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原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余昌盛

摘要: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客家人终于能在异地开基,重建家园。他们根据所处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融入了传统的思想文化,并按照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需要,采用从中原传承而来的建筑工艺,修建出神奇的土楼住宅建筑物,并蔚然成风,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类型的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不仅以其恢弘奇巧的建筑构造引起世人瞩目,而且以其深刻的土楼文化内涵发人深思。

关键词: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形成原因价值意义

一、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星罗棋布,它是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所创造的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巨型的民居建筑,今天它在历经千百年的沉寂后终于爆发出了属于它的独特的光芒。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福建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地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居民的杰出典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土楼中大部分只是简陋实用的大型民居。而从历年来土楼普查数据中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在建国之后几十年里整个土楼社区的巨大变化,建造土楼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之前数百年,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型土楼的建造就迅速减少以致彻底消失。但是现如今,这个“中国南方的山中传奇”以其独特的风采吸引着从日本和欧美远道而来的学者和旅游者。伴随着土楼的申遗成功,现在客家土楼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并且逐渐走出国门。近年来,前来考察客家土楼的国内外专家络绎不绝,他们无不被客家土楼之风采所折服,称赞其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旅游业的发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土楼旅游持续升温,土楼旅游服务业应运而生。但为避免商业气息过浓,影响土楼保护及旅游秩序,当地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引导、特色发展,让客家土楼延年益寿,古韵犹存,永续利用。

二、客家人土楼文化形成的原因

2.1土楼具有良好的安全防卫功能

在闽粤赣地区这个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出现的客家土楼,具备防御功能是第一位要求。在山区丛林地区,盗匪猖獗,野兽伤人,加上历史上频繁的战乱,都对居住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客家土楼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的产物,因此防卫功能成为了客家土楼最突出的特点。而土楼之所以有如此之强的防卫功能,主要得益于土楼的三道防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土楼外墙,不仅高大而且厚实,因为外墙既是承重墙又是围护墙,所以其强度、刚度、整体性和稳定性不言而喻。因而凭借土楼外围的土墙的高度、厚度以及封闭程度,在当时的条件下就足以抵御外来的猛烈攻击。第二道防线是土楼的平面布局,楼内平面功能布局又与防卫要求相适应。当地居民运用自身智慧,在土楼内建起走马廊,以联系环周的各个屋舍,使得土楼内部的交通顺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相互支援,这也是客家土楼中很有特色的布局形式。而第三道防线则是土楼的洞口防卫。客家土楼不仅用高墙、厚墙作为防御,还在墙的一定高度上开设洞口作为枪眼,而枪眼呈现外小内宽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外观察并减小目标,降低伤害。外墙上众多的枪眼口能够实现全方位的防御,组成火力网有效地阻止翻墙而入的敌人,加强了屋面的防卫。总之,客家土楼不仅具有消极的防卫功能,还具有积极抵御和主动抗击的特点,这也是客家民居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因应之道,也是其时代的表征。

2.2土楼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谈到土楼的经济性必然要追溯到土楼的建筑材料上来,客家土楼主要的建筑材料是黏土、杉木、石料还有沙、石灰、竹片、瓦等辅助材料。客家人充分运用当地的生土和林木资源作为基本的材料,并在农闲时让大量族人参与工程,大大地节省了建筑费用。而土楼在至今的千百年中历经了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依旧安然无恙,这些事实证明这些取材经济土楼建筑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并有极强实用性的建筑。但是土楼的实用性不仅仅只体现在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土楼内部各个功能区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福建土楼多是建筑规模较大且其实恢弘,土楼内部环环相套,层数多,功能分区明显。一二层不开窗,一层是厨房,二层是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并且带有私塾供楼内子女读书用,整座楼内四通八达,各种功能齐全,满足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充分发挥了这种居民建筑方式的实用性。

2.3土楼具有保护环境之效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木,而这些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在福建地区,这两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

它取自于山坡至上,因而土楼的建造并不会对当地的耕地造成破坏。然而土楼也有生命到尽头的时候,旧楼拆除后的墙土可以进行重复使用或者用于农作物肥料,并不会产生像现代砖石或混凝土房屋那样大量的建筑垃圾。而杉木作为自然材料,在土楼中撑起土楼的骨架,但由于屋架通风较畅,木构件受白蚁侵袭或潮湿糟朽的现象并不严重,旧料可以再次使用或用于制作家庭使用的小家具,因而土楼自身所具备的保护环境的功能十分显著。

三、当前土楼文化发展的价值意义

3.1土楼文化发展趋势

(一)土楼旅游文化出现并逐渐走向世界

随着客家土楼戴上“世界遗产”这顶桂冠后,土楼在国内外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而且影响逐年扩大,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前来参观的游客。并且福建主动融入国际旅游路线,以旅游文化作为传播媒介,向其他地区传播土楼文化,并打造“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先行区”。

(二)土楼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界所瞩目,但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统民居建筑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停止建造了。但是作为建筑风格明显的客家土楼并没有成为一种历史,相反它已经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血液当中。2010年,广东南海的土楼公社入围阿加汗建筑奖,这个以传统土楼为参照,与现代的宿舍建筑类似,但相较于现代的板式住宅,更有邻里感和亲和力,所以沿用土楼的设计思想,打破了土楼原有的封闭形式,但又不与现代建筑的形式风格相冲突。除了土楼公示以外,其他设计师也从土楼身上获得灵感,但将土楼的居住功能改变成现代公共建筑功能,在外形上借鉴了土楼的一些元素,如福建武夷山的玉女大酒店和福建警察学院图书馆,二者都融入了土楼的部分特征。

3.2增强同宗血缘凝聚力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土楼的建造一般都是在同宗血缘家族的最高大的楼体和坚固的墙基之上,并在土楼的中心建造一座宗祠。在福建地区,家族都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血亲集团,大家族聚居在同一个聚落,宗祠是聚落的核心,是同宗同族的族人祭祀祖宗或集会议事的公共活动场所,所有人共拜一个祖先,并且每天朝夕相处,这种族人同楼聚居,联合居住的模式,不仅增加了安全感,而且加强了家族内部的亲和力,更强化了传统的家庭伦理。客家土楼建筑的向心的聚居分布也可以看出客家人极强的凝聚力。

3.3土楼蕴含了深刻的道家哲学思想

在古代,人们无论是修建住所还是陵墓,都讲究风水八卦,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镇压全族气运的关键。而在客家土楼文化内涵中当数八卦文化最为引人入胜,因为八卦文化与土楼的形状紧密相连。八卦是中国古代最圣神的文化符号,对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八卦自古至今深深渗透于中国人社会物质精神生活之中。客家土楼在内部布局之中引入阴阳八卦,加上廊道交叉纵横,错综复杂,房间门厅众多且十分相似,因此客家就有“一座土楼就是一座迷宫”的说法。同时土楼建造的位置选址也具有非常明显的阴阳八卦手法,如果从高空俯瞰,你会发现土楼与楼外的山峦、溪河、道路等十分协调地融合交织在一起,因为客家先民对土楼的选址以阴阳八卦及方位定吉凶。现存有名的八卦土楼是:在田楼、振成楼、八卦堡等,其中八卦的建造完全按八卦精义进行的,八卦八等分匀称,每等分之间从一层直起泥墙做防火墙,并且楼内门户讲究门楣与堂号,楼上楼下除精美花雕窗外,还有特殊意义的门窗彩画,全楼洋溢一派典型的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心理思想。

3.4土楼具有浓厚的文化性

客家土楼内设学堂、题对联诗文,并且用壁画彩绘、楹联等做装饰,使土楼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客家人重视文化教育,在中国山区农村中早已形成一种特别的风气,这也影响到了土楼的设计。正是因为这种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做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如在永定县三堂两横的五凤楼中,横屋最前端的单元通常专门辟作私塾学堂,永定县富岭乡的“大夫第”就是一个典型。客家人在土楼单独设置学堂,宗族内专辟“学田”以助学,足见他们对子孙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贵不重富”的思想与重教风尚的传承与延续,使得客家人聚居地区“虽地处简僻,而文风朴茂”,“英才辈出,人文鹊起”。

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直优秀民系也深深地植根于儒家思想之中。千万座客家土楼折射出的古朴凝重、绚烂无比的中原文化,正是浸润着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些点缀在土楼建筑之上的明珠——楹联就是儒家忠、孝、礼、义、信、温、良、恭、俭、让等思想精髓的最好诠释,可以说客家土楼是凝结这些儒家思想、理念教化的实物。

参考文献:《客家土楼民居》黄汉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土楼》金开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