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等级划分及相关规定

合集下载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防爆的基本原理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

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 80% 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 : 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 , 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

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

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 如下表 :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CLASS( 类别 ):CLASS Ⅰ气体和蒸气 ; CLASS Ⅱ尘埃 ; CLASS Ⅲ纤维 . 然后再将气体和尘埃分成 Group( 组 ) :气体温度组别划分:仪表防爆的原理仪表的防爆标志Ex(ia)ⅡC T6 的含义 :Ex(ia)ⅡC 的含义:注:该标志中无温度组别项 , 说明该仪表不与爆炸性气体直接接触。

防爆术语:有关防爆术语及标准安全栅安全参数定义:安全栅最高允许电压: Um 保证安全栅本安端的本安性能,允许非本安端可能输入的最高电压安全栅最高开路电压: Uoc 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开路时电压最大值安全栅最大短路电流: Isc 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短路时的电流最大值安全栅允许分布电容: Ca 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容安全栅允许分布电感: La 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感防爆标志格式说明: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以及现场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防爆形式。

防爆级别划分标准

防爆级别划分标准

防爆级别划分标准防爆级别划分标准是指在爆炸性环境中,设备的安全防护等级和防爆措施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设备能够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下面将详细说明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影响因素、原则和方法、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等方面。

一、制定背景爆炸性环境是指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蒸气等易燃易爆物质的环境,在工业、化工、石油等领域中广泛存在。

在爆炸性环境中,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和防爆措施,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目的和意义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和防爆措施,确保设备在爆炸性环境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三、影响因素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爆炸性环境的危险程度:不同危险程度的爆炸性环境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不同,需要根据环境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和分级。

2.设备的类型和用途: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设备在爆炸性环境中的安全性能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分级。

3.防爆措施的选择:针对不同的爆炸性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防爆措施,包括设备的结构、材料、通风、防火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分级。

4.相关标准和规范: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和规范,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原则和方法1.原则防爆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分类分级:应根据爆炸性环境的危险程度、设备的类型和用途、防爆措施的选择等因素进行分类和分级。

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

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

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一、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能量。

极速放出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发生反应并爆炸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乙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氧气:空气。

3)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二类。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三个区域等级。

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注: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

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二个区域等级。

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相当于国际标准的20区)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相当于国际标准的21、22区)二、防爆仪表的规定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II类:工厂用电气设备爆炸危险场所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不引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

防爆等级和划分

防爆等级和划分

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以及现场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防爆形式。

防爆标志格式:Ex :防爆标记(ia): 防爆等级ⅡC :气体组别T4 :温度组别·防爆等级说明:ia等级: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二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0。

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气密外壳或加倍提高安全系数。

ib等级: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

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或气密外壳保护,并且有故障自显示的措施,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0。

·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的划分防爆热电偶1、应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电子计算等配套使用。

直接测量生产现场存在碳氢化合物等爆炸物的0°C~1300°C范围内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温度。

2、特点·多种防爆形式,防爆性能好;·压簧式感温元件,抗振性能好;·测温范围大;·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3、工作原理防爆热电偶是利用间隙隔爆原理,设计具有足够强度的接线盒等部件,将所有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都密封在接线盒腔内,当腔内发生爆炸时,能通过接合面间隙熄火和冷却,使爆炸后的火焰和温度传不到腔外,从而进行隔爆。

4、主要技术参数产品执行标准IEC584IEC1515GB/T16839-1997JB/T5518-91GB38365、常温绝缘电阻热电偶在环境温度为20±15°C,相对湿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500±5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0Ω.m6、取证一览表7、测量范围及允差WRC T±1.5°C-40~+125±1°C-40~+133±0.004 ltl125~350±0.0075 ltl133~3508、防爆分组形式9、电气设备类型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工厂用电气设备10、防爆等级防爆热电偶的防爆等级按其使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安全间隙分为A B C三级。

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

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

一、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能量。

极速放出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发生反应并爆炸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乙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氧气:空气。

3)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二类。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三个区域等级。

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注: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

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二个区域等级。

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相当于国际标准的20区)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相当于国际标准的21、22区)二、防爆仪表的规定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II类:工厂用电气设备爆炸危险场所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不引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目录简介示例编辑本段简介防爆等级的定义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II类电器设备又分为:IIA、IIB、IIC 三个类别。

以上四个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工况下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此四个危险等级,具体区别如下表:组别对比其次,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组别又分为T1、T2、T3、T4、T5、T6六种,引燃温度用t(℃)表示,各组别的引燃温度为:T1为:450℃<t;T2为:300℃<t ≤450 ℃;T3为:200℃<t ≤300 ℃;T4为:135℃<t ≤200℃;T5为:100℃<t ≤135℃;T6为:85℃<t ≤100℃。

再次,针对不同的用途,防爆电气的防爆型式有所不同,型式分主要包括为:1、隔爆型,标志为d;2、增安型,标志为e;3、正压型,标志为P;4、本安型,标志为i,5、充油型,标志为o ;6、充砂型,标志为q ;7、无火花型,标志为n ;8、浇封型,标志为m ;9、气密型,标志为h 。

编辑本段示例:防爆标志为dIIBT4,代表:防爆电气产品的型式为隔爆型,是使用在II类场所的IIB级(类)别,爆炸性气体的引燃温度为T4的组别。

防爆等级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如:可燃性气体,粉尘环境,炼油、石化厂,加油站、加气站等) ,爆炸性气体环境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汽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如:CH4,C2H2,C2H4,NH3,CO,C2H5OH等防爆电气设备)目录编辑本段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6.(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危险区域:爆炸性气体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可能大量出现,以致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措施的区域。

防爆等级与防护等级

防爆等级与防护等级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简介防爆等级的定义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II 类电器设备又分为:IIA、IIB、IIC 三个类别。

以上四个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工况下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此四个危险等级,具体区别如下表:组别对比其次,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组别又分为T1、T2、T3、T4、T5、T6六种,引燃温度用t(℃)表示,各组别的引燃温度为:T1为:450℃<t;T2为:300℃<t ≤450 ℃;T3为:200℃<t ≤300 ℃;T4为:135℃<t ≤200℃;T5为:100℃<t ≤135℃;T6为:85℃<t ≤100℃。

再次,针对不同的用途,防爆电气的防爆型式有所不同,型式分主要包括为:1、各种防爆型式的对应标准:防爆型式在英国允许使用的场所中国标准GB3836防爆型式符号IEC标准79-CENELEC标准EN50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Zone1,Zone22 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3 本安型 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本安型 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1,Zone24 正压型 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5 充油型 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6 充砂型 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7 无火花型 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8 浇封型 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9 气密型 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示例:防爆标志为dIIBT4,代表:防爆电气产品的型式为隔爆型,是使用在II类场所的IIB级(类)别,爆炸性气体的引燃温度为T4的组别。

防爆认证中的防爆等级和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

防爆认证中的防爆等级和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

很多人对防爆认证的防爆等级及防爆区域的划分不是很清楚,世鼎检测整理出了防爆等级及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

一、防爆等级的区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dao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2、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二、防爆区域的区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1、可燃性粉尘环境GB 12476.1—2000标准中规定: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 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和正常作业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等级划分及相关规定默认分类2008-09-19 08:54:27 阅读158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IEC 防爆等级标准IEC 防爆等级标准格式:Ex(ia)ⅡC T4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防爆级别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国家标准GB关于防爆等级标准的规定: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GB 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2 增安型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3 本安型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本安型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4 正压型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5 充油型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6 充砂型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7 无火花型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8 浇封型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9 气密型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防爆等级标准术语:有关防爆术语及标准安全栅安全参数定义:*8226; 安全栅最高允许电压:Um保证安全栅本安端的本安性能,允许非本安端可能输入的最高电压*8226; 安全栅最高开路电压:Uoc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开路时电压最大值*8226; 安全栅最大短路电流:Isc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短路时的电流最大值*8226; 安全栅允许分布电容:Ca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容*8226; 安全栅允许分布电感:La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感防爆标志格式说明: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以及现场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防爆形式。

防爆标志格式:Ex(ia)ⅡC T4防爆标记防爆等级气体组别温度组别防爆等级说明:ia 等级: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 ;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 ;二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0 。

注: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气密外壳或加倍提高安全系数。

ib 等级: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 ;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 。

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或气密外壳保护,并且有故障自显示的措施,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 1.0 。

一化工设计的程序1、选定厂址(此前需进行可行性报告及市场前景,并出具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报告)。

2、进行地质及水文勘探,标定零平面,并出具整个厂区的地质勘探报告。

3、绘制整个产品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4、绘制出详细的设备图纸(条件不允许条件下可绘制设备草图,但设备大小、自重及总重必须给出。

5、绘制平面布置图,标明设备大小、高度、重量、及摆放位置,操作室位置、大小,储罐区位置大小,必须注意:在坚持工艺的先决条件条件下a、降低生产周期。

b、降低成本、消耗。

c、制定吊装方案时,充分考虑吊装方便、安全。

d、考虑操作方便。

e、尽量降低占地面积、建筑高度及梁的跨度。

f、综合考虑整体布局、美观。

g、尽量考虑设计的强制性规定,符合化工规范。

6、由土建部门或结构工程师设计主厂房(若条件允许再设计副房、污水池及其它大型设备基础图)。

7、土建开始施工,再绘制详细设备图纸(包括管口方位、大小),并讨论通过自动化控制方案8、设备开始制作,其它大型设备(或本公司不能够制作的设备),仪表及自动系统开始招标9、绘制详细的配管图,并按照配管图编制、整理管阀件清单(包括管子、阀门、法兰、垫片、螺丝、螺帽、过滤器),然后交由设备部门采购10、安装开始,依照现场情况随时调整11、安装结束进行探伤、水压实验、气密性实验12、调试整个系统(包括设备运行情况,自动化仪表零点及满量程设定,自动化系统静态与动态调试等)13、试车,检查各个方面是否运行正常。

二化工设计的原则在整个化工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熟悉它的原则和精神,从而贯彻到其中去。

把化工设计中的细节进行灵活运用,既符合规范,又不造成对生产的违背。

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利用。

现在我们对化工设计的要求及相关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因为在化工生产中,安全是第一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对生产中的安全性进行剖析。

熟悉我们的原材料和产品性质,以便我们对号入座。

化工规范把物品的危险程度分为五个等级(详细见GBJ16-87),它的划分主要是综合生产过程中所使用、产生及存储的原料、中间品和成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数量及其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和生产过程的性质等情况来决定的。

根据危险等级的不同,我们才能确定防火间距、防爆等级。

它对我们选用设备、仪表、操作方式、消防器材的选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中,我公司绝大多数原材料是甲级危险物。

它是这样定义的:1、闪点小于28℃的液体2、爆炸极限小于10%的液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到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大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在这几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框入甲级防爆,象苯、甲苯、丙酮等都属于甲级危险物品。

对于甲级危险物品,有关规定是这样的:1. 地上甲级固定顶立式储罐防火间距:当单储罐体积大于1000立方米,储罐间距0.6D(D为储罐直径),当储罐间距小于等于1000立方米时,储罐间距0.75D。

但是同时又规定,单罐容量不超过1000立方米的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如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其防火间距可不小于0.6D。

还规定装有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设备、固定冷却水设备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备时,储罐之间的间距可适当减少,但地上储罐不宜小于0.4D。

2. 地上甲级固定顶立式储罐与工艺装置之间的防火间距必须大于25米;与甲类物品仓库的防火间距在25米—35米之间(视储罐的大小定)。

3. 甲级工艺装置与配电室、泵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0米,最低不小于15米;与明火及散发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米;与污水处理厂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米。

与厂外道路(路边)防火间距15米;与厂内主要道路(路边)防火间距10米;与厂内次要道路(路边)防火间距5米;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5米;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米。

4. 有爆炸危险的甲级防爆厂房应独立设置,并采用敞开或半敞开的厂房,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钢柱承重的框架或排架结构,钢柱应采用防火保护层;厂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5. 控制室与生产装置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5米,而且应离开电气防爆区(危险区)。

如果必须在防爆区,则朝向危险区的墙不开门窗,而且采取防爆正压措施,使室内保持5—10mm水柱正压,以免危险气体进入控制室。

另外,还需考虑其它因素:a:布置在有毒气体设备的上风头b:注意要离开高温、高压及盛有可燃性或有毒性物质的设备c:控制室至少要有一面不朝向生产设施6、关于在爆炸性气体环境防爆等级的划分:(举例说明dⅡBT4)d代表隔爆型,此项代表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选型,即在爆炸性气体区域(0区、1区、2区)不同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级别的划分。

如旋转电机选型分为隔爆型(代号d)、正压型(p)、增安型(e)、无火花型(n);灯具类选型分为隔爆型(代号d)、增安型(e);信号、报警装置选型分为本质安全型(ia、ib)、隔爆型(代号d)、增安型(e)。

ⅡB代表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等级的划分,分为ⅡA、ⅡB、ⅡC三种,其中ⅡA最低(如通常的烷烃甲烷乙烷;芳香烃苯、甲苯),ⅡB类主要有丙炔、乙烯、环丙烷、1,2-环氧丙烷、焦炉煤气等;ⅡC最高(主要有氢、乙炔、二硫化碳、硝酸乙酯、水煤气等。

这些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的。

T4代表135<T≤200℃,它的定义是指能引燃某种介质的温度分组的划分。

主要分为T1——450℃<T、T2——300<T≤450℃、T3——200<T≤300℃、T4——135<T≤200℃、T5——100<T≤135 、T6——85<T≤100℃.7、术语解释:闪点:又称闪燃点。

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

是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为火接触而初次发生蓝色火焰的闪光时的温度。

在标准仪器中测定,有开杯式和闭杯式两种。

一般前者用于测定高闪点液体,后者用于测定低闪点液体。

温度比着火点低些。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着火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的关系。

厂区(装置)管廊及道路的设计:管廊在道路上空横穿时,其净高度为:次要道路(装置内道路一般为次要道路)4.5m以上;主要道路(主干道): 6m以上;铁路7m以上。

管廊有支架时要按支架底高计算。

管廊下检修通道的净高不小于3.1m。

管线穿越平台、人行道上空时净高度不少于2.1米。

联合装置并排布置时,设公用的检修(兼消防)道路,道路宽5.2—6m、次要道路4.5m。

其中泵的安装与排布都一定的要求,必须符合安全生产及检修的需要,另外还应当考虑到操作面的间距。

泵间的操作通道净距不小于1m,泵前操作通道不小于1.25m,泵的检修通道不小于3.5m,以便于吊车与卡车进入,小型泵的检修通道宽度可减到2.5m。

布置大小不一样的泵时,一般有三种方式:1.泵出口中心线取齐,优点是操作面方便统一。

2.泵基础面取齐,便于设置排污管或排污沟以及基础施工方便。

3.动力端基础面取齐。

优点是电缆接线容易且经济,泵的开关与电流表在一条线上取齐,电动机易操作。

当然如果泵的大小差异太大,会造成吸入管太长其它要注意的是阀门手轮到邻进泵的突出部分或柱子的间距最少为750mm,电动机之间距离为1.5—1.8m。

泵在安装时,一般基础面比地坪高200—600mm,安装高度要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