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载流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缆与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与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1.5、2.5、4、6、10mm2勺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勺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勺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勺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勺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 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 2. 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 5mrh导线,载流量为2. 5X9= 22. 5(A)。

从4mrn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 ,即4X 8、6X 7、10X 6、16X 5、25X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rfi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 5倍,即35X 3. 5= 122. 5(A)。

从50mr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 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 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 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C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 C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指通过电线电缆的最大电流能力,是选择电线电缆时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环境温度等。

载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首先,从电线电缆的导线方面考虑,载流量与导线断面积成正比。

常用的导线截面形状有圆形、矩形等多种形式,我们以圆形导线为例推导计算公式。

假设电流密度为J(A/mm²),导线的截面积为A(mm²),载流量为I(A),则有如下关系:I=J*A其中,J是电流密度,A是导线截面积。

接下来,我们考虑电流密度的选取。

电流密度的选择与导线的材料、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通常要求导线的表面温度不超过一定的限制值,一般为导线材料的额定温度的75%。

根据经验公式,导线表面电阻R(Ω/m)与电线的截面积A(mm²)的关系为:R=ρ*L/A其中,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L为导线的长度(m)。

由于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积成正比,可得载流量I与导线长度L成反比,即:I=J*A=J*(ρ*L/R)式中,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I=J*(ρ*L/R)其中,I为载流量(A),J为电流密度(A/mm²),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L为导线长度(m),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单根导线或电缆,当导线或电缆呈多芯结构时,需要考虑多芯之间的互相影响,计算公式会有所调整。

此外,当导线或电缆处于高温环境中,还需要考虑导线材料的温度系数对电阻的影响,进行相应的修正。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涉及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导线材料的电阻率和电阻值、导线长度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选取这些参数,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载流量计算结果,为实际工程中的电线电缆选择提供依据。

电缆与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与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1.环境温度考虑法
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可以使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I = I_ref × K_T × K_C × K_P × K_A
其中,I为实际载流量,I_ref为参考载流量,K_T为温度系数,K_C 为拟合系数,K_P为土壤散热系数,K_A为海拔系数。

2.截面积法
I=K×S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S为电线的截面积。

3.电导率法
根据电线的电导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载流量:
I=K'×G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G为电线的电导率。

4.等效电流法
通过将电缆电线与等效电阻串联,求得等效电流,然后根据等效电流和电缆电线的长度、散热条件等参数得出实际载流量。

计算载流量时,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电缆电线的特性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此外,为了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使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线路长度:较长的线路会引起电压降低,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考虑
这个因素。

-散热条件:电缆电线在不同的散热条件下,其载流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散热系数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

在设计电力系统时,需要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不超载。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指的是其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应大于等于实际通过的电流,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因此,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K S。

其中,I为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单位为安培(A);K为载流量系数;S为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载流量系数K是根据电线电缆的材质、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的,通常可以在电线电缆的技术资料中找到相应的数值。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S可以通过测量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三、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是计算载流量的重要参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圆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π r^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π为圆周率,取3.14;r为导线的半径,单位为毫米(mm)。

2. 方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a^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a为导线的边长,单位为毫米(mm)。

3. 其他形状的导线可以根据其实际形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实例。

以一根铜导线为例,其横截面积为50平方毫米,载流量系数为0.8,则该铜导线的载流量计算公式为:I = 0.8 50 = 40(A)。

因此,该铜导线的载流量为40安培。

五、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考虑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因为环境温度会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系数。

2. 考虑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不同的敷设方式会对载流量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1. 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

10 下五,1 0 0 上二。

2 5 ,
3 5 ,四三界。

7 0 ,95 ,两倍半①。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3.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 度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 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O 95 l20 150 185......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积通常从而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 开始;裸铝线从16 开始;裸铜线从10 开始。

① 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

口诀中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
.10 16--25 35--50 70--95 120....
五倍四倍三倍两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 下五”是指截面从10 以下,
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

“100 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

截面25与35 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 四三界”。

而截面70、95 则为2.5 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 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倍数。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25 度,举例说明:
【例1】 6 平方毫米的,按10 下五,算得载流量为30 安。

【例2】150 平方毫米的,按100 上二,算得载流量为300 安。

【例3】70 平方毫米的,按70、95 两2 倍半,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 与35 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 安。

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 安)。

而35 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 安,实际是117 安。

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 的不让它满到100 安,35 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 安便更准确了。

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12 安。

②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

本句:穿管温度八九折,
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 度,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

(乘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

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载流并不很大。

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 度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

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

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 × 0.9=0.72,约0.7)。

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10 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40 安(10 × 5× 0.8 =40)
高温(九折)45 安(10 × 5 × 0.9=45 安)。

穿管又高温(七折)35 安(1O × 5 × 0.7=35)
95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190安(95×2.5×0.8=190)
高温(九折),214 安(95 × 2.5 × 0.9=213.8)
穿管又高温(七折)。

166 安(95 × 2.5 × 0.7 = 166.3)
③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中计算后再加一半(乘l.5)。

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线与铝裸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1】16 平方毫米的裸铝线,96 安(16 × 4 × 1.5 = 96)
高温,86 安(16 × 4 × 1.5 × 0.9=86.4)
【例2】35 平方毫米裸铝线,150 安(35 × 3 × 1.5=157.5)
【例3】 120 平方毫米裸铝线,360 安(120 × 2 × 1.5 = 360)
④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

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一】35 平方的裸铜线25 度,升级为50 平方毫米,再按50 平方毫米裸铝线,25 度计算为225 安(50 × 3 × 1.5)
【例二】16 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度,按25 平方毫米铝绝缘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 安(25 × 4)
【例三】95 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度,穿管,按120 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 安(120 × 2 × 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