AB 总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

2019大兴 26.已知抛物线2 56y x m x m =--+-+(). (1)求证:该抛物线与x 轴总有交点; (2)若该抛物线与x 轴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大于3且小于5,求m 的取值范围; (3)设抛物线256y x m x m =--+-+()与y 轴交于点M ,若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关 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恰好是点M ,求m 的值. 2019东城 26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 2 2422y x mx m m =-+-+,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 (1,2),B (3,2) (1) 若抛物线经过原点,求出m 的值; (2)求抛物线顶点C 的坐标(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 (3)若抛物线与线段AB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出m 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D ,延长AO 交O 于E ,连接CD ,CE ,若CE 是⊙O 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BC=4,CD=6,求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 ,求出∠EOC=∠DOC ,根据SAS 推出△EOC ≌△DOC ,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OD=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COD 的面积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 ∵OD=OA , ∴∠ODA=∠A ,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OC ∥AB , ∴∠EOC=∠A ,∠COD=∠ODA , ∴∠EOC=∠DOC , 在△EOC 和△DOC 中, OE OD EOC DOC OC OC =?? ∠=∠??=? ∴△EOC ≌△DOC (SAS ), ∴∠ODC=∠OEC=90°, 即OD ⊥DC , ∴CD 是⊙O 的切线; (2)由(1)知CD 是圆O 的切线, ∴△CDO 为直角三角形, ∵S △CDO = 1 2 CD?OD , 又∵OA=BC=OD=4,

∴S△CDO=1 2 ×6×4=12, ∴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S=2S△CDO=24. 2.如图,⊙M交x轴于B、C两点,交y轴于A,点M的纵坐标为2.B(﹣33,O),C(3,O). (1)求⊙M的半径; (2)若CE⊥AB于H,交y轴于F,求证:EH=FH. (3)在(2)的条件下求AF的长. 【答案】(1)4;(2)见解析;(3)4. 【解析】 【分析】 (1)过M作MT⊥BC于T连BM,由垂径定理可求出BT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的长; (2)连接AE,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AEC=∠ABC,再由AAS定理得出△AEH≌△AFH,进而可得出结论; (3)先由(1)中△BMT的边长确定出∠BMT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G 的长,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 (1)如图(一),过M作MT⊥BC于T连BM, ∵BC是⊙O的一条弦,MT是垂直于BC的直径, ∴BT=TC=1 2 3 ∴124 ; (2)如图(二),连接AE,则∠AEC=∠ABC,∵CE⊥AB, ∴∠HBC+∠BCH=90°

中考数学代数选择题

中考数学代数选择题 (08北京市卷)1.6-的绝对值等于( A ) A .6 B . 16 C .16 - D .6- (08北京市卷)2.截止到2008年5月19日,已有21 600名中外记者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注册记者,创历届奥运会之最.将21 6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D ) A .5 0.21610? B .3 21.610? C .3 2.1610? D .4 2.1610? (08北京市卷)4.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某小组7名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支援灾区,他们捐款的数额分别是(单位:元):50,20,50,30,50,25,13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C ) A .50,20 B .50,30 C .50,50 D .135,50 (08北京市卷)6.如图,有5张形状、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印有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吉祥物(福娃)、火炬和奖牌等四种不同的图案,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5张卡片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出的卡片正面图案恰好是吉祥物(福娃)的概率是( B ) A . 1 5 B . 25 C . 12 D . 35 (08北京市卷)7.若230x y ++-=,则xy 的值为( B ) A .8- B .6- C .5 D .6 (08天津市卷)1.ο60cos 的值等于( A ) A . 2 1 B . 2 2 C . 2 3 D .1 (08天津市卷)4.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已知1纳米=610-毫米,某种病毒的直径为100纳米,若将这 种病毒排成1毫米长,则病毒的个数是( B ) A .210个 B .410个 C .610个 D .810个 (08天津市卷)5.把抛物线22x y =向上平移5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 A .522+=x y B .522-=x y C .2)5(2+=x y D .2)5(2-=x y (08天津市卷)6.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等于( C )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 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2020北京市中考数学二模分类26题代数综合

2018北京市中考数学二模分类26题代数综合题 2018东城二模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0y ax bx a =+-≠经过点()1,0A -和点()45B ,.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表达式; (3)点P 是x 轴上的动点,过点P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直线l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 M ,与直线AB 交于点N .当PM PN <时,求点P 的横坐标P x 的取值范围. 2018西城二模 26. 抛物线M :241y ax ax a =-+-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抛物线的顶点为D . (1)抛物线M 的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_____; (2)当AB =2时,求抛物线M 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直线l :y kx b =+(k ≠0)经过抛物线的顶点D ,直线y n =与抛物线M 有两个公共点,它们的横坐标分别记为1x ,2x ,直线y n =与直线l 的交点的横坐标记为3x (30x >),若当2-≤n ≤1-时,总有13320x x x x ->->,请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 2018海淀二模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3,1)A -,(1,1)B -,(,)C m n ,其中1n >,以点,,A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记第四个顶点分别为123,,D D D ,如图所示. (1)若1,3m n =-=,则点123,,D D D 的坐标分别是( ),( ),( ); (2)是否存在点C ,使得点123,,,,A B D D D 在同一条抛物线上?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9届中考数学总复习:代数几何综合问题

2019届中考数学总复习:代数几何综合问题 【中考展望】 代几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多以代几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代几综合题一般可分为“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求解题思路;正确解答”三个步骤,解代几综合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是解代几综合题的灵魂,要善于挖掘代几综合题中所隐含的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学习解代几综合题的关键. 题型一般分为:(1)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2)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问题;(3)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4)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5)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 题型特点:一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通过线段、角等图形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方程或函数模型求解;二是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以形导数,由数思形,从而寻找出解题捷径. 解代几综合题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从题目中寻找这两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 【方法点拨】 方程与几何综合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背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其基本形式有:求代数式的值、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的证明. 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结合型问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性质、方程等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 几何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隐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几何型综合题,常以相似形与圆的知识为考查重点,并贯穿其他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以证明、计算等题型出现. 2.几何计算是以几何推理为基础的几何量的计算,主要有线段和弧长的计算,角的计算,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等. 3.几何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的能力. 4.解几何综合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数形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 (2)注意推理和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3)注意掌握常规的证题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 (4)注意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典型例题】 类型一、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 1.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AD),∠D=90°,BC=CD=12,∠ABE=45°,若AE =10,则CE的长为_________.

中考数学圆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数学中考圆综合题附参考答案 1.如图,△ABC 中,以BC 为直径的圆交AB 于点D ,∠ACD =∠ABC . (1)求证:CA 是圆的切线; (2)若点E 是BC 上一点,已知BE =6,tan ∠ABC = 32,tan ∠AEC =3 5 ,求圆的直径. 2. 如图右,已知直线PA 交⊙0于A 、B 两点,AE 是⊙0的直径.点C 为⊙0上一点,且AC 平分∠PAE ,过C 作CD ⊥PA ,垂足为D 。 (1)求证:CD 为⊙0的切线; (2)若DC+DA=6,⊙0的直径为l0,求AB 的长度. 1. (1)证明:连接OC, ∵点C 在⊙0上,0A=OC,∴∠OCA=∠OAC ,∵CD ⊥PA ,∴∠CDA=90°, 有∠CAD+∠DCA=90°,∵AC 平分∠PAE ,∴∠DAC=∠CAO 。 ∴∠DC0=∠DCA+∠ACO=∠DCA+∠CAO=∠DCA+∠DAC=90°。 又∵点C 在⊙O 上,OC 为⊙0的半径,∴CD 为⊙0的切线. (2)解:过0作0F ⊥AB ,垂足为F ,∴∠OCA=∠CDA=∠OFD=90°, ∴四边形OCDF 为矩形,∴0C=FD ,OF=CD. ∵DC+DA=6,设AD=x ,则OF=CD=6-x ,∵⊙O 的直径为10,∴DF=OC=5,∴AF=5-x , 在Rt △AO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F +OF =OA .即22(5)(6)25x x -+-=,化简得:211180x x -+= 解得2x =或9x =。由AD

2020中考数学 专题练习:圆的综合题(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 专题练习:圆的综合题(含答案) 类型一 与全等结合 1. 如图,⊙O 的直径AB =4,C 为⊙O 上一点,AC = 2.过点C 作⊙O 的切线DC ,P 点为优弧CBA ︵ 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 (1)求∠APC 与∠ACD 的度数; (2)当点P 移动到劣弧CB ︵ 的中点时,求证:四边形OBPC 是菱形; (3)当PC 为⊙O 的直径时,求证:△APC 与△ABC 全等. 第1题图 (1)解:∵AC =2,OA =OB =OC =1 2 AB =2,

∴AC =OA =OC , ∴△ACO 为等边三角形, ∴∠AOC =∠ACO =∠OAC =60°, ∴∠APC =1 2∠AOC =30°, 又∵DC 与⊙O 相切于点C , ∴OC ⊥DC , ∴∠DCO =90°, ∴∠ACD =∠DCO -∠ACO =90°-60°=30°; 第1题解图 (2)证明:如解图,连接PB ,OP , ∵AB 为直径,∠AOC =60°, ∴∠COB =120°, 当点P 移动到CB ︵ 的中点时,∠COP =∠POB =60°, ∴△COP 和△BOP 都为等边三角形,

∴OC =CP =OB =PB , ∴四边形OBPC 为菱形; (3)证明:∵CP 与AB 都为⊙O 的直径, ∴∠CAP =∠ACB =90°, 在Rt △ABC 与Rt △CPA 中, ? ????AB =CP AC =AC , ∴Rt △ABC ≌Rt △CPA (HL). 2. 如图,AB 为⊙O 的直径,CA 、CD 分别切⊙O 于点A 、D ,C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M ,连接BD 、DM . (1)求证:AC =DC ; (2)求证:BD ∥CM ; (3)若sin B =4 5 ,求cos ∠BDM 的值. 第2题图 (1)证明:如解图,连接O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