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业企业状况综合评价2003

合集下载

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全面经济效益。

这些指标包括:投入产出比率、总资产收益率、总利润率、营运现金流、税后利润等。

2.经营效率指标: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指标,主要有: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成本控制率等。

3.市场表现指标:衡量企业市场营销成果的指标,主要有:产品市场
份额、客户满意度、销售渠道利用率、产品销售毛利率等。

4.人力资源指标: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指标,有:员工满意度、
员工离职率、队伍素质水平、培训投入与绩效等。

5.财务状况指标: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能力、营运资本比率、营运费用比率等。

6.工作质量指标:衡量企业工作质量情况的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
指标、产品可靠度指标、产品成本控制指标、产品交付指标、产品服务指
标等。

7.管理指标: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决策效率、决策准
确率、项目执行精度、项目完成率、部门工作效率等。

8.技术创新指标: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指标。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建质[2005]232号 ) 《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质 号
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材料内容: 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材料内容: 二、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创建工程考核材料 1、对企业按《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对企业按《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进行评定的结果; )进行评定的结果;
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
4个分项:——表B.0.1 生产安全事故控制 安全生产奖罚 项目施工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
总体要求
日常监督资料作为基础 全面核查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 全面核查项目实体安全状况 全面核查人员到位及持证情况 全面核查安全管理资料情况 全面核查安全技术资料情况
评分方法:
——《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指南》 《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指南》
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办理安全生产 许可证延期时,企业必须按《施工企业 按 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进行评定合格。 )进行评定合格。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 (JGJ/T77—2003)与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的关系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
(JGJ/T77—2003)与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的关系
推测: 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替代《施工 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转换为强制性标 准,配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使用
单项等级确定: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单项评价等级划分
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单பைடு நூலகம்评价等级划分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Standard of the work safety assessment for construction company)JGJ/T77—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8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77—2003,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10月24日目录前言1 总则2 术语3 评价内容4 评分方法5 评价等级附录A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分附录B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评分附录C 施工企业安全生主评价汇总表本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2003]22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评价内容;2、评分方法;3、评价等级。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的解释,由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邮政编码:200032)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建筑业联合会工程建设监督委员会山东省建管局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重庆市建设工程安监站天津建工集团北京建工集团深圳市施工安监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蔡健潘延平陶为农吴晓宇徐伟张国琮赵敖齐叶伯铭李印阎琪郑相儒朱奋发唐伟戴贞洁陈晓峰1 总则1.0.1为加强施工企业生产的监督管理,科学地评价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业绩及相应的安全生产能力,实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本标准。

企业综合评价

企业综合评价

表6-3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1995年公布了《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由6个方面12项指标构成.具体内容见表6-4.
表6-4
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50强是根据上市公司2000年底总资产、20
四.企业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科技进步的涵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通过作用在生产力的诸要素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 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进步,科学 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对于企业而 言,言过其实市场竞争其实质是科技进步的竞争.企业技术进步不仅是企业素质提高的显 著标志,而且也是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必由之路.
绩评价指标体系见下页表6-5.其中: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
×100%
(6.8)
平均净资产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总资产报酬率=
×100%
(6.9)
平均资产总额
销售(营业)收入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次)=
(6.10)
平均资产总额
销售(营业)收入净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00%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息税前利润
已获利润倍数=
利息支出
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
销售(营业)总额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资本积累率=
×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
待处理资产损失净额
资产损失比率=
×100%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2003]17号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2003]17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标准管理,规范企业规模分类标准,现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印发给你们,请在财务会计统计和财务报告工作中遵照执行。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国家统计局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对原《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国统字〔1992〕337号)进行了修订,制定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

为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口径可比,财务统计和财务报告工作统一采用国家统计局新公布的规模划分标准。

二、为满足国有资产监管工作需要,我们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划型原则,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及《大中小型非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草案)》(财清办〔1995〕53号)的划型标准,对《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中未列示的非工企业划分标准进行了补充,研究制定了《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

请各中央企业在财务统计和财务报告工作中认真执行,如发现问题,及时与我委统计评价局联系。

附件:1.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2.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二○○三年十一月四日附件1: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一、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统计上对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划分规模。

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经济责任审计典型案例一、企业负责人的主要业绩案例一:⑴、某公司年销售收入从1984年的5,717,604.73元到2003年的500,880,601.47元(调整前),如果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 2003年的销售收入(调整前)是1984年的80余倍。

利润总额从1984年409,930.44元到2003年的8,082,623.50元(调整前), 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2003年的利润总额(调整前)是1984年的18倍。

根据公布的资料,截止2002年某公司已连续数年被列入全国某商业企业利税100强之内。

⑵、某公司1990年先后被评为“省一级先进企业”、“市一级先进企业”,1996年荣获全省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先进单位”,1996年荣获全国某系统“八五期间质量管理工作先进集体”,1998年荣获“全国某系统先进集体”,2002年荣获“河南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荣获“河南省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受到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表彰。

⑶、该单位党支部1984-1986、1991-1992、1995-1996连续多年被有关部门评为河南省省直机关先进党支部、河南省省直机关先进党委,2003年被评为2002年度“五好”基层党组织。

⑷、某同志1984年来多次荣获河南省某评选的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被河南省某局评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997年、1999年荣获河南省某局优秀经营者,1998年分别荣获“河南省某系统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法制思想工作者”。

案例二:1、某同志任职期间多数为事业建制,无重大的经营决策,无重大投资项目,也未涉及证券、期货交易。

2、某同志任职期间,基本上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92.96%)3、某同志任职期间,集资扩建职工宿舍楼,解决了职工住房困难问题。

案例三:(一家小公司,仅业绩就2400字,太冗余)5、关心群众疾苦,创建和谐社会。

几年来,某同志以宽容的心态,细腻的作风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职职工与离退职工的关系。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行业)-2003年概要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行业)-2003年概要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行业)-2003年概要背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从事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万元的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以2003年为例,分行业综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希望能够为了解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行业概述采矿业2003年,规模以上采矿业企业达到3,81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5%。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高达9521.12亿元,利润总额为3123.91亿元。

这些企业共投资24.74亿元,从业人数为216.22万人。

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116,803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7.73%。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85万亿元,利润总额为4248.52亿元。

制造业企业共投资1254.96亿元,从业人数为2,768.19万人。

制造业企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类:食品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42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4.64%。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032.46亿元,利润总额为43.12亿元。

食品制造业企业共投资24.16亿元,从业人数为97.16万人。

饮料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1,82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1.56%。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224.54亿元,利润总额为18.73亿元。

饮料制造业企业共投资8.41亿元,从业人数为18.83万人。

纺织业2003年,规模以上纺织业企业数量达到29,826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25.55%。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131.25亿元,利润总额为28.17亿元。

纺织业企业共投资73.68亿元,从业人数为258.03万人。

电子设备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3,383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2.89%。

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笫一条为贯彻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改革的实施方案》(苏委办(2023)86号)的规定,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改革,以“亩均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绿色论英雄”为导向,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工业企业资源要素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特修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综合评价全市工业宗地和工业企业在资源集约利用以及科技创新、绿色经营、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市工业宗地和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定、分类评定以及数据采集、结果发布、差别化政策实施和服务等。

第二章指标体系第四条评价指标及权重设置:集约指标65分,创新指标10分,绿色指标15分,融合指标10分。

第五条集约指标65分,主要评价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其中:亩均税收25分,亩均增加值25分,亩均销售收入10分,全员劳动生产率5分。

第六条创新指标10分,主要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其中:创新主体培育2分、研发机构建设2分、科技人员占比1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3分、研发经费增幅1分、科技项目承担能级1分。

1创新主体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分,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苏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1分。

2.研发机构建设:建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分,省级1分,市级0.5分。

3.科技人员占比: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的得1分,低于10%的不得分。

4.研发经费占销售比重:年度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对应年度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得3分,5%以下的按比例得分;年度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对应年度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4%的得3分,4%以下的按比例得分;年度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对应年度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3%的得3分,3%以下的按比例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报告题目:河南省工业企业发展综合评价学生姓名:赵仓仓专业:统计学学号:200812219指导教师:谢蕾蕾交稿时间:2011-04-10河南省工业企业状况综合评价[摘要]:应用统计学思想中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观察和分析河南省工业企业发展的综合情况,并以此评价本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工业企业1.问题的提出各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如何都有各自的指标,这是一个多指标变量的立体网络体系,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个变量,选择合适的指标,对各地区工业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对本省经济状况做出全面、科学地评价。

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分析肩负着双重目的:一是剖析洞察自身相关性和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分析判断结果,与同时期外省经济现象对比,分析本省工业企业状况,以便于及时纠正,使本省的工业企业向着更好的趋势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利用计算机软件SPSS17.0,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综合评价。

数据信息:单位数增加值从业人数资产总计负债总计业务收入业务成本个亿元万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郑州市2510 1298.521 61.45 3185.05 1747.94 4726.58 3843.35 开封市1178 217.803 22.47 589.92 239.11 895.95 730.98 洛阳市1677 780 37.97 2473.34 1498.65 3002.41 2615.05 平顶山市864 531.3286 34.81 1746.39 1069 1842.1 1588.82 安阳市980 520.5376 21.66 1077.49 636.27 1905.58 1657.2 鹤壁市456 209.9724 14.08 451.62 302.17 632.51 528.78 新乡市1122 411.4068 33.01 1134.45 636.3 1667.12 1455.52 焦作市1053 568.7641 32.35 1112.87 632.87 2074.78 1684.55 濮阳市657 345.099 18.06 957.82 583.77 1216.58 1023.17 许昌市1208 545.2874 29.69 1123.85 523.17 1766.44 1392.66 漯河市625 326.5565 16.32 552.27 238.52 1220.65 1010.25 三门峡市658 370.0938 18.08 1115.81 692.74 1524.39 1313.84南阳市1358 486.3 32.56 1160.76 672.59 1530.14 1276.63 商丘市696 290.437 15.07 789.58 478.2 1090.01 950.82 信阳市1073 219.5268 17.89 452.89 245.15 769.91 666.5 周口市970 282.215 17.75 564.69 264.75 895.57 712.86 驻马店市1261 221.1429 20.21 580.94 306.62 845.72 735.47 济源市244 172.1009 5.72 598.88 335.41 640.2 578.6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 工业企业状况综合数据分析2.1对工业企业数据做聚类分析。

在这里我们用快熟聚类分析,它以距离为样本间亲疏程度的标志。

其分析步骤如下:首先需要用户指定聚类多少类(如k类)然后SPSS确定k个类的初始类中心点。

SPSS会根据样本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k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作为初始中心,初始类中心也可由用户自行指定,需要制定k个组样本数据作为初中心点。

计算所有样本据点到k个类中心点的欧氏距离,SPSS按照k个类中心距离最短原则,把所有样本分派到各中心点所在的类中,形成一个新的k类,完成一次迭代过程。

其中欧氏距离计算公式如下:EUCLID=其中,k每个样本k个变量。

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SPSS重新确定K个类的中心点。

SPSS计算每个类中心各变量的变量值均值,并以均值点作为新的类中心点。

重复上面两步计算过程。

直到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或终止迭代的判断要求为止。

SPSS软件的运行结果如下:需要聚成五类,SPSS指定了5个初始类中心点。

第二部分输出结果:该表格为迭代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进行了4次迭代,第一次形成的类中心点和初始类中心点的距离(Change in Cluster Centers)分别为:0.000, 461.686,0.000,543.634,378.730,依次迭代,到第4次迭代后类中心点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很小,距离为0.000.快聚类进过四次迭代完成。

第三部分输出结果:第一类:郑州市第二类:开封市鹤壁市漯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第三类:洛阳市第四类:平顶山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第五类: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第四部分输出结果:这是快速聚类分析最终的类中心位置。

这与第一次输出结果比较中心位置发生了一些变化,表明在迭代过程中,中心位置有了转移。

第五部分输出结果:该表是最终的类中心点之间的欧氏距离。

可看出第一类类中心点和第二类类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最大,为6115.096,第四类类中心点和第五类类中心点的距离最小,为609.571。

第六部分输出结果:该表是快速聚类分析后形成的各类样本之间的单方差分析结果。

表格每一行对应相应变量的分析结果。

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而言,它的平均组间平方和(Mean Square)761291.259平均组内平方和为101777.083,F统计量为7.480,F 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2,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依次可以认为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变化量,五个类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总体来看,聚类分析结果比较理想。

第七部分输出结果:从该表可以看出:第1类包括1个样本,第2类包括8个样本,第3类包括1个样本,第4类包括5个样本,第5类包括3个样本。

总体样本数为18个,缺失值为0个。

2.2对工业企业数据做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原来变量的少数几个线性组合解释原来变量来实现降维的多元统计方法,一般来说,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与原来变量之间有以下基本关系:每个主成分都是各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主成分的数目大大少于原始变量的数目。

主成分保留了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

各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

用SPSS软件实现统计分析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变量的标准化,标准化共识如下:i = 1 , 2 ,···,n; j = 1 , 2 ,···,p式中,和分别是第j个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在标准化之后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主成分求解结果如下:该表是特征值和方差贡献度表,可以看到第一个成分特征值占了总方差的91.861%,后面的特征值贡献率越来越小,由于我们选择了特征值大于1的作为主成分的抽取条件,所以SPSS 抽取了一个主成分,其特征值为6.43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861%。

碎石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抽取的主成分是合理的。

主成分载荷分析:该表为主成分载荷表,表中7个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867, 0.985, 0.951, 0.976, 0.948,0.988, 0.987。

就第一个变量而言,第一主成分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67,以此类推。

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主成分对该变量的代表性越大。

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对个变量解释得都很充分。

3.总结利用我们所熟悉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河南工业企业发展情况作了简单的分析,就聚类分析而言,我们所研究的或指标样本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于是根据一批样本的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本聚为一类。

关系密切的聚为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为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把所有样本或指标聚类完毕,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系统。

就主成分分析而言,主成分分析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主分量分析。

在实际问题中,为了全面分析问题,往往提出很多与此有关的变量(或因素),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个课题的某些信息。

但是,在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这个多变量的课题时,变量个数太多就会增加课题的复杂性。

人们自然希望变量个数较少而得到的信息较多。

在很多情形,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当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时,可以解释为这两个变量反映此课题的信息有一定的重叠。

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问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信息的大小通常用离差平方和或方差来衡量。

4.感悟4.1在软件操作时要按照参考书的说明进行,但是当要分析相应的结果是有点不知所措。

4.2在数据处理时还是很不熟练,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4.3对整个操作流程比较模糊,需借助一些资料或书籍帮助完成。

参考文献:[1]宋志刚谢蕾蕾何旭洪.SPSS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0.[2]李静萍谢邦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