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课件 (共10张PPT)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课件 (共10张PPT)

高温,分 旱雨两季 炎热干燥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分布区域 赤道俩侧 热带雨林 气候的南 北俩侧 南北回归 线附近的 大陆西岸 和内陆地 区 亚洲南部 和东南亚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多雨
分布最广的 大洲 南美洲
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 非洲 分干湿两 季 终年炎热 非洲 干燥
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 亚洲 分旱雨两 季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的概念,区别天气和 气候的差异;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找出不 同地区主要气候的分布并了解其 特点。
总结: 气候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呈现纬度地带性
一 . 热带雨林气候 低 纬 二.热带草原气候
度 气 三.热带季风气候 侯 四.热带沙漠气候
高温多雨
高温,分 干湿两季
植被不同
热带雨林景观荒漠景观
气候
热带 热带 热带 雨林 草原 沙漠 相同点 全年高温 不同点 多雨 分干 干燥 湿两 季
热带 季风
分旱 雨两 季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上3.1《海陆分布》 课件 (共40张PPT)共42页PPT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上3.1《海陆分布》 课件 (共40张PPT)共42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上3.1《海陆分布》 课件 (共40张PPT)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1《认识地图》 课件 (共24张PPT)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1《认识地图》 课件 (共24张PPT)

新知1 地图上的方向
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的地图:
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新知1 地图上的方向
标有 定指 方向 向标 。的
地 图 : 根 据 指 向
新知1 地图上的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经线定南北方向,沿纬线定东西方向。
新知1 地图上的方向
营地
南极 点
A
练习:上图中,营地在A点的什么方向?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新知1 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的 情况: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2)有指向标的地图 (3)有经纬网的地图
新知3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对地图 的重要意义
定向越野图
新知3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地 图 中 的 主 要 图 例 示 例
达成学习目标 1
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上海至贵阳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
,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D )
A. 1:300
B. 1:300 000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第一节 认识地图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哈城学校 祁增辉
课 1.在地图上辨明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程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标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应用的实 准 例。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识记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学会比较 学习目标 1 比例尺的大小,识记一些常见的图例。能够测量地图上两点
新知2 地图上的比例尺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2.1 认识地图共15张ppt优质课件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2.1 认识地图共15张ppt优质课件

山体 部位
等高线特征
山峰 最高的闭合曲线
鞍部 两山峰间较平缓部位
陡崖 等高线重叠
山脊 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 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峰
山 脊
山 谷
山峰
A B
山峰 鞍部
陡 山峰 崖

1、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山
体部位的名称:
A ①山顶C ②山脊
D ③山谷E ④鞍部

F ⑤陡崖
2、小明同学想到山顶B去玩(如上图)
(同一条线上海拔相等) 2.等深线:地图上海洋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曲线。 3.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高线地形图特点: 1.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坡陡线密,坡缓线疏 2.陡崖:等高线重叠。
山峰
山峰
鞍部
我们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 的山体部位呢?
(小组合作)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 出不同的山体部位, 写出名称并说出其等 高线特征:
乙,线路乙等高线较稀疏, 是缓坡,爬山较省力。
①他应选择线路甲,还是线路乙,为什么? ⑥
②A处比D处高约 ⑦ 米。
300
3、小明在爬山途中沿一条河流前行,你认为他正在C处呢,还
是D处? ⑧ 该河的流向是由 ⑨ (方向)往 ⑩ (方向
)流。 D处


谢谢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完全 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而 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 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都累病了 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倒10个瓶 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那边挖几 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这 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重要的、最 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咯,那么学习 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 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有了,两样训练加 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抓狂 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人的时候写文章, 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勤奋,也心安理得地享

晋教版七(上)地理课件聚落与环境PPT完美版

晋教版七(上)地理课件聚落与环境PPT完美版

以汾河谷地为例,分析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我的家在汾河谷地西侧的 吕梁山区,城市和乡村比较少 的原因是:
山区海拔高,河流少,自 然条件差,交通不便。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分析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房屋特点:以竹子为建筑 材料,上层住人,风大凉 爽,还可避免潮湿。下层 放东西或饲养牲畜。 环境特点:炎热多雨,比 较潮湿。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武汉
被水体分割成
重庆
几部分。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房屋特点:尖顶高耸,屋 顶坡度很大,利于流水流 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环境特点:雨雪天气较多。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北欧的房屋
[名师课 堂教学 ]晋教 版七级 (上) 地理课 件聚落 与环境P P T 完美版(完整版P P T)

晋教版七级上册 地理 PPT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晋教版七级上册 地理 PPT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七大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和欧洲: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他们将位于其东面的 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西面的地方称为“欧罗 巴”,意“西方日落之地”,后来这两个地名演变为洲名。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大陆”。 南、北美洲:合称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以意大利航海家亚 美利哥·维斯普奇的名字命名。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南美洲和北 美洲。 大洋洲:因处于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他大洲之外而得名。 南极洲:因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而得名。
(1)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洋有: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 洲、大洋洲、太平洋、南美洲。 (4)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阅读教材,理解大陆、岛屿和半岛的含义。 面积广大的陆地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面积较小的陆地
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指出下图中A、B、C分别指的陆地的哪种形态? A: 大陆 ; B: 岛屿 ; C: 半岛 。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大洲分界线
大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海峡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大洲分界线
晋教版七 级上册 地理 P PT 课件分析海陆分布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1.1 认识地球面貌 (共100张PPT)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1.1 认识地球面貌 (共100张PPT)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
20°
40°
80°
180°
20°
40°
60°
90° 90° 60° 30° 0° 30°60°


1800
900600 300 00 300 600 900
50°40° 30°20°
90°W 60°W 30°W 0° 30°E60°E 90°E
40°20° 0° 20° 40°
160°170°180° 170° 160°
90°W60°W30°W 0° 30°E60°E 90°E
180° 经线; 1. 和0°经线相对的是 160°E 经线。 和20°W经线相对的是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相反,度数之和为____ 这两条线东西经____ 。 180°
纬线与纬度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度数变 化规律 度数表 示方法
纬线 圆 东西方向 赤道最长,向南 北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 半圆 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的 长度都相等
0°~180°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极逐渐增大至90°西逐渐增大至180° 东经用E, 北纬用N, 西经用W 南纬用S 赤道以北为北半 20 ° W 和 160 ° E 半球划分 球以南为南半球 划分东西半球
60°N 40°N
90°N
20°N 0° 20°S 40°S 90°S 北半球,南纬都在南 北纬都在__ __半球
20° 40° 60° 80°
30° 20° 10° 0°
向北度数变大的是北 __纬,向南度数娈大的是南 __ 纬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3.1海陆分布 (共31张PPT)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3.1海陆分布 (共31张PPT)
(1)读图名。 (2)分清楚陆地和海洋是用不同颜色表示的,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 示陆地。 (3)读出图中海、陆各占的比例。 (4)观察海陆分布的大势。
【概括总结】
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 分陆地”。
图3.1 全球海陆的分布
一、海 陆 分 布
合作学习二
从图3.2中认识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图中蓝色代表海洋,黄
(6)观察南、北极地区海陆 分布的状况。
陆半球
水半球
图3.3 陆半球和水半球
【概括总结】
无论怎样划分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 陆地面积。
一、海 陆 分 布
活动指导
从图3.4中判别大陆、半岛、 岛屿、海峡以及海洋。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图中黄色表示陆地,蓝
色表示海洋。 (3)认识大陆、半岛、岛屿、
二、大洲和大洋
自主学习二
读教材第35页文字和第36页的“信息传递”,完 成下列要求。
1.知道七大洲名称的全称、寓意和由来。 2.知道海洋的概念。 3.从相对位置、面积比例、深度以及温度、盐度受 大陆影响等方面比较海和洋。 4.知道洋所具有的两大独特系统。 5.知道按所处位置的不同海的分类。
二、大洲和大洋
(3)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4)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5)赤道穿过的大洋和大洲有: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南美洲。 (6)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
二、大洲和大洋
合作学习二
从图3.6和图3.7中找出相邻大洲的分界线名称。
海峡、海洋。
【概括总结】
图3.4 大陆、半岛、岛屿和海峡
海洋是陆地表面广阔而连续的水域,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首次看到地球全貌的宇航员是 ;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是 千米;地球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
读下页图回答问题
(1)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 载史册的航海行动。麦哲伦船队离开欧洲后,依次经过的大洋 和大洲是 洋、 洲、 洋、 洲、 洲、 _____洋、 洲,最后又回到 洋,抵达他们的出发 地 洲。(B等级) (2)此次航行验证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形。为什 么? 。由此判断,图中的甲、乙两 地实际上是( )。 A.相距遥远的 B.地处同一地点的(A等级) (3)船队的勇士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礼物中有地球仪,并且 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你认为此份 礼物和赠言的寓意是什 么? 。 (A等级)
40 E
O
50 E
O
60 E
O
70 E
O
向西越来越大,所以判断为西经
70 W
O
60 W
O
50 W
O
40 W
O
0度以东为东经,0度以西为西经
10 W
O
0
O
E
10
O
E
20
O
E
180度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160
O
E
170OE来自180O170
O
W
东西半球的划分(C\B\A)
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 图中用不同颜色描一遍; 20 W——二妞 160 E——六姨
麦哲伦环球航行
前 苏 联 宇 航 员 加 加 林 眼 中 的 地 球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调动你的眼睛、耳朵、手、大脑去看去听 去记去思考: 1.认识到地面不是平的的例证还有哪些? 2.认识到地球是圆的的例证有哪些? 3.通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你感悟 出了什么?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
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黑夜。
新知1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地球自 转过程中不 同地方的昼 夜现象。
新知1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产生的自然现象:时差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时间差异。
北京:东八区
新知1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自西向东绕轴转,一周时间为一天; 地球本身不透明,阳光只能照一半; 东方日出西落日,作息时间有早晚; 地球自转不间断,昼夜交替是必然;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地理
第1节 质量
全册精品课件
认识地球面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地理
第1节 质量
全册精品课件
地球的形状
• 了解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够 提出有力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 体; • 会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
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
开心一笑
倒挂着 弟弟问:“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们站的地球 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 哥哥说:“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 弟弟说:“他们怎样走路呢?” 哥哥说:“他们走路脚一定不能离开地面,否则 就会掉下去。” 弟弟说:“幸亏我们是在地球上面。”
随歌谣学地理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麦哲伦环球航线图
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观察、归纳总结经线
与纬线的特点、明确经度与纬度的 划分。
随歌谣学地理(地球仪)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 向东变大是东经,向西变大自然西; 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 半球划分是难题,二妞六姨分东西; 小小为东大大西,判断半球金钥匙。
往南越大为南纬
40
O
50
O
60
O
70
O
40 S
O
50 S
O
60 S
O
观察
线特点
经线等长,形如半圆。 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观察提示: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看线条形状、长 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 度、度数分布规 向西越来越大。 律等 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 经线圈且都能够平分球。 ……
向东越来越大,所以判断为东经
拿地球仪来演示,其实道理很简单。
新知2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新知2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读下图,结合教材内容,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
方向:自西向东
学习目标 2 期和轨道形状,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 象。
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

西 东

新知1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新知2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新知1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新知1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 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 更替。
半圆,西经20 度,东经160度分 东西半球等长(2 万千米)东西经各 180度。
辨经纬
圆,将地球分 为南北两半,赤道 平分南北半球不等 长,度数越大越短 南北纬各90度。
这节课的课题是? 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帮你判断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观察
线特点
纬线不等长,自成圆 圈,纬度越高,长度越短。 北纬(N)向北越来越 观察提示: 大,南纬( S)向南越来越 大,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看线条形状、长 只有赤道这条纬线能 度、度数分布规 平分地球。 律等。 ……
南北半球的划分(B)
南北半球划分界线是: 笔在图中分别描一遍;
,用红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40
O
50
O
60
O
70
O
20 N
O
0
O
20 S
O
往北越大为北纬
40
O
50
O
60
O
70
O
60
O
N
50
O
N
40
O
N
一笑而过 甲:我知道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乙:在哪里? 甲:在“瑞士”,只要有地震,新闻报导都会说 “瑞士”(芮氏)有几级。 乙:那我也知道世界上台风最多的地方是那里? 甲:是台湾吗? 乙:不是,在日本,每次台风要来,新闻报导都会 说台风在“东京”(东经)多少度的地方吹过 来……
O O
,在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判断东西半球的秘诀:小小为东, 大大为西(小于20度在东半球,大于 160度在西半球)。


感受地球运动
课 程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标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准
学习目标 1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 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