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销合同不按时付款
购销合同不按时付款

购销合同不按时付款篇一:买卖合同中,买方以对方未开具发票为由拒绝付款,应否支持?买卖合同中,买方以对方未开具发票为由拒绝付款,应否支持?在买卖合同中,如果卖方未及时向买方开具发票,买方以此为由拒绝付款,是否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呢?开发票和付款都属于合同义务,故我们从合同义务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合同履行阶段,有三类合同义务,即主合同义务、从合同义务、附随义务。
开具发票属于从合同义务,即《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出卖人向买受人交付单证和资料的义务。
在买卖合同中,交付货物和支付货款是主合同义务。
在卖方已经交付货物的情况下,买方能否以对方未履行开具发票这个从合同义务作为抗辩理由,拒绝履行支付货款这个主合同义务呢?审判实践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在没有约定履行先后顺序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要看开发票这个从合同义务的履行是否会影响到合同目的的实现。
如果不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则不能以从合同义务对抗主合同义务(无权拒绝付款)。
如果会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则得以从合同义务对抗主合同义务(有权拒绝付款)。
我们称这种观点为实现合同目的优先理论。
实际上,开具发票是用作财务入账和抵扣税款,一般不影响买卖合同目的的实现,故买方在一般情况下无权拒绝付款。
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还应该结合公平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一、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付款的同时开发票或者先开发票后付款,则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买方(付款义务人)有权依据《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六十七条至规定,在对方不开具发票时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或先予履行抗辩权,拒绝支付价款。
二、买卖合同未约定开发票与付款的时间关系的情形,该如何处理?首先,应尊重双方的交易习惯。
依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没有约定两者时间关系的,可以按照交易习惯确定。
如果双方有先开发票后付款的交易习惯,则该习惯实际上是双方不成文的约定,是合同的一部分。
买方已经对先开发票后付款的交易规则产生信赖,甚至卖方是因为同意先开发票后付款才能获得与买方的交易机会,卖方也接受这样的交易规则。
购销人拖欠款项的律师函

购销人拖欠款项的律师函尊敬的先生/女士:我代表我的客户,向您发送此封律师函,就您对购销人拖欠款项的行为提出严正抗议,并要求您立即履行您的付款义务。
作为购销合同的一方,您与我的客户之间存在一项约定,根据该约定,您应在特定日期内支付购买商品的款项。
然而,我们遗憾地得知,您至今未能按时支付款项,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客户的经济利益和正常经营。
购销人拖欠款项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合同的约定,也违反了商业道德和诚信原则。
我的客户已经履行了他们的责任,按时提供了您所需的商品,并期待着您按时支付款项。
然而,您的不履行义务已经给我的客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困扰。
根据购销合同的约定,您应该立即支付所有拖欠的款项,包括逾期付款的利息和违约金。
如果您继续拖延付款,我将不得不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来保护我的客户的权益。
这可能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您的法律责任,并要求您支付额外的赔偿。
我希望您能够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立即采取行动来解决拖欠款项的问题。
我建议您尽快与我联系,以便我们可以就付款事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解决。
如果您需要时间来筹集资金或解决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我们可以共同商讨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请注意,如果您继续拖欠款项,我们将不得不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来保护我的客户的权益。
这可能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法院下令查封您的财产或冻结您的资产。
最后,我希望您能够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尽快履行您的付款义务。
我们希望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这个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费用。
然而,如果您继续无视我们的要求,我们将不得不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来维护我们的权益。
请务必在收到此函后的十天内与我联系,以便我们可以就付款事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解决。
如果我在此期限内未收到您的回复,我将不得不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谢谢您对此事的关注和理解。
我期待着您的积极回复。
顺祝商祺,[您的姓名][您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称][您的联系方式]。
买方违约未按时支付货款纠纷案例分析

买方违约未按时支付货款纠纷案例分析一、案例详情在2023年,某某公司(卖方)与某某企业(买方)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卖方将向买方提供一批价值500万元的特定商品,买方应在收到货物后的60天内支付全部货款。
卖方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质、按量地交付了货物,并向买方提供了相关的交付凭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然而,在约定的付款期限届满后,买方却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
卖方多次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催促买方支付货款,但买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如资金周转困难、正在审批流程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卖方的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这笔未收回的货款导致其资金链紧张,无法正常开展后续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二、详细判例卖方在多次催促无果后,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买方支付拖欠的货款500万元,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在庭审过程中,买方辩称其未能按时支付货款是由于市场环境恶化,导致其销售不畅,资金回收困难,并非故意违约。
但买方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主张。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卖方已经履行了交付货物的义务,买方就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
买方未能按时支付货款,已经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买方支付卖方货款500万元,并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自逾期付款之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的违约金。
三、律师点评在这起案例中,买方未按约定时间支付货款的行为是明显的违约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看,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一旦签订,双方都应当严格遵守。
对于卖方而言,在面对买方违约时,采取了积极且正确的措施。
及时、多次的沟通催促,保留了相关的证据,为后续的诉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沟通无果后,果断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是明智之举。
对于买方,以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作为未能按时支付货款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应当对自身的经营风险有充分的预估和应对措施,而不能将这些风险转嫁给交易对手。
购销合同范本逾期交货

购销合同范本逾期交货一、引言本文档为购销合同范本中的逾期交货条款,用于明确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处理延迟交货的情况。
通过明确约定和规定相关责任和赔偿方式,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逾期交货定义双方约定的交货时间一旦超过合同约定的限期,则视为逾期交货。
在该情况下,双方应根据以下条款进行处理。
三、责任和赔偿1.买方责任:–买方应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限内支付合同价款。
–若买方逾期未支付合同价款,买方应按照逾期支付的款项乘以日利率进行赔偿,赔偿期限为逾期交货日期至实际支付日期。
–若买方逾期付款时间超过合同规定的期限已届满一个月,卖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买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2.卖方责任:–卖方应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内按照约定交货。
–若卖方未能按时交货,卖方应向买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若卖方无法按时交货的原因是不可抗力因素所致,则卖方应无需承担责任。
3.其他约定:–双方可协商约定逾期交货的赔偿方式和数额,确保合同履行的公平和合理。
–若双方就赔偿方式和数额无法达成一致,可以由双方选择合同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结果应为最终结果。
–除非经双方书面协议,否则任何一方都无权将合同中的任何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方。
四、解决争议1.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2.若协商不能解决争议,双方可选择合同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为最终裁决。
3.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五、法律适用和管辖权1.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若因本合同发生的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同意提交中国人民法院解决。
六、其他约定1.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的变更、补充及解除应采用书面形式。
3.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自买方支付合同价款之日起终止。
以上为购销合同范本中的逾期交货条款,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确保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
购销中的延迟履行条款

购销中的延迟履行条款在商业领域中,购销合同是交易双方确立货物买卖关系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方无法按时履行合同的情况,这就引发了延迟履行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购销合同通常会包含一条或多条延迟履行条款,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平衡双方的利益。
本文将探讨购销合同中的延迟履行条款,并分析其作用和应用。
一、延迟履行条款的定义和作用延迟履行条款指的是购销合同中规定的一种条款,用于解决因某一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义务所带来的问题。
这种条款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
延迟履行条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定义延迟履行的条件和原因:延迟履行条款将明确规定何种情况下被视为延迟履行,并列举可能导致延迟履行的原因,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劳动纠纷等。
2. 客观性要求:为确保条款适用的公正性,延迟履行条款通常要求延迟方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证明其无法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3.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延迟履行条款将明确规定双方在延迟履行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迟延方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或支付违约金,而另一方可能保留解除合同或寻求赔偿的权利。
二、延迟履行条款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1. 合同类型和行业差异:延迟履行条款不仅适用于购销合同,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合同,如劳动合同和服务合同。
此外,不同行业对于延迟履行条款的需求和要求也可能存在差异。
2. 实质性履行和形式性履行:购销合同的履行可以分为实质性履行和形式性履行两种情况。
实质性履行是指合同的主要义务被履行,而形式性履行则指合同中的次要义务和程序性要求被履行。
延迟履行条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这两种履行情况下进行适用。
3. 合同调整和强制履行:在延迟履行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和合同调整来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调整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以便更好地满足各方的实际需求。
如果双方无法就延迟履行达成一致,迟延方可能面临强制履行或违约责任。
未按时支付货款的法律纠纷的案例分析

未按时支付货款的法律纠纷的案例分析案例详情:在2021年,位于某市的某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另一家位于同一城市的某某供应商(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中明确约定,甲方应于货物交付后30日内向乙方支付货款共计人民币一百万元。
然而,甲方在货物交付后并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货款,而是拖延至货物交付后的第45天才进行支付。
乙方在多次催促无效后,决定采取法律行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方支付逾期付款的违约金,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详细判例:在法院审理此案时,甲方辩称,由于公司内部审批流程复杂,导致付款延迟。
然而,乙方提供了合同文本、货物交付证明及付款记录等相关证据,证明甲方违约在先。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甲方未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货款,构成违约。
同时,法院根据合同中的违约条款,判决甲方支付逾期付款的违约金,并承担乙方因诉讼所产生的合理费用。
律师点评:在此案件中,律师表示,合同的履行是双方当事人基于信任和法律规定所达成的协议,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甲方的辩解不能成为违约的理由,因为合同中未规定甲方内部审批流程的复杂性可以作为延迟付款的合理理由。
同时,乙方在合同履行中尽到了自己的义务,有权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判决依据的法律条款: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未按约定时间支付货款引发的合同纠纷案分析1.案例详情本案例涉及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买方)之间的货物购销合同。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乙公司则是一家电子产品销售商。
购销合同货款延迟支付

购销合同货款延迟支付在商业交易中,购销合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规定了买方和卖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货款延迟支付情况的处理。
本文将讨论货款延迟支付及其解决方案。
货款延迟支付给供应商和制造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对供应商而言,延迟支付意味着不能及时回收成本,可能会导致现金流问题,甚至影响日常的运营。
而对制造商而言,货款的延迟支付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支付原材料和员工工资,进而影响生产进程。
解决货款延迟支付的根本是制定明确的购销合同并严格执行。
合同应该清楚地规定付款时间和付款方式。
双方一旦签订合同,就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确保按时支付货款。
对于延迟支付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案:首先,供应商应该及时采取行动,提醒买方支付货款。
可以通过发出催款函或致电买方来提醒对方支付货款。
同时,供应商也可以要求买方支付逾期款的利息或滞纳金,以鼓励买方尽快支付货款。
其次,供应商可以要求买方提供有价证券或担保,以确保货款的支付。
这个做法可以降低供应商的风险,提醒买方及时支付货款。
如果买方一直不支付货款,供应商可以考虑采取法律行动。
在购销合同中,通常会规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仲裁或法庭诉讼来解决。
如果确保自己的权利受到保护,供应商在货款延迟支付的情况下有必要采取法律行动。
除了以上解决方案,还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减少货款延迟支付的问题。
首先,双方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可能导致延迟支付的问题。
其次,供应商可以提供给买方更灵活的付款方式,例如分期付款或提供赊销政策。
在购销合同中处理货款延迟支付的问题,需要双方理解彼此的权益和义务,并严格履行合同约定。
对于供应商而言,要加强财务管理,预防货款延迟支付问题。
对于买方而言,要及时支付货款,以维护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总之,购销合同货款延迟支付是商业交易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通过明确合同条款、提醒买方支付、采取法律行动等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如何在购销中规定延期付款的处理方式

如何在购销中规定延期付款的处理方式在商业活动中,购销交易是非常常见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买方可能无法按时支付款项,导致延期付款的情况出现。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在购销合同中明确规定延期付款的处理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在购销中规定延期付款的处理方式。
一、明确延期付款的定义和情形首先,在合同中要清晰地定义什么是延期付款,以及哪些情况会被视为延期付款。
例如,可以规定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之后的一定期限内(如 3 个工作日、7 个工作日等)仍未支付款项的,就视为延期付款。
同时,要列举可能导致延期付款的常见情形,如资金周转困难、财务流程延误、不可抗力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形,应要求买方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
二、约定延期付款的通知义务当买方预计可能会延期付款时,应规定其有提前通知卖方的义务。
通知的时间要明确,比如在预计延期付款的前 3 天或 5 天通知卖方。
通知的内容应包括预计延期的时长、原因以及预计的付款时间等。
这样可以让卖方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调整自己的资金安排和生产计划。
三、设定延期付款的利息和违约金为了对买方的延期付款行为进行约束,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延期付款的利息计算方式和违约金的金额或比例。
利息的计算可以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者行业惯例。
违约金的设定要合理,既能对买方起到警示作用,又不会过高导致合同显失公平。
例如,可以约定延期付款超过一定期限(如15 天),买方需要支付未付款项的一定比例(如2%)作为违约金。
四、规定卖方的权利和救济措施在合同中要明确卖方在买方延期付款时所拥有的权利和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
常见的权利包括暂停发货、解除合同、要求买方提供担保等。
救济措施可以包括要求买方立即支付全部未付款项、赔偿卖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如仓储费用、运输费用的增加等)。
同时,要明确卖方行使这些权利和采取救济措施的条件和程序,以避免双方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五、建立信用评估和监督机制为了减少延期付款的发生,在购销合同中可以建立买方的信用评估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购销合同不按时付款篇一:关于买卖合同逾期付款违约金之探讨关于买卖合同逾期付款违约金之探讨近日,经办一起关于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合同约定甲方提供货物,乙方按时支付货款(合同未约定逾期支付货款的违约责任),甲方供货且安装验收完毕后,乙方却迟迟不支付相应货款。
后甲方诉至法院,要求乙方支付货款,并同时向甲方支付逾期未支付货款产生的违约金(从约定支付货款期次日起,至法院判决履行期届满截止,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1.5倍计算)。
在现代工商业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商品的流通频率、数量、范围越来越大,随之来来的在这些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也随时增加,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买卖合同中关于逾期支付货款纠纷。
卖方按时交付符合要求的货物,而买房却迟迟不支付对应货款,导致实务中诉讼案件频发。
根据买卖合同纠纷实务案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合同有明确约定逾期支付货款的违约责任;另一种是没有合同或者合同未约定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一、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处理情形。
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原则上按照约定的处理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了违约责任(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买方没有按照付款期限付款的,应当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但根据1999年出台的合同法在没有区分商事合同、民事合同的基础上确定了违约金调整机制,即所谓的“损失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因逾期付款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没有约定,债权人应提供对方逾期付款给自已造成损失的证据,含利息损失、追款费用等;同时《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关于违约责任的司法解释,对违约金的主张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在实务案件中需参照执行。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不论当事人如何约定违约金,还是要以实际损失为依据计算违约金。
二、买卖双方无书面合同但有证据证明交付货物,或虽有买卖合同但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及或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处理情形。
实践中,没有书面买卖合同,或者买卖合同中没有约定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是当事人懒惰或没有法律意识的体现。
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会因此认为傻是一种罪,所以当事人即便没有约定违约责任,也有法律来兜底,我国《合同法》第七章就专门规定了合同的违约责任。
其中第107条规定了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112至114条也规定了承担其他违约责任后的损失赔偿问题,该条款即是买方逾期付款承担违约责任的法律依据。
这些规定也仅仅是理论,并没有明确具体该如何主张违约金数额,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案例。
但20XX年7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就有了明确的依据。
该解释第24条第4款规定:“买卖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或者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出卖人以买受人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结合《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第20条及21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20XX年12月10日公布的银发[20XX]251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罚息利率问题:逾期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的借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对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
对不能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根据上述规定,自20XX年7月1日起,买方逾期付款在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情况下应赔偿给卖方的损失计算公式为:未付款本金x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x(1+30%—50%)。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出台之前,由于法律没有对未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时限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司法实务中理解不一,作出的裁判各不相同,既不利于公平界定义务人的法律责任,也有违法律的统一和权威,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该司法解释出台,合理地界定了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时限,明确了主张违约金的法律依据。
既有利于公平界定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又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准确计算违约金的数额,又有利于敦促义务人自觉履行裁判义务,在实务案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况怀波20XX年4月23日篇二:销售合同滞纳金条款篇一:合同主要条款合同主要条款政府采购货物(服务)购销合同甲方:乙方:曲周县政府采购中心受甲方委托并根据其采购申请和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乙方为_________________的中标人,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政府采购货物购销合同:一、甲乙双方应将本项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作为本合同的基础。
1.本合同中的词语和术语的含义于合同条款中定义的相同。
2.本合同内容和合同条款以及合同其他附件应于本合同一起阅读和解释。
二、产品名称、数量、价格三、供货时间及地点20年月日前甲方指定位置。
四、项目的实施和验收1、按产品检验报告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和承诺执行。
2、甲乙方双方可在此验收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通用的规范化标准及行业相关标准,经友好协商,形成新的验收标准。
五、付款条件和方式:付款条件:项目完成,凭双方签署的验收合格报告,付款方式:根据付款条件,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或资金主管股室在工作时限内支付合同货款,乙方向甲方出具全额正式发票。
六、违约责任:1、甲方无正当理由拒付货款的,甲方向乙方偿付货款总额3%的违约金。
2、甲方逾期支付货款的(以银行开出的支票日期为准),每逾1日甲方向乙方偿付欠款总额3?的滞纳金。
3、乙方所交付的货物(产品或服务)、项目规格、工程质量不符合采购文件、谈判文件和合同规定标准的,甲方有权拒收;因拒收而延误时间并造成项目损失的,由乙方负责。
同时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无偿退换,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4、乙方逾期交付使用时,每逾1日乙方向甲方偿付货款总额3?的滞纳金,逾期超过30天后甲方有权决定是否继续本合同的履行。
5、经使用单位确认乙方改用非要求材料的,按原要求材料总货款的5倍处罚。
七、在执行合同期限内,任何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造成不能履行合同,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寄送有关权威机构出具的证明,则合同履行期可延长,其延长期与不可抗力影响相同。
不可抗力事件延续60天及以上,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事宜。
八、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如有违反,应承担违约责任。
九、本合同未尽事宜可以补充协议的形式加以补充。
补充协议视为正式合同的组成部分。
十一、合同一经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即为生效。
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和曲周县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办公室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地址:地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电话:电话:开户名称:开户名称:开户银行:开户银行:帐号:(盖章)日期:年日帐号:(盖章)日期:年月日月篇二:合同滞纳金视为违约金合同约定的“滞纳金”是否可以视为违约金[案情]20XX年5月23日,原告北京万盛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被告黄晓军签订协议书,约定:“1、截至20XX年4月30日,乙方欠原告借款总计为100万元,此数字已经甲乙双方核实无误,此前全部手续作废,以此协议为准。
2、乙方于20XX年12月底之前偿还原告20万元;自20XX 年起,乙方每季度末偿还原告10万元,直至还清100万元止。
3、若乙方一笔款项不按时足额支付,原告有权要求乙方偿还剩余全部款项并要求乙方支付滞纳金(每日5%)。
4、若乙方不履行本协议约定(每一笔还款超过30天),原告有权接收乙方的房产(坐落于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委会后,面积约5000㎡)。
乙方将已购和新添置的全部资产及房产无偿交给原告。
”该协议签订后,被告黄晓军未履行协议约定的还款义务。
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黄晓军给付借款100万元并支付滞纳金100万元。
黄晓军辩称,其与原告签订协议属实,现同意偿还借款100万元。
但是,协议约定的滞纳金过高,滞纳金应当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裁判要点]通州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要求被告黄晓军给付借款100万元,理由正当,证据充分,法院判决予以支持。
原告要求被告黄晓军给付滞纳金100万元,该数额并未超出借款本金,且远远低于按照协议约定计算的滞纳金数额,故对原告要求被告给付滞纳金100万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也予以支持。
故判决:被告黄晓军偿还原告北京万盛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借款人民币一百万元并给付滞纳金一百万元[评析]本案争议焦点问题是:1、当事人协议约定的滞纳金条款能否适用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条款;2、若本案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对债权人是否公正。
以下分别进行分析:(一)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了滞纳金可以视为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应当向对方支付约定的或法律规定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违约金”一词频繁出现于《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民商事法律中。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违约金具有预定性、赔偿性、惩罚性等特点。
滞纳金是指义务人不履行义务,该义务又不能由他人代为履行时,由执行机关按照义务人拖延的期限,按日课以义务人新的不间断的金钱给付义务,促使义务人早日履行义务,即执行罚,又称滞纳金。
当然,也有其他法学大辞典将滞纳金视为一种法定违约金。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滞纳金”一词往往存在于《税收征收管理法》、《海关法》、《公路法》、《水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劳动法》等经济法中。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2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