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精品试题】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B卷)(5月)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B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历史叙事是描述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说明历史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周)武王继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师修文王绪业B.(楚庄王)伐陆荤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C.(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D.(西汉)叔孙通依制设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25.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
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A.提出天人感应 B.改革教育制度C.提倡忠君爱国 D.推崇君权神授26.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据此可知A.茶叶栽培扩展到黄河下游 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加便捷C.经济繁盛使茶叶贸易发展 D.政府已不再管制茶铺经营27.有明一代,有“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头叩拜矣”的记载。
这反映了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内官权力失控28.“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这种现象反映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武昌起义前,清王朝9个总督职位,其中汉族占据4个,最重要的直隶和两江总督是汉族的陈夔龙和张人骏;14个巡抚职位,其中汉族占据11个。
这表明A.晚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孕育出革命C.清末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D.政治形势推动了权力格局变化30.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指出:“日本军队未经宣战,将向来毫无疑义属于中国领土之一大部分地面,强夺占领,使其与中国分离并宣布独立,事实俱在。
【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试卷1.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
这反映古代中国A. 以儒家规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B. 把《春秋》作为判断善恶曲直的标准C. 将克己复礼作为评定社会道德的标尺D. 用文献经典作为维护身份等级的手段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
据此推断,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文学诗句是A.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
这说明A. 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B. 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C. 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D. 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4.西汉刘向在《新序·节士》篇肯定先秦诸多有气节之士,汉代仅提苏武一人;而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汉代守节不屈者自然不止苏武一人,但唯独只有苏武青史留名。
据此可知,对“节士”的看法A. 缺乏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B. 随评价视角拓展而趋于客观C. 深受社会和历史环境影响D. 受评判者的阶级属性所决定5.1896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被清廷委以出使大臣,出访欧美六国。
临行前家人恐不侧,专门准备一副楠木棺材随行,事后,李鸿章在致友人信件中抒发了对西方文明无限向往。
李鸿章此行A. 彰显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B. 萌发了学习欧美代议制的念头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D. 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外交临起于一战后。
民众逐步参与过去为少数高官所垄断的外交事务,形成了声势前所未有的“国民外交”。
这主要缘于A. 中国是战胜国列强放弃在华的权益B. 一战爆发给民众带来参与外交契机C. 民国建立后出现政治多元化的局面D. 新文化运动促进国民外交意识高涨7.1935年11月,西北“剿总”张学良指挥五个师兵力,对陕甘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兵分两路,在直罗镇击败东北军。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虚无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其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在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全盘西化论”。
今天,历史虚无主义者则常以“重评”“反思”“还原为名,进行假设和歪曲历史文化的反理性思考,以期达到扰乱人们思想信仰,消解人们政治认同,动摇国家和民族根基的目的。
尤其是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呈现出主体高知、形式多样、受众广泛等新特点,其渗透性和危害性更为突出。
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但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大做文章,而且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政治诉求,对我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恣意抹杀。
中华文明是独立起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生文明,同时也是不曾灭绝,不断出新的文明系统。
各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深厚、绵长、稳定且凝结有共同精神、心理状态、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持续奋斗的时代背景下,增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决心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任会斌《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历史虚无主义源于西方,是为分化我国而出现的一种表面客观、实质唯心的历史观。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先民们创造的共同记忆,对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消解和误读传统文化,将会造成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断裂,主流价值合理性的丧失。
重视和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避免历史悲剧的上演。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开头提及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特点,意在表明作者阐述本论题的时代意义。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文章第二段、第三段分别侧重于剖析其险恶企图与严重危害。
文章第三段,主要从“价值规范”和“国家文化安全”两个层面阐发作者的见解。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理综试卷(化学部分)_最新修正版

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Fe-56 Sr-8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碳、氮的循环B.《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这种方法是蒸馏D.《天工开物》中“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白,相激火生”,相激火生是指爆炸8.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9.关于有机化合物对甲基苯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其分子式为C8H8OB.含苯环且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含本身)共有4种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D.该物质不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有多种,生成1molO2电子转移数一定是4N AB.500mL0.2 mol·L-1 K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 AC.1mol乙烯和乙醇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3N AD.2.24LNH3(标准状况)溶于1L水中得到0.1mol·L-1的氨水11.国内最新研究,实现CO2的固定和储能的多功能电化学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该装置充放电过程并不完全可逆,即充电过程C不参与反应。
放电过程反应方程式为:4Li+3CO2=2Li2CO3+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正极反应式为4Li++3CO2+4e-=2Li2CO3+CB.若放电过程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理论上可以固定C的质量为1.2gC.充电过程B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D.可用LiClO4水溶液代替LiClO4-DMSO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W处于同一主族Y、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X的简单氢化物与W的简单氢化物反应有大量白烟生成。
2019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候。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25.《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26.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27.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28.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9.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制度的废除C .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 .国民素质的提高30.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试卷(图片版)

评分标准:
历史现象0~2分,现象关系0~2分,概述说明部分0~8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等 次
说明
表 述
一等
(9~12分)
①历史现象描述准确。
②现象关系叙述合理。
③概述说明全面、史论结合。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
地理答案
选择题:
1.B2.D 3.D4.C 5.A 6.D 7.A8. C 9.A 10.B 11.C
综合题:
36.(1)毛里塔尼亚位于信风带,在离岸风影响下,盛行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饵料充足;经济较落后,开发较晚,污染少,环境清洁,渔业资源丰富。毛里塔尼亚拥有较长的海岸线,管辖的海域面积较广;(8分)
(若“无原理仅材料分析最多不超过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0分)
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分)影片将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融入其中,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感染力;(2分)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民族精神的独立性;(2分)将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问题:垃圾分类水平低,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大。(4分)
2019年南平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学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细则
12.C13.D14.C15.B16.D17.B18.A19.D20.B21.A22.C23.D
38.(14分)
(1)(6分)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2分)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2分)有利于稳定增长、增加税收、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2分)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5月份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虚无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其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在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全盘西化论”。
今天,历史虚无主义者则常以“重评”“反思”“还原”为名,进行假设和歪曲历史文化的反理性思考,以期达到扰乱人们思想信仰,)消解人们政治认同,动摇国家和民族根基的目的。
尤其是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呈现出主体高知、形式多样、受众广泛等新特点,其渗透性和危害性更为突出。
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但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大做文章,而且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政治诉求,对我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恣意抹杀。
中华文明是独立起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生文明,同时也是不曾灭绝,不断出新的文明系统。
各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深厚、绵长、稳定且凝结有共同精神、心理状态、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历史虚无主义者却用孤立、片面等非科学的态度解读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忽视,歪曲、贬损、否定、抹杀乃至颠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肆意制造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全国引导人们走向文化虚无主义,进而动摇中华民族存在的思想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其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和误读必然会导致价值规范的无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对整个社会的价值确立、行为约束曾经和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试卷24.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非魁祸首的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
这反映古代中国A.以儒家规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B.把《春秋》作为判断善恶曲直的标准C.将克己复礼作为评定社会道德的标尺D.用文献经典作为维护身份等级的手段25.图4是古代中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
据此推断,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文学诗句是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6.表1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
这说明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D.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城迁移27.西汉刘向在《新序·节士》篇肯定先秦诸多有气节之士,汉代仅提苏武一人;而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汉代守节不屈者自然不止苏武一人,但唯独只有苏武青史留名。
据此可知,对“节士”的看法A.缺乏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B.随评价视角拓展而趋于客观C.深受社会和历史环境影响D.受评判者的阶级属性所决定28. 1896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被清廷委以出使大臣,出访欧美六国。
临行前家人恐不侧,专门准各一副楠木棺材随行,事后,李鸿章在致友人信件中抒发了对西方文明无限向往。
李鸿章此行A.彭显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B.萌发了学习欧美代议制的念头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D.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29.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外交临起于一战后。
民众逐步参与过去为少数高官所垄断的外交事务,形成了声势前所未有的“国民外交”。
这主要缘于A.中国是战胜国列强放弃在华的权益B.一战爆发给民众带来参与外交契机C.民国建立后出现政治多元化的局面D.新文化运动促进国民外交意识高涨30. 1935年11月,西北“剿总”张学良指挥五个师兵力,对陕甘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兵分两路,在直罗镇击败东北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试卷24.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非魁祸首的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
这反映古代中国A.以儒家规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B.把《春秋》作为判断善恶曲直的标准C.将克己复礼作为评定社会道德的标尺D.用文献经典作为维护身份等级的手段25.图4是古代中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
据此推断,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文学诗句是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6.表1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
这说明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D.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城迁移27.西汉刘向在《新序·节士》篇肯定先秦诸多有气节之士,汉代仅提苏武一人;而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汉代守节不屈者自然不止苏武一人,但唯独只有苏武青史留名。
据此可知,对“节士”的看法A.缺乏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B.随评价视角拓展而趋于客观C.深受社会和历史环境影响D.受评判者的阶级属性所决定28. 1896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被清廷委以出使大臣,出访欧美六国。
临行前家人恐不侧,专门准各一副楠木棺材随行,事后,李鸿章在致友人信件中抒发了对西方文明无限向往。
李鸿章此行A.彭显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B.萌发了学习欧美代议制的念头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D.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29.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外交临起于一战后。
民众逐步参与过去为少数高官所垄断的外交事务,形成了声势前所未有的“国民外交”。
这主要缘于A.中国是战胜国列强放弃在华的权益B.一战爆发给民众带来参与外交契机C.民国建立后出现政治多元化的局面D.新文化运动促进国民外交意识高涨30. 1935年11月,西北“剿总”张学良指挥五个师兵力,对陕甘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兵分两路,在直罗镇击败东北军。
直罗镇战役A.发生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B.是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回击C.激化了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矛盾D.对西安事变的爆发产生了影响31. 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这表明A.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B.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C.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D.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32.公元前287年,罗马元老院同意以平民为主要成员的“族派会议”的决议有法律效力,甚至当其与元老院决议相反时亦然,此后近百年,族派会议的权力日益增加。
这说明族派会议A.改变了罗马中枢权力机构B.打破了贵族对行政权的垄断C.推动了万民法的不断完善D.促进了罗马宪政制度的发展33. 16世纪,英格兰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虽仰墓拉丁语,但更崇拜母语”;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欧洲A.民主思想广泛传播B.民族意识逐步形成C.文艺复兴渐入高潮D.宗教改革纵深发展34.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就谢氏公司违反活禽行业“价格管制”案做出终审判决:非常形势并未创立或扩大宪法权力,总统制定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法的,并据此裁定谢氏兄弟无罪。
该判决旨在说明A.谢氏兄弟没有违反地方政府条例B.总统无权制定行业公平竞争法规C.最高法院对宪法有最终的解释权D.国家干预经济违背自由主义原则35.进入21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
这说明A.美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中俄倡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式多样D.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1840年以前,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者东来的急先锋,以中国人为对象创办的中文报刊,名称多使用“传”“纪”“说”“谈”而不使用“报”,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依泾杂说》《六合纵谈》等,报刊出版地也多以南洋、香港、澳门、广州为主。
1840年以后的报刊则以鼓吹中外通商、中外友好,刊载各国近事、商业消息和一般新闻评论为主,一些报刊还介绍粗浅的西方科学技书知识,以炫耀西方文明。
一摘摘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材料二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闻》,开始了中国人自办期刊的浪潮。
1895 牛梁启超在北京创刊《中外纪闻》,介绍“强学政治、经济情况和清廷奏章”,进入20世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创办报刊宣传革命,出现了《江苏》《浙江潮》多种刊物。
晚清末年又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期刊,如1907年创立的《四川教育官报》。
1908年创办的《浙江教育官报》。
同时期的小说期刊也发展迅速,具有权威性的期刊有《新小说》《月月小说》等。
—摘编自梁宏伟《中国近代文化的丰硕果实》材料三近代报业的发展经历了戊戌史法。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报刊,也有倒行逆施有悖新闻发布原则的报刊,既是言论表达的阵战,又是反映近代化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的平台。
总之,近代报刊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敬《近代化图景中的宁波报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中文报刊呈现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中文报刊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11分)(3)报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报刊的时代影响。
(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上述图片折射出近代进程中的重大历史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福图片,指出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加以概述说明。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现象彼此关联,概述说明准确全面。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一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l5分)材料唐初对宗室诸王、功臣实行食封制。
中宗、韦后时期,“滥食封邑者众”,造成“国家租赋,大半私门”。
食封者除收取封户应缴纳的租庸调外,还要额外索取钱物,使封户不胜其侵扰。
唐玄宗在铲除异己集团后,于开元初年采取措施整顿食封制度,一方面,减少实封户数,规定诸王、长公主食封2000户,一般官僚封户限制在500户以内,另一方面,取消食封者直接向封户征收赋税的办法,封户纳赋税由朝廷派官随租调征解,或由州县官收纳。
唐玄宗的改革,使食封制度不再能够独立于国家赋税制度之外而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摘编自阎守诚《论唐玄宗对食封制度的改革》等(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作用。
(7分)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攻击。
对此,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提出严正抗议。
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发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布告。
8月14日发布《大总统对德宣战布告》,并立即收回德国在天津、汉口的租界。
至此,中国正式成为协约成员国并加入国际体系。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成为国际联盟创始会员国之。
西方学者白鲁恂评论到,“北京外交官是中国最成功的文人领袖,他们巧妙地利用国际均势及当时的世界同情,达成与中国国力全不相称的成果,。
—摘编自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外交取得的积极成果。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
(7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材料马丁,路德·金,波士倾大学神学博士,蒙哥马利市浸礼会教堂牧师。
1954年他在教堂布道时,宣布从甘地的哲学中找到了改造美国社会的方案,决心在宗教活动中首先进行宣传和实验。
1955年蒙哥马利市爆发了因非裔妇女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整察逮捕的“罢乘运动”,金软师号召黑人采取群众性直接行动深化斗争。
“罢来运动”经过385天法律程序内的反复较量以胜利告终。
进入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马丁·路德·金领导南部各州黑人采取抵制、静坐、游行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冲垮了许多种族隔离藩篱,并把斗争逐渐由南方推向北方。
1964年国会被迫通过民权法,禁止在公共设施场所实行种族歧视。
一摘编自孙宝珊《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的理论与实践》(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罢乘运动”兴起的背景。
(7分)(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金民权思想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8分)2019年南平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4.A 25.B 26.D 27.B 28.A 29.C30.D 31.C 32.D 33.B 34.C 35.D41.(25分)(1)特点:西方人创办,以传教为目的;地点集中海外和南方城市;受中国传统影响;宣传西方文明;内容丰富。
(8分,每点2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2)趋势:外国传教士办报到国人办报;介绍西方知识到宣传学习西方;区域性到全国性;宗教性到政治性再到文娱性。
(6分,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原因:民族危机;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社会需求(政治宣传需要);近代教育的发展。
(5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3)影响:宣扬爱国思想;冲击传统思想观念(促进思想解放);传播知识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社会进步(推动近代化)。
(6分,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2.(12分)评分标准:历史现象0~2分,现象关系0~2分,概述说明部分0~8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示例】历史现象:图7反映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图8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和《独立宣言》的制定。
关系: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掠夺,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及《独立宣言》的制定。
概述说明:东印度公司对北美殖民地茶叶贸易等的走私和垄断,阻碍了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激化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
18世纪晚期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