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6-10章复习题
药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选择题:A型题1、药物产生副作用主要是由于:A 剂量过大B 用药时间过长C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D 连续多次用药后药物在体内蓄积E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2、LD50是:A 引起50%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B 引起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C 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D 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E 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3、在下表中,安全性最大的药物是:药物LD50(mg/kg)ED50(mg/kg)A 100 5B 200 20C 30020 D 300 10 E 300 404、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 副作用B 毒性反应C 过敏反应D 局部作用E 特异质反应5、某药的量效曲线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平行右移时,表明:A 作用点改变B 作用机理改变C 作用性质改变D 效能改变E 效价强度改变6、量反应与质反应量效关系的主要区别是:A 药物剂量大小不同B 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不同C 药物效应性质不同D 量效曲线图形不同E 药物效能不同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A ED50/LD50B LD50/ED50C LD5/ED95D ED99/LD1E ED95/LD5 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A 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 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C 药物的酸碱度D 药物的脂溶性E 药物的极性大小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 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 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 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 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 以上均不是10、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A 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 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C 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D 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E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11、属于后遗效应的是:A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 地高辛引起的心律性失常 C 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D 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E 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12、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A 药物的安全范围B 药物的疗效大小C 药物的毒性性质D 药物的体内过程E 药物的给药方案1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 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 药物对受体的亲合能力 C 药物水溶性大小 D 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E 药物脂溶性大小14、安全范围是指:A 有效剂量的范围B 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 C 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D ED95与LD5间的距离E 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15、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 中毒量B 治疗量C 无效量D 极量E 致死量16、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A 阈剂量B 效能C 效价强度D 治疗指数 E LD5017、药原性疾病是:A 严重的不良反应B 停药反应C 变态反应 D 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 E 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A 内在活性B 效应强度C 亲和力 D量效关系 E 时效关系19、肾上腺素受体属于:A G蛋白偶联受体B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C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 细胞内受体 E 以上均不是20、拮抗参数pA2的定义是:A 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B 使激动剂的剂量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C 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激动剂浓度的负对数D 使激动剂的效应不变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E 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非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21、药理效应是:A 药物的初始作用B 药物作用的结果C 药物的特异性D 药物的选择性E 药物的临床疗效22、储备受体是:A 药物未结合的受体B 药物不结合的受体 C 与药物结合过的受体 D 药物难结合的受体 E 与药物解离了的受体23、pD2是:A 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 拮抗常数的负对数 C 解离常数 D 拮抗常数 E 平衡常数24、关于受体二态模型学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拮抗药对R及R*的亲和力不等B 受体蛋白有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
药理学各章复习题-含答案

药理学各章复习题-含答案药理学是指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物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毒理学等。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药理学相关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章大环内质网钙离子通道拮抗剂1.大环内质网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大环内质网钙离子通道拮抗剂通过抑制细胞内的钙离子离子通道,从而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调节钙离子信号在细胞内的传递,对疼痛、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请列举几种大环内质网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代表性药物?答:a)非洛地平 b)维拉帕米 c)地尔硫卓3.大环内质网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具有哪些不良反应?答:大环内质网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
第二章β受体拮抗剂1.β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β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拮抗人体细胞中的β受体,从而抑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从而缓解心脏和肺部的相关疾病。
2.请列举几种β受体拮抗剂的代表性药物?答:a)阿托品 b)普萘洛尔 c)美托洛尔3.β受体拮抗剂具有哪些不良反应?答:β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悸、疲劳、哮喘、呼吸困难等。
第三章阿片类镇痛剂1.阿片类镇痛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阿片类镇痛剂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从而减轻疼痛的。
阿片类镇痛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与人体内产生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相似并结合到阿片受体上,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2.请列举几种阿片类镇痛剂的代表性药物?答:a)吗啡b)哌替啶c)芬太尼3.阿片类镇痛剂具有哪些不良反应?答:阿片类镇痛剂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嗜睡、呼吸抑制、便秘、恶心、呕吐等。
第四章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1.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是通过促进神经元与胆碱受体之间的结合,从而发挥多种生理作用的。
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在医学中被用于控制或调节心血管、肌肉、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
药理学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选择题1.C2.D3.D4.E5.D6.C7.A8.B9.B 10.D 11.A 12.E 13.D 14.A 15.D16.A 17.A 18.B 19.B 20.C 21.B 22.A 23.A 24.B 25.B 26.B 27.A 28.D 29.D30.C 31.B 32.E 33.D 34.E 35.C 36.D 37.A 38.A填空题1.机体病原体规律2.《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3.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药物依赖性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继发反应4.对因治疗对症治疗5.减少受体向下调节6.吸收分布代谢排泄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器官血流量对组织的亲和力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生理屏障8.肾脏胆汗排泄其他途径排泄9.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10.高敏性耐受性耐药性名词解释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3.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4.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作用。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6.继发反应: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不良后果,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
7.部分激动药:虽然亲和力不弱,但内在活性不强,它可以和大量受体结合,但只能使其中一部分活化。
8.受体向上调节:长期应用拮抗药可使相应受体数目增多的现象。
9.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在首次通过肝时即发生转化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10.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肝药酶合成或增强其活性的药物。
11.肠肝循环:自胆汁排泄入十二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
12.生物利用度:不同剂型的药物能吸收并经首过消除过程后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及速度,反映所给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药量比例。
药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药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的基本作用?A. 治疗作用B. 副作用C. 毒性作用D. 依赖性作用答案:D2.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时间B.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时间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D.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时间答案:B二、填空题1.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治疗效果。
答案:治疗2.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答案:副作用三、判断题1. 药物的剂量越大,其疗效越好。
()答案:错误2. 药物的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区别。
答案: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药效学则关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
2. 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有何不同?答案: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非预期的不良反应,通常较轻;毒性作用则是药物在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时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对机体造成损害。
五、论述题1. 论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答案: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病情、药物特性、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降低医疗成本,保障患者安全。
2. 论述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动学相互作用主要涉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如酶诱导或抑制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则涉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相互影响,如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实现个体化治疗。
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各章

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各章第一章: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药物与受体结合B. 药物抑制酶活性C. 药物改变细胞膜电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作用的类型?A. 激动作用B. 拮抗作用C. 替代作用D. 增强作用答案:C二、简答题1. 解释药物的受体理论。
答案:药物的受体理论是指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的特定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
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部的蛋白质,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定的配体(如药物),从而引发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过程,导致生理或病理变化。
2. 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如何区分?答案: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非预期的治疗效果,通常与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有关。
毒性则是指药物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时,对机体产生的有害效应,可能包括器官损伤或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第二章: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一、选择题1. 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哪里?A. 胃B. 小肠C. 大肠D. 口腔答案:B2. 以下哪种药物代谢途径不涉及肝脏?A. 氧化B. 还原C. 结合D. 排泄答案:D二、简答题1. 描述药物的首过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首过效应是指口服给药后,药物在到达全身循环前,在肝脏中被代谢,导致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这可以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时需要通过其他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来避免。
2. 解释药物的血脑屏障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答案:血脑屏障是由脑内毛细血管壁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屏障,它能够限制某些物质从血液进入脑组织。
这使得一些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影响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第三章:药物的剂量与疗效一、选择题1. 药物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线性关系B. 对数关系C. S形曲线关系D. 无关系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A. 药物的半衰期B. 患者的年龄C. 药物的副作用D. 药物的成本答案:D二、简答题1. 解释药物剂量的调整原则。
【精品】药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可编辑)

药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作者------------------------------------------日期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选择题:1. 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临床疗效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C.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E.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2.药动学是研究:A.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在体内的时间变化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药物效应动力学3.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新药作用谱C.临床前研究资料D.LD50E.急慢性毒理研究数据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E.2 E.3 C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选择题: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是机体器官组织:A.功能升高或兴奋B.功能降低或抑制C.兴奋和/或抑制D.产生新的功能E.A和D2.药物的副反应是与治疗效应同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此时的药物剂量是:A.大于治疗量B.小于治疗量C.治疗剂量D.极量E.以上都不对3. 半数有效量是指:A.临床有效量B.LD50C.引起50%阳性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E. 以上都不是4.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5.药物的极量是指:A.一次量B.一日量C.疗程总量D.单位时间内注入量E. 以上都不对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A.ED50/LD50B.LD50/ED50C.LD5/ED95D.ED99/LD1E.ED95/LD5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A.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C.药物的酸碱度D.药物的脂溶性E.药物的极性大小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以上均不是10、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E.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11、属于后遗效应的是: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地高辛引起的心律性失常C.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D.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E.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12、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A.药物的安全范围B.药物的疗效大小C.药物的毒性性质D.药物的体内过程E.药物的给药方案1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对受体的亲合能力C.药物水溶性大小D.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E.药物脂溶性大小14、安全范围是指:A.有效剂量的范围B.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C.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D.ED95与LD5间的距离E.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15、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中毒量B.治疗量C.无效量D.极量E.致死量16、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A.阈剂量B.效能C.效价强度D.治疗指数E.LD5017、药原性疾病是:A.严重的不良反应B.停药反应C.变态反应D.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E.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A.内在活性B.效应强度C.亲和力D.量效关系E.时效关系19、肾上腺素受体属于:A.G蛋白偶联受体B.含离子通道的受体C.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细胞内受体E.以上均不是20、拮抗参数pA2的定义是:A.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B.使激动剂的剂量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C.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激动剂浓度的负对数D.使激动剂的效应不变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E.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非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21、药理效应是:A.药物的初始作用B.药物作用的结果C.药物的特异性D.药物的选择性E.药物的临床疗效22、储备受体是:A.药物未结合的受体B.药物不结合的受体C.与药物结合过的受体D.药物难结合的受体E.与药物解离了的受体23、pD2是: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拮抗常数的负对数C.解离常数D.拮抗常数E.平衡常数24、关于受体二态模型学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拮抗药对R及R*的亲和力不等B.受体蛋白有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
药理学课后习题(全)

第一章:总论第1节:绪言1.研究机体对药物的科学:(D)A.药物学B.药效学C.药物化学D.药动学E.配伍禁忌2.可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称为:(A)A.药物B.制剂C.剂型D.生物制品E.生药3.药理学是研究:(D)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物的学科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原理E.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第2节:药物效应动力学1.受体激动剂是指:(C)A.只具有内在活性B.只具有亲和力C.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D.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以上都不是2.下列对选择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选择性是相对的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C.是药物分类的依据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性3.增强机体器官机能的药物作用称为:( B)A.苏醒作用B.兴奋作用C.预防作用D.治疗作用E.防治作用4.药物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LD50 E.中毒量5.甲、乙两个药,甲药内在活性小于乙药,但与受体亲和力大于乙,则:(C)A.甲药效能>乙药B.乙药效价>甲药C.甲药效价>乙药D.甲药效价<乙药 E.乙药效能<甲药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使用磺胺甲噁唑后发生溶血反应,此反应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B)A.病理因素B.遗传C.年龄D.过敏体质E.毒性反应7.某患者因伤寒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药物作用为:(A)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毒性作用(8~10题共用选项)A.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B.选择作用C.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D.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E.毒性作用与过敏反应8.按对人体的利弊而分(D)9.按对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而分(A)10.皆对人有利(C)第3节:药物代谢动力学1.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和:(C)A.不吸收B.大量吸收C.少量吸收D.全部吸收E.全部灭活2.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D)A.解离增加,再吸收增加,排除减少B.解离减少,再吸收增加,排除减少C.解离减少,再吸收减少,排除增加D.解离增加,再吸收减少,排除增加E.解离增加,再吸收减少,排除减少3.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C)A.药物作用发生的快慢B,药物的药理活性 C.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 D.药物的分布 E.药物的毒性4.一般常说药物的半衰期是指:(B)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5.患者,男性,18岁,因患流脑入院。
药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药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科学,它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药理学知识,以下是一些药理学各章节可能出现的试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药理学导论试题:什么是药物的药效学特性?答案:药效学特性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作用时间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
第二章: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试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如何影响其疗效的?答案: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体内有效成分被吸收并到达作用部位的百分比。
生物利用度越高,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越高,疗效也就越显著。
第三章: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试题: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在药理学上有何不同?答案:受体激动剂能够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产生生理效应;而拮抗剂则与受体结合但不激活受体,阻止激动剂的作用,从而抑制或减少生理效应。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试题: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案:镇静催眠药主要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 的作用,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的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催眠的效果。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药物试题:什么是β-受体阻滞剂,它们在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能够选择性地阻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β-受体的作用的药物。
它们通过降低心率、减少心输出量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低血压。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试题:支气管扩张剂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案:支气管扩张剂通过直接或间接放松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气道直径,减少气道阻力,从而缓解哮喘患者的呼吸困难。
第七章:消化系统药物试题: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在治疗胃溃疡中各起什么作用?答案: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或抑制胃酸分泌来降低胃内的酸度,减轻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则通过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和消化酶对胃黏膜的损伤。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药物试题: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胰岛素是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增加糖原的储存和减少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复习题(第6-10章)
M胆碱受体激动药
单项选择题
1.激动外周M受体可引起
A.瞳孔散大
B.支气管松弛
C.皮肤粘膜血管舒张
D.睫状肌松弛
E.糖原分解
2.毛果芸香碱缩瞳是
A.激动瞳孔扩大肌的α受体,使其收缩
B.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
C.阻断瞳孔扩大肌的α受体,使其收缩
D.阻断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
E.阻断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松弛
3.有关毛果芸香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直接激动M受体,产生M样作用
B.可使汗腺和唾液腺的分泌明显增加
C.可使眼内压升高
D.可用于治疗青光眼
E.常用制剂为1%滴眼液
5.毛果芸香碱滴眼后,对视力的影响是
A.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B.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
C.视近物、远物均清楚
D.视近物、远物均模糊
E.对视力不受不影响
10.毛果芸香碱降低眼内压的机制是
A.减少房水的形成
B.收缩局部的血管
C.促进房水的回流
D.扩张局部的血管
E.降低血管通透性
配伍题
A.毛果芸香碱
B.烟碱
C.新斯的明
D.醋甲胆碱
E.毒覃碱
1.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是
2.用于治疗腹气胀的药物是
A.激动M、N受体
B.阻断M、N受体
C.激动M受体
D.阻断M受体E激动N受体
3. 毛果芸香碱的作用
4. Ach的作用是
5.烟碱的作用是
单项选择题
1.新斯的明主要属于何类药物
A.M受体激动药
B.N2受体激动药
C.N1受体激动药
D.胆碱酯酶抑制剂
E.胆碱酯酶复活剂
2.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胆碱酯酶
B.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
C.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D.抑制胆碱酯酶,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以及直接激动N2受体
E.对大脑皮层运动区有兴奋作用
3.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
A.膀胱逼尿肌兴奋
B.心脏抑制
C.腺体分泌增加
D.骨骼肌兴奋
E.胃肠平滑肌兴奋
5.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A.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酸基结合成复合物后脱掉
B.与胆碱酯酶结合,保护其不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
C.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使其不受磷酸酯类抑制
D.与乙酰胆碱结合,阻止其过度作用
E.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促进其排泄
6.使磷酰化胆碱酯酶复活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氯解磷定
C.毛果芸香碱
D.新斯的明
E.毒扁豆碱
8.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M样症状产生的原因是
A.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增加
B.M胆碱受体敏感性增强
C.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少
D.直接兴奋M受体
E.抑制ACh摄取
M胆碱受体阻断药
单项选择题
1.关于阿托品作用的叙述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化
B.口服不易吸收,必须注射给药
C.可以升高血压
D.可以加快心率
E.解痉作用与平滑肌功能状态有关
2.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
A.对抗迷走神经,使心跳加快
B.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呼吸
C.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D.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通气量
E.舒张冠状动脉及肾血管
4.阿托品用药过量急性中毒时,可用下列何药治疗
A.山莨菪碱
B.毛果芸香碱
C.毒扁豆碱
D.氯解磷定
E.去甲肾上腺素
5.与阿托品的作用相比较,东莨菪碱最显著的差异是
A.抑制腺体分泌
B.松弛胃肠平滑肌
C.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D.中枢抑制作用
E.扩瞳.升高眼压
8.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是
A.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B.散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C.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D.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E.缩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11.可用于抗晕动病和抗震颤麻痹的药物是
A.山莨菪碱
B.东莨菪碱
C. 哌仑西平
D.溴丙胺太林
E.阿托品
17.有机磷中毒的原因是
A.激活胆碱酯酶
B.激活磷酸二酯酶
C.抑制磷酸二酯酶
D.抑制胆碱酯酶
E.激活氧化酶
18.治疗有机磷中毒时,阿托品不能缓解下列那种症状
A.骨骼肌震颤
B.中枢兴奋
C.消化道症状
D.口干
E.呼吸困难
N胆碱受体阻断药
1.琥珀胆碱的骨骼肌松弛机制是
A.中枢性肌松作用
B.抑制胆碱酯酶
C.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D.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E.运动终板突触后膜产生持久去极化
2.筒箭毒碱的骨骼肌松弛机制是
A.竞争拮抗乙酰胆碱与N2受体结合
B.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C.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D.抑制胆碱酯酶
E.中枢性肌松作用
3.使用治疗量的琥珀胆碱时,少数人会出现强而持久的肌松作用,其原因是
A.甲状腺功能低下
B.遗传性胆碱酯酶缺乏
C.肝功能不良,使代谢减少
D.对本品有变态反应
E.肾功能不良,药物的排泄减少
4.以下哪个药物可竞争性阻滞N2受体
A.筒箭毒碱
B.毛果芸香碱
C.琥珀酰胆碱
D.东莨菪碱
E.美加明
5.临床常用的除极化型肌松药是
A.卡巴胆碱
B.琥珀胆碱
C.筒箭毒碱
D.阿曲库铵
E.多库铵
6.下列哪种药物可加重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新斯的明
D.毛果芸香碱
E.去甲肾上腺素
7.筒箭毒碱过量中毒的解救药是
A.碘解磷定
B.新斯的明
C.维库溴铵
D.琥珀胆碱
E.阿托品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骤停应选用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多巴胺
E.地高辛
2.能促进神经末梢递质释放,对中枢有兴奋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麻黄碱
E.去甲肾上腺素
3.过量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选用对症治疗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胺
4.微量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
A.防止过敏性休克
B.中枢镇静作用
C.局部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D.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及防止吸收中毒
E.防止出现低血压
5.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最显著的组织器官是
A.眼睛
B.腺体
C.胃肠和膀胱平滑肌
D.骨骼肌
E.皮肤、粘膜及腹腔内脏血管
6.少尿或无尿休克病人用
A.去甲肾上腺素
B.间羟胺
C.阿托品
D.肾上腺素
E.多巴胺
7.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A. 麻黄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8.兴奋突触前膜肾上腺素α2受体可引起
A.瞳孔扩散
B.血压升高
C.肾上腺素释放增加
D.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酚妥拉明使血管扩张的原因是
A.直接扩张血管和阻断α受体
B.扩张血管和激动β受体
C.阻断α受体
D.激动β受体
2.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
A.N1受体阻断药
B.β受体阻断药
C.N2受体阻断药
D.M受体阻断药
E.α受体阻断药
3.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可发生
A.恶心,呕吐
B.腹泻
C.过敏反应
D.心功能不全
E.心绞痛发作
4.下列不属于β受体阻断药适应症是
A.支气管哮喘
B.心绞痛
C.心律失常
D.高血压
E.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