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燕歌行原文《燕歌行》原文及翻译

燕歌行原文《燕歌行》原文及翻译查字典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燕歌行》原文,《燕歌行》原文翻译,《燕歌行》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一、《燕歌行》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二、《燕歌行》原文翻译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燕歌行二首·其一》意思-赏析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燕歌行二首·其一》意思|赏析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鹄南翔一作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赏析作者:佚名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
燕(Y 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
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
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
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
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
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
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
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
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鉴赏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鉴赏《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燕歌行》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及注释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燕歌行》原文及翻译

《燕歌行》唐.高适一、本篇原文: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二、文章翻译:汉朝的边境烽烟弥漫,在东北地区尤为严重,英勇的汉家将领离开家乡,誓要扫荡那些残暴的敌寇。
男儿本就崇尚纵横沙场,建功立业,皇帝更是对这样的壮士格外赏识,赋予他们重任。
战鼓震天,金锣齐鸣,大军浩浩荡荡地从榆关出征,旌旗如龙,队伍蜿蜒曲折,一路向碣石山挺进。
校尉紧急的军事文书如同飞鸟般穿越瀚海,传递着紧急军情:匈奴单于正在狼山点起狩猎之火,其意图昭然若揭,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边疆的山川一片荒凉,直达尽头的土地上,敌人的骑兵嚣张跋扈,如狂风骤雨般肆意侵袭。
战场上,我方士兵浴血奋战,生死悬于一线,然而在将军的营帐之中,却仍有美女在轻歌曼舞,全然不顾前线的生死存亡。
深秋的大漠,草木枯萎,一座孤立的城池在落日余晖中,所剩无几的士兵仍在拼死抵抗,尽管他们已筋疲力尽,但依然未能冲出敌军的重重包围。
身披铁甲的将士们在遥远的边疆长期戍守,辛劳不已。
家中妻子手持玉筷子,想到远方的丈夫,不禁泪流满面。
城南的少妇肝肠寸断,思念远方的征人;而身在蓟北的征人,也只能空自回首,遥望那无法触及的故乡。
边疆的气候恶劣多变,飘摇不定,难以预测,广袤的绝域之中荒芜一片,了无生机。
战场上杀气腾腾,如同阵云般笼罩三时,寒夜中刁斗声声,凄厉彻骨,仿佛在传递着战争的残酷。
战士们面对刀光剑影,视死如归,血染沙场,他们坚守气节,从未考虑过个人的功名利禄。
你可曾看见战场上的苦痛与艰辛?直至今日,人们仍然怀念那位体恤士卒、智勇双全的李将军。
高中语文《燕歌行》原文

高中语文《燕歌行》原文
\魏晋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创造的一组七言诗。
这组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
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
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好词好句、故事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insight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sto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创造的一组七言诗。
曹丕《燕歌行》其一

�
6.尔:牵牛、织女。限河梁:被银河所鹊为他 们搭桥,他们才能相见。
[评析]
在社会离乱中,男女异地相思是相当普遍的,所以诗人都爱就这样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才情,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诗很注意对环境气氛的烘托,和对抒情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发掘。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幅凄楚动人的图画:一个孤居独处的妇女,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早晨,零落的草木,寒冷的霜露,使他倍加感受到时光的流驶和季节的变化。群燕辞归、大雁南迁的景象,更加触发了她思念丈夫的感情。一会儿她想象自己的丈夫也在思念家乡、思念自己而痛苦不安;一会儿她又怀疑自己的丈夫,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回来?这种思念之情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孤居独处,难以忘忧,满腔的哀怨就变成了流不完的眼泪;到眼泪还不能排解的时候,又想借助于弹琴,借助于歌唱;到了短歌微吟仍不能排解的时候,就只有仰望苍天,徘徊四顾。这时,我们的女主人公才发现人海茫茫,只有那一轮明月陪伴着他,天上的银河星系已经偏向西方,已经过了子夜时分了。眼望牵牛、织女这一对传说中的恋人,她不禁发出了这样的质问:你们究竟为了什么被分隔而不能相见?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注释]
1.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汉末建安时期著名诗人。
2.慊(qiàn)慊:思乡憾恨之感。
3.茕(qióng)茕:孤零貌。
4.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其调凄清悲凉,故名清商。
5.星汉西流:银河转西。
$$$$《燕歌行》其一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意思_全诗赏析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出自三国诗人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赏析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
《燕歌行》是一个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
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
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
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
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
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
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
”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
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
”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
《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
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
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
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
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导读:一、《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鹄南翔一作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二、《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三、《燕歌行二首·其一》作者介绍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
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
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