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微写作、写作
高考语文微写作分类训练:说明类

微写作:说明类1.校学生会在高考结束后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贸易节”,届时,高三同学将对自己高三阶段的学习及生活用品进行分类销售。
请你为自己负责的摊位写一段广告词,推介自己准备出售的物品。
要求:有吸引力和实用性,语言得体。
不超过150字。
2.微写作。
批注、梳理、比较……这些是常用的阅读方法。
请结合下列名著中的任意一部,介绍你阅读该名著时所用的方法。
《呐喊》《边城》《论语》《红楼梦》3.微写作。
星辉学校在《论语》自主阅读活动中,计划开设“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君子之风”“为学修身”“教育思想”等学习专题,请你代为其中一个专题拟写一则学习提示。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
150字左右。
4.高中语文学习,强调要阅读整本书。
作为高三学长,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向学弟学妹们介绍阅读整本书的某一种方法。
要求:言之有物,方法具体可操作。
150字左右。
5.作为高三学长,请你写一段话,通过班级公众号向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
要求:举例说明,语言得体,150字左右。
6.今天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如果请你设计一张校园宣传海报,来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你将怎样设计呢?请加以说明。
要求:紧扣“安全教育”主题,说清海报内容(文字、色彩、图案等)。
150字左右。
7.生活中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事物随处可见,它们彰显了独特的“中国之美”。
请介绍一个事物,突出中国文化元素,阐述美在何处。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8.某位居民正准备装修房屋,担心影响邻居生活。
请你以装修居民的身份,给邻居写一封致歉信。
要求态度真诚,内容具体,语言得体。
9.《宇宙的边疆》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说明性于一体的经典科普作品。
请仿照其写法,以“水”为说明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说明中有议论;(2)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排比的修辞手法;(3)运用“不仅……而且……”或“不是……而是……”的句式;(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
高考语文试题-微写作专题

高考语文试题-微写作专题(2022·北京·高考真题)微写作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
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2022·北京·高考真题)微写作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
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
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022·北京·高考真题)微写作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021·北京·高考真题)请以“醒来的瞬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
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2021·北京·高考真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班级要开展“缅怀革命先辈、点燃青春激情”的主题活动。
如果让你参与策划,你会在活动中设计一个怎样的核心环节?请说说理由。
要求:简要说明核心环节的内容,重点陈述理由。
不超过150字。
(2021·北京·高考真题)微写作。
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
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他(或她)为何令你感到遗憾,又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
不超过150字。
(2020·北京·高考真题)学校举办“生活技能大赛”,同学们可展示烹饪、插花、做手工、修器具等技能。
请你介绍一项自己擅长的生活技能。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
150字左右。
(2020·北京·高考真题)微写作: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写作练习( 微写作+作文)(共五组)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1)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向来不乏“洞见”者,他们对历史、现实或未来看得透彻,看得深远。
请推荐一位这样的人物,为其撰写短评,向校刊“洞见·人物”微专栏投稿。
要求:对象明确,理由充分。
(2)作为学校的“中华成语推广员”,请你设计一个小活动,向到学校友好交流的外国同学介绍一个或几个成语,让他们对成语之趣、成语之用或成语之美有一些体验和感受。
请简要说明活动方案,并解说理由。
要求:设计有特色,理由充分。
(3)请以“脚印”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把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理性,相对于感性而言,它意味着人有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拥有理性,便能以更加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思考和决策。
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说:“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使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价值。
”但理性的力量有时候也令人惧怕,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全是理性的人,恰如一把全是锋刃的刀,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理性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请以“这一次,没有标准答案”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二)1.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1)五四青年节,校团委计划组织同学们沿“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东交民巷——赵家楼遗址”路线行走、探访。
请你为这一活动设计一句宣传口号,并写出设计理由。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2)现代社会,人们上下班路上学习,出门旅游不停打卡,追剧加快视频播放速度……似乎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倍速”模式。
高考语文微写作分类训练:实用类

微写作1.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为庆祝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班级将召开一次以“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建设青春中国”为主题的班会,如果让你参与策划,你会在活动中设计一个怎样的核心环节?请说说理由。
要求简要说明核心环节的内容重点并陈述理由。
不超过150字。
2.北京博物馆资源十分丰富。
某中学要在寒假期间开展“博物馆文化寻根”活动。
请从下面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1)请你以校学生会名义,拟一则“博物馆文化寻根”活动倡议书。
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请为你所在的参观小组设计一份博物馆参观方案计划书。
并对计划书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参观对象的选择、参观前的准备、预期参观成果)进行解说。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寻根”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付费自习室”是根据时间付费,从而获得自习室座位使用权的新型学习场所。
请依据学习者对自习室的切实要求,向“付费自习室”的经营者提几条建议,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要求:建议合理,语言简洁、得体。
不超过150字。
4.北京的实体书店推出了“特色主题书店”经营模式,比如在香山景区开设“红叶主题店”、在航天城开设“太空梦想店”。
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书店,为其设计特色主题,并写出设计理由。
要求:主题特色突出,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不超过150字。
5.班里有同学在学写文学短评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请你以《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中的任意一首为例,向他们介绍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
要求:结合具体作品,方法正确,条理清晰。
150 字左右。
6.假如你在主持一档名为“超时空对话”的访谈节目,有机会邀请到名著里的人物当嘉宾,你最想访谈的人是谁呢?你们之间会进行一场怎样的对话?请从《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中任选一个人物,向他(她)提出一个或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写出你们的对话。
高考语文微写作分类训练:实用类

微写作:实用类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躺平”现象热议不断。
班级拟组织一次以“青春拒绝躺平”为题的演讲活动。
请你写一段演讲稿,为参加活动做好准备。
要求:至少使用一组排比句,150字左右。
2.线上学习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及时总结、不断思考。
请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线上学习经验。
要求:条理清楚,语言得体。
150字左右。
3.小区里不少人遛狗时不牵狗,以致有人被咬伤。
请你写一段文字,倡议大家文明豢养宠物。
要求:语言精练得体。
理由充分,有号召力。
150字左右。
4.假设你正在策划一场以“与作家对话”为主题的名著阅读研讨会,你将邀请哪一位作家出席?请你写一封信,向他(她)发出邀请。
要求:邀请事由具体,结合作家作品特点,语言得体。
150字左右。
5.上学放学时,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往往造成学校门口严重拥堵。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家长写一封倡议书。
要求:理由充分,语言得体。
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6.学校举办主题为“在阅读经典中发现自己”的读书论坛,请拟写一份发言稿分享你的发现。
要求认识明确,依据准确,分析合理。
7.座右铭是人们用来激励或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如果让你从下列《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句?请写一段话说明理由。
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理由充分,自圆其说。
180字左右。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学校即将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如果让你参与策划,你将确定什么主题,设计怎样的核心环节呢?请具体解说。
要求:简要说明主题及核心环节的内容,重点陈述理由。
150字左右。
9.微写作。
“校园读书节”邀请你给高一刚入校的同学推荐一本书,请从下列四本书中选择一本,说明推荐理由。
要求:选取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以90-110字为宜。
《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10.微写作。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大作文微写作》真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大作文微写作》真题一、微写作1.(2022·北京卷·高考真题)微写作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
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
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答案】示例:唯阅读才不会让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一个了无生趣的牢笼,才会让我们走近一个又一个有“意思”的灵魂,感知世界的美好,过上优雅快乐有滋有味的生活。
人生天地间,而浮生如梦,古人秉烛夜游,今人读以忘忧。
“茶清心,书筑魂”,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可终不如阅读来得直接和痛快。
加入悦读会吧,让愉悦相伴。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要求给招新启事写一段话,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写作对象为点评或者引出启事的文字,话题与启事一致,也是关于提倡阅读,呼吁同学加入校学生会成立的新社团“悦读会”,中心思想简而言之自然为“悦读”,旨在通过文字说明辅助启事,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悦读会”,注意语言要简练,富有吸引力和感召性,符合“不超150”这个字数要求。
写作时需要把阅读行为和愉悦感巧妙结合,提出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行文过程中“愉悦”可以用近义词来替换,比如“美好”“快乐”“幸福”“满足”“充实”“兴奋”“激动”“自豪”“欣慰”等等。
这里的“悦”除了字面含义,还包含精神层面,即悦读可赏心悦目,提升素养和人格魅力。
读书,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读书,是一场精神的盛宴,影响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灵魂。
爱上读书,才能爱上那个不断改变的自己,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喜欢阅读,它可以让我们走进一个个更广阔的世界,和一个个具有喜怒哀乐的人们交谈,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丰富,情感的灵动,生活的美妙,日子的新奇。
具体写作时,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生动形象性,也可以借助对偶(对仗)、排比、互文、回环或顶针、反复等构成整句的修辞手法提升大气流畅感,增强气势和说服力,更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列举名人事例突出阅读的重要性,让“悦读”更可信,让内容更充实典型。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题:描写类微写作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题:描写类微写作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题:描写类微写作一、作文(共5小题)1.请以“醒来的瞬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
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2.微写作,按要求作答。
请以“海坨山”为题,写一首诗。
不超过150字。
3.按照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从“孔子、曹雪芹、鲁迅、袁隆平、钟南山、张桂梅”这些名字中任选一个,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向他(她)表达你的敬意。
4.日前,“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
“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开始工作。
请你以“祝融号”的口吻向广大关心它的国人写一首小诗或者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情感真挚,有形象,有文采。
150字以内。
5.高考前夕,同学们经历了很多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最后一节复习课”“最后一次值日”“最后一次升旗仪式”“最后一次统练”“最后一节晚自习”“最后一次答疑”……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深思,还有的让我们难忘……请描写其中一个片段,要求:描写生动。
180字左右。
参考答案1.示例:醒来的瞬间我突然从梦中惊醒,似乎眼角还有泪痕,梦中的一切历历在目,幸好只是一场梦。
我该做什么?不能让梦成为现实,我要努力,要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不害怕失去什么,不能让时光虚度,不能让自己任人宰割,必须强大,必须振作,相信自己。
2.示例:海坨山海坨绝早少行旅,背负青天下葱茏。
海吹陡移三山雾,白日悄去如飞蓬。
乌鹊寒抱萧飒树,鲲鹏荡薄足底风。
霆奔龙挂追车起,咫尺撞死是蝇虫。
嘈嘈切切随人思,回肠百盘一眩同。
旋扬洪涛泥石突,碧落黄泉路不通。
笑指同事愁奇怪,未会天意不为聪。
公事何时是了时?能留湖山窃喜中。
惯经风雨岂忧天,且戏浮沤暮扫空。
3.示例:希望之光他乡的生活提纯着您温暖的善良;人生的苦难从未撼动您执着的坚强;没有孩子,却被几百个孩子称呼为“妈妈”;日子清苦,内心却总能安享另一种阳光。
三尺讲台,承载着无言的神圣和庄严;一支粉笔,书写着希望和梦想的诗篇。
高考微写作

第一题的题目要求中,教益是重点,排比比喻是手法要求,也就是 形式,学生使用该形式的目的是为了凸显教益,因此二者要有有机 关联。样卷中大部分同学只关注到了形式上的要求,因此花了很多 气力在排比和比喻的修饰上,而忽视了教益,为了比喻而比喻,不 说对于读者能起到什么作用。还有很多同学连比喻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把桑迪亚哥比作打不死的小强,翠翠比作柴犬)更不要期待 他们能把这种手法和背后的教益联系起来了,看这样的样文,心里 很不是滋味。
12月18日首都教育在线推送信息:在为增加“微写作”叫好的同时,笔者也挺担心,微写作会 不会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 12月20日《中国艺术报》:《“微写作”莫成大负担》一文提及“微写作”在无形中加重了学 生的课外负担等负面影响。 2014年01月07日《人民政协报》:《“微作文”改革迎语文教育回归》一文提出新增写作命题 是汉语教育的重视,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 1月17日《北京晚报》:《语文新增两百字内“微写作”》一文透露“微写作”的字数将控制在 200字左右,具体分值尚未确定。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1月17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 (文科)》公布:微写作10分。 1月18日《北京考试报》:作文将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 其中微写作是增设的。 2月12日《北京日报》:《微写作,你准备好了吗?》一文提及微写作的特点,短平快,费时少, 易于激发写作者动手的热情;规模小,容量少,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 3月24日《现代教育报》:《“微写作”来袭 应试教学或遭逆转?》一文澄清微写作不等于小 作文。 4月22日《现代教育报》:《微写作大作文本是同根生》一文提及微写作重视考察实际应用才能 和传统文化。 5月26日《现代教育报》:《考场“微写作”如何拿高分》一文提醒考生认真读题,看清题目要 求;还原为“生活化”的写作;要控制好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微写作、写作一、写作题(共7题;共35分)1.(2018•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18•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2018•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
不少于800字。
4.(2018•北京)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
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5.(2018•天津)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2018·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7.(2018•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二、微写作(共1题;共5分)8.(2018•北京)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
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
150-200字。
答案解析部分一、写作题1.【答案】略【考点】材料作文【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具有穿越思维的作文命题。
要求是“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未来的那个“他”是指谁?可以是自己的亲人,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可以是自己的师长或是学生,甚至可以是指自己……。
然后,要给未来的那个“他”说些什么呢?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说过去,可以说现在,可以说未来……。
从内容上来说可以说人生的感悟,可以说社会的变迁,可以说家庭的责任,可以说国家的命运,可以说做人的原则,也可以说做事的态度……。
对于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你是个过来人,你对于那个“他”,可以回顾已逝的岁月,也可以展望充满变数的未来。
这些就构成了这篇作文的选材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有选择地来进行取舍,最终形成文章的立意。
文章的体裁是不限的,可以叙写故事,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抒发感慨。
相信人人都会有话可说,人人也都会有话要说。
结合自己的立意拟定恰当的题目。
【点评】写作中我们应该关注写作要求。
㈠个人和时代的联系。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启示我们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需要创新,责任担当,不忘初心,中国梦……,2018年的作文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代的影子。
从作文的主导作用看,这则材料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要思考人生,更要关注时代,思考时代,让考生明白,不论任何时代个体总是要和这个时代密切相关的。
㈡材料要求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这种思考有对过去的,也有对现在的,更有对未来的,从写作的思考层面来看,所给材料是有时代跨越的,材料通过一个“时光瓶”将过去、现在、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给了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而且有真情实感可言,很好地避免了空泛的套作。
而且,从表达层面来看,联想是充满情怀的,一定包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感性的,而思考是多角度,有思辨性的,应该是理性的分析。
写作中应该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结合。
㈢留待2035年开启。
是在和下一代青年一起阅读,这是一种传承,我们应该思考材料所展现的内涵,哪些是值得经典永流传的。
2.【答案】略【考点】材料作文【解析】【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所以,首先要立足于材料本身来进行分析,分析材料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作文审题的关键所在。
⑴材料中针对战斗机的防护的见解,多数人的观点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而那一位专家的的观点是正确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立意的角度: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⑵多数人只看到战斗机中弹多的地方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地方最应该防护,而那位专家则非常理性地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应该防护的是那些没有中弹的地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作文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⑶多数人之所以认为战斗机中弹多的地方应该防护,无非是根据他们的经验主观地作出的结论,而那位专家则是从科学的层面得出的正确结论。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验主义害死人。
分析材料之后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来进行叙事或说理。
要注意文体特征,不可写成“四不象”。
标题自拟,力求简洁明了。
【点评】材料提供了一个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论,从材料中可知,那位专家质疑了成功者,从全局出发,总结失败者的经验,并从中得出结论,实践证明,专家的结论是正确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应当:1、质疑成功经验,2、不要轻视失败,而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3、警惕容易得到的数据,从全局看待问题。
3.【答案】略【考点】材料作文【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目。
三个标题,就是三个材料。
对于这三则材料要找到它们的关联点,进而形成写作的范围。
第一则材料“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发展理念。
时间和效率,实际上是发展经济时的两个重要因素,在那个时代是尤其重要的。
第二则材料“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经过一些年的改革开放的摸索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思考,不能一味地发展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
第三则材料“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是我国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要有更长远的规划,雄安新区的设立,就是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的体现。
三个年代,三个地区,三种不同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这三则材料展现给我们的内容。
那么,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就可以把这三则材料进行梳理、整合:国家的发展理念是在不断的更新,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利民。
我们可以就其中的其一点或是某几点来叙事或抒情或议论。
比如:一味发展经济危害多多;保护生态环境是千年大计;城市并非越大越好……。
文体不限,标题自拟。
【点评】这三句口号,从纵向时间轴上看,为考生提供的是改革开放和展望未来发展的背景;从横向上看,是十九大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所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谐美好以及实现现代化强国等广阔背景。
这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品质,既要能回顾总结发展历史的能力,也要有展望未来发展的思考,体现出对思维的广度和高度要求。
4.【答案】略【考点】命题作文【解析】【分析】①2018高考作文整体考查方向基于改革开放40周年大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国家层面的新改变。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自身的成长,这是很值得赞同的。
参考立意:a、新时代下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b、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和机会;c、适当反思社会的负面想象。
结论:时代浪潮下,个人如何选择?②这篇记叙文引导考生们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命脉。
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和发展跟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个作文标题一定反应的是时代主题。
【点评】大作文第①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意在引导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思考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在成长的过程中,考生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的场景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印记。
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10年过去了,汶川重新站了起来,他们会感受到在废墟上崛起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众志成城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考生还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在体验奥运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民族自豪感。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青年学子们日益成长,国家各方面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中小学生讲课;蛟龙号、“复兴号”高铁、大飞机、航母出海试航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显著;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美丽、文化更加繁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那些为取得这些辉煌成就而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建设者们的精神世界,已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发育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