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合同协议合同书中不可抗力条款
各类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

各种合同中不行抗力条款一、建设备工合同1.通用条款17.不行抗力17.1 不行抗力确实认不行抗力是指合同当事人在签署合同时不行预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行防止且不可以战胜的自然灾祸和社会性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瘟疫、动乱、戒严、暴乱、战争和专用合同条款中商定的其余情况。
不行抗力发生后,发包人和承包人应采集证明不行抗力发生及不行抗力造成损失的凭证,并实时仔细统计所造成的损失。
合同当事人对能否属于不行抗力或其损失的建议不一致的,由监理人按第款〔商定或确立〕的商定办理。
发生争议时,按第 20 条〔争议解决〕的商定办理。
17.2 不行抗力的通知合同一方当事人碰到不行抗力事件,使其执行合同义务遇到阻挡时,应立刻通知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和监理人,书面说明不行抗力和受阻挡的详尽状况,并供给必需的证明。
不行抗力连续发生的,合同一方当事人应实时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和监理人提交中间报告,说明不行抗力和执行合同受阻的状况,并于不行抗力事件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后报告及相关资料。
17.3 不行抗力结果的肩负17.3.1 不行抗力惹起的结果及造成的损失由合同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及合同商定各自肩负。
不行抗力发生前已达成的工程应该依据合同商定进行计量支付。
17.3.2 不行抗力致使的人员伤亡、财富损失、花费增添和(或)工期延迟等结果,由合同当事人按以下原则肩负:及因工程破坏造成的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由发包人肩负;(2)承包人施工设备的破坏由承包人肩负;(3)发包人和承包人肩负各自人员伤亡和财富的损失;(4)因不行抗力影响承包人执行合同商定的义务,已经引起或将惹起工期延迟的,应该顺延工期,由此致使承包人歇工的花费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担,歇工时期一定支付的工人薪资由发包人肩负;(5)因不行抗力惹起或将惹起工期延迟,发包人要求赶工的,由此增添的赶工花费由发包人肩负;(6)承包人在歇工时期依据发包人要求照料、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花费由发包人肩负。
合同协议的不可抗力条款

合同协议的不可抗力条款
合同协议的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当发生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外部力量影响合同履行时,责任免除或暂停履行的相关规定。
在实际商务活动中,不可抗力条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保障合同各方的权益,避免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合同纠纷。
首先,不可抗力条款通常会约定哪些情况下可以适用。
一般情况下,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行为、战争、罢工、电力供应中断等,这些事件都是各方无法控制并且不能通过合理努力避免的。
其次,不可抗力条款在合同履行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责任免除和暂停履行两个方面。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责任免除条款会使合同各方免于承担由此事件引起的责任,保护各方不受不可抗力事件的损害;而暂停履行条款则可以暂时中止合同的履行,待不可抗力事件解除后再恢复履行,确保合同继续有效执行。
另外,不可抗力条款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也需要特别注意。
一般来说,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备突发性、客观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方可适用不可抗力条款。
另外,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各方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证明事件的真实性和影响程度,确保不可抗力条款的有效适用。
总的来说,合同协议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条款,能够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保障各方的权益,避免因此而导致的纠纷和损失。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各方应认真考虑和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具体内容,确保合同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保护。
不可抗力条款约定(合同不可抗力条款范本)

不可抗力条款约定(合同不可抗力条款范本)
根据我国《合同法》,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简单来说,不可抗力条款其实是一种免责条款。
通常的解释是指在合同签订之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
不可抗力包括: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封锁等;
不可抗力条款约定(合同不可抗力条款
范本)不可抗力条款约定(合同不可抗力条款
范本)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等;
不可抗力的特点:
1.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预见的事件。
2.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控制的事件。
3.不可抗力是独立于当事人意志和行为以外的事件。
4.不可抗力是阻碍合同履行的客观事件。
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
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
由之外。
4.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
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但有以下列外: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合同编号:__________合同各方:甲方:(全称)地址:联系方式:乙方:(全称)地址:联系方式:鉴于:甲方和乙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甲方提供货物/服务,乙方支付价款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定义1.1 不可抗力:指在合同签订之后,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的任何一方不能履行或部分履行本合同的情形。
1.2 不可抗力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社会事件(如战争、动乱、政策变动等)和其他影响合同履行的事件。
二、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2.1 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在通知后七个工作日内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2 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应尽力克服不可抗力,减少损失,并尽快恢复履行合同。
2.3 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应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2.4 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受影响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按照双方协商的方式恢复履行合同。
三、不可抗力事件的证明3.1 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公告、新闻报道、专业机构出具的报告等。
3.2 证明文件应真实、完整、有效,如有虚假,责任自负。
四、其他4.1 本合同的任何修改、补充均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作出。
4.2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4.3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附件:1. 不可抗力事件证明文件2. 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3. 双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4. 其他相关文件一、附件列表:1. 不可抗力事件证明文件2. 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3. 双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4. 其他相关文件二、违约行为及认定:1. 甲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数量提供货物/服务。
2. 乙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数量支付价款。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影响力也日益突出。
在合同中,为了应对不可抗力事件的风险,不可抗力条款逐渐成为必备的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并就其法律适用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可抗力的界定在合同中,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并无法克服的外部因素,致使履行合同变得不可能或者严重困难的情况。
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可以包括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政府行为等。
二、不可抗力条款的法律适用不可抗力条款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可抗力事件而设立的。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适用范围、条件和后果等,以便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实现合同的合理终止、暂停或者修改。
同时,不可抗力条款的约定应当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则,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
三、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要素不可抗力条款应当按照以下要素进行约定:1. 不可抗力事件的定义:明确定义不可抗力的范围,列举可能的不可抗力事件,避免纠纷的产生。
2.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时效要求:规定当事人在遇到不可抗力事件后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同时,应当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以保证当事人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行动。
3. 不可抗力事件的后果处理:约定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合同的解除、终止、暂停或者修改等具体后果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
四、不可抗力条款的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不可抗力条款的具体约定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完善的监管机制:合同中的监管机制应当包含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双方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解决纠纷的途径。
2. 衡平利益的原则:当事人在约定不可抗力条款时,应当遵循衡平利益原则。
条款约定的后果应当公平、合理并符合合同当事人的实际需求。
3. 协商解决纠纷: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当事人应当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争议。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有哪些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有哪些
合同中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后,在履行合同时发生了不可抗力因素的,那么是可以变更甚至解除合同的。
那么,合同不可抗力条款有哪些?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带您了解一下。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有哪些
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
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
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是规定在合同订立后发生当事人在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时,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的条款。
构成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应具备的条件:
①意外事故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发生的;
②意外事故是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可控制的。
不可抗力的事故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灾、风灾、旱灾、地震等;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如战争、封锁、政府禁令等;
③意外事故的引起没有当事人疏忽或过失等主观因素。
在我国《合同法》上,不可抗力解释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条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冰雹、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
以上便是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希望对你有帮助。
合同的不可抗力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解析

合同的不可抗力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解析在商业交易中,合同是保障各方权益和义务的法律文件。
然而,有些情况是无法通过合同的履行来解决的,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罢工等。
为了适应这类意外情况,合同中通常都会包含一些不可抗力条款,以保障各方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的权益。
本文将对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进行解析。
一、不可抗力的定义和适用范围不可抗力是指各方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并无法克服的客观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罢工等。
不可抗力条款通常会明确列举具体的不可抗力事件,确保在这些事件发生时,各方不因违约行为承担责任。
不可抗力条款适用范围应该明确界定,包括不可抗力事件的起始和终止条件、各方对不可抗力事件的通知义务、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范围等。
此外,合同中应该明确对不可抗力事件的界定,以免存在争议。
二、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方式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各方应当尽快通知其他各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根据合同的规定,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合同的履行可能会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的中断。
根据不可抗力条款,各方应当暂缓履行或者通过协商重新调整合同的履行方式。
如果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各方可以通过协商解除合同或者修改合同条款。
解除合同时,应当协商确定各方的权益分配和违约责任。
三、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范围不可抗力事件可能对合同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履行期限、货物交付、支付方式等。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应明确规定各方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的权利和义务。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期间,可能会有许多违约行为发生。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应明确各方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的违约责任免除情况,以减少纠纷和争议。
四、不可抗力条款的合法性和约束力不可抗力条款在合同中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法律是允许合同中包含不可抗力条款的。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法律可能会对不可抗力条款做出限制,例如对于某些公共利益事业的合同。
不可抗力条款的约束力也要受到法律的保护。
合同通用示范条款大全之不可抗力条款

版本二
1.3 遇有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在不可抗力发生之日起5日内向另一方提供经公证机 关公证的有关文件以证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 1.4 发生不可抗力,各方应立即进行磋商,寻求一项公正的解决方案,并且要尽 一切合理的努力将不可抗力的影响降至最小。
版本三
签约双方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而不能执行合同时,履行合同的 期限应予以延长,其延长的期限应相当于事件所影响的时间。不可抗力事件 系指买卖双方在缔结合同时所不能预见的,并且它的发生及其后果是无法避 免和无法克服的事件,诸如严重火灾、洪水、台风、地震等。
版本三
12.2 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一方在本合同项下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义务在不可抗力 造成的延误期间自动中止,该方无须为此承担违约责任。 12.3 遇有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在不可抗力发生之日起5日内向另一方提供经公 证机关公证的有关文件以证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 12.4 发生不可抗力,各方应立即进行磋商,寻求一项公正的解决方案,并且要 尽一切合理的努力将不可抗力的影响降至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
一、建设施工合同
1.通用条款
17.不可抗力
17.1不可抗力的确认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不可预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性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瘟疫、骚乱、戒严、暴动、战争和专用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其他情形。
不可抗力发生后,发包人和承包人应收集证明不可抗力发生及不可抗力造成损失的证据,并及时认真统计所造成的损失。
合同当事人对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或其损失的意见不一致的,由监理人按第4.4款〔商定或确定〕的约定处理。
发生争议时,按第20条〔争议解决〕的约定处理。
17.2不可抗力的通知
合同一方当事人遇到不可抗力事件,使其履行合同义务受到阻碍时,应立即通知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和监理人,书面说明不可抗力和受阻碍的详细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证明。
不可抗力持续发生的,合同一方当事人应及时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和监理人提交中间报告,说明不可抗力和履行合同受阻的情况,并于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终报告及有关资料。
17.3不可抗力后果的承担
17.3.1不可抗力引起的后果及造成的损失由合同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各自承担。
不可抗力发生前已完成的工程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计量支付。
17.3.2不可抗力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等后果,由合同当事人按以下原则承担:
及因工程损坏造成的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2)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
(3)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4)因不可抗力影响承包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已经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的,应当顺延工期,由此导致承包人停工的费用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担,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承担;
(5)因不可抗力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发包人要求赶工的,由此增加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6)承包人在停工期间按照发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不可抗力发生后,合同当事人均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损失的扩大,任何一方当事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
因合同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在迟延履行期间遭遇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2.专用条款
17.不可抗力
17.1不可抗力的确认
除通用合同条款约定的不可抗力事件之外,视为不可抗力的其他情形:/。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
专业术语解释
5.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十二条逾期交付责任
除不可抗力外,出卖人未按照第十一条约定的时间将该商品房交付买受人的,双方同意按照下列第__1___种方式处理:
1、按照逾期时间,分别处理((1)和(2)不作累加)。
(1)逾期在90日之内(该期限应当不多于第八条第1(1)项中的期限),自第十一条约定的交付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交付之日止,出卖人按日计算向买受人支付全部房价款万分之1.5的违约金(该违约金比率应当不低于第八条第1(1)项中的比率)。
(2)逾期超过90日(该期限应当与本条第(1)项中的期限相同)后,买受人有权解除合同。
买受人解除合同的,应当书面通知出卖人。
出卖人应当自解除合同通知送达之日起15日内退还买受人已付全部房款(含已付贷款部分),并自买受人付款之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给付利息;同时,出卖人按照全部房价款的1.5%向买受人支付违约金。
买受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合同继续履行,出卖人按日计算向买受人支付全
部房价款万分之1.5(该比率应当不低于本条第1(1)项中的比率)的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