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歌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简单进位)

1 3×1 24 5×63 6×8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简单进位)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简单进位)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2第1课时红点1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次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在合作交流中,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加强估算教学,能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和笔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4. 在探索算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乘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掌握乘的顺序,正确处理进位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旧知,促进迁移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上节课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笔算的顺序、方法及进位的原理和书写的方法。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竖式的写法----相同数位对齐。
计算的顺序----从个位乘起。
【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唤起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的回忆,起到知识迁移作用,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城市美容师把街心花坛装扮得非常美丽,我们一起去每排27盆,一共23排。
每排22盆一共28排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从图中你能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教师有序板书:(1)“保护环境”花坛每排27盆,一共23排。
(2)“美化家园”花坛每排22盆,一共28排。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二)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水平.(三)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擅长思考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一)复习准备1.计算:把这四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四名同学在自己位子上做.2.口算练习:(全体同学实行口算练习,投影出示)14×2 31×30 23×4 22×3 21×512×20 18×3 23×6 27×4 42×3请同学说一说,14×2,31×30的口算过程.重点强调要用乘数分别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集体订正小黑板上的四道题,请同学回忆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再强调说明:在计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要用乘数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根据乘法的意义写出算式并口算出结果.1个28 2个28 3个28 10个28(28×1=28) (28×2=56) (28×3=84) (28×10=280)同学们想一想:2个28和10个28合起来是几个28?(12个28)根据乘法的意义:12个28写成乘法算式.28×12揭示新课: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投影出示,引导学生看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每月要多少钱?一共有多少月?求的是什么?怎样求?以上几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集体讨论,说明图意.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这几个问题,投影出示)(1)求12个月共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2)讲一讲28×12的意义.(3)从图中看出12个月能够分成几局部?怎样求出这两局部月份所需的钱?(先求2个月的钱数,再求出10个月的钱数,最后求出12个月一共的钱数) 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个月的钱数(2)10个月的钱数(3)12个月的钱数这三步是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请一名书写好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在竖式中标明乘的箭头.教师边重点补充讲解边完善板书:这道题分三步计算,先求2个月的钱数,再求10个月的钱数,最后把两局部加起来,得到1个月的钱数.提问:怎样把这三步写在一个竖式里呢?板书:教师示范演示:第一步:用纸片盖住乘数十位上的“1”,用个位上的“3”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第二步:揭开十位数字上面的纸片,用十位上的“1”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用十位上的1去乘个位上的“8”得8,(即8×10=80,故8要写在十位上;用“1”去乘十位上的“2”,得20,即:20×10=200,故“2”写在百位上.) 第三步;综合一,二步,把两局部积相加起来.写一个完整的算式:在把两局部积相加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能够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小组讨论: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说一说计算的全过程.(先用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被乘数28,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28,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56和280加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的竖式和分步计算的联系与区别.强调说明用一个竖式计算比较简便.试做:完成下面各题:(以上三题写在小黑板上,由三个学生完成,其余同学写在课本上)完成后实行集体订正.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想一想: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讨论一下)投影出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乘数个位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请个人读、集体读.(三)巩固反馈1.计算下面各题.要求:(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步骤,再计算;(2)计算后请把被乘数和乘数调换位置再算一遍,看看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同吗?43×1231×2326×13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要求:计算后结合每道题具体说一说“为什么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出示投影片.学校买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价钱是15元.根据左边的竖式在()里填数.通过读题、审题后,由学生独立写在课本第8页.完成后集体订正.4.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错误原因.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上面的错题改正过来.然后把乘数和被乘数交换位置,再计算一遍.(用这样的方法能够验算)5.课堂验收要求:格式规范、书写整齐、计算准确.(1) 36×12(2)53×28第1,2,3组同学做第(1)题,第4,5,6组同学做第(2)题.并用交换被乘数、乘数的位置,再做一遍.小结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再出一道思考题,用你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123×23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基础上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导入新课正是旧中引新,为讲授法则和算理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讲授新课时,利用迁移的原理,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理解和理解,从而很轻松地获得了新知识.通过对练习的精心设计,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计算水平,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知识讲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一共买了多少本?过程讲解1.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已知每套书有14本,买了12套,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就是求12个 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2.探究14×12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利用拆分一个乘数的方法计算。
(1)画点子图,理解算理。
(2)根据演示,算出得数。
把其中的一个乘数12看作3个4,先算出14×4的积是多少,再用得数乘3,即可求出14×12的积。
计算过程如下:14×4=56 →14×12=16856×3=168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1)画点子图,理解算理。
(2)根据演示,算出得数。
把其中的一个乘数12分成10与2的和,先分别算出14×10和14×2的积是多少,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
计算过程如下:14×10=14014×2=28 →14×12=168140+28=168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1)算法分析: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算出2套书的本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个十,即140,算出10套书的本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过程如下:3.算法比较通过比较以上计算方法,发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既简单又准确。
4.解决问题14×12=168(本)答:一共买了168本。
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第三个信息窗第一个红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教学难点: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你有没有体会登高望远的感觉呢?谁来说一说?生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壮丽的观光塔好吗?打开课本32页信息窗3。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准备。
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请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28×39=(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决。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给同学听,进一步进行研究。
3、小组汇报、共享成果学生汇报说算理,师生注意倾听。
学生汇报时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估计观光塔大约有多少人?39≈40,28×40=1120(人) 28×39≈1120(人)28≈30,30×39=1170(人) 28×39≈1170(人)39≈40,28≈30,30×40=1200(人) 28×39≈1200(人)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估算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
(2)口算:28×40=1120(人) 1120-28=1092(人)教师引导学生在汇报时,说清每一步的算理。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内容:教材46页例1 做一做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获的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解决乘的顺序2、知道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是表示几个十在相乘。
教具准备:PPT课件、彩色粉笔学具准备:点子图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出示生活实例(多媒体呈现情景图),激发学生兴趣这是哪儿?人们在干什么?●仔细观察,交流讨论得出算式:58 × 11 。
(但不计算,留到课堂后面学生解决)●这个算式和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同:都是用乘法计算;异:以前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今天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但其中一个两位数不是整十数。
”)●这样的乘法究竟如何正确计算呢?(过渡谈话:这样的乘法究竟如何正确计算呢?得借助原有知识做基础来解决)二、复习旧知,巩固铺垫2、口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23× 2= 23× 20= 12× 30= 31× 30= 45× 2=3、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121×4 312×3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估一估,大概有多少本?交流汇报(肯定比140大一些,甚至比160还大。
)2、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用点子图结合旧知表示出结果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1、知识点梳理(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不进位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二)千米和吨认识千米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
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整理和复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整理和复习
田堂小×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1)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是 怎样口算的? (2)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是 怎样笔算的?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
• 口算:把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 末尾添上因数一共有的0。
2.一辆出租车一个星期(7天)收入1260元 钱。如果每天工作9小时,平均每小时收 入多少钱?
3.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 组,每个大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 人。
(1)参赛队员一共有多少人? (2)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 个班。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3)参赛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数学 问题并解答吗?
• 估算:把因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再用口算乘法的方法计算。
• 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 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 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 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 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成长小档案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闯关游戏
1.口算 32 × 3= 14 × 50= 190 × 2= 24 × 5= 25 × 80= 17 × 400= 60 × 900= 2.列竖式笔算 16×16 17×17 37×24 55×48
中小学简便计算技巧

中⼩学简便计算技巧⼀、两位数乘两位数。
1.⼗⼏乘⼗⼏:⼝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0占位。
3.第⼀个乘数互补,另⼀个乘数数字相同:⼝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0占位。
4.⼏⼗⼀乘⼏⼗⼀:⼝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诀:⾸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要进⼀。
6.⼗⼏乘任意数:⼝诀:第⼆乘数⾸位不动向下落,第⼀因数的个位乘以第⼆因数后⾯每⼀个数字,加下⼀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解:13个位是33×3+2=113×2+6=123×6=1813×326=4238注:和满⼗要进⼀。
数学中关于两位数乘法的“⾸同末和⼗”和“末同⾸和⼗”速算法。
所谓“⾸同末和⼗”,就是指两个数字相乘,⼗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之和为10,举个例⼦,67×63,⼗位数都是6,个位7+3之和刚好等于10,我告诉他,象这样的数字相乘,其实是有规律的。
就是两数的个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10的,⼗位数上补0;两数相同的⼗位取其中⼀个加1后相乘,结果就是得数的千位和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