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典句子 赞美孔子的句子
赞美孔子的古诗有哪些

赞美孔子的古诗有哪些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有思想见解、坚持自己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知识分子,更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那么在众多古诗当中,分别有哪些诗作是赞美这位圣人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赞美孔子的诗歌1、《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2、《悲哉孔子没》——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3、《孔子》——宋·王安石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4、《池州夫子庙麟台》——唐·韦表微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圣道埋郁,人心不开。
上无文武,下有定哀。
吁嗟麟兮,孰为来哉。
周虽不纲,孔实嗣圣。
诗书既删,礼乐大定。
劝善惩恶,奸邪乃正。
吁嗟麟兮,克昭符命。
圣与时合,代行位尊。
苟或乖戾,身穷道存。
於昭鲁邑,栖迟孔门。
吁嗟麟兮,孰知其仁。
运极数残,德至时否。
楚国浸广,秦封益侈。
墙仞迫厄,崎岖阙里。
吁嗟麟兮,靡有攸止。
世治则麟,世乱则麇。
出非其时,麋鹿同群。
孔不自圣,麟不自祥。
吁嗟麟兮,天何所亡。
思想成就【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
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
他说:“见利思义”。
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
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摘要: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具有多彩多姿性格的人,有时还很可爱。
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
关键词:学者;智者;仁者;通者;人格魅力孔门弟子亲眼目睹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并为其所吸引。
《论语·述而》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①]这是对孔子人格的一种轮廓式的描述。
颜渊对孔子更是赞佩不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即使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孔子在很多地方同样让人赞赏。
一、孜孜不倦的学者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的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
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自己承认:“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
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论语·乡党》)。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
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对这一事件,《史记·孔子世家》所记略有不同:“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名人名言汇总50句

孔子名人名言汇总50句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8、学而不思则惘。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听其言而观其行。
13、巧言令色,鲜矣仁!14、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7、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0、孔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21、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2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6、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7、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9、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3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
31、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2、孔因材施教。
33、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34、放於利而行,多怨。
35、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国,如礼何?36、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描写孔子的优美句子

描写孔子的优美句子1. 有关孔子的评论语句孔子的贡献(徐复观的观点):1、打破社会政治上的阶层限制,传统阶层上的君子小人转为品德上,使得可由每个人的努力加以决定,使君子成为每个努力方向上的标志,而不复是阶层上的压制者。
2、由孔子开辟了内在的人格世界,以开启人类无限融合及向上之机。
3、由孔子而开始有学的方法之自觉,因而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
4、教育价值之积极肯定及对教育方法之伟大启发。
5、总结整理了古代文献,而赋予新的意义,从文献旧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
6、人格世界的完成。
孔子主观想法和做法对历史负面的影响:1、通过周礼试图救治时弊。
礼崩乐坏不是人为结果,而是失去分封制的载体,孔子却错人为人心不古道德败坏,要重新过上严格意义上的尊尊亲亲生活。
而复古主义价值祈向,无疑培植了中国人墨守成规的思想,使“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类的伦理规范成两千多年的行为准则。
2、依周礼的文化模式,将礼与乐结合,将乐完全赋予一种伦理性功能,即是对乐的损害,又是历代专制王权效法之榜样,汉民族此后不再有能体现生命活力的歌舞艺术,甚至不再有浪漫主义的人生态度、讴歌生命的艺术传统,英雄主义气质。
变得文雅而懦弱古板而又虚伪,周公虽始作俑者,孔子的作用却为最大。
即他使汉人变得愈为理性,却以牺牲人的感性生命为代价,其艺术服务于政治,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歌功颂德的歌舞,是后世的不好榜样。
3、为人文教化对古籍大面积删改,对古代文化传承同样不利,甚而是中国文化第一场劫难,秦火退为二。
4、“因史记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但过重史学的社会政治价值,将之提至“以史代法”,这使得统治者用史学为己歌颂涂抹,并以史整人诬人或杀人。
摘自启良的《中国文明史》历史上对于孔子的评论好坏不一,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所以我们要客观,理性的去评论。
2. 【有关孔子的优美语段】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得思义.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sc:pagelist]}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赞美孔子的诗歌

赞美孔子的诗歌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本人也是春秋时期最博学的学者之一。
关于称赞孔子的有很多形式。
下面由为大家介绍x 赞美孔子的形式,希望能帮到你。
赞美孔子的诗歌有唐玄宗作的一首《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有王安石创作的《孔子》、《悲哉孔子没》,更有韦表微作的《池州夫子庙麟台》等。
引用唐玄宗的一首《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来看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这首作品创作于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在祭孔子时创作的一首作品。
唐玄宗是一个文艺青年,多才多艺,祭祀时有感而发从而创造了这首作品。
这首作品感叹了孔子崎岖坎坷的一生,怀才不遇,从而深表同情,同时也寄于了自己的悼念之情。
作品中引经据典,通过这种展现形式概括了孔子的一生,说出了孔子的心怀壮志,说出了孔子的怀才不遇之无奈,说出了孔子始终不得志的那种伤感,但是最后献上自己的尊崇。
整首作品构思精巧,语言朴实但是却情感真挚,整体风格偏沉郁。
后世之人都是如何评价孔子的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我国儒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一生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资源,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化代表。
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的西周,他的理想是恢复西周的礼乐秩序。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孔子一生历尽坎坷。
尽管政治理想抱负无路施展,却不愿意与奸臣同流合污,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对的德政追求;反对苛政,反对刑法,反对法治。
孔子关心爱护百姓,教育大家懂得“爱人”,希望构建和谐社会。
在实现理想的坎坷道路中,推行了“仁”、“礼”。
始终坚持在仁礼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儒家学说,是我国几千年文化思想的核心主脉。
孔子一生推行教育思想,是开设私人学气第一人,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内容,开展了“平民教育”局面。
孔子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
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师德师风的名言

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师德师风的名言1.古今中外经典的名人名言有哪些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2.古今中外关于忠孝的名言警句1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
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称颂孔子的诗句

称颂孔子的诗句1、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该诗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孔子所说的都被成为齐桓公、管仲等辈,百姓受到恩惠。
2、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
该诗句出自曾巩的《读书》,意思是世间已经很久没有像孔子那样的人了,读书学习有其规矩和方法了。
3、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冯京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答伯庸》,意思是孔子的文章名满天下,孔子为人处世之道也遍布天下。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该诗句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用来赞美孔子。
意思是孔子的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
5、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
该诗句出自陈著的《次韵戴成叔》,意思是孔圣人的诗词,如果善于学习和吸收,也就能有邹孟这样的成就了。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悲哉孔子没》——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孔子》——宋·王安石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3.赞美孔子的诗词《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悲哉孔子没》——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孔子》——宋·王安石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池州夫子庙麟台》——唐·韦表微二仪既闭,三象乃乖.圣道埋郁,人心不开.上无文武,下有定哀.吁嗟麟兮,孰为来哉.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既删,礼乐大定.劝善惩恶,奸邪乃正.吁嗟麟兮,克昭符命.圣与时合,代行位尊.苟或乖戾,身穷道存.於昭鲁邑,栖迟孔门.吁嗟麟兮,孰知其仁.运极数残,德至时否.楚国浸广,秦封益侈.墙仞迫厄,崎岖阙里.吁嗟麟兮,靡有攸止.世治则麟,世乱则麇.出非其时,麋鹿同群.孔不自圣,麟不自祥.吁嗟麟兮,天何所亡。
对孔子的评语汇总

对孔子的评语汇总1、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由此足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3、孔子是一个学者,一个教师,一个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正直社会活动家。
承认这些并不会让孔子的思想趋于黯淡,反而找到了他的定位。
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学者,教育家。
他第一次系统的整理了周朝以来朝廷与民间的礼制文化精华的学者,是中国历史开拓性的人物。
第一次把教师作为一个伟大的职业区分于“神职”或者“官职”,这一点西方的耶稣等人皆没有做到,因为他们不是学者,而是神职或者官职。
他同时也是第一次把“正直”与“仁爱”这些文明社会构成的基础思想系统化的人。
4、万世师表。
拓展:评价孔子初一作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的局面。
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这其中儒学则是五派之首。
而儒学的创造者就是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孔子。
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
他是教育界的祖师爷,为教育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孔子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
孔子30岁左右时,开始创办私学。
他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不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也扩大了教育面,使一些地位低贱无钱上学的人能够受教育,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而且他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他曾说:“当仁不让与师”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展。
这样的做法能使各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其实我觉得今天的老师都应该正确的哂眠@样的教学方法教学。
因为每个学生的层次不同,“因材施教”才能使教育成果更好。
同时孔子还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经典句子赞美孔子的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7、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雍也》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君子成人之美。
《论语·颜渊》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
1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4、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孔子语录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9、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2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论语·述而》
21、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同上)
2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7、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2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9、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3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
3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