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培养基的制备
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培养基配方

配方1(用于细菌葡萄糖发酵---半固体穿刺培养):蛋白胨2g,NaCl5g,K2HPO40.2g,1%溴酚蓝3ml,葡萄糖10g,琼脂8g,水1000ml。
115度灭菌20分钟。
小提示:先将蛋白胨和NaCl溶于热水,调pH至7.4(这时总体积接近1000ml),再加入1%溴酚蓝3ml,再加入糖,溶解均匀后分装。
配方2(用于细菌乳糖发酵---半固体穿刺培养):蛋白胨2g,NaCl5g,K2HPO40.2g,1%溴酚蓝3ml,乳糖10g,琼脂8g,水1000ml。
115度灭菌20分钟。
小提示:先将蛋白胨和NaCl溶于热水,调pH至7.4(这时总体积接近1000ml),再加入1%溴酚蓝3ml,再加入乳糖,溶解均匀后分装。
配方3:MR与VP试验-------请实验员准备蛋白胨5g,葡萄糖5g,NaCl5g,水1000ml,调pH至7.2-7.4左右,115度灭菌20分钟。
甲基红试剂(需新配)40%KOH,-萘酚(需新配)配方4:柠檬酸盐利用试验步骤(液体-直接观察现象)-------请实验员准备NaCl5g,MgSO4.7H2O0.2g,磷酸氢二铵1g,K2HPO41g,柠檬酸钠2g,水1000ml,调pH至6.8-7.0左右后加入1%溴酚蓝10ml。
1%溴酚蓝:称取0.08g溴酚蓝溶于0.5ml95%乙醇中,再加水至总体积到10ml。
以上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至6.8,然后加入指示剂,摇匀。
制成后为黄绿色,分装试管,121度灭菌20分钟。
配方5:淀粉酶实验0.2%淀粉2g,蛋白胨1g,1.5%琼脂20g,调pH7.0至7.2,水1000ml。
小提示:可先将琼脂放入水中加热,待完全溶解后,加淀粉。
混匀后高压灭菌。
检测用卢戈氏碘液过氧化氢酶试验过氧化氢溶液配方6:吲哚试验-------胰蛋白胨10g,NaCl5g,水1000ml,调pH至7.2-7.4左右,121度灭菌20分钟。
检测用乙醚及吲哚试剂配方7:H2S试验:柠檬酸铁铵半固体培养基1000ml蛋白胨10g,氯化钠5g,Na2S2O3.5H2O0.5g,柠檬酸铁铵0.5g,琼脂8g,pH7.2,121度灭菌20分钟。
实验十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十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培养基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熟习生理生化反应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一般方法步骤2 熟悉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方法3为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准备培养基二培养基配方1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蛋白胨0.5g,葡萄糖0.5g,K2HPO40.2g, 水1000mL,pH7.2,115℃湿热灭菌20min2 蛋白陈水培养基(用于吲哚试验):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pH7.2-7.4,121℃灭菌20min3 硫化氢实验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10g,柠檬酸铁铵5g,硫代硫酸钠, 5g, 蒸馏水1000mL,pH 7.0~7.4,分装试管,每管高度4~5cm。
115℃灭菌20min4 硝酸盐还原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KNO3(分析纯)1~2g,蒸馏水1000mL,pH7.4,分装小试管,121℃灭菌20min5 柠檬酸盐培养基:NH4H2PO4 1g,K2HPO4 1g,NaCl 5g,MgSO4·7H2O0.2g,柠檬酸钠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溴麝香草酚蓝酒精液10mL。
将上述各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6.8,然后加入指示剂,摇匀。
制成后为黄绿色,分装试管,112℃灭菌20min后制成斜面。
6 富氏明胶培养基:NaCl 5g,K2HPO4 1.5g,KH2PO4 0.5g,明胶4.0g,蛋白胨0.1g,牛肉膏5g,琼脂15-20g,葡萄糖0.05g,蒸馏水1000mL,pH7.2,115℃灭菌20min7 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蒸馏水1000mL,琼脂15-20g,121℃灭菌20min8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葡萄糖10g,蒸馏水1000mL,琼脂5g, pH7.4,加1%溴甲酚紫指示剂至紫色, 115℃灭菌20min 。
实验十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实验十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摘要本次实验包括大分子水解试验、糖发酵试验和IMViC试验(吲哚、甲基红试验)三类试验,根据要求本实验使用六种培养基分别对所需菌种组合进行了大约24h的培养,之后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各个试验。
最后观察到了实验现象,了解了所用菌种鉴别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微生物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大分子水解试验;糖发酵试验;IMViC试验前言类的微生物有着不同的代谢类型,例如对一些物质的分解能力及分解代谢的产物的不同反映出他们不同的生理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对不同种类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因此可以对微生物的不同生化反应进行试验,以此证明微生物生理特征的多样性,证明微生物分类鉴别的依据。
生理生化试验相比其他鉴别方法而言相对简便、快捷、经济实用,在一般的实验室中都可以进行,因此在微生物种类的初步鉴别中被广泛使用。
一、实验目的1、大分子水解试验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2、糖发酵试验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3、IMViC试验了解IMViC的原理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存在的全部生物化学反应称之为代谢。
代谢过程主要是酶促反应过程。
具有酶功能的蛋白质多数在细胞内,称为胞内酶(endoenzymes).许多细菌产生胞外酶(exoenzymes),这些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以催化细胞外的化学反应。
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它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体的原理如下:1、大分子水解试验:微生物对大分子如淀粉、蛋白质和油脂不能直接利用,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引言: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技术,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则是细菌培养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技术对细菌培养的影响,为后续的微生物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细菌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其配制需要考虑细菌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
本实验选取了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进行配制。
1.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基础成分和营养物质的添加。
首先,按照配方中的要求称取所需的基础成分,如蛋白胨、肉汤等。
然后,将基础成分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搅拌均匀。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最后,用蒸馏水将溶液稀释至所需的体积,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
2.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固体培养基的配制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到培养基的凝固和固化。
首先,按照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将基础成分和营养物质溶解在蒸馏水中。
然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搅拌均匀。
接着,将溶液倒入试管或培养皿中,待溶液冷却至40-50℃时,添加适量的琼脂或琼脂糖,充分搅拌均匀。
最后,将试管或培养皿密封,放置于室温下,待培养基凝固后,进行灭菌处理。
二、灭菌实验灭菌是为了避免培养基受到外界细菌污染,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滤过灭菌和化学灭菌。
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最常见的灭菌方法之一,通过加热培养基使其中的细菌被杀灭。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放入高压锅或高温灭菌器中。
加热至121℃,保持15-20分钟,使培养基充分灭菌。
待培养基冷却后,即可进行细菌接种。
2. 滤过灭菌滤过灭菌是一种物理灭菌方法,通过滤器将培养基中的细菌过滤掉。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滤器中,选择合适的孔径和材质的滤膜。
然后,将滤器连接到真空泵或压力泵上,启动泵进行过滤。
待培养基完全通过滤器后,即可得到无菌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引言: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培养基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步骤。
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灭菌技术的应用。
一、培养基的制备1.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分培养基的成分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而定。
常见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根据所研究的微生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成分。
1.2 制备培养基的步骤制备培养基的步骤主要包括称量、溶解、调pH、加热消毒和装瓶。
首先,按照配方称取所需成分,并逐一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
随后,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调节溶液的pH值。
最后,将溶液装入试管或培养皿中,并加热消毒。
二、灭菌技术的应用2.1 灭菌的目的灭菌是指将培养基、培养器具和实验室环境中的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过程。
灭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来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常用的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化学灭菌和紫外线灭菌。
高温灭菌是指将培养基或器具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消毒,常用的方法有烘箱灭菌和压力灭菌。
化学灭菌则是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如酒精、乙醛等来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灭菌则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微生物。
2.3 实验中的灭菌操作在实验中,常用的灭菌操作包括培养基灭菌、器具灭菌和工作台灭菌。
培养基灭菌是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加热消毒,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器具灭菌则是通过高温、化学物质或紫外线对实验器具进行消毒。
工作台灭菌则是通过紫外线辐射对实验台面进行灭菌处理。
结论: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常用的灭菌技术,为今后的微生物实验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1] 陈晓玲, 赵莉, 邱晓红, 等. 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教程[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2] 郭燕妮, 张晓红.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微生物学中,鉴定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
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来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本报告将介绍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二、目的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包括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解释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
三、材料与方法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培养基;2. 硝酸盐还原试剂;3. 糖类试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4. 氨基酸试剂:天冬氨酸、赖氨酸;5. 酶试剂:淀粉酶、蛋白酶;6. 无水硫酸铜溶液。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解释1. 硝酸盐还原试验步骤:(1)取一支细菌液体培养物,加入硝酸盐还原试剂;(2)观察液体颜色变化。
结果解释:若液体变为红色,则表示细菌能够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是亚硝化菌。
若无颜色变化,则表示细菌不能还原硝酸盐。
2. 糖类代谢试验步骤:(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葡萄糖、果糖、半乳糖;(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葡萄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代谢;若在果糖或半乳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果糖或半乳糖进行发酵代谢。
3. 氨基酸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天冬氨酸和赖氨酸;(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天冬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天冬氨酸进行代谢;若在赖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赖氨酸进行代谢。
4. 酶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和蛋白质;(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淀粉试管内出现了透明带,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若在蛋白质试管内出现了变色,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蛋白酶。
培养基制备实验报告

培养基制备实验报告培养基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葡萄糖- 蛋白胨- 磷酸二氢钾- 氯化钠- 硫酸镁- 碳酸钠- 琼脂- 紫菜酸钠- 菌种2.2 实验方法1. 按照所需培养基的成分配比,称取相应质量的试剂。
2. 将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氯化钠、硫酸镁、碳酸钠等试剂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得到培养基溶液。
3. 将培养基溶液倒入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琼脂并充分搅拌均匀。
4. 用无菌纱布过滤培养基溶液,排除其中的固体颗粒。
5. 将过滤后的培养基溶液分装至无菌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约倒入20 mL。
6. 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紫菜酸钠,以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7. 用无菌技术将菌种接种于培养皿中,封闭培养皿并进行培养。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培养皿中出现了微生物的生长。
这表明我们制备的培养基具备了支持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实验中添加的紫菜酸钠也能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特殊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繁殖。
对于培养基的制备,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成分配比: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配比需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因此制备不同种类的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比调整。
2. pH值调节:微生物对pH值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调节其pH值,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琼脂的添加:琼脂是为了使培养基凝固,便于微生物的生长观察。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充分搅拌琼脂,使其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4. 紫菜酸钠的添加:紫菜酸钠是一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特殊营养物质。
在某些微生物的培养中,添加适量的紫菜酸钠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细菌鉴定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生长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确定细菌种类的过程。
在细菌鉴定中,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1. 氧气需求实验氧气需求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的氧气需求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氧气浓度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如果细菌只能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那么它就是一种需氧菌;如果细菌只能在氧气缺乏的条件下生长,那么它就是一种厌氧菌;如果细菌既能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也能在氧气缺乏的条件下生长,那么它就是一种兼性厌氧菌。
2. 糖类发酵实验糖类发酵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对不同糖类的发酵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糖类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培养基的酸碱度变化。
如果培养基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那么说明细菌对这种糖类进行了发酵。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细菌对哪些糖类具有发酵能力,从而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
3. 氧化还原实验氧化还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的氧化还原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氧化还原剂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
如果培养基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那么说明细菌对这种氧化还原剂具有反应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细菌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
4. 酶活性实验酶活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的酶活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底物的变化情况。
如果底物发生了变化,那么说明细菌对这种底物具有酶活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细菌的酶活性,从而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培养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熟习生理生化反应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一般方法步骤
2 熟悉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方法
3为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准备培养基
二培养基配方
1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蛋白胨0.5g,葡
萄糖0.5g,K2HPO40.2g, 水1000mL,pH7.2,115℃湿热灭菌20min
2 蛋白陈水培养基(用于吲哚试验):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
pH7.2-7.4,121℃灭菌20min
3 硫化氢实验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10g,柠檬酸铁铵5g,
硫代硫酸钠, 5g, 蒸馏水1000mL,pH 7.0~7.4,分装试管,每管高度4~5cm。
115℃灭菌20min
4 硝酸盐还原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KNO3(分析纯)1~2g,
蒸馏水1000mL,pH7.4,分装小试管,121℃灭菌20min
5 柠檬酸盐培养基:NH4H2PO4 1g,K2HPO4 1g,NaCl 5g,MgSO4·7H2O
0.2g,柠檬酸钠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溴麝香草酚蓝酒
精液10mL。
将上述各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6.8,然后加入指示剂,摇匀。
制成后为黄绿色,分装试管,112℃灭菌20min后制成斜面。
6 富氏明胶培养基:NaCl 5g,K2HPO4 1.5g,KH2PO4 0.5g,明胶4.0g,蛋
白胨0.1g,牛肉膏5g,琼脂15-20g,葡萄糖0.05g,蒸馏水1000mL,pH7.2,115℃灭菌20min
7 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蒸馏水
1000mL,琼脂15-20g,121℃灭菌20min
8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葡萄糖10g,蒸馏水1000mL,
琼脂5g, pH7.4,加1%溴甲酚紫指示剂至紫色, 115℃灭菌20min 。
三实验器材
1 药品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 、1NHCl、1NNaOH
溶液等。
2 器材:小烧杯、1000mL不锈钢杯、电炉、天平、牛角匙、
玻棒、pH试纸、试管、分装漏斗、棉塞、三角瓶、橡皮圈。
3 高压灭菌锅
四实验方法
1实验方法
1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配200毫升,分装20支大试管):
换算---称量---溶解---调pH值---分装大试管20支---盖帽---包扎---待灭菌(115℃,20分钟)
2 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配200毫升,分装20支大试管):
换算---称量---溶解---调pH值---分装大试管20支---盖帽---包扎---待灭菌(121℃,20分钟)
3 硫化氢实验培养基(配200毫升,分装20支小试管):
换算---称量---将蛋白胨琼脂溶解---稍冷加入其它成分---调pH值---分装小试管20支---盖帽---包扎---待灭菌(115℃,20分钟)
4 硝酸盐还原实验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配200毫升,分装20支小试管):
换算---称量---溶解---调pH值---分装小试管20支---盖帽---包扎---待灭菌(121℃,20分钟)
5 柠檬酸盐培养基(固体斜面, 配200毫升,分装20支大试管):
换算---称量---溶解---调pH值---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分装大试管20支---盖帽---包扎---待灭菌(121℃,20分钟)---灭菌后摆斜面
6 富氏明胶培养基(制备固体平板,配200毫升,装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制8-10
个平板):换算---称量---先将明胶溶解再溶解其它成分---调pH值---装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加棉塞---包扎---待灭菌(115℃,20分钟)---灭菌后收藏
7 淀粉培养基(制备固体平板,配200毫升,装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制8-10个平
板):换算---称量---先将淀粉溶解再溶解其它成分---调pH值---装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加棉塞---包扎---待灭菌(121℃,20分钟)---灭菌后收藏
8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配200毫升,分装20支小试管):
换算---称量---溶解---调pH值---加溴甲酚紫指示剂---分装小试管20支---盖帽---包扎---待灭菌(115℃,20分钟)
2、灭菌:
3、按不同培养基的要求将培养基灭菌.
4、灭菌后将柠檬酸盐利用培养基摆斜面,其余垂直放置,收
于实验台柜中
五思考题
1 配置各种生理生化培养基时,分别应当注意什么事项?
(1)配制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时,所用的蛋白胨最好含色氨酸较高,如用胰蛋白酶水解酪素得到的蛋白胨中色氨酸含量较高。
(2)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因葡萄糖高温易分解,为了减少葡萄糖的损失要115℃灭菌20分钟。
(3)硫化氢实验培养基需加硫代硫酸钠,其易分解,所以115℃灭菌。
另外将蛋白胨琼脂溶解后,稍冷却再加入其成分。
(4)硝酸盐还原实验培养基使为了检测某些细菌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所以KNO3要分离纯化,不能含杂质。
(5)柠檬酸盐培养基注意先调pH值再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并注意加指示剂后培养基的颜色,以浅绿色为宜。
(6)富氏明胶培养基配制时将液体煮沸后先加入明胶,搅拌待其溶解后再加入其他成分。
(7)制淀粉培养基时先将淀粉溶解再溶解其它成分。
2 配培养基时,为什么要先调好pH值在加指示剂?
答:大部分指示剂时有机复合物显示一定的酸碱性,若先加指示剂再调则指示剂酸碱性会影响培养基的pH。
3为什么有些培养基要在115℃灭菌?
答:(1)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富氏明胶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因含有葡萄糖,葡萄糖高温易分解,为减少损失,所以要115℃灭菌。
(2)硫化氢实验培养基中含硫代硫酸钠,高温易分解,所以115℃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