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兼修是艺人必须具备的标准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戏曲演员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表演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艺德和修养。
这种艺德和修养是演员的基本素质,关系到演员的形象和艺术水平。
首先,戏曲演员的艺德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戏曲演员是一个职业,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执行表演的规程和剧本,不可随意私自更改,不可随意换角色或变更曲目,维护了正常的表演秩序和形象形态。
其次,戏曲演员应具备优秀的人格修养。
在表演中,演员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形态,他们的人格修养会对角色的刻画和形象的呈现产生重要影响。
演员应该热爱生活,善待他人,以践行做人的基本准则了解角色,深入挖掘角色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才能把角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外,演员还需时刻保持细致敏感的思维,以及生活中耐心细心的态度,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角色的情感和行为特征。
第三,在舞台上,戏曲演员应该具备体力、心理和技巧上的全面训练。
体力可以说是戏曲演员最基本的素质,他们需要有过人的耐力和勇气来完成舞台上的表演,更需要端正的姿态和优雅的形态,这需要演员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体格和体能状况。
心理层面,戏曲演员需要具备稳定的心理承受力、正确的处理能力以及高度的敏感性,以便快速、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情感表达。
最后,技巧方面,演员须具有丰富的表演技巧,包括唱腔、台词、动作、形体等多方面表现形态,以便能够迎合不同观众口味、舞台需要和剧作要求,以及更好的呈现艺术形态和风格。
总之,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是演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这种艺德和修养涉及职业道德、人格修养、技巧训练,对戏曲演员的形象、个人修养和工作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演员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态度和形象,力求完美表现,完成表演的艺术完美。
如何成为一名德才兼备杂技演员

如何成为一名德才兼备杂技演员作者:陈星颖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1期【摘要】品德教育的现实作用对于杂技演员的培养和走向成功,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德艺双馨必然是杂技演员追求的目标。
要通过素质培养来提升演员的思想和艺术杂技自觉,最终走向成功。
【关键词】德才兼备;品德教育;素质修养;培养过程一、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
在我国古代,许多教育者都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更是让他的徒弟们铭记在心。
古今中外,德育都在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说身体营养不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思想品德的营养不良也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对来说,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的优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1世纪的青少年,都是新中国的未来更是家人的宝贝,。
针对。
受到拜金主义侵蚀以及个人主义比较强大的青少年,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要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更要让他们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
要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更要热爱人民的劳动果实。
对于德育来说,首先得学会诚实,诚实待人是一切的根本,更是这个世界的一种美德。
作为青少年杂技演员,是祖国的代表,更要学会对人诚实,待人和蔼,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青少年杂技演员为什么要确立自己的人生观,有什么重要意义呢?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尤其是快速发展的新中国,只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了,才有可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服务社会,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正确的人生观确立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德艺双馨意义重大德艺双馨通俗来讲就是德才兼备,德是指一个人的品行德行,艺是指所从事艺术门类的技艺。
技艺的精湛作为呈表于外的目标,从进团的第一天开始就是每个杂技学员刻苦训练的方向。
然而简单的“德艺双馨”四个字传达给我们的是光有精湛的技艺是不够的,一定要把“德”放在首位,在精进技艺的同时一定要时刻不能放松个人品行德行的提高。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戏曲演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而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更是至关重要的。
艺德和修养是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展现出高超演技的基础,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形象,成就一代传奇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
戏曲演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戏曲演员作为艺术工作者,应该遵循职业操守,严守行为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戏曲演员要注重学习戏曲艺术的规范和传统,尊重师长,虚心向学,勤于钻研,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演技水平。
在舞台表演中,要保持专注和敬业精神,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不断提高演技,为观众呈现更高水平的表演。
戏曲演员应注重身心修养。
戏曲演员的身心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表演效果。
他们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充沛的精力和稳定的情绪。
戏曲演员还要注重心灵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情感品质,注重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情绪表达更加丰富、纯净。
戏曲演员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
戏曲演员的表演是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他们需要与观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在演出中要善于倾听观众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演艺水平。
戏曲演员还要注重与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打动和感动观众,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体验戏曲给他们带来的美好和深刻的艺术享受。
戏曲演员还应该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形象的塑造。
戏曲演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应该注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形象的塑造。
他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在舞台表演中也要注重传播正能量,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表演给观众带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艺德和修养是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明星的名气越大责任越大德艺双馨才是最高境界

明星的名气越大责任越大德艺双馨才是最高境界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16年第10期8月下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接连发文,对明星的天价片酬、攀比炫富、过度受捧等问题作出明确限制。
一时间,“明星”又一次成为热议焦点。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必然产物,明星现象的生成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潜在合理性,但由于其往往和高知名度、高影响力、高“粉丝”量、高话题性相伴而生,致使一些明星滋生出诸种为公众诟病的行为流弊,而对此只能从明星的主观层面寻求治本良方。
明星光环不应只做卖点和噱头在影视剧演绎中,明星的最高境界是成为角色中的人物。
这首先需要走进角色的灵魂,在“身入”的同时更要“心入”“情入”;其次需要推敲拿捏所塑造人物的精神气质,力求与作品的风格调性相协调而不龃龉、相融通而不隔膜;最后需要“个体服从整体”的胸怀和气量,在必要时甘当绿叶。
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
对于明星而言,光环既有照亮和放大的正面效应,也有固化和失真的负面作用;同样,对于影视作品而言,明星元素既可能成为亮点也可能成为败笔,关键就在于明星与作品能否做到“人戏合一”。
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作品仅把明星元素作为炫人耳目的卖点和噱头,并未将其真正内化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屡屡出现人与戏相疏离的“两张皮”现象。
相当数量的古装传奇、仙侠玄幻、青春偶像等题材的电视剧是这一弊病的重灾区。
其间,耍帅扮酷者有之,装傻卖萌者有之,夸张搞怪者有之,抢戏霸屏者有之,就是难有与角色的水乳交融、与情节的无缝链接,纵有一批“忠粉”“铁粉”的疯狂追捧,依然难掩大多数观众“出戏”“穿越”的尴尬和无奈。
更有一些致力于打造“超级阵容”的作品将明星元素植入每个边边角角,令观众在眼花缭乱的“星光”刺激中无暇品味故事和主题。
可以说,这种“要阵容不要内容,要颜值不要价值”的倾向,已经从影视创作的正轨上严重“跑偏”。
有人把演员划分为实力派和偶像派,并认为不可苛求后者的演技及其与作品的融入度。
其实不然。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戏曲演员是传统艺术的传承者和继承者,他们在舞台上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通过表演把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
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至关重要。
艺德是指演员在表演中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修养则是指演员在演艺生涯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积累所获得的综合素质。
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对于塑造角色形象、提高表演水平、保持艺术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戏曲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表演艺术是一种传统文化,其源远流长,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职业操守来维护戏曲艺术的纯洁性和尊严。
演员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
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不能因私欲而改变原著的内容,更不能违背剧本蛮横对待他人,以身试法。
他们应该尊重历史文化,热爱故土情怀,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时刻维护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和尊严。
戏曲演员需要塑造出良好的舞台形象。
舞台形象是戏曲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也是展现演员修养的重要方面。
演员需要注重形体训练,保持健康的体魄,塑造优雅的仪态和形象,为观众呈现出美感与和谐。
演员们还应该注重形象的塑造,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中的氛围,通过化妆、服装等手段,使自己更加贴合角色形象,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演员不仅能够更好地传达角色的内心情感,也能够增强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和感染力。
戏曲演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技术水平。
戏曲表演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演员有扎实的表演技术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演员需要不断学习和钻研戏曲艺术,提升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技法和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文学、音乐、表演等知识,增加戏曲表演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感悟。
并且要精益求精,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在舞台上的表演经验,完善自己的表演技巧,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演绎各种各样的角色,吸引观众的目光。
在这个过程中,演员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恒心,不断攻坚克难,永不止步,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平。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戏曲演员对于一部戏曲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演员的表演水平不仅关系到自己演艺生涯的发展,更与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演出过程中,戏曲演员需要注意自己的艺德和修养,这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首先,戏曲演员需要有高尚的艺德。
艺德是一个人在艺术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的品德修养,这与一位演员的形象、作品和口碑等都密切关联。
演员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艺术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态度,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如演出、接受采访等,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尽量避免冷嘲热讽、攻击他人等不当行为,以塑造自己高尚的艺术形象。
其次,戏曲演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修养。
修养是对人的自身素质的要求,是自觉遵循道德准则,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
戏曲演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了解历史、文化、哲学等相关知识,对于自己所表演的剧目需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为观众呈现最真实、最生动的形象。
另外,戏曲演员还需要注重自己的身体修养和心理修养。
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身体形态、语言模式、情感状态等,演员需要通过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学习舞蹈、武术等技能,以便更好地体现角色特点。
同时,演员还要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自己的表演质量和演出效果。
最后,戏曲演员需要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
作为公众人物,演员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作风,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在演出中,演员还需要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避免出现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以保证自己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公民。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戏曲演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和演艺传统。
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是他们成就一流表演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在舞台上展现出精湛表演的内在力量。
所以,关于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不仅仅是楼台上的武艺,还有道德品行和修身养性的任务。
本文将从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道德修养以及自身修养三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艺术修养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首先指的是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学习。
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需要有扎实的戏曲演艺技能和丰富的戏曲文化底蕴。
艺术修养是戏曲演员成为“行家里手”的必备条件。
艺术修养的第一点,是需要有扎实的表演技能。
表演技能是戏曲演员最基本的素养,好的表演技能可以让演员在舞台上更加自如、生动地表现角色,打动观众。
需要对传统戏曲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戏曲演员是要演绎出历史人物或故事情节,需要对传统戏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表现角色和情感。
在这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向老师请教,多观摩经典演出,积极地去了解戏曲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加深对戏曲的理解。
有了扎实的戏曲表演技能和对传统戏曲的理解,才能使得演员在舞台上有更好的表现。
二、道德修养艺德和道德修养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非常重要但是尤其对于艺术从业者来说更是如此。
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
戏曲演员在表演的道路上,需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为观众树立正面的表率。
戏曲演员需要保持良好的的职业操守和信誉。
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站得高、看得远,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行业的形象。
演员需要自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坚守职业底线,珍惜自己的职业荣誉。
戏曲演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演员在舞台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表现,更要想着如何让观众满意,怎样更好地把角色演绎的更加鲜活,这就需要演员有高度的责任感。
演员要明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形象,更是一个价值和信仰的象征,要用责任心对待每一个角色。
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

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摘要]传统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古代到现代,我国工匠精神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注重简约朴素、切磋琢磨为特征的孕育阶段,以崇尚以德为先、德艺兼修为特征的产生阶段,以主张心传体知、师徒相承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提倡开放包容、勇于创新为特征的传承阶段,这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展现了我国工匠精神产生与发展的脉络。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而使这一精神代代相传。
[关键词]中国;手工业;工匠精神;历史演变我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就是指工匠,即有手艺专长的人,与之相匹配的工匠精神,一般理解为工匠艺人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在职业素养上脚踏实地的一种理想精神追求。
然而,当前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往往流于表浅,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止步于功利性的价值指标,工匠精神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因此,契合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梳理我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工匠精神所涵括的敬业精神、德艺精神、师道精神、创新精神等精神内涵,进而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传统手工业是工匠精神得以形成的基石传统手工业作为古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迅速发展与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
手工业被称为复活了的历史化石,优秀的手工业品更是我国工匠艺人在长期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
譬如,为了满足生产生活而进行的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的制造,以及为了满足审美享受而进行的制陶纺织、木雕石雕的创造等等,都是手工制作的精品,都承载着工匠艺人耐心细心、专注执着的精神。
我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手工业造就了大批能工巧匠,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推动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衣被天下的黄道婆、铸剑鼻祖欧治子、微雕大师王叔远等等,作为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者,他们远离浮躁、焦急的心态,心无旁骛、气定神闲,在斗室之中揣摩作品;他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对作品进行创新、对技术进行更新;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节操、经得住诱惑,既敢于探索,也敢于失败,在炉火纯青中呈现出最美的精品,并赋予它们历史传承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艺兼修是艺人必须具备的标准
名人,意思是著名的人物、出名的人物。
明星,字面意思是明亮的星。
现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这些人的特点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知名度高、关注度高、影响力强。
他们的一举一动倍受人们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倍受人们效仿。
名人可以是各行各业的人,如领导人、科学家、运动员、作家等等。
现如今,大众眼里受欢迎程度高、受追捧程度高的名人和明星多数为出名的艺人,即所谓“影视歌”三栖明星。
在这些头顶光环、身披荣耀的人背后,人们常常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名人是如何炼成的?我们站在包围名人的人群一个角落,冷静的观察,名人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
明星可以是靠打拼而成功的,明星也可以是包装打造而成名的。
而艺人的关注度为什么更高呢?我揣测最主要的原因是,财富来得快,财富来得多。
所谓财富来得快,即出名后,劳动报酬成几何级增长,而出名的过程往往与自身的努力、知识、能力没有必然关系。
比如,一夜成名、一炮走红、一曲成名、一脱成名,等等,都是与“造星”有关的词语,成名也似乎来得容易。
所谓财富来得多,即演艺行业与市场商业运作结合后,利润分配中占有话语权,甚至是主导权,一部电影就能获得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片酬。
说到底,人们真正看中的是出名艺人背后的赚取财富的通道。
这也就可以解释,当前我国演艺界的诸多怪现象了。
例如怪现象之一,娱乐圈为何盛行潜规则?人们为了出名,甘愿付出名誉、甘愿出卖身体、甘愿不要灵魂。
例如怪现象之二,艺人为何爱炒作?艺人的商业价值就如同菜一样放一段时间就凉了,吃时要重新炒一下。
有时候,艺人固然需要抬高身价,但更多的是被炒作,其背后的利益原因不言而喻。
所以,艺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新闻。
例如怪现象之三,星二代为何爱吸毒?还是一个原因,钱多不知道怎么花,找刺激而己。
例如怪现象之四,明星为何加入外国籍?似乎他们清楚有朝一日自己老了,躲到一个不知道自己底细的国家会比较稳当一些!
既然明星享受着人民给予的无上荣耀,享受着人民给予的巨额财富,那么他们就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那么他们就要为人民做表率。
如果明星觉得自己的国家不如别的国家,那么就请离开我们的国家,我们更愿意看到中国的艺人在世界其他的国家发展。
在中国赚钱,到外国花钱,我们不答应。
如果明星不能为人民做表率,违背道德违反法律,那么理应受到法律法规的“封杀”。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说,我们国家需要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所以,“二为”方向,德艺兼修是艺人必须具备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