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方法。

但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策略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6.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问题的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直观思维。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画图表示,列出算式,解答并检验。

3.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问题、画图表示、解答问题、检验答案。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着依赖算术运算、缺乏策略意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直观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画图表示,列出算式,解答并检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基本数量关系,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图、列式解答,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3.画图工具:准备一些画图工具,如彩笔、白纸等,方便学生进行画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单元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单元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单元分析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简单的排列、比较和分类;另一部分是简单的加减法和应用题。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和排列比较。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和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等形式,展示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猜想、尝试、验证等。

2.能够应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一:观察思考法•策略二:列举法•策略三:猜想法•策略四:尝试法•策略五:比较法•策略六:分类法•策略七:验证法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出题:小苹果掉在了妈妈的小板凳上,现在小苹果距离地面还有2米的高度,如果小苹果还往下掉,则离地面会越来越远,小苹果掉下去后,离地面最近的一次高度是多少?请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找出这道题的解决方法。

(2)学生思考1-2分钟后,老师再次重复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1.探究策略一:观察思考法(1)提出问题:在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观察思考法?(2)学生思考后主动举手回答这些情况2.探究策略二:列举法(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用列举法解决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第九页题目7:一本万利。

(2)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解决问题的思路说出来,并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报告。

3.探究策略三:猜想法(1)出一个小情境,让学生使用猜想法来解决问题。

并请学生分享其思路。

4.探究策略四:尝试法(1)拿回第二步的小组,让他们办公室用尝试法来解决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第四页第8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解决问题方法说出来,并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报告。

5.探究策略五:比较法(1)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较法。

(2)请学生举出其他生活现象和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学会使用比较法解决问题。

6.探究策略六:分类法(1)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分类法。

(2)请学生举出其他生活现象和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学会使用分类法解决问题。

7.探究策略七:验证法(1)通过举多个例子,让学生区分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错误的解决问题方法。

(2)请学生总结出验证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巩固练习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在15分钟内独立完成,老师在一边观察是否有学生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混淆,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及单元分析(总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及单元分析(总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及单元分析(总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简单的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这些应用题涉及到基本的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等。

本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灵活运用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加减法、乘除法等运算。

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在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晰、运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运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稍微复杂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速度为每分钟80米,骑车速度为每分钟240米,请问小明是步行还是骑车更快?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年级:三年级教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相关知识点。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图示表达问题的方法,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难点: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明买水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如何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找规律)、重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中,学生掌握了用图示表达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规律。

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变量问题、比例问题等,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1张PPT)
答:第三天摘了40个,第五天摘了 5个0。
5个
500g
20g
举例1: 先根据( 再根据(
)和( )和(
),求出( ) ),求出( )
500÷5=10 010g0+20=1 20g
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 支
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多1188支支
钢笔支数 圆珠笔支数
举例2:
先根据( )和( ),求出(
再根据(钢笔支)数和( ),求出(
16米
8米
4米
2米
1米
答:第3次弹起 2米,第4次弹起 米1 。 第5次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18只小猴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猴芳芳排在 第8;从右往左数,小猴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 兵之间有多少只猴?(先在图中标出芳芳和兵兵 的位置,再解答)

答:从第 5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1 2 3 4 5 67 8
43 21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 6只猴。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兵兵家客厅的地面是用地砖铺成的一块长方形,其中
白地砖铺了8行,每行15块。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
3×10=30( 3支0)+18=48(支)
)钢。笔支数 圆)珠。笔支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究,培养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主要内容,按照列表划分。

一、问题理解和分析
1.认真读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和量,并归纳出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

2.分析问题所涉及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找到可以简化计算的方法。

3.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解答方式,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二、策略运用和实践
1.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应用。

2.结合物品、图片、图表等视觉工具,帮助理解问题和计算。

3.在进行计算时,建立有效的计算步骤和流程,并遵循计算规律。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纠正计算错误和思维偏差。

三、问题拓展和变形
1.将已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中,快速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扩展和变形,丰富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策略。

3.通过组合、拆分等操作,进行问题的部分推广和转化,使问题更加具有挑战性和亲切性。

以上就是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概述。

学生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究,不断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方式,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填空。

1、小红第一天写了5个毛笔字,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写2个字,第二天写了()个字,第五天写了()个字。

2、有3束月季花,每束10枝,玫瑰花比月季花多17枝,玫瑰有()支。

3、小明买了4盒水彩笔,每盒16支,圆珠笔比水彩笔少29支,圆珠笔有()支。

4、4个苹果是240克,一个梨比一个苹果重10克,一个梨重()克。

5、△○△○△○△○△
(1)如图,每两个△中间有一个○。

图中一共有()个△,()个○,○的
个数比△少()。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个○。

6、
(1)如图,这段木料一共锯了()次,被锯成了()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

(2)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段。

(3)如果要锯成10段,需要()次,若每锯一次需3分钟,用时共()分钟。

7、有18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米。

8、马路边上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5块,那么电线杆有()根。

9、如图,用★围成一个正方形,每相邻两个★之间摆两个○,一共要摆()个○。

★★★★
★★
★★
★★★★
10、在跑道的一边每隔4米插一面彩旗,从头到尾一共插了20面彩旗,这条跑道长()米。

二、判断。

1、一根木头,锯了5次后,变成了5段。

()
2、在马路的一边插彩旗,两端都插比两端都不插要多用一面彩旗。

()
3、小明比小华矮6厘米,小青比小明高12厘米,三人中小青最高。

()
4、甲、乙、丙进行100米赛跑,甲比乙多用3秒,乙比丙多用2秒。

甲跑的最快。

()
5、一个圆形池塘,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需要树苗20课。

()
三、选择。

1、车站每隔10分钟开出一辆公交车,1小时内最多能开出()辆公交车。

A、6
B、7
C、10
2、一条马路长500米,在路的一边每隔20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是站牌,不用栽树,一共要栽()棵树。

A、24
B、25
C、26
3、小明过生日,买了一个圆形蛋糕,周长50厘米,每隔5厘米插一个小蜡烛,共需插()枝小蜡烛。

A、9
B、10
C、11
4、在一条25米长的走道一边,每隔5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4盆。

正确的方法是()
A、两端都放
B、只放一端
C、两端都不放
5、小明从一楼到家要走100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要走25级台阶,那么小明家住在()楼。

A、3
B、4
C、5
四、动脑筋,想一想。

(1)○=△+△+△+△(2)△+△+○=16
○+△=30 △+○=14
○=()△= ( )
△= ( ) ○=( ) (3)□+□=☆(4)●+●=△
☆+☆+□=45 △+△+△+△+●+●=50
□=()☆=()●=()△=()
(5)、1只兔子的重量+1只猴子的重量=8只鸡的重量
3只兔子的重量=9只鸡的重量
1只猴子的重量=()只鸡的重量
(6)、1只松鼠的重量+1只兔子的重量=5只鸭的重量
2只松鼠的重量=6只鸭的重量
1只兔子的重量=()只鸭的重量
(7)、如果1个梨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桃的重
量。

一个梨的重量等于()桃的重量。

(8)、如果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还等于2个梨子的重量。

一个梨子的重量等于()个苹果的重量。

五、解决问题。

1、饲养场有山羊128只,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

(1)绵羊和山羊一共多少只?
(2)山羊比绵羊少多少只?
2、10只小猴排队做操,每相邻两只小猴间隔2米,这支小猴队伍长多少米?
3、学校合唱兴趣小组有90人,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合唱兴趣小组的一半少7人。

舞蹈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4、9个小朋友在一起踢毽子比赛,小红踢了95个,排名第一,接下来的每一位都比他的前一位少踢4个,小方排名第四,小丽排名第七。

小方踢了多少个?小丽呢?
5、公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栽一棵树,张叔叔乘车4分钟经过了300棵树,张叔叔所乘的汽车每分钟行多少米?
6、20只桃子可换2只香瓜,9只香瓜可换3只西瓜,8只西瓜可换多少只桃子?
7、2头小猪可换4只羊,3只羊可换6只兔子,3头猪可换几只兔子?
8、40名同学去公园坐船玩,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每条小船可以坐4人,要使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9、一种细胞的裂变速度很快,每天的细胞数都比前一天增加1倍,如果第一天共有512个这样的细胞,那么第三天这种细胞的数量是多少个?
10、公园里,菊花有250盆,梅花的盆数比菊花少93盆,兰花的盆数是梅花的2倍,公园里一共有多少盆兰花?
1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为27米,沿花坛周围每隔3米摆一盆月季花,每两盆月季花之间摆1盆红玫瑰。

花坛周围月季花和红玫瑰各摆多少盆?
12、甲商场有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共164台,卖掉36台笔记本后,两种电脑的台数同样多。

这个店里原来有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各多少台?
13、240人进行团体操表演。

如果将这些人分成人数一样的小组进行表演,每组人数不少于4人,不超过10人,且没有剩余。

你能想出多少种分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