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的区别

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活动课、校本教材的区别综合实践课程简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
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三)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
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
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
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
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
(四)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如何开发实施基于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校本教材

student Parent society1121 课程开设背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提出应该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我们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以提升学生人文、科学等综合素养为目标点,以年级统整课程为出发点,在五年 级设置“艾”生活年级统整项目,着力打造具有生长共创性、重构融合性、人文引领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根据A-STEM课程特征,以学科核心概念为基础,跨学科发展概念为核心,开发适合五年级学生的A-STEM校本课程,培养“会独立思考、会有好相处、会优雅生活”的“三有”学生。
2 课程设置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认识艾叶、了解艾灸、探索艾文化背后的科学知识等活动体验课,获得相关的中草药药本知识,了解艾灸的发展进程及分类。
2.2 情感目标以“艾”文化为契机点,引入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同时拓展端午节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让学生既加深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又对标国际,与世界接轨。
2.3 能力目标通过自然笔记、艾灸实操课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等常用研究方法学习,用批判性思维的技巧自学自研,善于团队合作,让学习深度发生,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4 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经验,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达成以美育人的目标。
3 课程构建与实施3.1 组织形式该课程面向五年级学生开放,为必修课。
考虑到涉及中医等专业知识,课程开发实行联合开发的形式,与外聘公司共同探讨课程设置,聘请外聘专家到班授课,负责专业知识的教学与指导,并配备本校助教一名,负责班级常规管理及学习记录单的跟进。
3.2 课程构建与实施因艾叶自然生长期为春末夏初之际,因此本课程设置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展,“艾”生活课程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A-STEM教育特质的年级统整项目课程,以艾叶植物为切入点,开展围绕“艾”为主题的重构融合学习,并结合广东地区区域民俗,整合“艾”文化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共十课

一、丰富多彩的节日我们的家乡是富饶的,是美丽的,我们也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家乡的节日有哪些吗?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1、你知道的节日有哪些?把你自己的节日写在下面吧:2、你最喜欢的节日有哪些呢?1、 查一查:春节的来历。
2、 讨论:你熟悉的节日当中,人们都有哪 些活动呢?探索新干线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问题与思考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吃蝎子爪,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小资料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
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端午节,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我还知道了……3、交流:过节的时候,哪些活动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哪些活动属于封建迷信,我们应该反对的?我认为我还知道收获与总结“移风易俗,从我做起”,你有什么好建议?二、五花八门的习俗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
我们生活在农村,你知道我们的身边都有哪些习俗吗?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吧?说说你对身边习俗的了解吧……祝寿旧俗老人六十岁子女为其过寿日,吃寿面(面条),亲友多赠面制“寿桃”。
以六十六岁寿日较隆重,有“六十六吃块肉”之说,儿女为老人买六两六钱或六角六分钱的肉,一次食完,并设盛宴与老人共餐。
八十高龄庆寿更为隆重,子女亲友为其叩拜。
亲友赠寿衣、寿匾或寿联。
向老人祝寿表达了人们对老人的……祭祀 殡葬第三天凌晨,子女去墓地祭坟(称赴三)。
五期大祭,亲戚纷至,祭仪隆重。
百日卒日祭扫。
三年内清明、农历十月一日,均于前一天祭祀,三年后随俗。
建国前,老人去世均有供奉牌位的习俗。
一般家庭存三代(高祖、曾祖、祖)神主或牌位,上代多送宗祠(大族均有祠堂,俗称家庙)供奉,按节日祭典。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共十课(DOC)

提问技巧指导
1 2
明确提问的目的
在提问前,要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和想要了解的 信息,使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
使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在提问时,要使用准确、简洁、清晰的语言和表 达方式,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语。
3
注意问题的层次和逻辑性
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和逻辑性,使问题 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 问题链。
反思评价
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教师也要对小组合作活动 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
07
第六课:探索与创新
创新思维引导
激发好奇心
通过故事、案例或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未知领 域的探索欲望。
培养想象力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和想 法。
科学实验
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 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 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社会调查
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了解社会问题,培养 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手工制作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小工 艺品、模型等,提高其 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社会责任感培养及行动倡议
环保意识培养
通过开展环保主题实践活动,让 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其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与任务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观察、实验 、调查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应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等品质。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资料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先烈东小学谢镇宇第一课——思维导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
2、学习思维导图的画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兴趣。
(三)过程与方法:1、研究性学习实践,画思维导图。
【教学重点难点】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综合实践活动;2、发散思维。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一、介绍老师我是XX老师,本学期任教你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介绍课程板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课程名称是?齐读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呢?他和语文、数学等课有什么区别?我们先看“活动”,板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活动课,上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学习。
有手工、讨论、访谈、调查、设计等许多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经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
正是因为活动多,经常离开原来的位置,所以对同学们的纪律要求就更高了。
需要同学们自觉遵守纪律。
活动中可能激烈的讨论,离开位置收集不同的意见,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老师发现活动中的问题要讲解,或宣布下一阶段的要求,让全体同学安静下来。
同学们投入活动中,可能有部分同学听不到老师的声音,这时你听到了,该怎么做呢?在讨论中有争执,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时怎么办呢?你在认真地活动,有同学经过撞到你,这时怎么办呢?我们再看“实践”实践是什么?板书做-行动我们不但要想、说,更要去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做就是做研究,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
动手做出来,同学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更深刻。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获得体验。
我们可以研究哪些问题呢?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范围。
最后看“综合”,什么是综合?举例:夏天,广州持续高温,老师到商场去,看见卖冷饮的店。
有西瓜冰、苹果冰、凤梨冰、芒果冰,还有一种叫综合冰。
综合冰是什么?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也是这个意思,包含多学科的知识。
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问题。
举例理解资料用语文:接下来老师会布置统计数据用数学,小报绘画用美术,表演节目用音乐等板书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做研究学会解决问题的活动课。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一、活动主题: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布局和设施,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内容:1. 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功能区域。
2. 观察学校的建筑风格和环境布置。
3. 学生分组讨论,绘制学校平面图。
4.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绘制的学生平面图,介绍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功能区域。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间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内容:1. 学生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 班级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3. 小组代表分享合作成果,展示班级的团队精神。
三、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活动内容:1. 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节日进行研究。
3. 小组代表分享节日研究成果,包括节日的由来、习俗、活动等。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环保行动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活动内容:1. 讨论环保问题,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学生分组,设计环保宣传标语和海报。
3. 展示环保宣传作品,引导学生养成环保习惯。
五、活动主题:我们的身体发育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关注身体健康。
2.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内容:1. 讲解身体发育的知识,包括骨骼、肌肉、牙齿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身体发育经历。
六、活动主题:我们的安全常识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内容:1. 讲解校园安全常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
3. 组织安全演练活动,如地震逃生、火灾逃生等。
七、活动主题:我们的艺术欣赏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奥秘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认识校园中的植物。
(2)了解季节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3)学习植物的生长条件和需求。
3.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状况。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季节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二、活动主题:关爱动物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了解校园中的动物种类和特点。
(2)探究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3)学习保护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3.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物的需求。
三、活动主题:环保小卫士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了解校园环境现状,分析环保问题。
(2)探究环保解决方案,制定环保行动计划。
(3)学习环保知识和技能,实践环保行动。
3.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环境,发现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调查和实践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四、活动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方法进行创作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
(2)创作传统节日相关的艺术作品。
(3)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3.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讲述相关故事和传说。
小学3—6年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小学3—6年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目录三年级:1和父母交朋友---------------------------------- 2、手工编制(小雨伞)-------------------------- 四年级:1、标志----------------------------------------2、饺子大比拼----------------------------------3、绿色之行------------------------------------4、陶瓷与音乐----------------------------------5、学习制作铁鱼--------------------------------6、走进书法------------------------------------ 五年级:1、爱在人间------------------------------------3、儿童公园之旅--------------------------------4、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六年级:1、我与班花同成长-------------------------------2、小桌子制作------------------------------- 注:图片已省略。
和父母交朋友(三年级)在现代家庭中,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父母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由于他们的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去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而孩子们也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提供的一切,并不能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让我们架起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通过体验活动,增进父母与我们的了解,使他相处得更和谐,使他们的家庭充满温馨。
基本活动一.我的爸爸妈妈你对你的父母了解吗?快快对父母进行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等吧。
建立父母档案卡:二.父母的爱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感受着家人的爱,那是妈妈的拥抱、爸爸的目光、可口的晚餐……爱,不只是一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1
同学们,我们欢度元宵节家里有那些习俗?元宵节的时
候你都参加了那些有趣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家长访谈等方式,从活动中得到结论。
一、来自于家长的话:
1、您的孩子元宵节点面灯吗?点面灯时您强调过那些安全?
2、您元宵节捏面灯的原因吗?
二、来自于老师的话:
1、您的班级里,在元宵节学生家里捏面灯的有多少?
2、您怎样教会学生捏面灯的?
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
汉族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
2.在元宵节那一天,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为了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富足平
安。
捏12盏类似碗状的面灯,每盏面灯的边缘捏上精致的褶,一盏灯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12盏面灯代表一年12个月。
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然后放在笼屉里蒸熟。
哪盏面灯里存的蒸馏水较多,就意味着这盏面灯代表的那个月份会有较多的降水。
苏北地区,常年气候干旱,人们常为了雨量少而发愁,用面灯来占卜,大概寄托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希望。
3.面灯还可以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
常见的有狗、鸡、鱼、龙、猪等。
不同的动物面灯要摆放在不同的地方。
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让它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家鸡们不生病、多下蛋;鱼灯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怎样才能捏出一个既美观又好看的面灯,过一个有意义的元宵节。
1、积极参与和家人一起捏面灯,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一种面灯的制作方法。
2、上网查阅相关捏面灯的资料,捏出一个个理想的面灯展示给家人或小伙伴。
四、收获与总结
九、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宁阳地处齐鲁大地,民风淳朴,在饮食方面,清明节到重阳节习惯一日三餐,第三餐多在傍晚,俗称“喝汤”,其余时间一日两餐。
稍富裕者以高梁、豆子混合面窝窝、饼子(境内西部俗称呱哒)、面条、煎饼为主食。
平时食用咸菜,农忙时才做菜就饭。
每顿饭不离糊涂(小米面或玉米面粥),冬季地瓜、胡萝卜糊涂即为主食。
传统面食有馒头(馍馍)、锅饼(俗称壮馍)、烧饼、火烧、烧饼卷、锅贴卷子、薄单饼、油饼、菜饼、千层卷、馄饨、面条、煎包、蒸包、水饺(俗称扁
食)、豆旗子、面叶等。
1、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东西有哪些?
2、我最喜欢吃什么呢?
1、查阅资料,查找各种饮食中包含的营养成分。
吸道黏膜。
2、讨论与交流:我们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饮食更加有营养?
1、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2、 讲好普通话,应该怎么做?
我们的建议
1、元宵节习俗—捏面灯
山东省滕州市境内传统的民间风俗形式众多,风格独特,具有
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我的问题:
1、灯彩杂耍有哪些?
2、民间音乐有哪些?
3、演奏乐器有哪些?
4、戏剧舞蹈有哪些?
5、剪纸艺术有哪些?
二、实践与活动
●活动(一):调查周围的人,把上面问题的结果记下来:
●活动(二):讨论交流
发表你的
意见吧!
一、收获与总结
九、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宁阳地处齐鲁大地,民风淳朴,在饮食方面,清明节到重阳节
习惯一日三餐,第三餐多在傍晚,俗称“喝汤”,其余时间一日两餐。
稍富裕者以高梁、豆子混合面窝窝、饼子(境内西部俗称呱哒)、面条、煎饼为主食。
平时食用咸菜,农忙时才做菜就饭。
每顿饭不离糊涂(小米面或玉米面粥),冬季地瓜、胡萝卜糊涂即为主食。
传统面食有馒头(馍馍)、锅饼(俗称壮馍)、烧饼、火烧、烧饼卷、锅贴卷子、薄单饼、油饼、菜饼、千层卷、馄饨、面条、煎包、蒸包、水饺(俗称扁食)、豆旗子、面叶等。
1、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东西有哪些?
2、我最喜欢吃什么呢?
1
、查阅资料,查找各种饮食中包含的营养成分。
吸道黏膜。
2、讨论与交流:我们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饮食更加有营养?
写一份“合理营养 平衡膳食”为主题的倡议书。
十、日新月异的居住文化
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住在山洞里或树上,这就
是所谓的“穴居”和“巢居”,经过不断进化,古人
开始营建房屋。
建国前,我们宁阳县,地主住瓦房、楼阁,
官绅富户有二至五进院落不等。
一般农家院,建
有大门楼,相对一隅为猪圈、厕所。
北屋(堂屋)
为上房,一般3间,东间为主房,长者居住。
其
余三面均可建配房,四合院极少。
一般住房多为坯垒草缮,贫者土垣
柴扉,人畜同室或炊寝兼用。
建国后,六十年代农村出现排房。
七十年代,
砖瓦结构房逐渐增多。
进入八十年代,基本实现
排房化。
农民喜建锁皮厅式房屋,集镇部分农民喜建楼房加平顶配房。
职工住宅基本达到单元楼房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
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1、你知道了哪些我们居住文化方面的知识?
1、
影响人们居住条件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2、交流:我们怎么才能做到环保低碳生活啊?
十一、难忘的节会一年一度的节会又到了……
1、你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节会?
2、节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呢?
1、我们周围的节会有哪些?
2、节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物质交流会是从哪些方面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
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理想中的赶节会情景吧。
十二、回味无穷的宁阳小吃
水是生命之源。
因为有了水,地球上才有了五彩缤纷的生命。
地球上的水很多,它的表面大约有2/3被水覆盖。
现如今地球上的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们家乡的水资源又怎样呢?今天让我们以大汶河为例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我们家乡有风味小吃?
2、其中你最喜欢吃什么?
3、哪些风味小吃对人体营养丰富,哪些风味小吃
属于垃圾食品?
调查了解
家乡宁阳的风味小吃与人们健康的关系。
确定要探究的问题,做好计划与分工。
2、访问了解:我们宁阳的风味小吃哪些对健康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现在宁阳的风味小吃有哪些新的变化
怎样使我们吃的更健康、更有营养?
说一说,为使人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