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等级划分
防爆等级的划分

一、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问: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另外就是,有一个说法是“防爆等级二级”,请问这个二级防爆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的,是否达到了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的要求?答: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IP55 第一个5代表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侵入的灰尘量并不会影响灯具的正常工作。
第二个5代表防止喷射的水侵入防止各自各方向由喷嘴射出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害。
EX防爆通用名词,d代表隔爆,(首先这个地方有几处要注意:d 代表隔爆,de代表主隔爆次增安,ed代表主增安次隔爆,e代表增安,标志不同做法也就不同)IIB 防爆等级(一般IIB,IIC较多,本安ia)T4 温度级别(T1\T2\T3\T4\T5\T6)T4代表135度防爆等级二级就是上面II类的意思二、防爆等级说明ia等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中存在一个故障或两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在ia型电路中,工作电流被限制在100mA以下。
什么是增安型(e型)仪表?答: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如密封等),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仪表设备。
1 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采用与IEC等效的方法。
国家标准GB 50058-92中规定,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级别,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1区两个级别,详见表4-1。
2 国际上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国际上各主要工业国家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基本上可分两种意见。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知识创造未来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是指在可燃和易燃环境中使用的设备、仪器、工具等的防
爆措施的等级划分。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根据设备在爆炸环境
中引起火花、高温等能源,以及设备本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常见的防爆等级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种: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防爆等级划分标准:IEC将防爆等级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Ex ia、Ex ib、Ex ic、Ex d、Ex e和Ex p。
这些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代表了安全性能递增的程度。
2. 美国国家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的防爆等级划分标准:NEMA将防爆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NEMA 7、NEMA 9、NEMA 4和NEMA 3。
这些等级主要是根据设备的外壳密封性和耐冲击性来划分的。
3. 欧盟防爆指令(ATEX)的防爆等级划分标准:ATEX将防爆等级分为两个大类,分别为II、III。
其中,II类又分为A、B、C、D四
个等级,III类没有等级划分。
这些等级主要是根据设备在爆炸性气
体环境中的能量释放和机械特性来划分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可能存在一
些差异,因此在选择和使用防爆设备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和要
求来确定合适的防爆等级。
1。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2012年05月24日星期四
防爆等级的划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各自的标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我国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一致)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及时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0区一般只存在于密封的容器。
贮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1区也很少存在,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
1.2 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
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
1.3 Ⅱ类电气设备,按期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 ⅡB ⅡC三类,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 六组
性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纸币。
中国规定气体、蒸汽危险物质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级,ⅡB级和ⅡC级。
ⅡA级:最小电流比≤1.0,>0.8 例;乙烷
ⅡB级:最小电流比≤0.8,>0.45 例:乙烯
ⅡC级:最小电流比≤0.8 例:乙炔
防爆级别
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
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简介 防爆等级的定义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 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 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 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 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II 类电器设备又分为:IIA、IIB、 IIC 三个类别。 以上四个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工况下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 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 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此四个危险等级,具体区别如下表:
组 别对比
其次,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组别又分为 T1、T2、T3、T4、T5、T6 六种,引 燃温度用 t(℃)表示,各组别的引燃温度为: T1 为:450℃<t; T2 为:300℃<t ≤450 ℃; T3 为:200℃<t ≤300 ℃; T4 为:135℃<t ≤200℃; T5 为:100℃<t ≤135℃; T6 为:85℃<t ≤100℃。 再次,针对不同的用途,防爆电气的防爆型式有所不同,型式分主要包括为:1、隔爆型,标志 为 d; 2、增安型,标志为 e; 3、正压型,标志为 P; 4、本安型,标志为 i, 5、充油型,标志为 o ; 6、充砂型,标志为 q ; 7、无火花型,标志为 n ; 8、浇封型,标志为 m ; 9、气密型,标志为 h 。
示例
:防爆标志为 dIIBT4,代表:防爆电气产品的型式为隔爆型,是使用在 II 类场所的 IIB 级(类)别, 爆炸性气体的引燃温度为 T4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目录简介示例编辑本段简介防爆等级的定义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II类电器设备又分为:IIA、IIB、IIC 三个类别。
以上四个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工况下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此四个危险等级,具体区别如下表:组别对比其次,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组别又分为T1、T2、T3、T4、T5、T6六种,引燃温度用t(℃)表示,各组别的引燃温度为:T1为:450℃<t;T2为:300℃<t ≤450 ℃;T3为:200℃<t ≤300 ℃;T4为:135℃<t ≤200℃;T5为:100℃<t ≤135℃;T6为:85℃<t ≤100℃。
再次,针对不同的用途,防爆电气的防爆型式有所不同,型式分主要包括为:1、隔爆型,标志为d;2、增安型,标志为e;3、正压型,标志为P;4、本安型,标志为i,5、充油型,标志为o ;6、充砂型,标志为q ;7、无火花型,标志为n ;8、浇封型,标志为m ;9、气密型,标志为h 。
编辑本段示例:防爆标志为dIIBT4,代表:防爆电气产品的型式为隔爆型,是使用在II类场所的IIB级(类)别,爆炸性气体的引燃温度为T4的组别。
防爆等级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如:可燃性气体,粉尘环境,炼油、石化厂,加油站、加气站等) ,爆炸性气体环境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汽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如:CH4,C2H2,C2H4,NH3,CO,C2H5OH等防爆电气设备)目录编辑本段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6.(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危险区域:爆炸性气体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可能大量出现,以致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措施的区域。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2012年05月24日星期四
防爆等级的划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各自的标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我国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一致)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及时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0区一般只存在于密封的容器。
贮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1区也很少存在,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
1.2 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
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
1.3 Ⅱ类电气设备,按期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 ⅡB ⅡC三类,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 六组
性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纸币。
中国规定气体、蒸汽危险物质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级,ⅡB级和ⅡC级。
ⅡA级:最小电流比≤1.0,>0.8 例;乙烷
ⅡB级:最小电流比≤0.8,>0.45 例:乙烯
ⅡC级:最小电流比≤0.8 例:乙炔
防爆级别
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
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防爆等级的划分

一、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问: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另外就是,有一个说法是“防爆等级二级”,请问这个二级防爆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的,是否达到了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的要求?答: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IP55 第一个5代表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侵入的灰尘量并不会影响灯具的正常工作.第二个5代表防止喷射的水侵入防止各自各方向由喷嘴射出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害.EX防爆通用名词,d代表隔爆,(首先这个地方有几处要注意:d 代表隔爆,de代表主隔爆次增安,ed代表主增安次隔爆,e代表增安,标志不同做法也就不同) IIB 防爆等级(一般IIB,IIC较多,本安ia) T4 温度级别(T1\T2\T3\T4\T5\T6)T4代表135度防爆等级二级就是上面II类的意思二、防爆等级说明ia等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中存在一个故障或两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在ia 型电路中,工作电流被限制在100mA以下。
什么是增安型(e型)仪表?答: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如密封等),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仪表设备。
1 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采用与IEC等效的方法。
国家标准GB 50058—92中规定,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级别,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1区两个级别,详见表4-1。
2 国际上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国际上各主要工业国家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基本上可分两种意见。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一、危险物质1. 危险物质的类别、级别和组别爆炸危险物质类别分为以下三类:I 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是根据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这些性能参数包括:危险物质的闪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燃电流比、最小引燃能量、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等。
(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易燃液体能释放出足够的蒸气并在液面上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点火时能发生闪燃 ( 一闪即灭 )的最低温度。
易燃液体的闪点见6-1。
(2)燃点燃点是物质在空气中点火时发生燃烧,移去火源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对于闪点不超过45 ℃的易燃液体,燃点仅比闪点高 1~5 ℃,一般只考虑闪点,不考虑燃点。
对于闪点比较高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闪点与燃点相差较大,应用时有必要加以考虑。
(3)引燃温度引燃温度又称自燃点或自燃温度,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不需要外来火源即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
(4)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是指爆炸浓度极限。
它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蒸气、薄雾或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能够被引燃并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
该范围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5)最小点燃电流比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等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6)最小引燃能量最小引燃能量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使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所需最小电火花的能量。
如果引燃源的能量低于这个临界值,一般不会着火。
(7)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是衡量爆炸性物品传爆能力的性能参数,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两个经间隙长为25mm连通的容器,一个容器内燃爆时不致引起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间隙。
2、危险物质分组和分级举例气体、蒸气危险物质分组、分级举例见表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和分组表粉尘、纤维按其导电性和爆炸性分为ⅡA 级和ⅢB 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等级说明:
ia 等级: 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的电气设备。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 2.0 ;
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 1.5 ;
二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 1.0 。
注: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气密外壳或加倍提高安全系数。
ib 等级 :
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T5
≤ 100℃
二硫化碳
T6
≤ 85℃
硝酸乙酯和亚硝酸乙酯
Ex(ia)ⅡC T6 的含义 :
标志内容 符号
含义
防爆声明 Ex
符合某种防爆标准,如我国的国家标准
防爆方式 ia 采用 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 0 区
气体类别 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
温度组别 T6
仪表表面温度不超过 85℃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 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仪表防爆的原理 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
爆炸性 物质
区域定义
中国 北美 标准 标准
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 时间存在的场所
3
本安型 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本安型 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 Zone1,Zone2
4 正压型 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5 充油型 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6 充砂型 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工况类别 气体分类 代表性气体 最小引爆火花能量
矿井下
Ⅰ
甲烷
0.280mJ
ⅡA
矿井外的工 厂
ⅡB
ⅡC
丙烷 乙烯 氢气
0.180mJ 0.060mJ 0.019mJ
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 CLASS( 类 别 ):CLASS Ⅰ气体和蒸气 ; CLASS Ⅱ 尘埃 ; CLASS Ⅲ纤维 . 然后再将气体 和尘埃分成 Group( 组 ) :
安全栅安全参数定义:
安全栅最高允许电压: Um
保证安全栅本安端的本安性能,允许非本安端可能输入的最高电压
安全栅最高开路电压: Uoc
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开路时电压最大值
安全栅最大短路电流: Isc
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短路时的电流最大值
安全栅允许分布电容: Ca
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容
安全栅允许分布电感: La
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感
防爆标志格式说明:
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以及现场爆炸性
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
防爆形式。
防爆标志格式:
Ex
(ia) ⅡC
T4
防爆标记防爆等级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 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 11 区 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Div.1 Div.2
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
序号 防爆型式 代 国家标准 号
防爆措施
适用区域
1 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Zone1,Zone2
2 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组名
代表性气体或尘埃
A
乙炔
仪表的防爆标志
B
氢气
C
乙烯
D
丙烷
E
金属尘埃
Hale Waihona Puke F煤炭尘埃G
谷物尘埃
气体温度组别划分:
温度 组别
安全的物体 表面温度
常见爆炸性气体
T1
≤ 450℃ 氢气、丙烯腈等 46 种
T2
≤ 300℃
乙炔、乙烯等 47 种
T3
≤ 200℃ 汽油、丁烯醛等 36 种
T4
≤ 135℃ 乙醛、四氟乙烯等 6 种
0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 场所
1
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 2 区 场所
Div.1 Div.2
粉尘或纤维 (CLASS Ⅱ/ Ⅲ)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 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 , 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 10 区 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 2.0 ; 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 1.5 。
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或气密外壳保护,并且有故障自显示
的措施,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 1.0 。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7 无火花型 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
8 浇封型 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9 气密型 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 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 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 如下表 :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防爆的基本原理 爆炸的概念: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 大的能量。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气 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2 ) 氧气:空气。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 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 易爆物质 : 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 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 80% 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 质。氧气 : 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点燃源 :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 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 , 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 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Ex(ia)ⅡC 的含义
标志内容 符号
含义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防爆声明 Ex
符合欧洲防爆标准
防爆方式 ia 采用 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 0 区
气体类别 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
: 注 : 该标志中无温度组别项 , 说明该仪表不与爆炸性气体直接接触 .
防爆术语:
有关防爆术语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