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疫苗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截止2021年3月疫苗行业批签发数据跟踪总结(2021年)

疫苗行业最新动态:2021Q1国内合计新增疫苗批签发1.13亿支,同比下滑13.87%,疫苗整体的下滑主要由于一类疫苗下调,二类创新疫苗批签量持续高涨,创新疫苗板块景气度高。
二类疫苗2021Q1累计批签发6018.78万支(+48.36%),包括国产二类疫苗签发量5098.59万支(+43.13%),进口二类疫苗批签发量920.19万支(+86.06%),二类疫苗出现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去年Q1季度疫情影响严重,导致多款二类疫苗批签量低迷;一类疫苗Q1批签发量达5238.09万支(-39.55%),全部来自国产,一类疫苗批签量下滑,我们分析认为可能系多家公司正着力于新冠疫苗的生产。
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推进顺利,国内已有5款疫苗投入使用。
为缓解新冠疫情的压力,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正有序开展,截至4月11日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经达到7.76亿剂次,完全接种人数达1.69亿。
根据卫健委数据,截至2021年4月11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7亿剂。
目前国内共有5款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投入使用,包括中生北京所的灭活疫苗、中生武汉所的灭活疫苗、北京科兴的灭活疫苗、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智飞生物的重组新冠疫苗(CHO细胞)。
投资建议:新冠疫情推动下,国内疫苗认知率和国产信心度大幅提升,国内创新苗有望持续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国内创新苗龙头的智飞生物、康泰生物。
国内已有5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2020年12月30日,国药中生北京所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附条件批准上市,该疫苗是国内首款上市的新冠疫苗,也是全球第一款上市的灭活新冠疫苗;•2021年2月5日,北京科兴生物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
•2021年2月25日,国药中生武汉所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该疫苗是国药集团获批的第二款灭活疫苗。
•2021年2月25日,康希诺生物与陈薇院士团队共同研发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Ad5-nCoV)克威莎在国内附条件批准上市,该疫苗是首款获批的国产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唯一采用单针免疫程序的新冠疫苗。
中国疫苗批签量现状及疫苗龙头企业经营对比分析

中国疫苗批签量现状及疫苗龙头企业经营对比分析一、疫苗批签量现状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
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
2020年中国疫苗批签发量为6.5亿支,同比增长15.04%。
《2021-2027年中国疫苗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其中2020年中国疫苗批签分类中,一类疫苗占比53.46%;二类疫苗占比46.54%。
二、疫苗企业对比1、基本情况2020年疫苗批签发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全年整体实现稳步增长,受益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健康意识提升,在重磅疫苗品种的上市或现有疫苗产品升级换代的拉动下,我国疫苗行业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2、经营情况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康泰生物与智飞生物从2018年开始营业收入逐年拉开差距,2020年康泰生物营业收入为22.6亿元;智飞生物营业收入为151.9亿元。
从营业成本来看,康泰生物营业成本较低。
2020年康泰生物营业成本为 2.3亿元,同比增长38.2%,毛利率为89.99%;智飞生物营业成本为92.68亿元,同比增长51%,毛利率为38.99%。
2021年中国狂犬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及疫苗批签发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狂犬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及疫苗批签发现状分析一、中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及宠物存量情况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毒易感,其中犬类是主要宿主。
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传播。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即使治愈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
目前对狂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使用狂犬疫苗预防是关键。
随着我国狂犬病预防的加强,发病人数及病死人数逐年下降。
从发病病例来看,自2007年起,我国狂犬病发病病例逐步下降,目前,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年我国狂犬病发病病例降至157例。
从狂犬病死亡病例来看,由于狂犬病病例发病死亡率接近100%,因此死亡病例数与发病病例数基本保持一致。
据统计,2021年我国狂犬病死亡病例数为150例。
随我国宠物保有量的增长,预计从2019年的3亿只攀升至2024年的4.5亿只,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狂犬病毒暴露人次预计呈温和上升趋势。
二、国内犬类管理相关政策三、狂犬疫苗综述狂犬病疫苗是用于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特殊药物,且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狂犬病疫苗可以按照培养细胞与注射程序分类。
按注射程序可分为4针法(Zagreb2-1-1)及5针法(Essen5):除辽宁成大的Vero 细胞狂苗为4针法外,其他疫苗均采用5针法,4针法Vero细胞具备减少门诊次数的优势;按培养细胞类型可分为Vero细胞、人二倍体细胞、鸡胚细胞、地鼠肾细胞等,人二倍体细胞与鸡胚细胞价格相对较高。
四、狂犬疫苗行业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狂犬疫苗批签发量在6000~8000万支,根据中检所数据,2021年1-4月我国各类狂犬疫苗批签发量为1999.79万(支/瓶/袋),2021年4月以后,中检院不再对外披露批签发具体数量数据。
按照成大生物等国内狂犬疫苗企业产品注射程序换算,华经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超过8000万(支/瓶/袋)。
疫苗整改报告

疫苗整改报告时间:2021年6月地点:中国一、背景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各国共同开展了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
我国作为疫情防控的先行者,也在最短时间内研发和生产出了多种疫苗,并于去年12月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
但由于某些疫苗存在缺陷,造成了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解决疫苗质量问题,我国政府在去年年底开展了全面的疫苗整改工作。
本报告就是基于此次整改工作,对疫苗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和整改的报告。
二、整改情况1.加强生产质量控制为保障疫苗质量安全,我国政府严格控制疫苗生产环节。
生产企业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GMP规范,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和管理。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政府出台相应措施,加强了疫苗生产的质量控制。
2.强化疫苗监管为了确保疫苗在生产、质检和接种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我国政府进一步提高了疫苗监管的标准,除了原有疫苗监管部门之外,还另设立了专门的疫苗监管处,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疫苗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3.建立健全疫苗追溯机制为了能够及时掌握疫苗生产、质量检测和运输等全过程的信息,并能够对问题疫苗进行快速追溯,我国政府建立了全面的疫苗追溯机制。
该机制可以对疫苗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做到全程掌控。
三、疫苗整改效果通过政府的各项整改措施,我国疫苗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5亿剂次,且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安全事故。
同时,质量问题较大的疫苗已全部下架,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这一系列举措,保障了人民群众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也为全球疫苗接种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四、结论我国政府在疫苗整改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整个疫苗生产、质检和接种过程进行了彻底的查找和整改。
通过此次整改工作,我国疫苗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保障。
同时,此次疫苗整改经验也对全球疫苗监管和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疫苗年度数据分析报告总结

疫苗年度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引言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引入微弱或死亡的病原体,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以产生对此病原体的免疫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报告旨在对过去一年的疫苗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关结论与发现。
数据来源与方法本次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监测机构的疫苗接种数据2. 医院和诊所的疫苗销售数据3. 社会调查机构的疫苗接受率数据数据采集的方法包括在线调查问卷、实地访谈、数据抓取等。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使用了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描述性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根据疫苗接种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疫苗接种的总体情况以及各个疾病的接种率。
在过去的一年中,疫苗接种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针对儿童常见疾病的疫苗,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接种率较高,基本保持在90%以上。
而针对成人疾病的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带状疱疹、流感等疫苗的接种率普遍较低,仅在50%左右。
这可能与成人对疫苗的认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有关。
疫苗销售情况分析通过医院和诊所的疫苗销售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类疫苗的销售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儿童疫苗是销售量最多的一类疫苗,占总销售量的60%以上。
成人疫苗的销售情况相对较差,仅占总销售量的30%左右。
在成人疫苗中,流感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是销售量较高的两类疫苗。
这与疫苗接种率较低的情况相吻合。
疫苗接受率调查分析社会调查机构进行的疫苗接受率调查显示,疫苗接受率普遍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疫苗接受率较高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儿童和老年人,其中儿童的接受率最高,老年人次之。
而年轻人群体的疫苗接受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成人疫苗的接受率普遍较低。
这可能与年轻人对疫苗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疫苗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疫苗接种率普遍较高,但成人疫苗接种率较低。
疫苗行业产业布局-产业报告

疫苗行业产业布局-产业报告疫苗行业一直以来为各国重点扶持的医疗保健子行业,各国亦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疫苗行业。
兰素史克、巴斯德、默克公司、惠氏制药、诺华制药,占据了全球约85%的市场份额,以下是疫苗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全球疫苗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疫苗行业分析指出,目前全球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疫苗生产商约有20家企业,其中最大的5家跨国企业分别是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默克公司、惠氏制药、诺华制药,它们占据了全球约85%的市场份额。
一类疫苗基本被国企垄断,占比达74%,高于民企与外企的24.3%和1.7%。
主要原因为一类疫苗为强制接种疫苗,且由国家医保付费,因此价格相对较低,利润率较低,因此大多数民企并未涉足该领域。
疫苗行业产业布局指出,2015年以后国家取消一类疫苗的价格管制,但国企长期垄断一类疫苗市场,且由于国家免疫计划的逐步推行,整体市场趋于饱和,因此民企已很难挤占该市场。
二类疫苗市场中民企占比最高,达67.5%,远高于国企与外企的24.3%和8.1%。
二类疫苗毛利高,民企进入该市场的意愿强烈,因此,水痘疫苗和狂犬疫苗等大品种的市场均由民企抢占。
且二类疫苗对研发的要求更高,创新能力相对较高的民企优势更加明显。
相比全球,我国新型疫苗市场呈现出“多、小、散”的局面,不利于重磅新型疫苗的开发,限制了新型疫苗的发展,同时同质化产品的激烈竞争还会导致销售投入高,削弱企业的盈利。
根疫苗是一个技术壁垒较高,全球目前是葛兰素史克、默克、赛诺菲、辉瑞前四大巨头占据近90%的市场,而新型疫苗的研发往往需要8-15年的研发和高额的资金投入,我国很多企业往往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其中新型疫苗更是寥寥无几。
根据疫苗行业产业布局数据,2018年,我国乙肝疫苗批签发约7067.6万瓶,主要生产企业有GSK、华北制药金坦、大连汉信、北京天坛、华兰生物、深圳康泰等。
2018年,深圳康泰、大连汉信、华北制药金坦市占率位列前三,分别达43.61%、33.65%、15.95%,合计比重高达92.76%。
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进展

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进展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一直备受全球关注。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本文将就当前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和分析。
一、全球疫苗进展1.辉瑞- BioNTech疫苗该疫苗于2020年11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临床试验,该疫苗采用的是mRNA技术,主要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新冠病毒蛋白。
2020年12月,该疫苗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随后在加拿大和英国也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
2.莫德纳疫苗该疫苗也采用mRNA技术,旨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保护人体免受新冠病毒感染。
2020年11月,该疫苗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在2020年12月获得了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
3.阿斯利康疫苗阿斯利康疫苗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III期临床试验,该疫苗使用病毒载体技术,以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保护。
2021年2月,该疫苗在英国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并开始在英国实施接种计划。
4.斯普特尼克V疫苗该疫苗由俄罗斯国立研究中心开发,采用了两个病毒载体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保护人体免受新冠病毒感染。
该疫苗在俄罗斯先获得批准,并得到许多国家的批准和使用。
5.中国疫苗中国现有两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临床试验,分别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国药集团公司开发的疫苗。
2020年12月,中国疫苗开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接种计划。
二、疫苗研究进展虽然全球已经有多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但是大多数疫苗实验仍然处于早期临床阶段。
在全球疫情更严峻的国家,例如美国和英国,大规模接种疫苗已经开始实施。
然而,一些国家在缺乏足够疫苗的情况下,不得不延迟或推迟实施疫苗接种计划。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很多疫苗已经得到了紧急批准和使用,但是对于这些疫苗的长期效果和抗病毒变种的能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数据来证实。
三、总结总的来说,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国政府和疾病控制机构应尽快制定合理、可执行的疫苗接种计划,并加强和改进公众的防疫宣传和教育。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六篇范文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为有效阻断新冠及情的传播,扎实建立人群免发屏障。
按照牡防指办__文件及牡市局工作要求,局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议实施此项工作。
会后又召开了由主管局长主持,全体___人员参加的疫苗接种宣传发动会议,将此项工作实施到人头。
会议尤其强调了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着全民接种,应打尽打的方针,以超常的标准、超常的举措、超常的作风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工作,细化操作方案,确保接种任务如期完成。
通过六个方面全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新冠免疫功能,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思想认识方面充分认清当前防控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局党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把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按照上工级文件精神和统一部暑,坚决不移、全力以赴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二、宣传发动方面通过宣传条幅、入户发放宣传单,并利用上级下发的循环播放疫苗接种相关音频,线上结合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广泛转发疫苗接种知识,强化正面宣传疫苗平安性和有效性,及时解答群众疑惑,引导群众理性看待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响,提高接种的意愿,形成合理预期。
对负面舆论要及时正确引导,在全辖区业户之间营造疫苗接种、人人有责的浓厚宣传气氛。
三、摸底登记方面所有人员分片摸排人员信息,对重点摸清业户可接种工作人员以及流淌人员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符合接种人群摸底登记工作,并分门别类建立接种人员信息台账。
经过统计辖区内网吧、歌厅、景区业主及从业人员共计120人。
四、统筹推进方面___同志负责联络,提前一天将接种对象上报至局疫苗接种办公室,并分批次有序带队接种地点接种,做好现场组织引导,提醒接种群众携带___,佩戴好口罩,防止人员聚拢和交叉往返,确保接种工作井然有序。
五、示范带动方面充分发动较大业户业主、公职人员及亲属带头作用,主动申请接种,学习了解疫苗接种相关流程、注意事项,通过自身实际正面宣传引导,发动企重点人员支持、参与接种,确保新冠疫苗应接尽接六、定期调度方面我们做到早会商、晚调度,针对各业户每天接种情况进行通报,核对当天接种名单,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消除不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疫苗行业研究分
析报告
目录
1.疫苗行业现状 (4)
1.1疫苗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疫苗市场规模分析 (6)
2.疫苗行业前景趋势 (7)
2.1容量不断扩大 (7)
2.2国产疫苗的研发及制剂水平逐步提高 (7)
2.3政策出台加强行业监管和管理 (7)
2.4行业整合趋势明显,规模效应逐渐凸显 (8)
2.5行业将持续、稳健发展 (8)
2.6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8)
2.7延伸产业链 (9)
2.8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9)
3.疫苗行业存在的问题 (10)
3.1中国疫苗市场庞大而且供不应求 (10)
3.2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10)
3.3疫苗接种意识仍需加强 (10)
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1)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1)
3.6基础工作薄弱 (11)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2)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2)
4.疫苗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3)
4.1疫苗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3)
4.2疫苗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3)
4.3疫苗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3)
4.4疫苗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4)
5.疫苗行业竞争分析 (15)
5.1疫苗行业竞争分析 (15)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5)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5)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6)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6)
5.2中国疫苗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6)
5.3中国疫苗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7)
6.疫苗产业投资分析 (17)
6.1中国疫苗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18)
6.2中国疫苗行业投资风险 (18)
6.3中国疫苗行业投资收益 (19)
1.疫苗行业现状
1.1疫苗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甲型H1N1流感等。
这些疾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目前尚未有治疗的特效药,疫苗仍是主要的控制和预防手段。
疫苗行业是指从事疫苗相关性质的生产、服务的单位或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总称。
深刻认知疫苗行业定义,对预测并引导疫苗行业前景,指导行业投资方向至关重要。
疫苗类制品包括:细菌性疫苗,以培养的细菌为原料,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纯化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Hib疫苗、肺炎疫苗等;病毒性疫苗,以病毒或病毒某种抗原成分为原料,亦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纯化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称之为重组疫苗,如:狂犬病疫苗、乙脑疫苗、流感疫苗等;类毒素疫苗,以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解毒精制而成,目前包括破伤风疫苗和白喉疫苗。
我国疫苗行业在经过短暂的结构调整后,淘汰掉落后产能、筛选掉不合格企业,并且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疫苗行业依旧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未来将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呈现品种增多、消费多元化等新趋势。
中国疫苗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生态逐渐健壮。
从产业链分布看,疫苗行业的上游一般包括临床、流行病研究机构、基础研究机构或企业,还包括参与疫苗研发、生产的设备、培养基、化学试剂和药包材等制造企业。
疫苗行业本游则包括一二类疫苗生产企业,一类疫苗产品由七大所供应,二类疫苗市场呈开放性,生产商包括各大民营企业。
疫苗行业的下游为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合格经销商、代理商,实施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各级疾控中心、医院、接种点,最终端为普通消费者。
国内疫苗产业的产业链涉及生产企业、批签发单位及经销商、疾病控制预防中
心等。
疫苗产业的上游为培养基、化学试剂和药品包装行业;疫苗产业的中游包括一二类疫苗研发及生产企业,一类疫苗产品由七大所供应,二类疫苗市场呈开放性,生产商包括各大民营企业;疫苗签发流通以中检所、吉林药检所、上海药检所为主,省级平台招标采购为辅。
疫苗产业终端为省疾控中心。
1.2疫苗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多的需求将会被释放,疫苗行业将紧密结合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充分掌握用户需求变化,极大丰富行业应用场景。
通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疫苗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
目前,我国的疫苗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两年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
中国疫苗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疫苗市场总规模由2015年245亿元增长至2019年300亿元,预计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15亿元。
预计到2030年达到11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