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修,为美不懈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思路

者的 5 . %,相差 四成多。 78 9
从对学 习思政课的态 度来看 , 艺术院校 学生的学 习态度 比其他院校更加欠佳。 艺术院校 的学生高考前为 了学专业就
不太重视思政课的学 习;而进大学后 , 在多年养成的不重视
性 院校 设 置 二 级 艺 术 院 系 热及 民 办艺 术 院 校 热 。 不管 是 独 立
设置 的专 业 艺 术 院 校 , 是 综合 性 院校 设 置 的 二 级 艺术 院 系 还
研 究 ” 的 研 究成 果 之 一 。 作 者 简 介 : 陈 平 (94 ) ,男 ,湖 南东 安人 ,教 授 , 16 - 主 要 从 事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研 究 。
第3 2卷 第 l 期 O
21 年 1月 01 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u na fH u n Un v riy o ce ea g n ern o r l na i e st fS inc ndEn i e i g o
V_-2 No 1 D 3 .O 】
0 c.01 t2 l
了, 此时已不得 已要充分利用和依靠专门的思政课教师 , 进 而艺术院校学 生思想品德 培养的重任也就越来 越多地 落到
了思政 课教师的肩上 。但在艺术院校,实际情况是 :中层 、
此一状态 ,导致了艺术专业学生的两个不适应 : 一是进
一
高层管理者们所能记住 的和所重视的只是 艺术专业师资队
思 政 课 学 习 习惯 惯性 的作 用 下 , 更 容 易不 重 视 思政 课 的 学 就
习了,而且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特别 “ 实用”的标尺 ( 即眼下
以艺育人,让艺术点亮人生

以艺育人,让艺术点亮人生作者:李珍朱宁沈波来源:《中国德育》2022年第23期艺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有效开展艺术教育,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意义。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是一所集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为一体的特色学校。
自开办以来,学校秉持“以艺育人,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向上,向美,向未来”为校训,积极开展“五育融合”实践,紧握“融”的关键、“合”的目标,坚持以特色带动普及、由普及促进特色的育人理念,打造“崇德尚美,以艺术塑造多彩人生”的教学模式,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使学校成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摇篮。
一、构建融合式育人体系,推进“五育并举”开展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习得艺术才能,更在于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美的體验中获得成长。
为落实新时代赋予艺术教育的使命,学校积极构建“四式三环”融合式艺美育人体系(见图1),创设主题式行动、研学式交流、项目式创作、沉浸式展示四大教学维度,使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紧密融合,以实现艺美益德、艺美育智、艺美促劳、艺美健体的教学目标,通过艺术教育切实推进“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主题式行动,德艺双修,三环陶冶美是洗涤精神世界、塑造美好品质的有效手段。
学校将艺术教育融入红色活动、清廉行动、公益活动中,变传统的道德说教为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欣赏美,进而促使学生追求真和善。
如红色活动,学校通过开展“童心向党”红歌赛、红色观影体验等,向学生传递爱党爱国情感;爱心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地,为老人与孤儿送去温暖;学校通过开展艺术作品义卖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艺术服务社会的作用。
(二)项目式创作,劳艺互促,三环探究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带来美的享受。
学校聚焦生活技能习得,立足园艺、食艺、手艺等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建立艺术与劳动的有机链接,使劳动由“拙”转为“巧”、由“苦”变为“乐”。
德艺双馨演讲稿

德艺双馨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首先,我想谈谈“德艺双馨”这个词。
“德艺双馨”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还要具备优秀的艺术表现能力。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只有在品德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德”这个方面。
德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和修养。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再优秀的艺术表现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努力做到守信用、讲诚信、尊重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德”的理念。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艺”这个方面。
艺是一个人的修养和素养的体现,是一个人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去实现“艺”的境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双馨”。
德艺双馨并不是简单的将德和艺简单相加,而是要将德与艺相融合,相得益彰。
只有在品德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在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德艺双馨”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做一个有道德、有才华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德艺双馨”为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
德艺双馨演讲稿

德艺双馨演讲稿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在今天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喜悦,站在这里宣讲德艺双馨的真谛。
在座的各位都是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精英,相信大家对于德艺双馨的内涵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演讲结构。
德艺双馨的含义是什么?它包含着哪些方面?它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让我们一起探寻德艺双馨的真谛,领略其深邃的内涵和非凡的价值。
德为先,艺为辅。
德艺双馨,顾名思义,德为先,艺为辅。
德,是道德品行,是做人的根本。
艺,是才能技艺,是立业的基石。
只有德才兼备,方能成就不凡的人生。
我们常说,德行重于学识,品行高于才华。
道德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修养的底线。
没有高尚的道德,再高的才能也只是空中楼阁,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德不孤,必有邻。
”道德高尚的人,必会受到他人的敬重和拥护。
艺,是指才能技艺,是展现个人才华和创造力的途径。
但技艺再高超,也必须服务于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艺术沦为谋取私利、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工具,那它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只有德艺兼修,才能真正做到艺高德高,创造出传世之作,赢得后人的尊敬。
德艺互促,相得益彰。
德与艺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高尚的品德可以激发出创作灵感,孕育出伟大的作品;而精湛的技艺又可以成为传播美德、弘扬正气的载体。
例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等经典名作,既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展示了他们杰出的文学才华。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更以其内涵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而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德艺双馨,成就卓越。
德艺双馨的人,往往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他们不仅拥有出众的才能,更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他们以德立身,以艺报国,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杰出的贡献。
古代的范仲淹,不仅文采斐然,更以其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而为人景仰。
他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奉献。
做德艺双馨的好教师

做德艺双馨的好教师襄阳市一中张媛芬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夜阑人静,耳边又传来那熟悉的歌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作为学生,我是幸运的,因为在我的求学之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德艺双馨的好老师。
其中有一位是我高三的班主任彭三生老师。
高三那个学期一开始,他就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挨个找学生谈话,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长为班上的同学制定目标,考哪个大学,如果不是多年了解学生和关注高校信息的经验和对学生无私的爱,怎么能做到这一步?彭老师就住在校内,可是每天他都赶不上家里的吃饭时间,每次望着他瘦弱的身躯在教室内外为我们操劳,内心是多么感动和感激!每次望着他年迈的母亲把晚饭送到教室门口,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我就不禁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加油,否则对不起班主任彭老师啊!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当时鼓励我考北外的情形,虽然当时我的成绩不错,尤其是英语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但是我却不曾有过这样的宏图大志,在他对我提出如此殷切的希望之后,我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对学习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全班同学为了考上理想大学这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情形是多么美好啊!可惜我没有考上北外,我曾经很难过,也曾经埋怨自己,要是我早点确定目标就好了,但我不后悔,要不是彭老师,我甚至连想都不曾想过,至少我曾经梦想过,也为此努力过,并且这也为我日后的目标奠定了基础:我要当一名英语老师,帮助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没有考上北外,也许我可以帮助更多人考上北外!后来,我上了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有幸遇到了当时教我英语教学法的韩刚老师,她给我们上课时的情形我到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德艺双馨:高等艺术教育育才目标

德艺双馨:高等艺术教育育才目标德艺双馨,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不仅在道德品质上有所表现,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德艺双馨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
高等艺术教育的育才目标是什么?高等艺术教育的育才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艺术技能和高尚品德的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
因此,高等艺术教育的育才目标不仅是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艺术技能的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如何实现德艺双馨的目标?要实现德艺双馨的目标,高等艺术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课程设置:高等艺术教育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课程需要注重学生的艺术技能的培养,而通识教育课程则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 教学方法:高等艺术教育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师资队伍:高等艺术教育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这些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教学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
4. 学生管理:高等艺术教育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考核、学生评价、学生奖励等。
通过这些制度的运用,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进行评价和奖励。
结语:高等艺术教育的育才目标是德艺双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艺双馨德为先,艺术报国笔如椽

德艺双馨德为先,艺术报国笔如椽——中国艺术学会专访著名书画家谭又源【记者】谭先生,您好!我先说一下中国艺术学会为什么要对您作此专访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鉴于您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在文艺界的巨大影响力,学会研究决定对您进行书面采访,采访文稿和代表作品将编入《国家文艺名人谭又源专访特刊》并隆重出版。
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物专访的形式,集中客观地展示您的艺术成果及其对于文艺创作的独特体验、丰富感悟、深刻认知与不懈探索,为具体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起到激发、引领和借鉴的作用,继续谱写中华文艺繁荣发展的光辉篇章。
【记者】谭先生,您是著名书法家,您在书法艺术创作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现请您谈谈您的艺术历程,以让更多的界内外人士更好地欣赏您的作品,分享您成功的经验和获取有益的启示。
【谭又源】我自幼喜爱书法,习书不辍,广临二王褚等的书法名帖,逐步夯实了较为扎实的书法功底。
小学时我对写字课就很有兴趣,写字作业多是满分五分,还自制简易毛笔写字。
中学期间受益于写字课老师的厚爱,常多给予指点,赠书贴临习,毛笔字在校名列前茅,尤其文革期间经常抄写大字报、书写大幅标语、会标、刻印刷钢板,是学校的“一支笔”。
那时我们村和家门上的春联都是我写。
1969年入伍不久就因字写的好被调到师教导队当文书,1970年初就在师机关工作,经常抄抄写写画画,多次参加师军级培训成绩优异,1971年就被提升为军官。
尤其是多次绘制军级和军区级大演习参观讲解用大幅挂图,绘制军区编写的军事教材附图,堆制供军区首长使用的灯光显示沙盘等,深受军区首长和各级首长同志们赞赏。
1974年起就在军级军校任教达团职教官,其中不乏写字课,也常参加和组织书画展,教学用的大挂图多出自我的手,院刊名称也有我的字迹,特别是在两年多时间里担任学院专修室建设画工组长,参加设计并设置了两万余平方米的展板。
八大美院校训

八大美院校训如下:1. 国画系校训:文以载道、墨以生辉。
2. 绘画系校训:真诚勇毅、探索创新。
3. 美术系校训:敬学爱艺、求实奋进。
4. 雕塑系校训:艺术为生命导航。
5. 中央戏剧学院校训:德艺双馨、质量为本、深化改革、力争一流。
6. 北京电影学院校训:崇德尚艺、尽责至美。
7. 中国美术学院校训:笃学尚行、深创造美。
8. 西安美术学院校训:敬业、爱业、勤业、精业。
八大美院校训代表了不同的精神内涵,都寓含着一种共通的职业精神和道德风范,即以“德艺双馨”为核心的精神价值,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修炼,鼓励创新、探索和敬业精神,同时也注重质量和责任意识。
八大美院的校训精神不仅适用于美术专业教育,也适用于所有行业和职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至于如何运用这八大美院校训来规范个人行为,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并重,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职业成果。
2. 不断学习和探索,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应对新挑战的能力。
3. 敬业乐群,勤勉工作,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共同推动团队和组织的进步。
4. 尊重他人,诚信守时,注重职业形象和声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 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将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为社会做出贡献。
八大美院校训是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美术教育精神的核心体现。
希望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积极践行八大美院校训,共同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加入到美术事业中来,为弘扬中国美术精神,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艺双修,为美不懈
初夏的五月,百花盛开,万物都充满了生机。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古老典雅又充满温馨的河南大学里,我采访了河南大学青年学子――2010级艺术学院油画系吴静
同学。
她的青春、亮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吴静,高挑的身材,干练的精神,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她的言谈举止,透露出一种文雅的气质。
吴静出生于1991年,她的祖父是一位有着深厚古典文学知识和书法功底的退休干部,舅爷是一位著名山水画家,而朝夕相处的父亲,则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专业书法工作者。
她出生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具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自幼耳濡目染,对书法和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四五岁时,父亲发现她具有不同于一般孩子的艺术天赋,就致力于引导和培养。
吴静在上小学时,就多次在全国小学生书法美术大赛中获得奖次,及至上初中时,除了努力学习文化课外,每天很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写写画画上。
为了引导培养她,父亲给她的日课是每天要认真写好10个字。
这种严格规范的家教,给吴静的书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高中后,又经过学校系统训练和本身的刻苦学习,吴静在这方面即已取得优异成绩。
教过她的一位美术教授曾这样评价吴静:我带
这么多学生,像吴静这样有悟性、天赋和勤奋的还不多见。
因此建议家长带吴静到北京找名师指点。
此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吴静曾到央美艺培中心学习。
不懈的追求和良好的培养,使吴静在高二下学期,在全校的美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三年后的2010年,吴静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
吴静生就有一副不同于一般女生的性格,她不怕吃苦,精明能干。
在刚入大学的军训期间,就崭露头角,被任命为第十连学生干部和队列标兵。
她所负责的军训连队,获全校军训内务和合唱第一名。
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后,她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素描、色彩研究以及文化课的学习上全面发展,先后被任命为班级团支书、年级干部、学院团委委员、校社联委员。
她既在文化学习、绘画练习上不懈努力,也积极参加学校和省里、国家的书画大赛,并取得多种奖项。
一份辛勤,一份收获。
吴静同学在顺境时不骄傲,在逆境时不气馁,连续获得三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大学奖学金,还获得了河南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并被评为河南大学优秀毕业生、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吴静现在主攻的是油画。
但她并没有将自幼学习的书法放弃,而是书画双修。
她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书法中的元素与西方油画的构图、色彩结合起来,定会产生一种新的视觉美感。
这种追求,也给了吴静丰厚的
回报。
她的书法作品《古诗六首》及《马说》,分别入选河南省第二十届、二十二届群众书法作品展;她的油画作品《萌春》,则入选河南省第十六届新人新作奖、《祈思》荣获第十八届新人新作展优秀奖等。
毕业前夕,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临摹世界名画大赛中,她又获得了二等奖。
吴静认为,当代青年必须注重自身全面的培养和发展,为此,她一向热心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新农村建设壁画创作、郑汴国际马拉松赛志愿者等等,在五十一届世界国际小姐大赛河南赛区比赛中,她还获得了十佳的名誉。
机遇总是首先光顾那些勤奋而有准备的人。
2013年全国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展开,吴静以综合成绩第一名的成绩,经过初试、面试、复试层层筛选,有幸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谈到这件事,吴静平静中带着喜乐,并说我取得这些成绩,应该感谢我的所有老师以及我的父母和亲友。
她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并经常用书法来表现其内心的感受。
她说,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不会把它当做骄傲的资本,而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再接再厉,不懈追求。
时代赋予我这么好的机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要把实现中国梦和实现自己的理想紧密结合起来,用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讴歌大自然,回报社会,回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