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同步测试1(苏教版选修3).1
共价键 原子晶体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作业 练 Word版含解析1

1.下列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Na2O B.NaOHC.CaBr2D.HF解析:选B。
典型的非金属元素O与H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Na+与OH-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
2.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解析:选C。
A项,N原子未达到8电子;B项,Cl原子没有写全电子;D项,C与O 原子之间为两对共用电子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双键、叁键都含有π键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愈多,共价键愈牢固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故配对原子个数也一定D.每一个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自己的方向性解析:选D。
s原子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在空间不具有方向性,D项不正确。
4.以下事实可充分说明某晶体是原子晶体的是()A.固态时不导电B.硬而脆C.无延展性D.具有空间网状的微观结构解析:选D。
根据原子晶体的定义可得答案。
其余选项可用反例,如A项可举NaCl固体,B项、C项可举一些离子晶体的物质。
5. 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所形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无限延伸而得到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在立方体中,若一碳原子位于立方体中心,则与它直接相邻的四个碳原子位于该立方体互不相邻的四个顶角上(如图中的小立方体)。
请问,图中与小立方体顶角的四个碳原子直接相邻的碳原子数为多少,它们分别位于大立方体的什么位置()A.12,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B.8,大立方体的8个顶角C.6,大立方体的6个面的中心D.14,大立方体的8个顶角和6个面的中心解析:选A。
与小立方体顶角的四个碳原子直接相邻的碳原子分别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共12个(如图所示)。
1.下列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 B.CC.Al D.Si解析:选B。
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因此第一电离能C>B;Al、Si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Si>Al;C、Si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电子层数越少,第一电离能越大,因此第一电离能C>Si,所以B项正确。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3专题3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1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1课时练习1.在氯化氢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是( )。
A.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B.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2p轨道C.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D.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3p轨道2.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不是所有σ键都有方向性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H2S和Na2O2B.H2O2和CaF2C.NH3和N2D.HNO3和NaCl4.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5.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一个π键的是()。
A.C2H2B.H2O2C.CH2===CH2D.HCl6.CH4、NH3、H2O和HF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H4、NH3、H2O、HFB.HF、H2O、NH3、CH4C.H2O、HF、CH4、NH3D.HF、H2O、CH4、NH37.下列有关共价化合物的说法,其中一定正确的是().①具有较低的熔、沸点②不是电解质③液态时不导电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③8.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时不形成配位键的是()。
①H++OH-===H2O②2H2+O2===2H2O③HCl+NH3===NH4Cl ④BaCl2+(NH4)2SO4===BaSO4+2NH4Cl ⑤Fe +Cu2+===Cu+Fe2+⑥NaNH2+H2O===NaOH+NH3A.①②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②④⑤D.②9.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
【同步梯度训练】苏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第二课时 习题 Word版含解析

1.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C.稀有气体一般难于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之间的距离叫键长D.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的键能为366 kJ·mol-1,这可以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3.共价键的断裂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即均裂:A∶B―→A·+B·,异裂:A∶B―→A++∶B]-。
下列化学反应中发生共价键均裂的是()。
A.2K+2H2O===2KOH+H2↑B.2Na+2C2H5OH―→2C2H5ONa+H2↑C.Na 2CO3+H2O NaHCO3+NaOHD.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4.关于原子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分子”B.原子晶体中所有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成空间网状结构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D.原子晶体中必然有共价键,可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5.AB型共价化合物晶体,若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常是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原子晶体。
已知金刚石不导电而导热;锆石(ZrO2)不导电、不导热,却硬似钻石;近期用制耐热器的碳化硅制成了假钻石,则识别它们的可行方法是()。
A.能在玻璃上刻划出痕迹的为金刚石B.很硬不导电而导热的是金刚石和碳化硅C.既可导电又可导热的是碳化硅D.不导电的为锆石6.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
下列关于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要短C.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连接3个C原子D.C3N4晶体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相结合7.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 800 K,制得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的二氧化碳晶体。
苏教版化学选修三专题3第三单元《共价键 原子晶体》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A.C和O B.N和O C.H和Cl D.Mg和Cl 2.有关键能(破坏1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H=-989.2kJ•mol-1,则X 的值为(已知1mol Si中含有2mol Si-Si键,1mol SiO2中含有4mol Si-O键) A.34.6 B.460 C.832 D.920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 + Q2 >Q3B.Q1+ Q2 > 2Q3C.Q1 + Q2 < Q3D.Q1 + Q2 < 2Q3 4.能证明BeCl2是共价化合物的实验事实是( )A. BeCl 2的水溶液能导电B. BeCl2的水溶液显酸性C. BeCl2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D.在高温时有BeCl2分子存在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3He和4He是同位素②金属性:K>Ca>Mg>Be③四氯化碳的电子式:④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引力⑤通常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⑥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⑦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A.①④⑥ B.④⑤⑥ C.③④⑥⑦ D.全部都不正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B.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的某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降到最小C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D .催化剂不但能改变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反应进行的限度7.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A .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1735Cl B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2CO 分子或2SiO 分子C .3HCO -的电离方程式为:23233HCO H O CO H O --+++ƒD .次氯酸的结构式:H Cl O --8.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C .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不能导电D .第ⅠA 族元素与第ⅦA 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9.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MgCl 2:B .Na 2O :C .CO 2:D .CCl 4: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②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了化合物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化学键⑥溶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 .①③⑤B .①③⑥C .②③④D .②④⑥11.已知某化学反应A 2(g)+2B 2(g)===2AB 2(g)(AB 2的分子结构为B —A —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1C.断裂1 molA—A键和2 mol B—B键,放出E1 kJ能量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12.已知:H2(g)+Br2(l)=2HBr(g) ∆H=-akJ/mol,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HBr(g)=H2(g)+Br2(g) ∆H=+akJ/molB.H2(g)的稳定性低于HBr(g)C.Br2(g)=Br2(l) ∆H =+30kJ/molD.b=272-a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少数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D.H2SO4和NaOH的反应是吸热反应14.最近,科学家研制得到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
苏教版化学选修3《共价键 原子晶体》word同步测试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课前预习问题导入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两个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而不是3个、4个呢?为什么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而不是以其他的个数比相结合呢?答:氢原子和氯原子的电子式分别为·H、,由此可看出两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从氯分子的形成过程来看,只有未成对电子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因此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中只能由两个原子各提供1个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因此氢分子、氯分子只能由两个原子形成,而不能是3个、4个。
氯化氢分子也只能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形成,而不能以其他的个数比结合。
知识预览1.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1)共价键的概念:像H2分子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共价键。
(2)共价键形成本质:__________。
2.共价键的特征共价键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3.共价键的键型HCl分子中存在__________σ键。
Cl2分子里存在__________σ键。
4.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__________叫A—B键的键能。
②表示方式为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
③意义:键能的意义是__________。
(2)键长①概念:两个成键原子的__________叫键长。
②意义:键长越短,化学键__________,键越牢固。
(3)键角①概念:多原子分子中,__________之间的夹角叫键角。
②写出下列分子的键角:CO2__________;H2O__________;NH3__________。
③键角、键长、键的极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
5.原子晶体(1)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__________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晶体、二氧化硅晶体等。
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仅仅表示的是物质中的原子个数关系,不是分子式。
苏教化学选修三江苏专用练习:专题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 课后达标检测 含解析

课后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Na 2O B .NaOH C .CaBr 2D .HF解析:选B 。
典型的非金属元素O 与H 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Na +与OH -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
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 ①HBr ②H 2O ③N 2 ④H 2O 2 ⑤CH 3COOCH 3 ⑥HCN A .①②③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⑥答案:D3.COCl 2分子的结构式为,COCl 2分子内含有( )A .4个σ键B .2个σ键、2个π键C .2个σ键、1个π键D .3个σ键、1个π键解析:选D 。
C 和Cl 之间为σ键,C 和O 之间为一个σ键、一个π键。
4.已知N 2(g)+O 2(g)===2NO(g)为吸热反应,ΔH =180 kJ ·mol -1,其中N ≡N 键、O O 键的键能分别为946 kJ·mol -1、498 kJ·mol -1,则N —O 键的键能为( )A .1 264 kJ ·mol -1 B .632 kJ ·mol -1 C .316 kJ ·mol -1D .1 624 kJ ·mol -1解析:选B 。
180 kJ·mol -1=946 kJ ·mol -1+498 kJ·mol -1-2E N —O ,所以E N —O =632 kJ·mol-1。
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时不形成配位键的是( )①H ++OH -===H 2O ②2H 2+O 2=====点燃2H 2O ③HCl +NH 3===NH 4Cl ④BaCl 2+(NH 4)2SO 4===BaSO 4↓+2NH 4Cl ⑤Fe +Cu 2+===Cu +Fe 2+⑥NaNH 2+H 2O===NaOH +NH 3A .①②④⑤⑥B .②④⑤⑥C .②④⑤D .②解析:选A 。
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选修3第三单元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1.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B.不可能是单质C.可能是有机物D.可能是离子晶体解析:2晶体中含有极性共价键Si—O键,由于该晶体是原子晶体,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断裂需要吸收很高的能量,因此该物质的熔、沸点很高,,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因此含有极性键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如CH4、CH3CH2OH等,则相应的物质是有机物,,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如NaOH,也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Na2O2,因此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晶体,正确。
2.下列性质适合于某种原子晶体的是()A.熔点1 070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B.℃,液态不导电,水溶液导电C.能溶于CS2,熔点112 ℃,℃D.熔点3 550 ℃,很硬,不溶于水,不导电解析:选D。
由原子晶体所具有的一般特点:熔、沸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等性质,可以推断D项描述的晶体是原子晶体。
3.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等距且紧邻的Na+共有6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等距且紧邻8个Cl-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12个CO2分子解析:选B。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等距且紧邻的Na+共有12个,等距且紧邻的Cl-共有6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因为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Cl的沸点高于HFC.液氮汽化时,分子内共价键不会发生断裂D.凡有规则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解析:选C。
A项SiO2中存在极性键;B项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F的沸点高。
5.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CO2与SiO2晶体类型相同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只要含有离子键的晶体就是离子晶体解析:选D。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高二训练:3.3.1共价键原子晶体(苏教).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选修3化学优化训练:3.3.1共价键原子晶体1.(2011年河北沧州高二检测)关于共价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中B.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间形成了共用电子对C.只要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小于1.7,一般都可形成共价键D.由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所以不存在H3、H2Cl等分子解析:选A。
共价键也存在于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如Na2O2中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有极性共价键,AlCl3、AlBr3、BeCl2中都是共价键,故A项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不是非极性键B.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均是极性键C.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中一定不含非极性键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解析:选A。
H2O2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C两项均不正确;D项明显不正确,如SiO2的熔点高于NaCl的熔点,故选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键、叁键都含有π键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愈多,共价键愈牢固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故配对原子个数也一定D.每一个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自己的方向性解析:选D。
s原子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在空间不具有方向性,D项不正确。
4.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CO2B.N2OC.H2O D.CH4解析:选C。
HF具有10个电子,H2O和CH4是10个电子的分子,H2O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CH4有4个极性共价键,故选C。
5.(2011年浙江杭州高二检测)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即单方面提供共用电子对的某原子和另一缺电子的粒子结合。
如:NH+4就是NH3(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和H+(缺电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粒子中可能存在配位键的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同步测试11.下列哪种物质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不是8电子结构( ) A.CO2B.NF3C.PF5D.OF22.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SO3B.PF5C.CCl4D.NO23.在a mol金刚石中含C—C键数为()A.4a×6.02×1023B.a×6.02×1023C.2 a×6.02×1023 D.8 a×6.02×1023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CaCl2B.Na2O2C.H2O D.NH4F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苛性钠B.碘单质C.酒精D.葡萄糖6.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7.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B.四氯化碳C.氮D.二氧化碳8.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1,当它跟卤素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A.一定是共价键B.一定是离子键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D.一定是极性共价键9.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CaBr2、HCl B.MgCl2、Na2SC.KOH、HCl D.H2O、NH310.下列卤化氢分子中键长最短的是()A.HF B.HCl C.HBr D.HI11.下表所列是不同物质中O-O键的键长和键能数据,其中a和b未测出。
理论分析表明,O22—O2—O2 O2+键长(pm)149 128 121 112键能(kJ·mol—1) a b c=494 d=628A.微粒所带负电荷越多,键能越小B.微粒所含有的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小C .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D .以上都不是12.下列关于共价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B .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C .单质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极性键D .当O 原子与F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O 原子一方13.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A .H 2SB .H 2OC .NH 3D .CH 414.下列共价键①H -H 、②H -F 、③H -O 、④N -H 、⑤P -H 中,键的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B .⑤④③②①C .①⑤④③②D .②③④⑤① 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 )A .2Na 2O 2+2H 2O =4NaOH +O 2↑B .Mg 3N 2+6H 2O =3Mg(OH)2↓+2NH 3↑C .Cl 2+H 2O =HClO +HClD .NH 4Cl +NaOH ══ΔNaCl +NH 3↑+H 2O16(1)把1molCl 2分解为气态原子时,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 kJ 能量。
(2)由表中所列化学键所形成的分子中,最稳定的是 ,最不稳定的是 。
(3)试通过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 2(g)+Cl 2(g)=2HCl(g)17.位于第3周期的某元素基态时有3个未成对电子,它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可得最高化合价氧化物。
在不充足的氯气中燃烧生成低价氯化物,在过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最高化合价氯化物。
从上面事实推知:(1)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2) 该元素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3) 该元素所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4) 该元素所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共价键是 键(填“σ”或“π”)18.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1971年美国科学家将F 2通入细冰沫获得HFO(次氟酸)。
(1)HFO 的电子式为(2)HFO 与水反应得到物质A ;A 既可用作氧化剂,也可用作还原剂,写出HFO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分子A 为 (极性/非极性)分子。
19.SiO 2属AB 2型共价键晶体。
若将金刚石晶胞(如图所示)中的所有C 原子换成Si 原子,同时在每两个相邻的Si 原子(距离最近的两个Si 原子)中心联线的中点处增添一个O 原子,则构成SiO 2晶胞,故SiO 2晶胞中有_______个Si原子,______个O 原子,离O 原子最近的Si原子有_______个,离Si 原子最近的O 原子有_______个。
20.(1)气态氯化铝(Al 2Cl 6)是具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成键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将图中,你认为是配位键的斜线上加上箭头。
(2)NH 3分子的氮原子上有孤对电子,BF 3可与NH 3反应生成H 3N·BF 3。
请用电子式表示H 3N·BF 3的形成过程。
答案:1.C [说明] CO 2 中碳原子是中心原子,它最外层上四个电子分别有两个与每个氧原子的最外层六个电子中的两个电子成键,满足题目条件;NF 3 中,氮原子是中心原子,它最外电子层上的五个电子中的三个分别与氟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成键,满足题目条件;PF 5 中磷原子是中心原子,它最外电子层上的五个电子分别与氟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成键,使得它的最外层电子有十个,与题意不符;OF 2中,氧原子是中心原子,它最外电子层上六个电子中的两个电子分别于氟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成键,满足题目条件。
2.C [说明] 在AB n 型分子中,设中心原子A 的价电了数为a ,配位原子B 的化合介为m,n 是配位原子B 的个数,则经验公式表示为:Φ= 中心原子A 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B 的化合价绝对值的总数=a+n×|m|,若Φ等于8,则该分子中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对于SO 3,Φ等于6+3×2=12 不合题意;对于PF 5,Φ等于5+5×1=10 不合题意;对于CCl 4,Φ等于4+4×1=8 符合题意;对于NO 2,Φ等于5+2×2=9 不合题意。
3.C [说明] 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每个C 原子与其余四个C 原子相连共用四个C —C共价键,两个相连的C 原子都占有它们之间C —C 键的一半。
所以对于金刚石中的每个C 原子来说,它含有的C —C 键数等于2214=⨯个,a mol 金刚石中含C —C 键数即是2 a ×6.02×10234.B [说明] 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键,H 2O 是共价化合物,其中存在极性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有离子键,还可以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选项中CaCl 2 、Na 2O 2 、NH 4F 均是离子化合物,CaCl 2中只有离子键而没有共价键;Na 2O 2 中既有Na +与O 22—间的离子键,在O22—中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符合题意;NH4F中有NH4+与F—间的离子键,同时又有N—H极性共价键,不合题意。
5.A B [说明]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苛性钠中含有离子键不属于共价化合物;可根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碘单质不是化合物;酒精和葡萄糖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且它们中只存在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
6.C [说明] N5+中核电荷数为7×5=35,其核外电子数为34,A 项正确;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易得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在N5+中,N—N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B正确;F是在周期表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F在化合物中表现—1价,D正确;AsF6—中As的化合价应为+5价。
7.C [说明] 根据在书写共价型分子的电子式时,要将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标出,同时要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A中N原子上还有一对孤对电子没有标出,B中Cl 原子的没有成键的其余六个电子未标出,D中C原子与每个O原子间应当各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
8.C [说明]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1基态原子可以是副族元素,也可以是第一主族元素,以第一主族的氢和钠元素为例,前者与卤素结合可形成共价键,后者与卤素结合形成离子键。
9.BD [说明] 化学键包括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晶体中,此题选项中的物质都不是金属。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选项中只有离子键的是CaBr2MgCl2、Na2S,有只有共价键的是HCl H2O、NH3,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的是KOH10..A [说明] 由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差越大,两原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
卤族元素中吸电子能力由大到小是F、Cl、Br、I,键长由小到大是HF、HCl、HBr、HI。
11.C [说明] 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键长越短,键能就会越大;或者说键能越大,键长就会越短。
而微粒所带的电荷数以及微粒所含有的电子数与共价键键能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对于不同物质中O-O键来说,应当是成键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共价键的键能越大。
12.CD [说明]非极性共价键是指当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若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
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形成极性键;同种元素以共价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中,两原子的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形成非极性共价键;当单质分子中由两个以上的原子互相形成共价键时,可能是非极性键,也可能是极性键,如臭氧分子中就存在两个极性键;F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O原子,二者成键时电子对偏向F原子。
13.B [说明] 在极性共价键中,成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差别越大,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题中选项中涉及的元素原子的吸电子能力由小到大是C、N、O;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吸电子能力逐渐减小,题中涉及的第六主族的O和S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O大于S的,所以选项B正确。
14.C [说明] 参见上一题的说明部分,对于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二周期的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极性由小到大分别是N-H、H-O、H-F;对于第五主族的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极性是N-H大于P-H;H-H键由吸引电子能力相同的同种原子形成无极性。